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鱧,鱸形目塘鱧科沙塘鱧屬動物。分布於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遊,為小型食用魚類,肉細嫩,鮮美,如中華烏塘鱧魚產於南海及臺灣海峽,營養價值高,是名貴的滋補品。
底層魚類,喜隱居於巖石縫隙,或泥沙
、雜草等隱蔽處。食蝦。4~6月產卵,以石隙、空蚌殼及破瓦罐等為產卵巢穴。雄魚有守巢護卵的習性。肉多,鮮美可口。江浙一帶以沙鱧與蓴菜 同為名菜。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及福建等地。
此魚是底棲性魚類,一般喜歡生活在溪流、河溝和湖泊沙質底的水域中,常常棲身於隱蔽的地方或停留在有泥沙、雜草和碎石相混雜的淺水中。
沙塘鱧的遊泳能力不強,天冷時一般都潛伏在深水層的水底或石塊下面越冬。選點時,可在有大石塊的周圍垂釣,常常可以得到較好的收穫,有時能釣到10多條魚。若在江河中垂釣,應觀察並掌握漲潮、退潮的時間,一般在漲潮時,這種魚會在沿岸的亂石堆和樹樁、雜草周圍遊弋,在退潮時,它則改在離岸稍遠的斜坡上緩慢遊動、覓食。
總的來說,這種魚是比較貪食的,常常成群地聚集在水底有隱蔽物的地方或有大石塊、大樹根的周圍覓食。垂釣時,可採用不掛浮漂的手感釣法,其做法是:垂釣者將裝鉤後的餌鉤投入水中後,要不時地緩緩移動餌鉤的位置,以引起魚兒的注意使其前來咬鉤,同時密切關注手中釣竿的感覺,當感覺到釣竿有動感時,可立即提竿。
由於這種魚常常是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的,當釣到魚後,要輕捷地將魚提上岸,切不可讓魚在水面蹦跳掙扎,讓魚群受驚嚇而逃跑,這樣,可以在同一個釣點連續地釣上多尾魚來。但當在一個釣點等候較長時間無魚上鉤時,就應改換到別的水域去釣,不應死守一處。
沙塘鱧喜歡水體清澈、透明度較好、砂礫底又有大石頭的地方,由於水體清澈透明,垂釣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魚成群地藏伏在水底,這時.垂釣者可在其上遊投竿,藉助水流的力量將餌鉤推近魚群,當魚群發現餌食後,就會慢慢地靠近過來,併吞食釣餌,這時提竿就能穩穩地將魚提上岸來。
釣沙塘鱧還可使用雙鉤釣和由3-4個釣鉤組成的串鉤釣,可以增加釣獲率,有時,一次就能釣上幾尾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