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之後,部分同學能夠延續高中階段形成的良好習慣,依然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時起床,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習上,長此以往,便將自己和同學之間的差距逐漸拉開。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同學,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變得懈怠,開始放縱自己,沉迷於遊戲,虛度青春,最終荒廢學業,面臨被退學的命運。
西南交通大學,6人被退學,9人被預警
西南交通大學,國內知名的「211」高校,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比較高,能夠考入這樣的學校,只要努力學習,將來畢業後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並不難。
然而近日西南交通大學官網就發布了一則關於本科生學業問題的通報。其中就提到了有6名同學被退學,有9名同學因為兩學期獲得的學分數都小於15分,進入退學預警期。如果在預警期內得到的學分數還少於15分,或者總的學分達不到結業標準,那麼最終還是得面臨被退學的尷尬處境。
主要原因讓家長咬牙切齒
那麼這6名學生為什麼會被退學呢?根據官網公布的退學原因,其中有4人竟然都是因為沉迷於遊戲而荒廢了學業。有1人是因為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從而導致考試分數不理想。還有1人是產生了厭學情緒,最終也沒有達到15分的最低學分要求。
從這6名被退學的學生當中,可以發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受到了遊戲的影響。而遊戲也是讓眾多家長咬牙切齒的痛點。不僅僅是在大學階段,其實從小學開始,就已經有很多學生沉迷於遊戲,難以自拔。最終導致學習成績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
所以才有了很多家長呼籲治理遊戲,避免更多孩子被影響。
不過要想一刀切解決問題,難度很大。畢竟遊戲的面向人群不僅僅是學生,還有部分是已經參加工作的成年人,一刀切的處理方式對於他們而言並不公平。畢竟他們大都將遊戲作為休閒娛樂的手段。
而要治理這種亂象,確實得加強遊戲監管,尤其是針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進行限制,避免過早地因為沉迷於遊戲而荒廢了學業。
名校學子也中招
其實因為被遊戲影響而退學的情況在國內很普遍,在名校中也時常發生。
比如出生於黑龍江的張滿意,兩次考入南開大學,兩次被退學,而退學原因都是因為沉迷於網路遊戲。
「四川考霸」張非,4次參加高考,1次考上復旦,1次考上北大,2次考上清華,其中也有因為沉迷遊戲而被退學的情況。
諸如此類的學生還有很多,這就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不管你考上什麼類型的學校,只要你不嚴格要求自己,只要你開始放鬆、懈怠,那麼最終的結果一般都會讓人失望。畢竟「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別人都在努力學習時,你卻在沉迷遊戲,那麼最終就只能接受被別人拉開差距的命運。
結語
類似的情況,幾乎每年都會發生。而這也應當引起家長的警覺,加強孩子電子產品管理,不讓孩子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嚴格控制接觸時間,避免將學習工具轉變為娛樂工具。不然等到孩子沉迷遊戲之後,你再想要糾正,難度就上升了幾個檔次,到時候你可能就後悔莫及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教育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