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鳥類,數量曾經多達上億隻,現被人吃至瀕臨滅絕

2020-12-05 喵說動物

過去,人們可以在農村中見到許多種類不同的鳥類,而自近代社會發展開始,由於人類活動等因素,不少的鳥類變得罕見,在某些地方,甚至已經野外絕跡。其中,就不得不提及到一種鳥類,它們曾經野外種群數量高達上億隻,僅因為被人譽為「天上人參」而被吃至極度瀕危。它就是——禾花雀。

禾花雀,學名稱作黃胸鵐 ,是一種身形嬌小的候鳥,分布範圍十分廣泛。而且繁殖能力也都算不錯,一窩可以生產4隻雛鳥左右,野外種群數量曾經高達上億隻,是鳥類家族中相當龐大的種群,人們從未設想過這種鳥類會有什麼大災難。

但是事實往往出乎人們意料,原本經常出現在俄羅斯部分地區的禾花雀,野外種群數量卻比2004年要減少了99%,這是多麼令人驚訝的數據。而它們又是經歷了什麼,「憑空」消失在人們面前的。經過禾花雀遷徙的道路上人們發現,到了南方一帶地區,它們變成了美食。

在南方部分地區,尤其是在廣東,禾花雀被廣大食客譽為「天上人參」,人們認為食用禾花雀具有極佳的滋補功效,從而向其張開血盆大口。由於禾花雀始終未能實現人工繁殖,致使大量的野生禾花雀被捕捉,這也是禾花雀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目前,有關物種調查數據顯示,這種小型候鳥已經逐漸消失在東歐、日本及俄羅斯的多數地區,而且截止2013年人們仍舊可以在黑市中發現存在禾花雀的相關交易,如果持續吃下去,再過不久禾花雀就會被人吃至滅絕。

相關焦點

  • 此鳥曾是美國特有鳥類,數量多達50億隻,卻僅200年就被吃到滅絕
    而可以說值得慶幸的是,美洲野牛並未遭到滅絕,但是有一種居住在北美洲,當時在美國屬於特有鳥類的北美旅鴿,一種藍灰色羽毛,外形像鴿子的鳥,卻遭到了滅頂之災,在1914年就宣告滅絕,而這種鳥類的數量一度多達50億隻。那麼,為什麼這種鳥類會被滅絕呢?這個原因,其實就兩個字:好吃。
  • 曾經它們遍布美洲,因為「肉好吃」50億隻鳥兒被徹底滅絕
    大滅絕事件對這個星球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由於人類的關係,物種現在正以驚人的速度消亡。乘客鴿子也叫旅鴿,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種鴿子,原本它們生活的很安逸,數量眾多。根據史密森學會的數據,這種鴿子可能曾經佔美國現有鳥類總數的25%至40%。
  • 外號「殺人鳥」,一腳能踢穿鐵板,瀕臨滅絕全球不足一千隻!
    外號「殺人鳥」,一腳能踢穿鐵板,瀕臨滅絕全球不足一千隻!動物界中有這麼一種恐怖的鳥類,人送外號「殺人鳥」、爪子如同匕首,能輕易劃破動物的皮毛、甚至能一腳踢穿鐵板,瀕臨滅絕全球不足一千隻。目前鶴鴕最大的威脅是它們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在過去30年裡鶴鴕的數量下降了70%,現如今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目前鶴鴕在全球的數量還不足1000隻。幸運的是鶴鴕在澳大利亞還有生存的一席之地,當地也把鶴鴕重視了起來、把它們當成保護動物對待,如果把鶴鴕放在非洲大草原上,憑它的戰鬥力能否獲得一席之地呢?
  • 6種看似常見卻瀕臨滅絕的動物,幾乎都分布在中國
    禾花雀,禾花雀是民間的一個俗稱,其真正名稱為黃胸鵐,這種鳥類常常集成數百至數千隻的大群活動,曾在中國普遍分布,但看似常見的禾花雀現今卻已經成為了極危甚至瀕臨滅絕的動物。中華田園犬,中華田園犬這種產自中國本土的犬科動物,俗稱「土狗」,看起來更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動物,但其實由於人們近年來就外來洋犬的青睞以及本土純種犬的不重視,而今純正血統的中華田園犬已淪為稀有物,甚至瀕臨滅絕。藍鰭金槍魚,金槍魚作為一種商業價值高的食用魚,在市場上隨處可見,看似常見的金槍魚其實也正在面臨各種危機,其中藍鰭金槍魚便是極其瀕危的一種,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 世界羽毛最絢麗的鳥類,身上的顏色多達4種,名字在中國很高調
    在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的鳥類,身上的顏色大多都是褐灰色,黑色或者是白色,色彩比較黯淡,繽紛點的鳥類常見的估計只有鸚鵡了。然而,小編下面要介紹的這種鳥類是世界上羽毛最絢麗的鳥類,身上的顏色多達四種,還有著四十多個品種。這種鳥類在我國還有一個很高調的名字,你們知道是什麼鳥嗎?
  • 農村這種常見物,曾被當藥材大量捕捉,如今瀕臨滅絕很難見到!
    農村這種牆上常見物,曾被大量捕捉,如今瀕臨滅絕很難見到!相信對於一些經常生活在農村裡的小夥伴來說,對於壁虎這種動物並不陌生,因為農村地區樹木比較多,而這種壁虎也經常會爬到我們房間裡的牆上。當然壁虎這種小動物爬行速度是非常快的,可是它們總是黑乎乎的一條,讓人看上去非常害怕,而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種別具一格的壁虎種類。和普通的壁虎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外形非常奇特,就連體型也要比一般的壁虎要大了很多。而對於這樣的壁虎,人們一般都稱作他們為大壁虎。
  • 世界上最「罕見」的鳥類,長得像鳳凰,全球數量不超過40隻
    現在有很多稀有的動物隨著過度獵殺,數量逐年減少,瀕臨滅絕。國家也針對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出臺了不少保護政策,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冒著違反法律的風險,去傷害野生動物。開始老人以為自己真的遇到了鳳凰,這種鳥類的毛色彩鮮豔,長得非常漂亮,好像傳說中的鳳凰。後來專家告訴這位老人,其實這是一種很罕見的鳥類,叫紅腹錦雞,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紅腹錦雞不到40隻,屬於瀕臨滅絕的鳥類。
  • 4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最有一個宣布野外滅絕。
    1、青頭潛鴨,青頭潛鴨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鳥類,很少鳴叫,為深水鳥類這種十分瀕危的鴨科動物,主要分布東亞、南亞以及東南亞地區,雖然其分布範圍廣,但由於過度狩獵和生境惡化,2015年,全球僅存500隻不到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其數量卻十分稀少,是極度瀕危的一種動物。
  • 北美地區的鳥類數量,減少了30億!警鐘已響起,人類卻無動於衷
    早在1962年,著名作家蕾切爾·卡遜( Rachel Carlson)出版了一本題為《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書,揭示了美國的企業界在冷戰時期為了經濟開發而大量砍伐森林,並且不顧後果地大量使用DDT這種劇毒殺蟲劑,導致大量的鳥類、魚類和昆蟲大量死亡甚至瀕臨滅絕。
  • 盤點那些瀕臨滅絕的鳥類,你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如今5G到來,也證明了人類科技力量又邁向了新的臺階,然而科技發展的飛速也讓很多鳥類失去了自身的棲息地,加上一些人為的環境破壞以及肆意捕殺,這也導致了很多鳥類瀕臨滅絕,今天就為大家盤點那些快要消失的鳥類,可能你再也見不到了。
  • 近代最著名的滅絕鳥類,數量曾多達50億隻,因人類捕食而滅絕
    在北美曾生活過這樣一種鳥類,它們喜歡結伴旅行,每個秋季,這些數量多達50億隻的鳥類會成群結隊地從北美洲的東北部向南部遷徙,它們最終的目的地有三個:美國的佛羅裡達、路易斯安那以及墨西哥的東南部。北美旅鴿是一種典型的群居生活物種,不論在棲息還是遷徙時,這些鳥兒都會成群結隊,一般數量都會在一億隻以上,多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二十億隻。這大概是為了生存而留下的習慣,龐大的鳥群可以讓捕獵者輕而易舉的吃飽,這樣剩下的旅鴿就可以活下來,延續族群。曾有見過旅鴿遷徙的鳥類學家斷言:「旅鴿,是絕不會被人類消滅的!」
  • 被稱為「四眼羚羊」的亨氏牛羚為何瀕臨滅絕?因為它只吃嫩草嗎?
    第二是:它們只吃初生的嫩草!被稱為「四眼羚羊」的亨氏牛羚為何瀕臨滅絕呢?難道是因為它只吃嫩草的緣故嗎? 1.「戴個眼鏡裝斯文!」亨氏牛羚瀕臨滅絕,難道是因為它們「挑食」的緣故嗎? 3.「為何瀕臨滅絕」?其實「挑食」並不是亨氏牛羚瀕臨滅絕的根本原因!畢竟,嫩草雖然難得,但也不是沒有!
  • 一生只結一次果實,能遇見是你的福氣,請珍惜它,如今瀕臨滅絕
    導讀:一生只結一次果實,能遇見是你的福氣,請珍惜它,如今瀕臨滅絕在農村的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尤其是在大山中,那更是多,但是很多人對於這些野生植物都不太了解,甚至連它們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用處都不知道,以至於很多人常常把一些十分有用的植物當害草除掉,或者把一些珍貴的植物當成普通植物給破壞了
  • 農村人來看看這些美味的河鮮你吃過幾種?都吃過的人太少!
    中華鱘常見的有0.3—1.4米長,體重一般在60-300斤,最大可達到500斤以上,(別拿超市那種賣的中華鱘來比較,那種就幾斤重)這是名副其實的「長江魚王」。中華鱘是底棲魚類,它的食物不多,只吃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中華鱘也是魚類中的活化石,據研究它們至少在地球已經生活了1.4億年。
  • 農村常見的幾種鳥,居然是國家保護動物
    現在是鳥類繁衍的季節,鳥類在這個季節產卵孵子,但是也招來了很多人通過各種方式捕鳥,威脅鳥類的生存。近些年,我們很少在城市裡看到鳥類的影子了,甚至在農村都不怎麼常見了。再加上有些人肆意的捕殺他們,以至於現在的麻雀大幅度減少。所以常見的麻雀已然成為了稀有鳥類,更是被列入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就是為了限制人們對它的傷害行為。
  • 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可達90公斤,瀕臨滅絕,被飼養還將人殺死
    當然該鳥類確實厲害,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的巨大物種。根據科學紀錄顯示,食火雞又稱為鶴鴕(學名:Casuarius),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主要是分布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等地。根據科學記載來看,最大的鶴鴕高150釐米,羽衣黑色,喉部有兩個紅色垂肉,頭部藍色,具保護性骨質頭盔。腿長,強健有力,有尖銳的爪,以種子和漿果為食。所以說並不是肉食生物。
  • 中國瀕臨滅絕的5種動物,圖3數量曾高達上億,現已成極度瀕危
    因其常年生存在洞穴之中並且還會散發出濃烈的臭味而得名,如今務川臭蛙正瀕臨滅絕。廈門虎,亦稱作華南虎,我國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華南虎因為人類商業性的大肆捕殺,在野外已經銷聲匿跡長達數十年。目前只有不到一百隻華南虎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
  • 曾經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鳥,卻被人類拉入了滅絕的深淵
    在一次旅行中,他觀察到了一群旅鴿從頭頂飛過,初步估計之後他得出一個結論,這種鳥可能有22億隻。而和威爾遜活躍在同一時期的鳥類學家和畫家奧杜邦則記錄了另一個旅鴿群,據他推算僅這一群就有10億隻以上。儘管自大航海和工業時代以來,已經有多種鳥類在人類活動影響下滅絕,但奧杜邦還是很確定,這種鳥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被人類滅絕的。奧杜邦筆下的旅鴿。
  • 在卡齊蘭加國家公園的瀕臨滅絕的一隻有角的犀牛
    在阿薩姆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址卡齊蘭加國家公園看到瀕臨滅絕的獨角犀牛是Holiday Scout巡迴演唱會的一部分。你還記得當我去蘭卡威並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犀牛之旅的事情......結果證明是犀牛是一種四輪車。我猶豫地問桑格...... 「他們是真正的犀牛嗎?」 他就像,是嗎?… 好的。只是檢查。
  • [圖文]美國國鳥白頭海雕缺乏食物瀕臨滅絕
    阿拉斯加海岸上,美國白頭海雕在啄食魚  據《美國國家地理》報導,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正面臨日益嚴峻的食物危機,而且滴滴涕(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等化學藥物也讓這種珍稀鳥類瀕臨滅絕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海峽群島的白頭海雕數量雖然正在日益增加,卻讓科學家深感憂慮:作為美國國鳥的白頭海雕,19世紀60年代曾經從海峽群島上銷聲匿跡,多年後的重回故地,反映出它們的傳統食物來源已經大大減少。  為了生存,這種食肉類猛禽不得不以海洋哺乳動物的屍體為食,而這些屍體的脂肪中殘留著滴滴涕——而正是這種臭名昭著的殺蟲劑,曾經導致整個美國境內的白頭海雕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