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物質瞬間移動一點點到地球來是一個什麼樣的後果?

2020-12-04 時空通訊

中子星是一種極端的天體,在宇宙種廣泛存在。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死亡時發生超新星大爆炸後剩下的遺骸,其表面溫度達到億度以上,重力加速度達到9 * 10^11m/s,逃逸速度達到每秒15萬公裡,上面每立方釐米物質達到10~20億噸的重量。看清,是「億噸」,不是噸。

由於中子星這種極端特性,就引起了一些天文愛好者們的極大好奇心,常有人提出一些古怪的問題,如:如果把中子星一立方釐米的物質瞬間轉移到地球上來會有什麼現象?還有的提出瞬間轉移一個立方米等等。大同小異,就是想看看中子星物質在地球上會怎麼樣。

其實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中子星的物質一但脫離了中子星,就解除了中子簡併態,變成了另一個環境的物質。

所以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首先得想辦法怎麼瞬間轉移到地球上來。甚至不要說怎麼轉移,怎麼去到中子星上也是個現代理論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果有哪位大俠覺得有必要去中子星當個探險英雄,一旦靠近中子星被其引力所俘獲,就會無法避免的速墜落下去,速度將達到每秒15萬公裡,除非這位大俠啟動亞光速飛船,一半以上的光速飛行,才難逃逸出這個引力。但人類目前或者再過若干年都不可能有這個速度。

因此這位大俠就像一個傻蛋無可奈何的飛速向中子星撞去,一個普通人撞擊力量達到2億噸左右炸藥的能量,地球上最大的氫彈沙皇炸彈只有5000萬噸當量,相當於4個,廣島原子彈只有1.3萬噸當量,大家自己去算下那個傻蛋掉下去能抵幾顆原子彈吧。而此蛋掉在中子星上後,就會變成一個200多億分之一立方釐米的小細菌般大小。

中子星還是一顆高速旋轉的星球,每秒鐘快的有一千多轉,還有強大的磁場輻射,是太陽的若干億倍。即使練就了絕世中華神功的大俠也經不起這個折騰吧。

所以把這一小匙中子星物質弄起來將是人類1億年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但很多人會說這本來就是假設嘛,假設弄過來了會怎麼樣呢?

那麼我們就來民科臆想一番,假設你有這個能力到達中子星,能夠取來一個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又有辦法在離開中子星後保持原樣,到了地球後把它釋放出來,威力就驚人了。

這個結果有多嚴重呢?

突然多了地球三倍以上的人口重量。

突然多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峰,或者突然出現了一個大湖。

這點東西當然壓不垮地球,問題是中子星物質的瞬間擴張是複雜的物理變化,是比核爆更可怕的能量釋放,前面很多朋友都計算過這個當量,時空通訊就不重複計算了。

這種爆炸威力相當3萬億噸炸藥的力量,大概相當於2000億顆廣島原子彈。這個爆炸雖然只有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10公裡隕星撞擊的幾十分之一,但導致地球生態重大災難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那個帶回這1點中子湯的傻蛋首當其衝,灰飛煙滅。

這種極小物質的瞬間衝擊會不會把地球穿一個孔呢,時空通訊無法解答。

有人還提出移動1個立方米中子星物質過來,那就更加不得了了。1個立方米有多少質量?1000萬億噸到2000萬億噸!6500萬年前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成為恐龍滅絕的最後稻草,那次撞擊當量相當於100萬億噸炸藥的威力。

而這一個立方米中子湯質量瞬間轉變成為地球物質,按花崗巖密度2.7克/立方釐米計算,就成為一座長寬高46.6公裡的大山,直徑是那顆小行星的約5倍,體積是它的125倍,這個威力咱地球還能不能承受就很難說了。

何況這種物質轉換的瞬間釋放威力遠遠大於簡單撞擊,我想地球生態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人類就全栽在這個傻蛋頭腦發熱上了。大家趕快看看周圍,有沒有可疑之人輕舉妄動,若發現這個傻蛋立即舉報,以挽救人類危亡於旦夕之間。

當然這只是痴人說夢,沒影的事。一個中子星如果接近太陽系,太陽系就完了,還會有哪個傻蛋真的想著去弄一小匙中子湯喝喝?太搞笑了,哈哈~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原創版權,抄襲可恥,侵權必究,謝謝支持理解。

相關焦點

  • 中子星上1立方釐米的碎片,如果掉在地球上,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首先小編要在這裡說一下,中子星上的碎片是不可能掉落在地球上的,因為在地球周圍根本就沒有中子星的存在。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將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一下,如果假設地球周圍存在一個中子星,而且這個中子星經由撞擊崩碎出了一個一立方釐米的碎片,它穿越了大氣層的防護,直接撞擊在了地球之上,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子星是怎麼形成的?
  • 如果中子星上一塊1立方釐米的物質放到地球上,會發生什麼情況?
    中子星是一類威力僅次於黑洞的天體,它們是大質量恆星完成主序期使命之後形成的,它的前身也和其它大多數恆星一樣,依靠著內部的核聚變源源不斷地向四周釋放光和熱,在此過程中積累由氫到鐵眾多元素。由於其巨大的引力,凡是靠近它的天體,都會被撕裂或者引爆,而如果我們從中子星上挖1立方釐米的物質放到地球上,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 如果中子星上一塊1立方釐米大的物質軟著陸到地球,會發生什麼?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僅次於黑洞的恐怖天體,中子星密度非常大,指甲蓋大小的中子星物質,其質量可以與一座山相匹敵。中子星和黑洞都是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可能形成的少數終點之一,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生命末期可以形成一種密度在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特殊天體,這就是中子星。絕大多數中子星都是脈衝星,但是中子星也不一定就是脈衝星,只有有脈衝的才可以稱作是脈衝星。簡單來說,中子星的密度在每一立方釐米1億噸到10億噸之間,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這個密度相當於水密度的100萬億倍。
  • 中子星物質做的足球被踢到地球上會怎樣?15分鐘後地球將被炸掉
    足球很輕,我們可以踢來踢去,它的重量只有410克到450克之間,還不到一斤重,那麼如果這個足球是中子星物質做的呢?它的重量將會大得嚇人。我們僅以每立方釐米1億噸來計算,那麼足球大小的中子星的物質質量就會高達615.8億噸左右,如此大質量的一個足球,你能想像嗎?
  • 如果可以從中子星上取下一立方釐米的物質,放到地球上會怎麼樣?
    如果我們有能力將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取出來然後快速地放到地球上,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態呢?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中子星的形成歷程談起。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在生命末期,通過超新星爆發之後,殘留的恆星物質繼續坍縮而成。
  • 一立方釐米大小的中子星物質遇到地球會發生什麼?
    按照最直觀的理解,一立方釐米大小的中子星可能會直接穿透地球達到地心的位置,但實際情況如何我們要具體分析來看一下。中子星顧名思義是全部由中子組成的特殊天體,這樣的天體已經徹底脫離了常規物質的概念。就是在自身的巨大引力塌陷作用下,電子已經不那麼「自由」了,因為讓它自由的空間急劇縮小,電子甚至被壓進了原子核內,和帶正電的質子結合變成了中子,因此無論是什麼物質,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堆密密麻麻的中子,因此說中子星的密度實際上就是原子核的密度,大約可以達到每立方釐米1-10億噸。按照這樣的密度,如果把地球壓縮成一顆中子星,那麼它最後的直徑僅僅20米左右。
  • 一小塊中子星物質在地球上會怎樣?會衰變出黃金,還是會爆炸?
    一立方釐米中子星物質會穿透地球嗎?一立方釐米中子星物質有多重?這也是一個超級質量的質心,我們來計算下,在它1M以外的一個100千克的人會受到多大的引力!但它無法穿透地球,因為最大的極限也就只能掉落地心,這個位置是引力勢能最低的位置,中子星物質如果不變的話它會一直呆在那裡,當然它也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影響,畢竟8億噸物質對於地球如此龐大的質量來說,其實也沒什麼。一立方釐米中子星物質會開始「解壓縮」嗎?很多朋友認為中子星物質是被引力高度壓縮的物質,那麼在撤除引力之後會這些物質會反彈,理論上是這樣嗎?
  • 吃一小勺中子星會怎樣?地球可能就這麼沒了
    目前,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中子星在400光年外,其名為RX J1856.5-3754,這顆中子星於1992年被發現,在1996年被確認為中子星,它的直徑在10到30千米 之間,並以每小時39萬千米的速度在星際介質中飛行著,想要吃上一勺中子星,RX J1856.5-3754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如果1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軟著陸到地球,會有什麼結果?
    無論是多少體積的中子星物質都無法帶到地球,不止是因為其質量,還有其失去中子星的超高壓裡環境後物質將成為自由中子,它會在約15分鐘內衰變成一個質子
  • 如果把一立方釐米中子星質量放在地球上,地球會不會被穿透?
    要知道在宇宙中是「質量為王」的世界,質量會影響到一個天體的宿命。像黑洞這樣的天體,如果它靠近了某些其他的天體,就會把其他的天體撕碎,然後吃掉。如果我們把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那地球不會被這些中子星物質的撕碎呢?中子星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中子星到底是咋來的?
  • 如果把1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地球會不會被穿透?
    如果把1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地球會不會被穿透?中子星是怎麼形成的呢?當大質量恆星,一般是8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在演化末期經由超新星爆發,大量的物質會被拋出去,然後會剩下一個內核,當內核的質量介於1.44-3倍太陽質量之間,那麼就可以形成中子星。
  • 研究揭示了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的後果!
    然而目前天文學家還沒有觀測到黑洞和中子星的碰撞,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他們預測這樣的碰撞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但出乎意料的是,可能不會產生任何可檢測到的光。這些發現揭示了黑洞和中子星合併的關鍵細節,比如可探測到的光的數量和碰撞物體的質量,如何揭示合併背後的促成因素,比如驅動這些碰撞發生的動力學。
  • 中子星物質離開中子星後會怎樣?經歷兩次爆炸才能形成常態物質
    如果從中子星上取下一塊物質,並把它放到太空,它會變成什麼呢?可能有的朋友會想到變成黃金,其實有多種可能,主要是形成氫和氦以及重金屬元素等,黃金只是其中的一種罷了。當然,如果我們想從中子星上取下一塊物質,恐怕一萬年中都是做不到的。
  • 如果把1立方釐米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這時候就會有大量的質子和中子被釋放出來,質子遇到電子後會生成中子。但是由於引力實在太大,所以所有的物質都會在引力作用下快速地發生坍縮,這時候恆星的恆星就會變成一個中子,(當然也可能會成為一個黑洞),同時,會引發超新星爆炸。這其實就是中子星的由來。
  • 地球上的黃金是從哪裡來的?真的是超行星爆炸or中子星碰撞而來?
    有人曾指出,地球上的黃金有以下兩個來源,其一是在大質量恆星的演化末期,也就是發生超新星爆發之際,此時會有大量的黃金產出,再者是超新星爆發可能會形成中子星,當兩顆中子星發生碰撞並合併時,也可形成大量的黃金,事實上,兩個來源的黃金都會有相當一部分被拋散在宇宙中,隨後與原來就已存在的星際氣體塵埃雲混合,共同構成形成下一代恆星及其行星的原材料,要知道,太陽系和太陽系中的各星球,都是從這樣的星際氣體塵埃雲中的引力凝聚形成的
  • 如果有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在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認為你是要假設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在地球上吧,這裡試著解答一下。
  • 地球周圍存在反物質,與地球正物質發生反應後,後果不堪設想
    浩瀚的宇宙中有許許多多的物質存在,看得見物質有恆星、行星、彗星、隕石、塵埃等等;看不見的物質有各種光線、帶電粒子、輻射、暗物質、暗能量、各種引力等等。而這些看不見的物質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極其嚴重的傷害,一旦這些物質與地球上的某些物質發生了反應,那他們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威脅嗎?
  • 中子星極為緻密,若把地球壓成一顆中子星,它的體積有多大?
    白矮星的密度並不一致,這是因為質量越大的白矮星,它的引力作用就越大,密度自然也就越大,不過最小的白矮星,它的密度也能夠達到每立方釐米100公斤,而最大的白矮星的密度甚至可以達到每立方釐米10噸,如此緻密的物質,在地球上是無法找到的。雖然在地球上找不到如白矮星一般緻密的物質,但是在宇宙之中,比白矮星更加緻密的物質卻廣泛存在著,而其中密度最高的就要數中子星了。
  • 中子星極為緻密,若把地球壓成一顆中子星,它的體積有多大?
    白矮星的密度並不一致,這是因為質量越大的白矮星,它的引力作用就越大,密度自然也就越大,不過最小的白矮星,它的密度也能夠達到每立方釐米100公斤,而最大的白矮星的密度甚至可以達到每立方釐米10噸,如此緻密的物質,在地球上是無法找到的。雖然在地球上找不到如白矮星一般緻密的物質,但是在宇宙之中,比白矮星更加緻密的物質卻廣泛存在著,而其中密度最高的就要數中子星了。
  • 假如一顆足球大小的中子星撞向地球,結局會怎麼樣?
    如果一顆足球大小的中子星撞向地球會發生什麼?這是一個大膽冒險的設想,中子星可不是好惹的,地球在它的面前就是一個渣渣的存在。中子星其實就是大質的恆星在演化的末期形成的一種形態。在恆星的主序期內,其內部的組成大部分為氫氣,在高溫高壓作用下發生核聚變反應,向外持續散發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