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航天不爭面子爭英鎊,2021年向月球發射「蜘蛛人」

2020-11-26 賽先生


昨日凌晨,在海南文昌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如果進展順利,中國將成為第三個國家能從月球「挖土」的國家。事實上,英國也正在躍躍欲試,他們研發的登月機器人充滿了英國式的幽默,打破常規的登月機器人造型,沒有輪子只有腿,酷似蜘蛛。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希望它能鑽進月球的熔巖洞,為未來人類在月球熔巖洞之下建設永久基地做準備。為什麼要在月球的地下建人類的永久基地,主要是月球的地表晚上極冷,白天極熱,熔巖洞的溫度保持在零下20度左右,跟我國東北冬天氣溫差不多。

英國公司Spacebit開發的登月機器人,有一個日本名字——朝の蜘蛛(代表好運)


撰文 | 瞿立建

責編 | 葉水送


昨日,嫦娥五號升空,探夢星空,如果最終完滿成功,從月球上取得樣本,再返回地球,就將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戰略完美收官。這也將是中國參與世界科技競爭的超強執行力的體現。


隨著蘇俄的衰落,中國隱隱地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航天大國。

但有一個科技強國,一直在航天領域存在感不強,也正在發力探月了。


這個國家就是英國。


英國探月活動與航天傳統大玩家美中歐相比,頗有自己的特色——民營公司主導。

現在,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英國即將開展的探月活動——蜘蛛月球車和月球通信衛星。


英國的登月機器人——機器蜘蛛

2021年7月,英國將發射本國第一臺月球車,將成為繼美俄中之後,第四個完成此成就的國家。英國的月球車將是史上最輕的月球車,僅1.5公斤。重量還不是英國月球車最大的特點,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輪子,而是有四條腿,外形酷似蜘蛛。

英國月球車——朝蜘蛛(Asagumo)。圖源Spacebit官網。

英國這款月球車是2014年才成立的私營公司Spacebit開發的,被命名為Asagumo,這是一個日語詞彙(朝の蜘蛛),意思是早晨的蜘蛛。在日本文化裡,早晨遇到蜘蛛會有好運,就像我們中國人見到喜鵲。


月球表面其實不適合有腿的機器人,因為月球表面是一層巖石碎屑,深度2—20米,腿可能會陷進去。另外,巖屑可能會卡住腿上的鉸鏈。


為什麼要研製出一臺帶腿的月球車?

這款名為朝蜘蛛的月球車不是為了月球表面瞎轉悠,而是為了鑽洞,即月球的地下熔巖洞。

Spacebit 公司 CEO 與朝蜘蛛月球車在日本富士山熔巖洞裡做測試。圖源Spacenews。


月球曾經有一個火山活躍的時期,火山噴發的熔巖在流動過程中,頂層逐漸冷卻,成為堅硬的巖石,等下面的熔巖流幹或凝固,便形成了熔巖洞。熔巖洞地面沒有巖屑,而滿是大大小小的巖石,崎嶇不平,很適合長腿的月球車攀上爬下。


英國為什麼要「朝蜘蛛」號月球車鑽熔巖洞?

圖為地球上的熔巖洞,月亮上也有類似的熔巖洞,適合做未來的月球基地。圖源:夏威夷沙奇旅行社。


科學家可以通過蜘蛛號月球車發回的照片增進我們對月球熔巖洞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英國人有更遠大的目標——建立人居月球基地。月球基地最適合建在熔巖洞裡。


月球表面不容易建房子嗎?為什麼住洞裡?

人處於月球表面上將面臨各種極端危險的事物:宇宙射線、太陽輻射、隕石等。月球上本身自然環境就極其惡劣,尤其是溫度,白天近120℃,晚上零下180℃,晝夜溫差近300℃。在這裡,我們要對地球的大氣層和地磁場致以深深的謝意。

而熔巖洞裡是一個較為正常的生活環境。各種輻射和隕石被遮擋,溫度保持在-20℃,與東北的冬天差不多。

住在熔巖洞裡是不是太擁擠了?畢竟人要穿著太空衣,還有各種儀器設備。


月球地下40米直徑300米以上的熔巖洞不少見。2017年發現的一個超大熔巖洞能把貴陽市區裝進去。火星上也有與月球上熔巖洞類似大小的熔巖洞。


英國深耕另一領域——深空通信

英國人還洞察到了探月行業一個市場痛點:深空通信。


過去,探月航天都要攜帶高功率的無線電發射機,以向地球發射信號。

英國打算發射繞著月球轉的通信衛星,稱為月球探路者(Lunar Pathfinder),以後探月,不管是向月球發射著陸器、月球車還是軌道器(即月球人造衛星),可以向月球探路者發送信號,月球探路者再將信號發送給地球。探月航天不必再攜帶笨重昂貴的發射機了。


月球探路者(Lunar Pathfinder)衛星。圖源goonhilly網站。


月球探路者衛星將由英國的薩裡衛星科技公司(Surrey Satellite Technology Limited)研製,並已經有了第一個客戶——歐洲航天局(英文:European Space Agency,也稱歐洲空間局)。


月球探路者計劃於2023年發射升空。成功之後,下一步計劃是發射更多月球衛星,組建一個月球版GPS。

月球探路者下一個大客戶有望是美國NASA。美國計劃2024年送太空人重返月球,時間緊,任務重。美國將登陸器外包給工業界,英國正緊鑼密鼓地行動,力爭拿下地月通信服務大單。


雖然才兩個客戶,但英國人對月球探路者的商業前景充滿樂觀。越來越多的私營公司將湧入探月航天行業,直接購買通信服務是他們非常划算的選擇。


英國把航天當生意做

英國這兩個探月項目都由私營公司捉刀,這樣做省錢。


經濟算計是英國航天的傳統。


英國航天力量貌似不顯眼,其實它們起步很早,二戰期間便研究繳獲自納粹的火箭。不過,英國一直不捨得在火箭上面花錢,1960年代英國還是開發了黑箭運載火箭。這款火箭在1971年進行了第一次成功發射,也是最後一次發射。英國成為位於中國之後世界上第六個能自主發射運載火箭的國家。隨後,英國將黑箭火箭送入了博物館,放棄了火箭事業,成為第一個自主掌握火箭發射技術但棄之不用的國家。原因就是太費錢,並無利可圖。


倫敦科學博物館展覽的黑箭運載火箭。圖源visiblelandscape.com。


英國不搞火箭了,國家在航天上的投入也不起眼,但是英國的航天產業依然強勁,2015年的產值近140億英鎊。英國是小衛星第一大國,生產了全球44%的小衛星。

真是妥妥地悶聲發大財!


近年來,商業航天成為一個新興的蓬勃發展的行業,英國又入場了。


英國航天局(UK Space Agency)的Logo。圖源:英國航天局官網。


2010年,英國組建英國航天局(UK Space Agency),協調全英航天事業。如何協調?

從英國航天局出臺大部頭規劃和戰略文件,如《航天創新與增長戰略2010-2030,2014-2030》(Space IGS)、國家航天政策,可看出協調的目標是增加產值、創造就業、改善私營企業的營商環境,提高英國在世界航天市場上的佔有率等。


英國的航天任務不爭面子,爭英鎊。


回歸到國內,中國是當之無愧的航天大國和強國,但民營航天相對還非常弱小。隨著商業航天的市場前景越來越明朗,私營航天巨頭開始展露崢嶸(如Space X、維珍銀河、藍色原點等),中國也應著力為民營航天業創造更好的市場條件。

中國首枚民營軌道級運載火箭長安歐尚號首射入軌。


中國民營航天也已嶄露頭角。2015年,一批知名民營航天企業成立。2016年,第一顆民營航天公司研製的衛星成功升空。2019年,民營公司火箭第一次成功將載荷發射入軌。


中國政府層面戰略的超強執行力,輔之以市場的高效率,航天事業必有另一番天地。


參考文獻:

1. https://www.sciencefocus.com/space/the-next-giant-leaps-the-uk-missions-getting-us-to-the-moon/

2. https://www.livescience.com/60733-moon-lava-tube-could-shelter-astronauts.html

3.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gadgets-and-tech/news/mars-moon-base-astronaut-lava-tubes-a9657471.html

4. https://www.goonhilly.org/lunar

5.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fut-43948259

6.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75769/Size_and_Health_summary_report_2016.pdf

7. https://www.cnbc.com/2018/08/04/us-space-companies-are-bringing-rocket-launches-to-the-uk.html

8. https://www.express.co.uk/news/science/1186364/space-race-nasa-esa-commercial-space-exploration-moon-mars-moonbase-latest-news-alpha

9. http://science.china.com.cn/2014-01/15/content_31194760.htm

10. https://www.ukspac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5/Space-IGS-Main-Report_Feb2010-1.pdf

11.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space-growth-action-plan

12.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484865/NSP_-_Final.pdf

13. 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9/0805/c1007-31275095.html

相關焦點

  • 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英國機器蜘蛛2021年探秘月球洞穴
    月球被譽為廣寒宮,傳說住著嫦娥、玉兔、吳剛。其實,月球表面的自然環境根本不適宜人類居住,不僅沒有可供呼吸的氧氣,而且溫度大起大落,白天溫度高達120℃,晚上則降溫到零下180℃,晝夜溫差高達300℃。除此之外,住在月球表面十分危險:被宇宙射線穿透、被太陽輻射曬傷、被隕石砸頭等等。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北京時間1月8日上午,美國SpaceX公司「獵鷹」9火箭成功發射土耳其通信衛星,這是該公司2021年的首次發射,也是全球今年的首次航天發射,這一年的航天發射序幕就此拉開。
  • 英國商業航天將聚焦小型衛星發射
    新華社倫敦8月9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航天局9日發表公報說,到2030年國際商業航天市場預計會發射2000顆小型衛星,英國政府正大力推進本國航天發射場的建設,以期更好地參與這類發射業務的競爭。  據該機構介紹,未來10年商業航天發射有望為英國經濟貢獻38億英鎊(約合48.8億美元)的價值,並且對英國航天產業進一步增長起到支撐作用。  英國商務、能源與產業戰略大臣格雷格·克拉克說,英國本身擁有先進的小型衛星製造能力以及優秀的科研院所研發資源,未來隨著新的航天發射場落成以及相關政策陸續實施,航天產業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
  • 中國航天 2021 年全年計劃發射次數「40+」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召開了 2021 年型號工作會議,會上指示了部分關於我國航天事業的決定和安排。 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在 2021 年安排 40 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 「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 「繞、落、巡」探測; 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航天科技公布2021年太空任務:40餘次發射、空間站是重中之重
    2020年12月27日,在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之後,中國航天2020完美收官。2021年來了,今年航天發射任務將達到40餘次,載人空間站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阿瑟·c·克拉克的骨灰將被放在月球,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總部位於休斯頓的私人太空公司Intuitive Machines也將在2021年夏天利用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向月球發射一個名為Nova-C的機器人商用著陸器。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的螢火蟲航空航天公司最初希望在2020年發射第一枚阿爾法火箭,這是一種用於小型衛星發射的兩級助推器,但現在計劃在2021年進行多項任務。除了阿爾法火箭首次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外,螢火蟲計劃在2021年至少再發射兩次任務,根據與適應性發射服務公司的新發射協議。
  • 英國公司Spacebit計劃2021年將月球車送上月球
    本文轉自【cnBeta.COM】;英國太空公司 Spacebit 近日宣布,計劃於 2021 年將月球車送上月球。本次任務標誌著英國首次執行月球表面派遣任務。和目前主流的月球車有所不同,這款名為 Walking Rover 的月球車採用類似於蜘蛛的四足設計,並且主體是一個立方體。 它通過太陽能電池板供電,並將能量存儲在可充電電池上。漫遊車重約1.3千克,可與 Swarm Intelligence 配合使用,是模塊化機器人平臺的一部分,此外它還可以跳躍。
  • SpaceX準備發射10顆極地軌道星鏈衛星 已經向英國提供服務
    根據媒體的報導,SpaceX準備在本月向極地軌道發射10顆星鏈衛星,已經得到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准,是在2021年1月4日獲得了許可,曾於去年11月向FCC提交12月發射申請,但由於存在爭議因此被延遲。
  • 中國航天在2020年迎來三項航天發射,已進入倒計時,你期待嗎?
    趣味探索訊 從地球走向近地軌道,從近地軌道走向月球,再從月球走向火星,曾在亞洲大陸演繹了五千年文化的中國正在一步步實現屬於自己的航天夢,即將接力國際空間站的中國空間站,即將踏上月球並取回樣品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首登火星的中國首艘火星探測器,如今這三項航天任務的發射時間確定了,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 「太空加油站」將在英國建造 可為「月球門戶」空間站補燃料
    報導稱,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將在英國的布里斯托、貝爾法斯特和牛津郡三處場所建造這個加油站,預計2027年將其送入太空。該加油站將用氙氣和其他化學推進劑為「月球門戶」空間站補充燃料。「月球門戶」將繞月運行,充當通信樞紐和科學實驗室。
  • 2021年全年發射次數「40+」!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獨家| 2020年世界航天發射紀錄【附詳單表格】
    2019年,世界航天發射103次,95次成功,部分成功2次,失敗6次,成功率為92.2%。2020年,世界航天發射114次,104次成功,10次失敗,成功率為91.2%。  9月12日,美國、中國同一日都有1枚火箭發射,均告失敗。按照運載火箭的發射數量和成功率,2020年世界航天發射創下近年最低的紀錄,成績不佳。
  • 太空備忘錄:2020年全球航天
    長徵五號在2020年成功發射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和「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據官方消息,長徵五號B火箭將在2021年上半年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翻開我國空間站建設的第一頁。隨著長徵八號12月22日成功首飛,我國的中型火箭也成功上新。長徵八號填補的不僅是我國SSO軌道3噸-5噸運載的空白,也是通過模塊化實現低成本和未來重複使用的突破。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總部位於休斯頓的私人太空公司Intuitive Machines也將在2021年夏天利用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向月球發射一個名為Nova-C的機器人商用著陸器。這家總部位於休斯頓的公司表示,著陸器將「捕獲月球表面的原始光學圖像,並將其轉換為地形相對導航測量數據,以便在距離預定著陸點200米(660英尺)的範圍內著陸。」
  • 航天科技公布2021年太空任務:空間站是重中之重
    2020年12月27日,在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之後,中國航天2020完美收官。2021年來了,今年航天發射任務將達到40餘次,載人空間站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昨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1年型號工作會議,公布了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發射任務, 2021年集團公司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   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等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50英鎊「換人」!圖靈將於2021年登上英國新版鈔票
    據報導,英國鈔票的正面都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頭像,背面則印有各種不同領域的著名人物。此前登上過英鎊的英國歷史偉人包括牛頓、達爾文、麥可・法拉第等。當前版本的50英鎊鈔票則印著工業革命的重要人物詹姆斯・瓦特和實業家馬修・博爾頓。
  • 老子的智慧:爭是一種做事的手段,不爭是一種做事的智慧
    爭在我們字典中有競爭的意思,它能夠顯示出一種積極的態度,但是這個字也能夠體現出一種激進的感覺。如果凡事都要以爭的態度去對待,就會更加的緊迫,可能會使生活失去很多樂趣,錯過很多的風景。當你不爭的時候,你的思維可能會更加開闊,同時當少了爭的想法之後,也能夠更加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得與失,使自己變得更加快樂一點。楊絳先生就是不爭中最明顯的一個事例,楊絳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翻譯家,精通許多國家的語言,其中創作和翻譯了多部作品。在其作品出版時,不同於其他作者的積極籤售,楊絳先生從來沒有忙碌這些,而且也不允許書商進行頻繁的宣傳。
  • 嫦娥三號發射6周年:從初探月球到首登月背,中國航天進步了多少?
    嫦娥三號發射6周年:從初探月球到首登月背,中國航天進步了多少? 嫦娥三號發射
  • 發射次數「40+」、空間站開建…2021中國航天有看頭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中國航天發射迎來2021年開門紅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2021年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