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機器人將讓你失業之六:文字工作者或將全部失業
美國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的預言:「2045年左右,人工智慧將來到一個『奇點』,跨越這個臨界點,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智慧,人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與機器的關係。」今天,就和大家談談人工智慧初級階段,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部分工作的可能性。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的進化發展,下一個將被取代的將是文字編寫者:新聞工作者,小說家,編劇等,因為基於知識的廣度和對文字的精準把控能力上,人工智慧正迎頭趕上。
第一,人工智慧對語言有超過人類的天賦
Google (谷歌)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在給人工智慧Andrew Dai閱讀鹹濕浪漫小說,他們希望人工智慧通過閱讀這類小說可以更好的理解人類的語言,為以後可以和人類更好的交流打下基礎。
據描述,這個項目已經持續幾個月了,人工智慧已經閱讀了 2865 本小說,並且研究人員認為成效不錯,據說已經能寫出與小說內容類似風格的句子。
「少女愛上了男孩,男孩愛上了另一個少女。浪漫的悲劇故事。」——Andrew Dai 如此描述浪漫小說
在名為 《Dealor No Deal? End-to-End Learning for Negotiation Dialogues》 的研究報告中,Facebook 描述了使用機器學習訓練「對話智能體」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這個「對話智能體」展現出了良好的談判技巧。
尤為驚奇的是,當Facebook 人工智慧研究所(FAIR)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對兩個聊天機器人進行對話策略迭代升級之後,它們竟自行發展出了人類無法理解的獨特語言。研究者不得不對其進行了人工幹預。
第二,人工智慧或能提高新聞的更新效率和深度
新聞的同質化,已經成了現階段新聞的一個通病。基於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新聞AI,能更加及時的採編到最新的新聞,比如藉助到車聯網上一臺汽車的攝像頭,可以捕捉到最新的車禍新聞。
當前,膚淺的新聞常常可見。比如最近你會看到這樣的新聞:網易新聞 > 正文欣泰電氣8月28日摘牌 監管發力退市趨於常態化,對於句子的語義理解很難和讀者一致,難以產生共鳴。因為人工智慧可以接觸到的知識面和語義理解更加深刻,自然能寫出有深度的新聞。就像上面谷歌的人工智慧能在很短的時間讀完幾千本小說,並能對小說寫出評價。
第三,小說編劇的危機也會逐步到來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說的是書讀多了,自然能寫出好文章,基於人工智慧的小說家,能在短時間讀完人類數輩子才能讀完的書,其積累能力也將是人類的數倍。
綜合知識的快速積累,也將完勝人類。比如人類寫出來的東西,在商業和故事情節上兩全其美的程度將遠遠弱於人工智慧,基於大數據分析的人工智慧寫手,能分析出讀者的需求,商業的需求,寫出能輕鬆打動觀眾的作品。
日本人工智慧寫小說 投稿微型小說通過"星新一獎"初審
人工智慧讓未來更加美好。未來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將擾亂許多行業,但是即使失業也不用擔心,機器取代了重複性的工作,甚至有創造性的工作,人類工作時間少了,反而給我們更多的機會參與到人文藝術當中。未來也許我們不在擔心社保問題,因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創造的剩餘價值,會通過稅收等形式,最終回饋給大眾。
也許未來,你一個月只需要上三天班,就可以過得比現在更好。這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也未必能享受到現在的科技成果一樣。科技將讓生活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