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我媽的一個秘密。
放假回家的我,發現一張寫著我媽名字的火車票,可是自我記事起,我媽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的小鎮。此刻,媽媽正邊打毛衣邊看電視,電視裡上播放的是關於大海的節目。
坐在沙發上思量再三後,我問媽媽:「媽,你什麼時候去廣州了?」
媽媽顯然有點慌亂,說:「啊?我沒去廣州啊。」
我拿起手中的票:「這不是去廣州的火車票嗎?」
媽媽趕忙轉移話題:「哦!我得去買菜了啊。」說完提起菜籃,急匆匆的關門而去。
我想說,這麼晚了,買什麼菜啊,還沒來得及張口,媽媽的背影已經消失在門後。
電視上正在播放一條新聞:「南方多省詐騙團夥猖獗,騙子先找準目標,受害者多為子女在外地的空巢老人,以組織免費出遊,提供免費講座等團體活動,接近並騙取老年人的信任,以最終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看著手裡的這張火車票,我開始各種想像和猜測。在難以平復的焦慮促使下,我翻出了媽媽的帳本。媽媽有個習慣,會在帳本上事無巨細的記錄下每一筆生活開銷。
翻看帳本上的每一個數字,一筆醒目的開銷——8000 廣州,不得不讓我嚴重懷疑這其中的問題。
有一次,媽媽喜歡一雙800塊的鞋,說什麼也不肯買,因為覺得太貴了,她想要等打折的時候再買,念叨了一個月還是沒買,向來捨不得花錢的她,這筆錢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跑進媽媽的臥室,翻開衣櫃、抽屜,拿著手電筒趴在床底下,360度無死角的搜索著線索,終於在床下許多雜物中發現了一個可疑的行李箱。
打開行李箱,裡面有感冒藥,有小鍋,還有一件醒目的紅色長裙,順著長裙掉下一張裁縫鋪改衣服的票據。
來到裁縫鋪,我向坐在縫紉機前忙活的趙阿姨詢問母親的事,她說:你媽前兩天是來改了一條裙子,那腰改的有原來的兩倍寬。
還沒等我說話,阿姨又發來一連串的提問:你什麼時候回來的?這次回來待幾天?不出去玩了啊?之前聽你媽說了,說你去澳大利亞了…
我趕緊應和著問:趙阿姨,我媽她沒說為啥要改這條裙子呀?
趙阿姨:她倒是跟我說了一嘴,說參加什麼團隊,什麼組織,反正她錢都交了,還要拉我入夥呢,還給我留了個報名電話。
我腦中立刻浮現那些詐騙團夥集中「說服」老年人加入的畫面,大概明白髮生了什麼事,立刻撥通了那個報名電話:你們要是再騷擾我媽的話,我就報警了,還有,把我媽的錢還回來……。
「阿姨因為沒趕上火車,所以團費我們已經退了八成,還有,我們旅行社的旅遊套餐下次都給阿姨打折……」
火車、旅行……媽媽只是想去旅遊。
我靜靜的坐在媽媽面前聽她講述:「我去廣州啊,只是想去看看大海,這麼多年沒出門了,真是我什麼都不能幹了…我在去省城的路上啊,就暈車了,我是好歹的走到火車站,這一看啊,火車站它怎麼建的那麼大呢,比咱們的人民廣場還大呢,什麼機器取身份證,什麼取票機,我哪弄的明白啊,我在一樓一圈一圈的轉,後來才知道,檢票口搬到二樓去了,火車就這麼耽誤了。」
聽著聽著,鼻頭一酸,自責和內疚一股腦的湧上來。
小時候媽媽帶我去照相館拍照,背景是大海,有人勸她,那麼喜歡海要去真正的海邊才有意義,她硬說自己就是喜歡大海的背景,去不去都一樣;我的睡前故事,媽媽講的最多的就是大海的故事。
很多年了,媽媽都沒有出過遠門。高中時,每天準時來學校門口給我送飯的是她,家人生病住院時,日夜守候的是她。一輩子操持整個家的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人生。
現在回想起來,媽媽說起大海時眼睛裡的光和嘴邊的笑容至始至終是明亮的,小時候的我不懂,而長大後的我沒在意。
時至今日,媽媽仍然喜歡在電視上看海,那件被改大的裙子,就是年輕時穿去照相館拍海邊背景的長裙……
「媽,我帶你去看海吧。」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關於空巢老人的短片《我發現了我媽的一個秘密》。
空巢老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指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
影片中女孩的媽媽就是空巢老人的其中一種情況:子女遠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
如女主一樣,很多年輕人回家的頻率和陪伴父母的時間屈指可數,成年後的他們,重心多在自己身上。
但對母親那代人來說,她們在家庭瑣事和子女教育上,付出了太多時間精力,曾經的理想被暫時擱置,甚至連現代交通工具,都成了他們出行的阻礙。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無條件和不計回報,當他們老去,我們遠去,留下的就只剩無盡的思念,陪伴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
愛父母的方式有千萬種,除了回家,和家人們去實現他們的願望,也是一種好的陪伴。
你知道父母的夢想是什麼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