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團隊正在手術中
楚天都市報記者 晏雯 通訊員 楊岑
懷孕已經8個月的姚女士,原本滿懷期待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準備預約分娩。產檢的專家火眼金睛,從她的外表體徵識別蛛絲馬跡,發現她身患艾森曼格症候群這種「懷孕絕對禁忌症」,極有可能釀成母嬰雙亡慘劇。該院立即多學科聯手協作組建超豪華手術團,第一時間全力救治,成功搶回兩條生命。
身患絕對禁忌症
卻有了8個月身孕
姚女士是仙桃人,今年31歲。今年5月底,懷孕8個多月的姚女士,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產科門診進行產檢,準備預約分娩。被詢問病史時,姚女士自訴並無特殊病史和不適感,但產檢時她紫紺色的指甲和心臟病典型的杵狀指,引起了產科主任範翠芳教授的高度重視,「產婦會不會有心臟疾病?」
姚女士被立即安排接受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檢查,結果讓醫生震驚不已:心臟房間隔缺損、重度肺動脈高壓、伴有心臟血液雙向分流——產婦患有艾森曼格症候群。這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進展到成年後的症候群,屬於重症心臟病。
範翠芳教授介紹,妊娠期生理改變會加重心臟負擔,有心臟病伴肺動脈高壓的女性不宜妊娠,即便一些患者勉強維持到了妊娠中晚期,也極易出現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等危象,出現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嚴重併發症。艾森曼格症候群更是妊娠的絕對禁忌症,臨床研究發現,這類孕婦剖宮產死亡率高達50%-65%,胎兒流產率高達75%,「臨床上很難看到艾森曼格症候群孕婦順利分娩的案例。」
妊娠32-34周正好是心臟負荷最嚴重的時候,此時最容易導致心力衰竭,產婦隨時都有心臟驟停導致母嬰雙亡的可能。向姚女士和家屬告知病情的嚴重性後,範翠芳教授安排姚女士坐上輪椅,派專人將她護送到產科住院部做相應診療。為挽救兩個生命,該院最強醫療力量迅速集結。
多學科聯手
奮力同死神搶人
該院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和全院多學科大會診,產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心外科、心內科、新生兒科專家教授組建MDT團隊,商討最佳診療方案,最大程度保障姚女士及新生兒生命安全。
「產婦一旦情緒激動或者活動過度,都可能誘發心臟驟停,所以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顯得尤為必要與重要。」該院醫療部和範翠芳教授反覆做工作,「既不能讓家屬掉以輕心,又不能讓產婦過度緊張加重病情。」經過多次溝通,產婦和家屬終於能理解並完全配合醫生的診療。
姚女士被迅速轉到重症醫學科,鄒捍東教授及團隊對她進行生命體徵維持、肺動脈壓調整、血流動力學的監測等術前準備後,產科範翠芳教授與陳建華教授組建起「超豪華手術團」,為她進行剖宮產手術。麻醉科副主任詹麗英教授團隊精心設計麻醉方案,全程為手術保駕護航。
6月4日上午,該院手術室5號手術間裡,超豪華手術團隊和麻醉團隊上臺執刀,心內科、心外科、新生兒科專家在手術臺邊隨時待命準備搶救。20分鐘後,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響徹手術間,母子終於平安度過手術關。
術後,姚女士被立即轉到重症醫學科,接受進一步診療度過圍手術期,新生兒因為早產被轉到新生兒科接受精心照料。目前,兩人生命體徵均較穩定。
範翠芳教授提醒,身患基礎疾病、尤其是重度心臟病變的女性,懷孕的風險很大。有心臟病史且準備懷孕的婦女,需要先去正規醫院產科諮詢,評估心功能情況,接受規範的孕前檢查,聽從專業產科醫生的建議。她表示,艾森曼格症候群患者雖可通過藥物治療達到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的目的,但女性重症患者應避免妊娠。若已妊娠至中晚期,應在詳細評估肺動脈壓力和心功能狀態的基礎上,確定終止妊娠的方式及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