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探測太空飛行器:深空探測器系統概述,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1 深空探測器系統概述深空探測器是對月球及以遠的天體和空間環境進行探測的無人太空飛行器,按探測目標具體可以將深空探測器分為月球探測器、太陽探測器、行星及行星際探測器等。性能參數方面,深空探測器的性能指標與衛星空間系統整機類似,但在具體總體參數要求存在一定差異,如深空探測器的控制導航系統精度要求更高,通信系統中無線電發射機的功率及天線口徑更大。
-
國外載人航天發展回顧
美國以保持和鞏固全球領導地位為目標,以能力提升為基礎、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一方面,積極探索商業化運營模式,將已初步成熟的近地軌道載人航天活動推向市場,積極調動商業力量服務載人航天發展。另一方面,以政府為主導,集中優勢力量瞄準近地軌道以遠制定更具挑戰性的發展目標,積極投資能力建設。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簡介 1992年9月21日,中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目前,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任務和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七次飛行任務,正在集中力量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為實施第三步戰略任務做準備。
-
航天產業發展概述
,航天產業則一般是指利用火箭發動機推進的跨大氣層和在太空飛行的飛行器及其所載設備、武器系統和各種地面設備的製造業,也包括各種飛行器的發射服務業和應用產業,是集合了設計、生產、測試與應用於一體的高技術產業。
-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神舟飛船終成運輸工具
記者:國外最早搞交會對接是飛船與飛船對接,我們的方案為什麼不同? 周建平:我們實際上是把交會對接和空間實驗室兩件事情、兩個發展階段合在一起做了。飛船與飛船對接的話,代價太大,也不可能長期在軌運行,而我們用飛船與目標飛行器對接,既可以提高效率、加快工程進度,也能夠更全面地驗證交會對接技術。
-
中國航天發展最快的十年:載人航天夢想成真
這十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帶給國人無限的驚喜。作為親歷者,周建平的感受更為強烈。從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到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再到擔任工程第二任總設計師至今,周建平參與並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十年。 「人一生中所能幹的事是有限的,能參與完成我國載人航天跨越式發展,是我最值得自豪的事。」
-
張育林中將:地月空間發展與智能自主航天系統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也將載人月球探測作為空間站之後下一步重要任務。我們要從為中華民族開拓未來生存空間的角度來思考載人航天,思考載人月球探測。 天舟貨運飛船主要目的就是要突破空間飛行器的在軌加注技術,我們開展了推進劑在軌加注試驗,前後進行了三次,將700多公斤燃料加注到天舟貨運飛船,再到天宮實驗室。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完成在軌推進劑加注的國家,從地月空間開發的角度來看,說明我國已經具備了對空間飛行器進行推進劑加注的能力。 天宮空間站的建設是典型的在軌組裝與建造。
-
優勢與挑戰並存 揭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現狀
在經歷連續兩次發射任務失敗後,北京時間5月5日,中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同時也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2010年9月25日,中國批准《載人空間站工程實施方案》,正式啟動載人空間站工程。2020年5月5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發射,標誌著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開啟。
-
2018至2019年全球空間飛行器發射數量統計,民營企業異軍突起
02 各國發射空間飛行器類別統計 2018年各國發射的空間飛行器仍然以人造地球衛星為主,佔比超過95%;載人及貨運飛船發射13個;空間探測器發射10個。
-
載人飛船和太空梭哪個好?我國為什麼不發展太空梭?
眾所周知,目前的載人航天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載人飛船,俗稱宇宙飛船,目前我國和俄羅斯等都是使用的這一技術。另一種就是太空梭,目前掌握太空梭技術的只有美國一個。長久以來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載人飛船和太空梭哪個技術更先進?為什麼我們沒有選擇太空梭而是採用了載人飛船?
-
...日主論壇15項報告:北鬥系統、火星探測、載人登月、空間引力波...
北鬥系統、火星探測、載人登月、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結束後,主論壇精彩紛呈,15位大咖作特邀和主旨報告。另外,我們還沒有地外天體生存的經驗,載人航天活動的地面支持主要局限於近地軌道任務,需要建立系統的月球科學探測與應用體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作了《實施載人月球探測的初步方案設想及有關思考》的報告。為什麼要堅持搞載人月球戰略性探測?
-
2020-2026年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氣象探測系統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氣象探測系統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氣象探測系統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氣象探測系統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2020年版中國3D列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3D列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3D列印行業近一兩年在國內以飛快速度進入人們的視 線,其廣泛的應用令人對其未來的市場空間產生無限聯想,甚至被譽為是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特別是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布局進入3D列印行 業渴望分得一杯羹。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畢竟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地理信息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趨勢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
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
天宮的徵途:中國載人空間站規劃淺析
10月27日中國正式宣布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啟動,明年將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州八號飛船,並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實驗室。那麼在接下來的10年時間裡,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將會經歷一個怎樣的過程?它最終建成時又會是一個怎樣的水平?網易軍事將給予獨家分析。
-
中國開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9月21日由中國政府批准實施,代號「921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是中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歷程:靠自主創新實現飛天夢想
此次會議正式批覆了載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黨中央決定實施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工程分為三步走。第一步,發射兩艘無人飛船和一艘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如軌道艙)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8噸級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
2020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國際巨頭壟斷已成為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現實威脅。 **-**年我國植物食用油消費量預測 《2020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針對當前食用油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食用油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世界載人飛船發展歷程
載人飛船是能保障航天員在外層空間生活和工作以執行航天任務並返回地面的太空飛行器,又稱宇宙飛船。它是運行時間有限,僅能一次使用的返回型載人太空飛行器。 40年來,世界載人航天共經歷了5個階段。而處於60年代的第二個階段以發展載人飛船為主。作為人類載人航天的起步階段,載人航天以美國和前蘇聯互相競賽式的發展為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