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信什麼「寡婦年」,2021年可以放心結婚!
文音
小李姑娘很開心,她的感情有了歸宿,和男友小王相處得很好,兩人商量著趁過年假期時雙方父母見見面,把婚期定下來,於是就先分別和父母通通風。
小王父母也很高興,家裡人就說起了辦喜事的種種事宜。祖母聽著聽著卻著急了,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宜結婚;小王父母雖然不怎麼相信,可這麼大的事情,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也和小兩口商量說:要不咱們別犯這忌諱,把婚期再延後一年怎麼樣。
小李過了年三十歲,他們老家普遍早婚,她這些年總被催婚,早已不勝其煩。她父母本來更高興,姑娘終於要成家了,再不用應付七大姑八大姨、鄰裡街坊的詢問了。
可是,小王家長這「寡婦年」的說法,讓小李和父母很是不舒服。小王和小李身為主角,左思右想,還是向我們諮詢求助。
幾乎每隔兩三年,我們就要接到不少關於「寡婦年」能否結婚之類的諮詢,為此我們也寫過好幾篇科普不用擔心「寡婦年」的文章。現在看來,這樣的科普還得繼續做下去。
首先,明確我們的觀點:寡婦年不影響結婚!
觀點要有依據支撐,下面就說說我們的依據。
一、「寡婦年」是怎麼一回事?
要說這個話題,就要先說說「寡婦年」的概念。因為並不是很多人了解何謂「寡婦年」,甚至都沒聽過這個說法。畢竟,這只是部分地區的說法。
寡婦年,實際上就是「無春年」的一個別稱。而無春年,則是這樣解釋的,說如果一個陰曆年裡沒有立春節氣,這樣的年份,就被稱為「無春年」。
「無春年」裡的「春」,本來指的是立春節氣。只是說這個陰曆年裡沒有立春節氣而已。但時間長了,這個「無春年」裡「春」的意思遠離了立春節氣本身,卻與「春」字的字義聯繫了起來。
「春」字的本意為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男女情慾、春天(播種的季節)等,都與生命繁衍相關,「春」在人們心目中就代表生機、希望。這樣的解釋下,「無春年」就在某些地方被稱作了「寡婦年」。
也就是說,這種關於「寡婦年」的說法,只不過是因為對「無春年」中「春」字的曲解而引起的,並不是說「無春年」就是「寡婦年」。
二、「無春年」很頻繁,與「寡婦」這個詞不匹配
作為判斷是否「無春年」的立春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陽曆的2月3日、4日。
要說起24節氣具體時間的確定,是和太陽相關的,按照陽曆來看的。但是,陽曆年的每一年都是十二個月,是不存在閏月的。
而這個「無春年」往往都是出現在閏月年之後,因為閏月的關係,陰曆年的一年出現了13個月,多出來的這一個月,就自然將下一個陰曆年往後順延了一個月。
這樣,就容易形成立春節氣出現在閏月年的最後一個月,而閏月年後的下一年,就沒有立春這個節氣了。
據統計,網上列出了1950年--2050年這一百年間「無春年」的年份,大家對照著看,不是相隔兩年、就是相隔三年,就會出現一個「無春年」,看看這個頻率有多高。
1951年、1953年、1956年、1959年、1962年、1964年、1967年、1970年、1972年、1975年、1978年、1981年、1983年、1986年、1989年、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2016年、2019年、2021年、2024年、2027年、2029年、2032年、2035年、2037年、2040年、2043年、2046年、2048年。
寡婦,指的是沒有丈夫的婦人,特別指死了丈夫的婦人。如果以「無春年」的概率來算的話,那得出現多少寡婦啊?
三、2021年是不是寡婦年?
前面我們說過,「無春年」說得是陰曆一年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而陰曆2021年,就屬於全年沒有立春節氣的情形。
2021年的立春節氣,在陽曆的2021年2月3日,此時還是陰曆2020年的臘月二十二;而2022年的立春節氣,在陽曆2022年的2月4日,此時已經是陰曆2022年的正月初四。也就是說,陰曆的2021年,不論是年初還是年底,都沒有立春節氣,形成了人們所謂的「無春年」。
因此,陰曆2021年是「無春年」,但並不是「寡婦年」。
所以,大家2021年可以放心結婚,不用擔心。祝福有情人多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