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的周先生從家裡翻出了一盒古董月餅——生產日期是2010年8月30日,保質期為45天的克莉絲汀月餅。
這盒月餅一共6個,當年吃掉了4個,還剩2個一直保存到現在,10年的時間過去了,依然沒有任何發黴腐爛的跡象。
食物腐壞原理:
食物發黴腐爛的出現是因為微生物(細菌或者黴菌)的生長所造成的。微生物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水分和適當溫度等。黴菌等微生物吸收食物中的水分進而分解和食用食物中的養分,導致食物發黴。
月餅自然也存在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能夠放置10年仍未發黴腐爛,讓不少網友懷疑是否防腐劑放得過多了。
上海市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的專家認為:
放過多的防腐劑月餅也不會10年不腐爛,水分含量低才是關鍵因素。月餅表面的水份較低,達到3%以下時,各種細菌都無法生長。
專家認為這盒月餅的表面水分過低,保護了月餅免受細菌的侵襲!
這位專家含水量低的說法並未得到業界廣泛地認同,上海闢謠平臺記者採訪的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專家厲曙光,就提出不同意見。
他表示,月餅的含水量應不止3%,如果含水量僅3%,月餅看上去一定會十分乾燥缺乏光澤無法下咽。
而且,含水量3%雖然確實能一定程度地抑制細菌生長,但微生物不會完全停止繁殖,時間長了月餅照樣腐敗。
食物中的水分有自由水及結合水兩種,微生物能夠利用的是自由水。 而結合水相當於被鎖定了的水,細菌無法利用。
月餅是一種高糖食品,高糖會把自由水鎖定變成不能被微生物利用的結合水,這或許才是月餅10年沒有發黴的因素。
中秋月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食品,一般在中秋節前1個月到15天左右,投放市場。由於月餅餡營養豐富,如不做一些特殊處理,保存時間較短,容易發生黴變。
防止黴變的手段有以下幾種:
1、添加防腐劑。
防腐劑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防止月餅發黴變質、延長保質期。
月餅中常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等。
其中,苯甲酸的毒性強;抑菌效果弱,只是價格上有優勢,國家已經禁止在月餅中使用。
在安全使用範圍內,防腐劑對人體是無毒害的。但如果防腐劑添加過量,會破壞維生素B1,還可能使鈣形成不溶物,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另外,防腐劑對人胃腸有刺激作用,過量食用還可能引發癌症。
國家對防腐劑的劑量有嚴格的規定,在月餅上市的這一段很短的時間內,國家及地方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會對進行拉網式月餅抽查,防腐劑是其中的必查項目。超出範圍的生產企業將會面臨嚴厲的處罰!所以,很少有企業會在防腐劑上做手腳。
歷次抽查的結果:月餅抽檢合格率已經連續20年超過95%,也提示月餅生產企業超標、超大劑量添加防腐劑可能性很小。
2、無菌化處理,真空包裝。
黴菌的生長需要氧氣。
月餅生產出來之後,通過無菌化處理,月餅基本處於無菌狀態;再使用真空包裝機進行真空包裝,可以隔絕空氣中的氧氣、水汽及各種微生物的進入,可以大大推遲月餅被黴菌汙染的時間。
理論上講,只要這項技術發展到極限,月餅可以長期保存而不發生黴變!
3、減少月餅的水分活度。
黴菌的生長同樣需要水分,而且是自由水,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
水分活度可以說是控制腐敗重要的因素之一。當自由水轉變成結合水被鎖住,水分活度就會變小。越小的水分活度食物越穩定,越不容易出現腐敗變質現象。
一般說來,當水分活度低於0.6時,微生物基本無法生長。
而減少水分活度的方法,一個是減少月餅整體的含水量,另外就是使用糖漬、鹽漬等方法,提高滲透壓,將自由水鎖住變為結合水,讓細菌無水可用。
放置10年仍完好的月餅,是以上三種方法共同作用的結果:既要有一定量的防腐劑(防腐劑多在正常範圍內);月餅生產出來時無菌化處理及真空包裝技術到位,且真空包裝的包裝袋質量可靠,沒有發生洩露;月餅整體水分不高,且放了高糖及高鹽,鎖住了自由水,水分活度較低。其中,無菌化處理、質量可靠的真空包裝及月餅水分活度低的貢獻更大,否則,防腐劑再多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