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疾馳,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翻過海拔1000多米白雪覆蓋的高山,終於到達群山環繞中的一片野外練兵場。汽車儀錶盤顯示,室外溫度為零下16攝氏度,但火箭軍某基地在這裡進行的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正開展得熱火朝天。
比武場坐落在一處深山坳裡,複雜的地形地貌、惡劣的氣候環境、人為設置的各種實戰化練兵條件,成為官兵淬鍊劍鋒、比武競技的「風水寶地」。2月5日,火箭軍某基地數百名官兵會集到這裡,準備在10多個課目的比武中一決高下。
「咱們一出營門,相互的比拼就開始了」
「你以為到了賽場才算開始比武?其實咱們一出營門,相互的比拼就開始了。」某旅旅長李俊是個急性子,剛進比武場,就懟了對手一句。
對於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來說,行軍就是打仗。參加這次比武的幾個旅團,從四面八方趕來,駐地遠的需要跨省機動上千公裡,汽車、火車交替轉進。
「這一路倒火車、趕汽車,十來個小時就過去了,得比對手少背記多少東西呀。」上火車前,某團警衛營戰士扎配一句玩笑話,讓大家萌生了「車廂備戰」的念頭。
列車疾馳,窗外景色如畫,他們卻沒有心思欣賞。團裡兩名工程師低聲交流著什麼,另外一名操作號手閉目端坐,嘴裡念念有詞。
「他們在默記和相互抽考專業知識,都想趁著這個時間衝刺一下。」團長王文清說。
「長途機動的官兵一路辛苦,近在咫尺的也不輕鬆。」某團官兵駐地距離比武場只有幾公裡,他們不僅要準備比武,還要保障比武。提前3天,比武場地的布置工作就展開了,這個團的官兵一切按照打仗要求實施,動作有一點不規範、操作有一絲多餘,都會被要求「返工」。
團長逯戰軍說:「軍人的每一次任務都是打仗,我們算是東道主,準備項目不計入比武成績,但更要給兄弟部隊展現出一流的訓練水平和訓練作風,沒有上擂臺,比拼卻無處不在!」
常委「第一班」,打響「第一槍」
比武場上寒風呼嘯,滴水成冰。火箭軍某基地領導個個一身迷彩,站在隊伍的排頭。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上發布的訓令,要求「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這個基地聞令而動、遵令而行。
比武開始前,基地黨委「一班人」宣讀《基地黨委常委「第一班」公開承諾書》,接受官兵監督:「基地黨委常委鄭重承諾,做軍事訓練第一班,當備戰打仗領頭雁,帶頭思戰研戰謀戰。以鮮明的問題導向議訓議戰,以求實的科學精神研究掌握作戰制勝機理……」
「帶頭組訓參訓督訓。堅持抓自身與抓部隊兩手抓兩手硬,大綱規定的課目一項不漏、環節一個不缺、時間一天不少、標準一點不降,確保軍事訓練強項更強、弱項補強。」
基地常委「第一班」首戰出徵,他們來到輕武器射擊場。年輕的裁判一聲令下,將校軍官迅速臥倒、據槍、瞄準、擊發,一聲聲清脆的槍響迴蕩在山谷間。很快,射擊成績便傳來:10環、8環、9環……
天寒地凍,比武場上卻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基地黨委「第一班」完成了精準射擊、手榴彈投擲等比武課目,帶動旅團領導衝鋒上陣,摘金奪銀。
某通信團「第一班」齊上陣,由團長、政委分別駕駛戰車駛入目標區域,快速展開通信設備、架設天線……短短幾分鐘後,相隔百米遠的戰車實現聲音、圖像、視頻等全要素暢通。「這速度、這效果,絲毫不遜色專業骨幹!」機動分隊隊長王浩說。
在機關幹部作戰標圖現場,100多名機關幹部頂著刺骨的寒風,耐心地在地圖上標繪;輕武器射擊、手榴彈投擲,甚至武裝5公裡越野的賽場上都能看見旅團常委的身影。
「原以為常委比武只是鼓舞士氣,沒想到竟然是『真刀真槍』的比拼。」常委帶頭立即在比武場上引發「蝴蝶效應」,官兵們卯足勁頭兒為榮譽而戰。
「高手對決,練到極致才是王道」
2月5日,對某團戰士邵磊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天。
在全防護演練的比武場上,邵磊和他的班長高曉園同臺競技,他以0.9秒的微弱優勢戰勝了班長。「最後衝刺的時候,兩條腿像灌了鉛似的,但我知道班長一定在我後面,就咬牙堅持到最後。」邵磊回憶說。
邵磊入伍時就聽說班長高曉園曾拿過安徽省自由搏擊季軍,身體素質在全團數一數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主動申請到高曉園班裡,點名要挑戰班長。
「你在前進,對手也沒有睡覺,所以必須超常付出。」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邵磊終於在半個月前全團選拔賽10公裡越野課目中,第一次戰勝了高曉園,緊接著又在基地的比武中戰勝了班長。
「高手對決,練到極致才是王道。」這是邵磊的獲獎感言,也是無數官兵的「練兵心得」。
某旅班長陳猛在選拔賽中就敗給了「徒弟」扎如兵,連參加基地比武的機會都沒有,但他卻主動來當「啦啦隊員」。看到「徒弟」在比武場上接連取得好成績,陳猛欣慰地說:「『徒弟』這麼出色,我這個『師父』臉上也有光。」
把專業學到極致、把本領練到極致、把裝備用到極致,這是火箭軍部隊的練兵法則。眼前的比武場上,運輸分隊的競爭異常激烈。常規課目比拼中,近40名司機要駕駛龐大的特裝車展開移庫、倒庫、S型彎道、雙邊橋等基礎課目,筆者發現雙邊橋課目中,橋面設置比常規考核窄了近四分之一。司機趙舒宇平穩駛過之後,雙手汗津津的。
有人開玩笑說:「有這麼難嗎?」趙舒宇把大眼睛一瞪:「這個課目好比在鐵軌上開車,你說難不難,技術不過硬,連上都上不去。」
不曾想,駕駛員們剛通過基礎課目考核,又遇裁判組「刁難」——他們在現場設置穿越沾染地帶、敵襲隱蔽偽裝等特情,不僅考驗駕駛員的駕駛技能,還要檢驗他們的應急處突能力。
與驚心動魄、場面震撼的運輸分隊比武不同的是,飛彈專業技術比武現場顯得有些安靜,某旅「飛彈通」周俊在比武前一天感冒發燒了,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戰友們都勸他放棄比賽,但周俊說:「比武就是打仗,生病就不比武,哪還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
吃了退燒藥後,周俊上場從容不迫地完成默畫流程圖、技術考卷筆試、現場提問抽點作答等課目,他的執著感染了身邊戰友,最終,該旅選手包攬此項比武前三名。
「榮譽不提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
經過一天「激戰」,比武落下帷幕。夜幕中,一場復盤檢討式總結又開始了。
據了解,該基地按照先個體比拼、後單元較量、再整體比武的步驟,全年區分4個階段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勝負成敗都只是暫時的,大家的目標就是下一次創造輝煌。
走進某團常委會議室,「一班人」正圍繞當天比武場上出現的問題召開專題議訓會,雖然拿下了首長機關比武團體第一名,但是在全防護操作、手榴彈投擲兩個課目上卻「全軍覆沒」。團長張鶺說:「榮譽不提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我們要從這次比武中吸取教訓,自上而下掀起新一輪練兵熱潮。」
「在戰場救護課目中因左臂固定不牢扣分,失去晉級決賽資格,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盲目求快不求穩」「防護狀態下射擊出現兩個4環,說明平時訓練不夠紮實,下一步針對該課目進行專項補差……」一些營連會議室裡,比武官兵圍坐在一起,針對比武中出現的問題人人檢討、人人反思,當場擬定固強補弱計劃。
登錄基地政工網,首頁上已經設置了「練兵比武」新專欄,常委軍事訓練責任清單、挑應戰帖、比武現場照片以及視頻等內容一一在線,這些內容無疑成為激發官兵練兵熱情的「新手段」。
與參加比武的官兵檢討反思同步,通過視頻連線觀看現場直播的營區其他官兵,也在比武結束後展開「復盤式」大討論,對照自身「短板」自查自糾,制訂整改方案。
對於火箭軍某基地的官兵來說,第一階段的激烈比拼已經落下帷幕,全新的較量即將開始。(李永飛、朱偉、廖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