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持續增長,全國年平均新增高血壓患者1000萬人,患病人數高達2.445億,而每年由於血壓升高而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卻高達200萬!
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1990年至2013年間,中國高血壓死亡人數增長了81.3%,成為致死第一危險因素!
專家表示,高血壓的可怕之處並不在於血壓升高,也不只是簡單的動脈硬化,而在於血壓升高後帶來的靶器官傷害,進而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會慢慢造成患者身體的一步步衰退、病變,甚至致殘、致死!
那所謂的靶器官又是什麼,高血壓是如何一步步損害這些靶器官的?
靶器官並非一個器官,而是長期高血壓可能會損害到的器官,我們常說的靶器官包括:大腦、心臟、眼睛以及腎臟。
血管硬化,腦梗死和腦出血
高血壓簡單來說,就是血液輸送困難,機體不得不加大血壓使血液流得比較順暢。但血壓過大,可造成血管壁彈性纖維散裂和斷裂,導致動脈增厚和僵硬,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漸漸導致腦供血不足和腦梗死的發生;
另外,高血壓會使血管逐漸失去韌性,發生缺血或變性,容易形成微動脈瘤。這時候一生氣著急,或用力咳嗽排便,都可能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從而導致腦出血,出現偏癱、昏迷,甚至猝死,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
1、大腦靶器官受損的表現
①頭暈、頭疼;噁心、嘔吐;
②一側肢體麻木;
③肢體軟弱無力、活動受限,易跌倒;
④暫時性吐字不清或講話不流利;
⑤短暫的意識喪失、記憶力下降或者昏迷。
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及時做頭顱MRA或CTA,能及時排除腦血管損害。
心臟肥厚,心力衰竭
高血壓會使血管的血流阻力增大,心臟不得不增強收縮加以應對,長期超負荷的心臟也會變大變厚,尤其是左心室的體積和厚度,醫學上我們把這種病理改變稱為「左心室肥厚」。
最終心臟會因不堪重負而誘發心力衰竭,若伴有血壓波動過大,還可能猝死!
研究證實: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可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8倍,冠心病死亡率增加6倍,而且左心室肥厚程度越重,心血管病風險越高。
1、心臟靶器官受損的「預警」
①胸悶、氣短、呼吸困難;
②腳踝(腳脖子)或者小腿水腫;
③只有高枕或者右側臥才能睡著;
④脖子上的血管突出。
高血壓患者可以採用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臟核磁共振檢查等及時發現是否存在心臟問題。
視網膜病變,致失明
高血壓最大的危害在於對血管的損害,而眼底視網膜上就遍布著大量的細微血管,因而高血壓也會導致視網膜病變。
高血壓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視網膜動脈會出現痙攣性收縮,中心的反射區也會變窄,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出現微細的血管壁損傷,引致視網膜出血或者滲出,甚至出現新生血管病變,導致玻璃體出血等眼疾。
同時,高血壓引起的視網膜病變還可能造成局部視網膜缺血而呈現死灰的顏色,甚至整個黃斑部水腫,以及視神經水腫等現象,嚴重影響視力,還會失明。
1、眼部靶器官受損的表現
①一過性黑蒙;看東西變形;
②視力下降甚至伴隨眼底出血;
③視網膜表層有大小不一的棉絮狀滲出物或者黃白色小點狀滲出物。
醫生提醒,一旦確診了高血壓,就應到眼科進行眼底檢查,並保證每年檢查一次,以預防眼部病變。尤其是合併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更要重視眼睛檢查。
腎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過濾人體有毒廢物和調節體內滲透壓,而長期的高血壓可引起腎細小動脈硬化,導致腎功能迅速減退。
若不加幹預,隨著病情加重,腎小球同樣受到損害,過濾效果越來越差,腎臟功能進一步,最終可能就會發展成腎功能衰竭。
另外,小編還要提醒大家,高血壓和腎臟是一對「歡喜冤家」,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腎功能不全,腎有問題本身也會導致高血壓,亦或是影響高血壓的治療,使血壓難控。
1、腎功能受損的表現
①早期會出現貧血、疲乏無力、體重減輕;
②顏面的水腫、雙下肢腳踝部位的水腫;
③胃口不好、易腹脹;常噁心嘔吐;
④起夜上廁所的次數增多;
⑤泡沫尿甚至是血尿。
檢查方式:可通過腎功能檢查中血清肌酐是否有升高、估算腎小球濾過率是否有降低、尿液中是否有白蛋白排出量增加等評判腎臟是否有損害。
高血壓患者,尤其合併糖尿病時,應定期檢查尿白蛋白排洩量,監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
科學控制血壓,預防靶器官的病變
高血壓患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正規治療,保持好血壓的穩定才能減少身體各個器官出現問題。
除了按時服用降壓藥,生活幹預也要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做好以下三件事也能幫助控壓~
1、飲食:「三多二少」
①多優質蛋白:可輔助改善血管通透性,有利於平穩、降低血壓。因而魚、蝦、瘦肉、雞蛋等日常飲食不可少。
②多鉀:鉀能有效地降低身體由於鈉含量過高對血壓造成的影響。補充紫菜、銀耳、香菇等富鉀食物可以輔助預防、控制高血壓,每日補充3.6克即可。
③多鈣:鈣具有鬆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硬化的功能。所以平時牛奶、黃豆、魚蝦等含鈣高的食物也要攝入,每日600毫克鈣即可。
要注意,體內的鉀、鈣過多也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要注意適量,不可盲目服用補充劑。
④少鹽:健康成人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g/天;高血壓患者儘量控制在3-5g/天,如果高血壓、糖尿病並存,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2g/天。
⑤少油: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一個人一天的食用油攝入量不宜超過25克。
2、運動:降壓操
①手掌緊貼臉頰兩側,上下搓臉。每次36下即可。
②三個手指的指腹貼近眉骨上方,向兩側滑至太陽穴,來回揉搓,每次36下。
③手指代替梳子,從額頭前方至後腦勺,以梳頭的形式從前往後,每次也是36下。
三個為一組,每日早晚各一次,可以緩解高血壓引起的不適。
3、控壓茶
葛根
據《神農本草經》載:葛根,味甘平,主消渴,具有清熱除燥,生津止渴、輔助調理血壓、血糖之功。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院長吳中朝教授曾介紹葛根,它能輔助調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也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因此服用菊苣梔子茶,就能夠有效的緩解痛風,改善急性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菊苣梔子茶中含有的百合成分,在治療痛風的過程中效果比較好。
也是中醫辨證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中藥材,能夠有效的達到治療痛風的效果,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改善。
這款茶以葛根、菊苣、梔子為主原料,專家多次調配,不斷驗證功效,才能起到很好的降血糖的功效。
【如果覺得自己搭配太麻煩、不容易掌握劑量,可點擊↓↓↓推薦的同款黃金配比茶包。】
之前有粉絲問:專家老師,我能不能自己買點葛根、菊苣和梔子,在家煮茶喝。在這裡提醒大家,葛根菊苣梔子茶功效很好,但不能瞎喝。這種茶重在科學配比,不同的藥材搭配比重不同,功效也不同。
但是自己搭配就怕出錯,反而適得其反,所以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菊苣梔子茶,是用桑葉、梔子、百合、葛根、菊苣根和甘草6種食材精心搭配而成,菊苣梔子茶輔助降三高,獲得了眾多痛風患者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