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英國機器蜘蛛2021年探秘月球洞穴

2020-12-04 關注未來世界

月球被譽為廣寒宮,傳說住著嫦娥、玉兔、吳剛。其實,月球表面的自然環境根本不適宜人類居住,不僅沒有可供呼吸的氧氣,而且溫度大起大落,白天溫度高達120℃,晚上則降溫到零下180℃,晝夜溫差高達300℃。除此之外,住在月球表面十分危險:被宇宙射線穿透、被太陽輻射曬傷、被隕石砸頭等等。所以有很多科學家建議,如果人類要長住月球,最好在地下建立永久基地。

在月球地下建造人類居住地可以利用天然的熔巖洞。月球地下40米的深度可以找到很多直徑300米以上的熔巖洞,有一些特別大的熔巖洞甚至能容納一座城市。

這些熔巖洞是怎麼來的呢?根據研究,曾經有一段時間,月球上的火山十分活躍,火山噴發的熔巖冷卻凝固,變成堅固的巖石,巖石下面則形成了熔巖洞。熔巖洞裡的生活條件還不錯,溫度能保持在零下20℃左右,跟中國東北地區的冬天差不多。堅硬的巖石可以阻擋隕石、太陽輻射和宇宙射線。

月球熔巖洞裡的環境到底是怎樣的呢?英國計劃在2021年7月把一隻「機器蜘蛛」送到月球,重點考察熔巖洞的內部環境。這隻機器蜘蛛體型很小,僅有1.5公斤重,是史上最輕的月球車,它還是第一臺「用腿行走」的月球車,特別適合在崎嶇不平的巖石上爬行,比常見的帶輪子的月球車更加勝任探測月球地下洞穴的任務。

英國這款月球車是私營公司Spacebit開發的,起了個日本名字叫Asagumo,日文是「朝の蜘蛛」,意思是早晨的蜘蛛。在日本的傳統文化裡,早上遇見蜘蛛會帶來好運。

英國的航天事業起步很早,二戰期間就繳獲過納粹的火箭,並拆解研究。但英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速度不如中國,中國的航天事業在咬緊牙關發展「兩彈一星」的階段迅速超過了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自主發射運載火箭的國家,而英國是第六個,比中國晚了11年。英國在1960年代開發出黑箭運載火箭,並於1971年發射成功,之後因為承受不了巨大的研發經費,放棄了發展火箭科技,把黑箭運載火箭收藏進了博物館。

雖然英國在國家層面上放棄了火箭事業,但是在寬鬆的政策激勵下,私營航天企業發展的很好。2015年,英國航天產業的產值高達140億英鎊。現在全世界44%的小衛星都是英國生產的,可謂是悶聲發大財。

從探月工程來看,中國比英國遙遙領先。2013年,中國第一臺月球車「玉兔號」就登上了月球。中國探月工程最新的「小目標」是採集月球上的巖石樣本,帶回地球。北京時間11月28日晚,「嫦娥五號」奔月飛行約112小時,順利進入環月軌道,現在正在繞月飛行,尋找合適的時機降落到月球上。

#科學了不起#

相關焦點

  • 月球上人類的新居住地?2021年英國機器人,將進月球洞穴一探究竟!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當中,流傳著關於月球的美好傳說,在這裡居住著嫦娥和她的玉兔,然而當人類真正登上月球的時候才發現,月球上一片荒涼寂靜,根本無法適合人類生存,神話終究是神話,這裡沒有保護人類的大氣層,沒有可以供人類直接呼吸的氧氣,溫差非常的大,白天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溫度高達120攝氏度,而夜晚,背面無法被陽光直接照射的,可以達到零下
  • 英國公司Spacebit計劃2021年將月球車送上月球
    本文轉自【cnBeta.COM】;英國太空公司 Spacebit 近日宣布,計劃於 2021 年將月球車送上月球。本次任務標誌著英國首次執行月球表面派遣任務。和目前主流的月球車有所不同,這款名為 Walking Rover 的月球車採用類似於蜘蛛的四足設計,並且主體是一個立方體。 它通過太陽能電池板供電,並將能量存儲在可充電電池上。漫遊車重約1.3千克,可與 Swarm Intelligence 配合使用,是模塊化機器人平臺的一部分,此外它還可以跳躍。
  • 英國航天不爭面子爭英鎊,2021年向月球發射「蜘蛛人」
    事實上,英國也正在躍躍欲試,他們研發的登月機器人充滿了英國式的幽默,打破常規的登月機器人造型,沒有輪子只有腿,酷似蜘蛛。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希望它能鑽進月球的熔巖洞,為未來人類在月球熔巖洞之下建設永久基地做準備。為什麼要在月球的地下建人類的永久基地,主要是月球的地表晚上極冷,白天極熱,熔巖洞的溫度保持在零下20度左右,跟我國東北冬天氣溫差不多。
  • NASA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 目前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
    月球的溫度也很是奇怪,和地球區別很大,白天最高的時候溫度可以達到160℃左右,晚上最低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180℃左右,這是人類乃至地球生物身體不能承受的範圍。這裡沒有氧氣沒有水,溫度和不適合,所以人類壓根沒辦法居住。2、重力太小月球的重力和地球的重力也有些不同,計算起來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左右,比地球重力小得多。雖然有人認為在月球上人可以長高一些,但是這樣的重力對於人的健康是有一定影響的。可能會讓人的生理系統有了一些破壞,比如骨質疏鬆或者免疫力下降等等問題。
  • 月球背面的秘密:明知道月球不適合居住,為什麼還要探索月球?
    時代在進步,人類對宇宙中天體的運動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特別是太陽和月亮這兩個天體,一個給地球帶來了光和熱,一個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毫無疑問,探索月球肯定是人類走向宇宙的第一步。在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後,失望的發現月球果然和夜晚的天空中一樣,寒冷且悽涼。月球上沒有月兔也沒有嫦娥,只有著巨大的環形山和灰色的月壤,這是一個不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 月球上真的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嗎,比如月球兩極的邊緣地帶
    我們都知道月球與地球相似,月球也在進行自轉與公轉運動,因此月球上也像地球一樣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不過,由於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等於27天7小時43分11.47秒,也就是說在月球上的一天,是地球上的27天7小時43分11.47秒。
  • 英國預計2021年登陸月球,改用四條腿漫遊車,仿佛一隻蜘蛛
    趣味探索訊 2019年或許不是好運的一年,因為在38萬公裡外月球上,已經連續折戟了兩個月球著陸器,以色列的創世紀號、印度的月船2號。
  • 月球上存在天然的熔巖洞穴 未來登月太空人可居住
    ,莫裡蒂亞表示月球上有隧道狀洞穴,太空人可以住在那裡。 這場在線問答活動的重點是2024年前重回月球,但在討論中,問題轉到了「未來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可能性」以及「人類要在月表居住需要進行什麼步驟」。
  • 科學家發現人類移民月球及火星的新棲息地 熔巖洞穴
    自從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月及後來的火星探測開始,人類就不斷夢想著哪天能移民月球及火星,並為此在不斷努力探索著。在地球上,這些熔巖洞穴存在於夏威夷、加那利群島、澳大利亞和冰島等地。它們的直徑從33到98英尺不等。月球和火星上的熔巖洞穴可能超過25英裡,這是根據衛星圖像、雷達數據、太空飛行器觀測到的塌陷熔巖洞穴的天窗,以及月球和火星上熔巖洞穴的數字地形模型得出的。
  • 多國加入這場月球之旅,日本月球車擬2021年首次登月
    日本月球車「瑤姬」擬於2021年首次登月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日本一款名為「瑤姬」的微型輪式機器人將於2021年7月搭載美國「太空機器人」公司研製的
  • 月球和火星自帶「人類基地」,科學家找到熔巖管,它適合人類居住
    當時火星的幾個火山區域,發現了一些坑狀結構,通過模擬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坑狀結構是由於地下洞穴塌陷而導致的。類似的結構也存在於月球的月海區域周圍,特別是在2011年的時候,印度的科學家們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個長度約為1.7公裡的熔巖管結構,並且通過分析,認為這個月球上的熔巖管可以起到避免太空輻射、躲避月球極端氣候環境等的作用。
  • 多國加入這場月球之旅 日本月球車擬2021年首次登月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日本一款名為「瑤姬」的微型輪式機器人將於2021年7月搭載美國「太空機器人」公司研製的「遊隼」著陸器前往月球,這將是日本第一輛登陸月球表面的月球車。
  • 2021年著陸火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適合人類居住?
    最近幾天,上海關舉辦了關於網際網路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天津舉辦了關於經濟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而北京呢,昨日也舉辦了一個「太空探索與人類未來」分論壇。論壇上,李國平表示,計劃在今年12月發射嫦娥四號,並在月球建設科研站。
  • 移民月球洞穴,或許是現有科技條件下最實際的星球移民方案
    月球表面光禿禿,無比的荒涼。但有科學家認為,也許,月球地下的洞穴裡,有生命居住我們都知道,月球上沒有空氣,也非常乾燥。晝夜溫差非常大,白天有太陽的地方,溫度可以達到127度。而到了夜晚,溫度又驟降到零下180度。
  • 追求月球居住的未來
    月球殖民,英語:Colonization of the Moon,指人類居住在月球的構想。科幻作家與太空探測的支持者經常將月球視為人類從地球進行太空探索後,所必然產生的殖民地區。人類在地球以外的天體殖民常是科幻小說的主題之一。
  • 月球表面有水了?俄羅斯在44年前就已發現,人類是否能居住?
    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會被月亮的皎潔所折服,月亮也成為了人類訴說相思之情的信物,而當人類第1次登陸月球後,我們才發現月球的環境是多麼的惡劣,不僅沒有氧氣,表面也被坑坑窪窪的隕石坑所覆蓋。可以說科學家的這次發現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如果月球的表面真的出現了水源,那就意味著,月球有可能是下一個宜居星球,當然這次所發現的水資源並不是遍布月球的,而在克拉維於斯火山口。
  • 人類適合移民月球嗎?研究發現,其實月球是「定時炸彈」
    引言:近年來,星際移民這一話題逐漸成為了社會熱點,我們的「鄰居」月球是首要之選,關於此計劃是否可行,不少人提出了很多看法,直接影響到人類的未來。面對夜空中那輪皎白無暇的月亮,人們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幻想,認為它是神仙眷侶的居住之地,是凡人永遠接觸不到的地方,這一點可以從我國古代流傳下的神話故事中求證。但是生物都是有欲望的,人類更是如此,他們時刻想著如何前往月亮之上,一睹「嫦娥仙子」的面貌。隨著資本主義的誕生,世界在三次工業革命的洗禮下,其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 月球的神秘洞穴裡,究竟藏著什麼?
    但如果我們探索月球,會發現巨大的黑暗神秘洞穴。這些洞穴很可能是巨大地下洞穴系統的入口。它們散布在月球表面上。這些洞穴位於大小不等的隕石坑中,直徑從5米到900米之間。其中許多可能是月球熔巖管的入口。儘管月球現在是灰色的死寂環境。在30到40億年前,它可是充滿活力的。
  • 在人類殖民了月球之後 月球能夠維持多少人類的生活?
    月球表面出現了成片成片的巨大密封屋頂,這些都是居住著成千上萬人的城市。月球這塊冰冷、灰暗的巖石,不知怎地,就成了人類的新家。當然了,上面的情節純粹是科幻小說。但一個沒有外星殖民地的未來是不完整的。而由於月球是離我們星球最近的天體,所以它最容易被想像成我們未來的家園。但這種設想與現實相符嗎?月球會成為未來熱門的房地產嗎?如果會的話,它那嚴峻的環境又能夠支持多少人生存?
  • 未來的人類可以在月球上種樹種草種花,把月球變成第二個地球嗎
    過去的地球現在的地球我們最初始的地球上,植物茂盛自然美麗,但是自從有了人類後,特別是最近50年我們的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能力簡直是創造了歷史性的奇蹟。從此地球的大自然正迅速的惡化,照這樣的破壞速度總有一天我們的地球將在不適合人類居住。至於說有一天我們的地球真的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把地球破壞完了再去破壞月球,這是不明智的選擇。當然以我們普通人的能力是不可能阻止地球被破壞的命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