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期
AI無統一智商標準
文 | 陳楊 責任編輯 | 陳楊
審核 | 李諾 策劃 | 劉克麗
國內外IT廠商紛紛推出AI技術,並宣傳自己的AI性能強悍。事實則是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去評判哪家廠商的AI技術最佳,這正阻礙著Al的商業化和進步。
為什麼至今無標準
AI的民用至今已經有6年的時間,目前AI的主要成熟應用場景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兩種場景,遍布政務、教育、醫療、製造等各種行業。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巨頭也均推出基於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的AI技術,並宣布自己的AI技術最強。
AI是算法、算力、數據決定的,雲計算平臺上出生的Al算力和數據調用是統一的,但算法則是由行業所決定的,所以不同的行業不可能有統一的算法標準。
同行有可比性
如果非要說評判AI的話,唯一能比的可能只有相同的應用場景。在應用場景確定的情況下,分別用不同廠商的AI技術進行試驗,並確定好評比項目,以進行AI評比。
所以下棋Al可以和下棋Al比智商,掃地的機器人智商不可能和無人駕駛汽車比智商。
亞馬遜和微軟Al不可能比
亞馬遜和微軟的人工智慧Al都比較厲害, 由於Al沒有智商標準,不可能比出誰比誰更厲害,這也是一個問題,沒有標準,所以不可能有準確的定價,只能憑用戶體驗,可是一個用戶也不可能同時買兩個機器人來用來比較啊,也許這樣會給一些橫評機構一些機會。
AI是專家非行家
不可否認,AI只是某一領域的專家並非行家。這是因為AI是在前期通過海量相似數據訓練、學習,進而實現智能化的一種技術。其只能對在前期規劃時設定的應用領域精通,在其他應用方面智商幾乎為零。如用於導航的AI技術在識別文字方面就是痴呆,識別文字的AI技術在導航方面亦如此。
AI別被濫用做圈錢由頭
AI無疑是當前最火的IT技術,也的確能提升企業、消費者工作生活效率,這自然是有利的一面。因此,不僅是IT巨頭,中小企業,甚至是創企也投入AI研發、應用。
儘管AI的能推動社會變革,但並不是所有投入AI的企業都是抱著為人類謀幸福的態度。圈錢,或是才是部分企業的最終目的。
相關調查也顯示,投入AI懷抱的企業無論是在融資額還是融資難易程度上,均比從事其他行業的企業受青睞。而這些企業拿著融資,裝模作樣做樣開發出市場泛濫的產品或技術進一步圈錢,有產出,但都是無用的產出。
結語
只要比用戶就行,誰的Al產品用戶最多誰就是最強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