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中小型化妝品店常以「船小好調頭」自居,旨在表明自家店內的SKU和品牌結構調整起來很快,似乎成為了相較於大型連鎖化妝品店的優勢。
而要說國內化妝品零售店中最大的「船」,大概非屈臣氏莫屬。財報數據表明,屈臣氏2015年總店數達到2483家(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屈臣氏在內地的店鋪數量達到2550家左右),且今年還將繼續擴張。
不過,在我們的實地探訪中發現,屈臣氏在商品管理上並未出現「船大難掉頭」的局面,賣得不好的品牌很快會被淘汰;反之,不少中小型化妝品店卻因管理不善,直到一個品類在店鋪裡「落灰」了還沒意識到要剔除。
屈臣氏能在商品管理做出快速反應,靠的是什麼?毫無疑問,後臺大數據是強有力的基礎支撐。不過,屈臣氏總部如何將每一個條碼的變化快速傳達到旗下2000多家店內呢?
經了解後我們發現,這艘化妝品零售業的巨輪的「掉頭」,靠的竟是張小小的價格標籤。
快篩選——字母標識一目了然
從上圖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商品標價籤」右側有一個字母,不同的產品標籤上分別標示有「A」、「B」、「C」、「N」、「S」等。
這些字母是什麼意思呢?化妝品觀察主筆、零售連鎖實戰型專家袁耿勝告訴我們,不同的字母表示著某商品在該店的相異的銷售級別——
「S」是銷售排行在前300名以內的、店鋪內最好賣的商品;標記有「A」的商品熱銷程度僅次於「S」;按銷售情況好至差的順序,之後的排名依次是「B」、「C」和「N」。
因此,標示有「S」的商品是絕不該發生缺貨情況的,如果店長發現缺貨就應及時補貨;如果區域經理在巡店時發現「S」級商品缺貨,後果就很嚴重了!
換言之,該店店長可以很清楚的根據標籤上的字母對商品進行快速篩選、調配庫存,避免倉庫內發生非熱銷品庫存積壓的問題。對於渠道商來說,則可以通過標籤了解到屈臣氏什麼產品賣得好,什麼產品賣不動。
快識別——日期標識避免出錯
無論是在正價標籤價格的下方,還是促銷標籤的下方,我們都不難發現一行日期。在正價標籤上標示的是價籤的列印日期,而促銷標籤上則是這款商品的促銷時間段。
日期有多重要?屈臣氏各類品類的促銷活動連續且頻繁頻繁,每兩個星期為一個周期,新一輪活動開始時,活動商品和活動方式都會翻新。
如此一來,促銷標籤上的促銷時間段就可以起到提示店員更換新價格標籤的作用——不少人應該都聽過那個因為沒有及時將促銷價籤更新,顧客在發現自己「買貴了」後投訴屈臣氏的新聞吧。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店員和店長及時檢查店內價籤就可以了。
快陳列——數字標識避免混亂
除了字母和日期,在屈臣氏價籤條形碼的右邊還有一連串數字。我們向袁耿勝老師請教後了解到,①部分的數字,是屈臣氏內部編寫的商品貨號,由9位數字組成,一個商品有一個編號;②部分的數字是國際條形碼,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③部分的數字表示的是一組屈臣氏內部的商品信息,一共由9個數字或字母組成。
第一位代表店鋪所在區域,例如1代表南方地區;第2、3、4、5位是商品所在類別的編號,比如「3001」代表皮膚護理的類別;第6、7、8位是店鋪級別;最後一位字母也是在標準化陳列中十分重要的貨架編號,假如類別為3001的品類一共有5節貨架陳列,那麼就分別用A、B、C、D、E字母分別表示,如果這個商品標示為E,則表示該陳列在這個品類的第5節貨架上。
如此一來員工就很容易知道本商品應該擺放的貨架位置,實現「千店一面」的標準化管理。
再右邊的三個數字,④標示著該商品在貨架上的陳列順序為第幾個位置,⑤標示的是該商品有幾個陳列排面,⑥標示該商品在貨架的第幾層。
這一連串的數字,在外人看來或許只是毫無意義的亂碼。實際上,它卻是屈臣氏與每一個店員溝通的工具——員工必須按照標籤所傳達的信息陳列,店鋪經理、區域經理也會根據這個來檢查商品陳列標準執行的對錯,提高了人員管理的效率。
快淘汰——黑點標識避免庫存積壓
怎麼擺、擺哪裡、擺多少,價籤裡已給店長和店員呈現出了足夠的信息點。那麼,哪些商品賣得不好,哪些需要下架,每家店又如何獲取這一信息呢?
如果你仔細尋找不難發現,屈臣氏店內的少部分商品價籤上,在價格旁邊打上了一個明顯的黑點——它標示著即將刪除的商品。
不過,什麼樣的商品需要刪除,答案有很多。可能是賣得不好需要末位淘汰的商品,可能是與屈臣氏終止合作的品牌,也有可能是季節性商品已過季。屈臣氏通過打有黑點的標籤提醒店長,這款商品不需要再進貨了。
實際上,一旦某產品打了黑點標示,店鋪針對該商品用系統是下不了訂單的。除非有顧客針對該商品要開團購之類的大單,那麼店長只能通過與採購部聯繫,特殊訂貨。
快發現——促銷標識顯眼易得
除了正價商品的價籤,在商品促銷時,我們能在店裡發現不止一種的促銷價籤。
可以看到,有的是直接在黃色標籤上註明了原價和折扣價,有的是在紅色價籤上直接標明促銷方式,有的則省略了原價,在促銷價籤上打上折扣價,還有會員換購的商品,則是在原有價籤的基礎上新增了一個黃綠色的換購價籤。
無一例外的是,即便每個階段的活動形式大同小異,但這些活動價籤都是「一次性」的——價籤左上角或左下角都會列印上促銷時間段——比起重複利用,避免搞錯促銷時間和價格的更為重要。
不過,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設計如此多樣的促銷價籤呢?我們向袁耿勝老師了解到,屈臣氏的特價指示牌形式多樣,是為了更好地執行屈臣氏的「發現式」原則;款式多樣,主要是為了產生好的視覺效果以及明確的標示。
其中,「發現式」原則主要遵循以下5類:
1、容易發現經營品類,讓顧客容易找到自己需要購買的商品;
2、容易發現促銷活動以及優惠的商品;
3、容易發現新商品;
4、容易發現推薦商品;
5、容易發現商品的價格;
而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除了大弔旗、T型堆頭插卡、堆頭特價籤、九格鬥櫃以及貨架小促銷牌的尺寸是相對固定的,其他指示尺寸沒有明確的規定,顏色與款式也沒有固定的規定。
在堆頭和鬥櫃的價籤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藍色標籤上標記有「獨家優惠」字樣,紅色的則沒有這個要求。紅藍混放,也能產生更強烈的視覺衝擊。
同時,屈臣氏會給店鋪留一些通用空白款式的POP牌,店長可以在店內現場列印商品信息,靈活運用。
除了以上這些,袁耿勝強調,屈臣氏多樣化的價籤中還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貨架上標籤指示出現了一個明顯趨勢,即從以前重點標示屈臣氏自有品牌,轉向重點標出「進口產品」,如「日本進口」、「韓國進口」等。
實際上,這一現象在屈臣氏傳出要砍掉部分自有品牌的消息之前就有發生,也說明了近段時間屈臣氏的發展方向。
其它連鎖的價籤長啥樣?
除了屈臣氏,我們也去其它零售連鎖以及沃馬爾大賣場進行了走(偷)訪(拍),對比之下,各家價格標籤的樣式和商品管理風格應該一目了然了。
可以看到,無論是大型化妝品連鎖店還是沃爾瑪賣場,打折促銷的商品都會在價籤上有著明顯體現。不過,大部分店鋪的價格標籤所體現的信息點還是相對單一,如果未來某天出現了「第二個屈臣氏」,或許我們又能從中學到更多商品管理的門道。
看完這些,恐怕缺乏管理邏輯的中小型連鎖再不該用「船小好調頭」來標榜自己了,屈臣氏的大數據背後還有太多東西可以學習。今天我們說的價格標籤,主要作用有以下三點:
1、讓每家店鋪嚴格按照總部規範的陳列圖執行,不隨店鋪員工的個人主觀而隨意調整,實現標準化管理規範;
2、通過有重點有邏輯的陳列,讓熱賣、促銷、新品等產品得到有效陳列;
3、通過價格標籤傳遞的信息,店鋪管理層也可以更好的監督店員在店鋪商品管理上的執行情況。
可以說,屈臣氏的價格標籤可以說所有連鎖中最有學問的,各位連鎖店老闆看完之後有什麼想法,或者有什麼疑問,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來源:品觀網 作者:徐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