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被譽為廣寒宮,傳說住著嫦娥、玉兔、吳剛。其實,月球表面的自然環境根本不適宜人類居住,不僅沒有可供呼吸的氧氣,而且溫度大起大落,白天溫度高達120℃,晚上則降溫到零下180℃,晝夜溫差高達300℃。除此之外,住在月球表面十分危險:被宇宙射線穿透、被太陽輻射曬傷、被隕石砸頭等等。所以有很多科學家建議,如果人類要長住月球,最好在地下建立永久基地。
在月球地下建造人類居住地可以利用天然的熔巖洞。月球地下40米的深度可以找到很多直徑300米以上的熔巖洞,有一些特別大的熔巖洞甚至能容納一座城市。
這些熔巖洞是怎麼來的呢?根據研究,曾經有一段時間,月球上的火山十分活躍,火山噴發的熔巖冷卻凝固,變成堅固的巖石,巖石下面則形成了熔巖洞。熔巖洞裡的生活條件還不錯,溫度能保持在零下20℃左右,跟中國東北地區的冬天差不多。堅硬的巖石可以阻擋隕石、太陽輻射和宇宙射線。
月球熔巖洞裡的環境到底是怎樣的呢?英國計劃在2021年7月把一隻「機器蜘蛛」送到月球,重點考察熔巖洞的內部環境。這隻機器蜘蛛體型很小,僅有1.5公斤重,是史上最輕的月球車,它還是第一臺「用腿行走」的月球車,特別適合在崎嶇不平的巖石上爬行,比常見的帶輪子的月球車更加勝任探測月球地下洞穴的任務。
英國這款月球車是私營公司Spacebit開發的,起了個日本名字叫Asagumo,日文是「朝の蜘蛛」,意思是早晨的蜘蛛。在日本的傳統文化裡,早上遇見蜘蛛會帶來好運。
英國的航天事業起步很早,二戰期間就繳獲過納粹的火箭,並拆解研究。但英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速度不如中國,中國的航天事業在咬緊牙關發展「兩彈一星」的階段迅速超過了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自主發射運載火箭的國家,而英國是第六個,比中國晚了11年。英國在1960年代開發出黑箭運載火箭,並於1971年發射成功,之後因為承受不了巨大的研發經費,放棄了發展火箭科技,把黑箭運載火箭收藏進了博物館。
雖然英國在國家層面上放棄了火箭事業,但是在寬鬆的政策激勵下,私營航天企業發展的很好。2015年,英國航天產業的產值高達140億英鎊。現在全世界44%的小衛星都是英國生產的,可謂是悶聲發大財。
從探月工程來看,中國比英國遙遙領先。2013年,中國第一臺月球車「玉兔號」就登上了月球。中國探月工程最新的「小目標」是採集月球上的巖石樣本,帶回地球。北京時間11月28日晚,「嫦娥五號」奔月飛行約112小時,順利進入環月軌道,現在正在繞月飛行,尋找合適的時機降落到月球上。
#科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