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探測太空飛行器:深空探測器系統概述,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20-09-11 產業研究智庫

1 深空探測器系統概述

深空探測器是對月球及以遠的天體和空間環境進行探測的無人太空飛行器,按探測目標具體可以將深空探測器分為月球探測器、太陽探測器、行星及行星際探測器等。

深空探測器一般由科學載荷及平臺構成,探測器的科學載荷一般由探測器的觀察目標及探測任務決定。探測器的平臺與地球軌道上的衛星系統空間段的保障系統相似,由推進系統、電源系統、通信系統、導航控制系統、指令和數據處理系統、結構及熱控制系統等構成。而深空探測器的測量方式存在兩類,即遙感測量和原位測量。
遙感測量不受目標和探測器之間介質的影響,早起遙感測量採用成像測量法,現在則主要採用高光譜測量,從紫外光譜到紅外光譜,為了提供更全面的信息,X 光,伽馬射線、中子核譜也用於遙感測量。通過圖像和光譜測量,深空探測器能提供在地球軌道上無法得到的精度和試點的觀測結果。
原位測量則注重於測量探測器的環境條件,環境的變化會導致探測器特性發生顯著變化,這種測量包括電磁場及其波動測量、高能粒子、等離子體、中性粒子等環境測量。我國深空探測主要由中國探月工程以及火星探測計劃組成,其中,我國探月工程進展及未來規劃如圖79 所示。

火星探測器計劃方面,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 7 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同時,我國於 2019 年 4 月發布了小行星探測任務合作機遇公告,向國內院校、民營企業和國外科研機構徵集。小行星探測任務擬採用一次發射實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一顆主帶彗星繞飛探測。對近地小行星開展繞飛探測,擇機附著小行星表面、採集小行星樣品,返回地球附近釋放返回艙,將樣品送回地球;探測器再經地球、火星借力飛行到達小行星帶,對彗星開展繞飛探測。任務總計歷時約 10 年。探測器配置相關科學載荷,以飛越、伴飛、附著、採樣返回等方式,對目標小行星進行遙感探測、就位探測和採樣返回。
性能參數方面,深空探測器的性能指標與衛星空間系統整機類似,但在具體總體參數要求存在一定差異,如深空探測器的控制導航系統精度要求更高,通信系統中無線電發射機的功率及天線口徑更大。

2 深空探測器市場現狀

深空探測器項目多數為國家行為,由政府投入經費並將市場大部分用於研製過程,市場化程度較弱,因此本報告未針對深空探測器市場規模進行分析。

3 深空探測器技術發展趨勢

與近地軌道航天任務相比,由於深空探測時間跨度大,工程系統的研製過程和運行管理體系更為複雜,當前,深空探測器性能受包含深空測控通信、空間核動力系統、自主控制系統(自主導航、自主制導與控制、自主任務規劃、自主故障診斷與重構)等幾方面的短板限制,具體各短板方向、具體涉及的問題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如表 48 所示。

同時,深空探測器平臺與載荷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難以採用通用平臺設計,存在一體化設計的發展趨勢。
(本報告觀點及版權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中航證券)

相關焦點

  • 2020-2026年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氣象探測系統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氣象探測系統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載人航天飛行器:空間飛船系統概述,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1 空間飛船系統概述空間飛船是人類進入太空乘坐的空間飛行器、在太空進行各種科學研究活動的實驗平臺和進行空間開發與軍事活動的飛行平臺。當前全球主要使用的空間飛船主要可以分為載人飛船及空間站兩類。① 載人飛船載人飛船是一種用運載火箭發射到近地軌道作短期飛行,執行特定航天任務後再返回地面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 綜述:深空探測 世界各國放眼「星辰大海」
    目前的探測活動通過三種途徑進行:藉助地面和太空軌道上的觀測設備觀測深空天體,以無人探測飛船、登陸器等抵近考察,以及太空人登陸天體。 從全球深空探測的現狀看,月球和火星是世界各國首要的探測目標,依靠無人飛船、著陸車等裝置獲取月球和火星表面的氣候和地質資料,為本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間太空人登陸火星計劃做好準備。
  • 太空飛行器和探測器才不是你想的那樣呢?
    空間探測器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空間探測器是對地球以外的空間環境、月球、行星等天體以及宇宙進行探測的無人太空飛行器。空間探測器包括月球探測器、太陽探測器、彗星探測器、行星探測器以及宇宙探測器。如美國的哈勃望遠鏡。
  • 潮科技|立方星——深空探測的新利器
    MarCO立方星任務的成功表明,立方星能夠為大型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支持,這為立方星的應用開闢了新機遇。 一、立方星定義及其發展趨勢 1995年,史丹福大學航天系統研究實驗室(SSDL)提出立方星雛形構想。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手持金屬探測器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手持金屬探測器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手持金屬探測器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手持金屬探測器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手持金屬探測器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美國深空探測計劃「新疆界」下一步:盯上彗星和土衛六
    為此,NASA將資助簡稱為「凱撒」(Caesar)和「蜻蜓」(Dragonfly)的兩個概念研究,分別探討在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進行生物學探測並取樣返回,以及探索土衛六地下海洋的宜居程度。 「新疆界」計劃是NASA 中等規模的深空探測任務,主要致力於對太陽系的一系列天體進行無人探測。
  • 2020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國際巨頭壟斷已成為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現實威脅。  **-**年我國植物食用油消費量預測  《2020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針對當前食用油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食用油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開拓深空探測新領域
    多國推進深空探測深刻影響社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人類已執行深空探測任務約260次;探測目標包括月球、太陽、大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小行星和彗星),乃至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其中,飛行距離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距離地球已超過200億公裡。一般而言,人類深空探測活動可分為三個階段。
  • 中國系統集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系統集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是對系統集成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穿越星空的連接,地面如何與深空探測器保持聯絡?
    宇宙遙遠深空中的探測器(比如我國探月工程的嫦娥系列探測器,或即將發射的「天問一號」),是怎麼與地球建立並保持聯絡的呢?這就需從「深空網」說起。什麼是深空網?太空飛行器能夠順利發射,變軌,著陸,開展探測工作都是由深空測控系統默默地測控支持。
  • 2016年中國PCR基因擴增儀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為了解近年來PCR基因擴增儀的技術發展趨勢、市場發展行情、PCR基因擴增儀各品牌在市場中的佔有率以及重點應用領域等內容,同時,為各PCR基因擴增儀廠商在以後的儀器銷售和市場推廣活動中做指導,儀器信息網特組織了「中國PCR基因擴增儀市場調研」活動。
  • 2020-2026年中國乘客信息系統(PIS系統)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
    ,結合中國乘客信息系統(PIS系統)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乘客信息系統(PIS系統)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數位化X射線平板探測器行業應用及市場規模分析(附報告目錄)
    >數位化X射線平板探測器行業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分析  第一節 當前我國數位化X射線平板探測器技術發展現狀調研  第二節 中外數位化X射線平板探測器技術差距及產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剖析  第三節 提高我國數位化X射線平板探測器技術的對策  第四節 我國數位化X射線平板探測器研發、
  • 2017年版中國MOCVD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 MOCVD 保有量(單位:臺)  《2017年版中國MOCVD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MOCVD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MOCVD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MOCVD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MOCVD技術標準、MOCVD市場規模、MOCVD行業潛在問題與MOCVD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MOCVD行業投資價值、MOCVD
  • 2020年版中國3D列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3D列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3D列印技術,屬於新一代綠色高端製造業,與智能機 器人、人工智慧並稱為實現數位化製造的三大關鍵技術,這項技術及其產業發展是全球正在興起新一輪數位化製造浪潮的重要基礎。
  • 2020-2026年中國潮汐發電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潮汐發電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通過潮汐發電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潮汐發電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潮汐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潮汐發電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中國塗料樹脂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按照截至**我國塗料樹脂塗料的市場 需求趨勢,預計**年塗料樹脂產量達到500.04萬噸,需求量為522.79萬噸。  《中國塗料樹脂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主要研究分析了塗料樹脂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塗料樹脂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中國LED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年我國LED 產業市場規模及結構(單位:億元人民幣)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LED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我國LED 應用是LED 產業鏈中增長最快的環節,**年應用整體增長率接近38%。
  • 光纖通信系統的發展趨勢及現狀分析
    1、光纖通信技術概述及特點   1.1光纖通信技術概述   光纖通信系統整體由數量眾多的光纖組成,其主要製作材料為玻璃,本身屬電氣絕緣體,無需考慮接地迴路問題。   3.2.核心網發展現狀   我國的幾大幹線已經全面地採用了光纜,多模的光纖遭到合理淘汰,全面實施單模光纖。常用的有G652和G655兩種光纖。G653在我國初步使用後,今後不會繼續發展。G654也因為不能實現該種通信方式系統容量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從來沒有使用到我國陸地光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