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和事業單位一般為三到四題,無論幾題但是第一題90%以上都是現任領導人講話觀點、名人觀點言論、民間諺語、詩詞對聯等內容,往往考察考生綜合分析能力,也都以怎麼看作為結尾。這類題本身的話題來源非常廣,選材很豐富,甚至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命題人在命題時首先會匯總整理近期半年、三月以內的領導人講話,或者最新講話,尤其一些特別形象通俗的表達都是命題人的選材範圍。選定之後,開始考慮設置提問,第一題提問方式基本以如何看待、怎麼理解、你怎麼看等作為發問角度。設問設置好之後,還有最後一步,是答題角度的調整,如果僅僅以怎麼看來命題體現不出命題人命題的深入性,為了更好地展現當前政府工作中的實務,命題人為細化答題方向或者角度。最後落腳為請從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社會改革、公共改革、公共服務等角度談談你的認識和看法。
如此,這樣一道題命制好了,那如何作答。這類試題的答題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是限制了角度,而不是開放性話題。作為一名考生,我們先從這一觀點、名言、俗語的最通俗角度來闡述一番,我眼中它所蘊含的意思。接著,根據這一語言引申出若干個分觀點,分觀點不一定躲,兩個或者三個以內。在接下來,繼續以案例或者素材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充實自己的觀點,實際上這個過程就是論證的過程。最後就是結尾。綜合分析題,結尾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出彩,怎麼才能讓考官留下好印象。我比較推崇的思路是依然引用名言警句,或者闡述這一問題的深遠意義。
為了更全面深刻理解這一答題思維,我舉例如下,權當拋磚引玉。「洪範八政,食為政首。」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同時,總書記又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你怎麼看這一問題?這是近期以來的兩個熱點話題,一個涉及糧食安全、一個涉及餐飲浪費。但是卻都統一於食。這一問題確實複雜,但是兩個問題本質是一個問題,既要保障糧食生產,也要遏制浪費。
按照我們的答題規範,我首先分析,總書記提出的這句出自《尚書》的觀點強調了解決好吃飯問題依然使我們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吃飯問題前提是保障好耕地,能夠提高糧食產量。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之下,我們要有危機意識,要有前瞻思考。雖然,我們目前已經做到了基本溫飽,但是還不能實現讓大多數人吃得更好。
在目前的糧食生產現狀下,這幾年浪費問題非常突出,生產浪費、餐飲浪費、運轉浪費,都對我們目前的農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解決好糧食問題,先從節約入手,這是保障我們糧食問題的基礎問題。
為了更好解決糧食問題,我的建議如下:第一,加強對糧食浪費的立法工作,強化監管,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第二,保障基本耕地紅線,保障基本糧食生產,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第三,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倡導全體國民愛惜糧食,做到不浪費、不鋪張。
總之,我認為保障糧食生產是我國國計民生的大事,必須有制度設計,也要通過宣傳教育讓全體國民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只有這樣,我們的農業生產才會有保障,經濟才會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