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膩又空洞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是種什麼體驗?

2021-01-19 騰訊網

上周末兩檔綜藝節目熱度驚人,《我就是演員》《追光吧!哥哥》在《我就是演員》舞臺上被於正批評,同時紮根兩個綜藝,以選秀男團C位出道的李汶翰表現「很了不起」,他同時做到既油膩空洞,關於他的油膩,我空口無憑,大家自己欣賞。

他跳舞如此油膩,但表演卻極其空洞。演韋小寶的李汶翰,甚至讓我有那麼一瞬間差點都想原諒張一山了,他的調皮悲傷跟恐懼都演得如此不走心,讓我也是特別佩服啊。

看一下李文瀚對著藥盒表現兩難抉擇時是怎麼做的

媽呀,真的是硬鬥啊!而且這個生硬的顫抖,讓人覺得眼熟,後來我仔細想了一下,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李文瀚的前隊友陳宥維有過同款手抖啊。看來硬抖是這個組合的技能必修課

希望現在還吃著流量紅利的愛豆們都長點心吧,為了表演,請豐富生活閱歷。為了跳舞,請好好管理自己的神態跟舉止。既空洞又油膩,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一個人開始「墮落」時,身上會出現什麼跡象?
    當一個人開始墮落的時候,他的人生之路,也就開始在走下坡路了。亦舒在《星之碎片》中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無論怎麼樣,一個人藉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那麼什麼叫墮落,墮落的人又有什麼表現呢?在心理學看來,一個人開始墮落的時候,身上會出現這3種跡象。
  • 一個人的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油膩」?|情緒周記Vol.12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說一個人「油膩」,我們不喜歡的到底是什麼?比起鬆懈的身材管理,公共場合不考慮他人感受的舉止才是真的油膩。比如高鐵上用極高分貝打商務電話,「X總X總」幾個小時,並且絲毫看不出有任何抱歉的人。從頭到尾都散發著「我在做的事全天下最重要」的自信氣息,但尷尬的是這樣認為的真的只有他一個人。還有在任何交流的場合只對自己擅長的話題滔滔不絕,別人發言的時候表現出敷衍的態度、輕率概括或打斷,並完全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的人。
  • 遊瞿塘峽的刺激玩法,一個人霸佔一條船,在空洞的峽谷裡喝咖啡?
    遊瞿塘峽的刺激玩法,一個人霸佔一條船,在空洞的峽谷裡喝咖啡?送我去白帝城夜遊的計程車司機教我一個遊瞿塘峽的很刺激的玩法,就是去碼頭邊租條小漁船進峽遊蕩半天。還是白帝城碼頭的漁船比較多,航關部門是禁止這樣的做法的,正因為有了這層禁忌,遊戲變得更刺激了。
  • 被隱翅蟲「咬」是種什麼體驗?
    被隱翅蟲「咬」是種什麼體驗?這是什麼蟲啊?這種蟲子像個螞蟻,你覺得痒痒,隨意擼一下,可能就把它拍死了,它的毒液溢出到皮膚上,就會引起皮炎。其皮疹隨著毒液在人體皮膚的分布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形狀,大多呈條帶狀,類似鞭子抽過一樣的,有紅斑、水泡、膿皰, 症狀有瘙癢、灼痛等,重度患者可以出現發熱、頭痛、頭暈、噁心、淋巴結腫大等等全身症狀。
  • 別擔心,北極出現臭氧空洞只是因為太冷了
    為什麼南極的臭氧空洞每年都會出現,但是北極很少出現臭氧空洞?北極這次出現臭氧空洞的原因是什麼,會產生什麼影響?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洋。空洞由低溫和極地渦旋引發 楊洋指出,南極臭氧空洞頻發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冬季,南極上空都會出現一個深厚的極地渦旋,所謂極地渦旋,是指空氣在下沉過程中遇到山脈或其他地形受阻,會停止環流而改為就地旋轉,吸入冷空氣形成一股很強的圍繞極地旋轉的渦旋。
  • 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它是如何形成的?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
    生活特別閱讀:臭氧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北極上空出現的臭氧空洞是怎麼形成的?近日,氣象學家們發現,地球的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空洞,這可能是北極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個。
  • 南極出現巨大的空洞,這個空洞是怎麼來的?科學家給出了解釋
    南極出現巨大的空洞,這個空洞是怎麼來的?現在南極的不少冰川已經開始融化,而南極的冰川融化對地球的生存環境是有很大的影響,最近幾十年來,人類在南極建立了考察站,對南極的冰川進行了研究,找到了能夠解決冰川融化的問題,隨著科學家對南極的不斷了解,現在我們知道南極的冰非常多,而且科學家還在南極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空洞,這個空洞在冰層的下面,科學家發現這個空洞之後,就開始一直研究這個空洞,它的高度接近300米,這個神秘的洞穴是在南極洲的思韋茨冰川下面
  • 少數人身上出現的12種引人注目和與眾不同的特徵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一模一樣的兩個人存在,每個人的臉上身上都擁有獨特的特徵。而有些情況下,外觀上的顯著不同和引人注目,可能是因為基因突變而造成的。這些給外觀帶來的變化,可能會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而今天,V哥就將帶來,少數人身上出現的12種引人注目和與眾不同的特徵。
  • 身上有這個8個特徵的男生,是典型的「油膩男」,就算中一個也沒有...
    男人們不論是在哪個年紀似乎都會自己有一股迷之自信,很多時候還認為自己的不修邊幅只是隨性不在意,殊不知確實在女生們眼中看來時油膩又邋遢,感官上非常的不好。而男生一般有這幾個特徵,在女神的眼中都是油膩男的表現,並不是說全中就才是油膩,即便你只中一點也沒有會讓你「油」得不行,沒有異性緣。
  • 空洞騎士結局介紹 空洞騎士三個結局含義是什麼
    導 讀 空洞騎士中的結局是什麼,三個結局的含義是什麼,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空洞騎士中結局介紹
  • 科學家發現南極冰川出現了空洞,它的出現對人類會產生什麼影響?
    對於自己的家園,本來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和保護,可是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大量資源的開採,大量化工企業的出現 ,各種各種科技產品的出現,大量的廢氣,廢氣,溫室氣體等不斷排放到大氣中,使地球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 都在說「油膩的中年人」,「油膩」如何用英語表達?
    前段時間,馮唐的文章《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在朋友圈刷屏,使「油膩」一詞成為了描述中國廣大中年人的群體性標籤。很多「步入中年」的人懼怕衰老,雖然他們竭力從外表上進行掩蓋,但還是不知不覺地表現出一些「油膩」的特質。自從一份「油膩男(女)」的標誌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很多人聲淚俱下,紛紛表示中槍。
  • 身上出現小紅點,就是已經肝硬化?闢謠:先弄清這2點再說
    這樣的一種情況,代表了很多朋友面對身體健康問題時的一種心態,什麼事都喜歡看症狀,同時還諱疾忌醫,生怕檢查出什麼大毛病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談一下身上出現小紅點,與肝臟健康之間的那些關係。 身上出現的小紅點,並不一定全是「蜘蛛痣」 很多朋友聽說過蜘蛛痣,聽說這種皮膚出現的紅色斑點,是肝臟功能嚴重下降時才會出現的一種特徵,但身上出現小紅點,並不一定真的就是「蜘蛛痣」。
  • 空洞騎士遊戲什麼劇情 空洞騎士遊戲劇情介紹
    空洞騎士遊戲什麼劇情 空洞騎士遊戲劇情介紹 空洞騎士中的劇情內容是什麼,完整的劇情內容是什麼,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PConline
  • 臭氧空洞出現反彈,地球發熱不斷加劇,是什麼東西在影響地球?
    曾經的臭氧層幾乎籠罩了整一顆地球,給予地球全方位的保護,但在人類過度虐待大自然之後,臭氧層開始出現缺口,臭氧空洞成為了外太空物質肆意進入地球的孔。當然,臭氧空洞存在的區域都是荒無人煙的,但這也是引起了人們的危機感。失去了臭氧層保護的地區,其受到太陽紫外線的迫害便極其之大。
  • 南極冰層又出現了一個巨大空洞?網友:科學家咋就這麼多事!
    人類科技的發展,許多以前未曾知曉的「地球秘密」,也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而最令科學家關注的,莫過於兩極冰川融化,根據科學家的調查,南極的威德爾海東部的冰層曾出現過一個巨大空洞,僅僅6周時間,面積就從10000平方公裡,急速增加到80000平方公裡,讓科學家十分鬱悶。
  • 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異常大的空洞
    而今年的北極臭氧空洞比平常要大,主要是因為平流層中的非典型低溫導致產生了被稱為「極渦」的冰風漩渦。 不過,根據ESA的發布,這個在臭氧層中的這個異常大的空洞,其實比在南極洲的那個更廣為人知的臭氧層空洞要小得多
  • 北極出現臭氧含量創歷史新低形成的罕見空洞,專家:罕見,但並非地球...
    為什麼南極的臭氧空洞每年都會出現,但是北極很少出現臭氧空洞?北極這次出現臭氧空洞的原因是什麼,會產生什麼影響?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洋。空洞由低溫和極地渦旋引發楊洋指出,南極臭氧空洞頻發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冬季,南極上空都會出現一個深厚的極地渦旋,所謂極地渦旋,是指空氣在下沉過程中遇到山脈或其他地形受阻,會停止環流而改為就地旋轉,吸入冷空氣形成一股很強的圍繞極地旋轉的渦旋。
  • 臭氧空洞出現異常,癒合速度開始減慢,為什麼會這樣?
    自從舊式冰箱、空調問世之後,人類在獲取低溫方面又有了新的選擇,而且這種選擇的自由度很高,吃不完的飯菜可以放冰箱裡保存,哪一天又是突然出現了高溫,只要開一下空調就能夠達到降溫效果。然而隨著使用舊式冰箱和空調的人越來越多,環境科學家卻發現地球某一方面正在悄然變化,那就是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出現了空洞,而且空洞有擴大的風險。後來經過專家們研究發現,冰箱裡的氟利昂等化學物質正是導致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
  • 北極上空首次出現臭氧空洞 與南極相似(圖)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於10月2日發表的報告說,他們對今年春天觀測到的北極上空臭氧減少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最終確認這次北極臭氧減少幅度打破了觀測記錄,首次出現了類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  美國、加拿大、芬蘭、丹麥等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這份報告發表在《自然》雜誌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