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有這麼一張照片讓人印象深刻,一名膚白、面容溫和的女子依偎在一隻黑猩猩金剛的懷中,這隻黑猩猩金剛有2.7米高,只見它露出白森森的牙齒,一雙深邃的眼睛,還有結實而富有彈性的肌肉,看起來孔武有力。照片中「美女與野獸」的鮮明對比十分吸睛。
你一定想不到,這隻栩栩如生的黑猩猩竟然是用輪胎做的,而創作者就是照片中女子的丈夫,自稱曾經是一名混得不如意的電焊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 4年前他改行用廢舊輪胎做創意雕塑,之後夫妻二人成立了工作室開始了對藝術環保創作的摸索,從而闖出一條增收致富的路,不僅如此,他們變廢為寶年消耗廢舊輪胎達50噸。
【紫牛頭條】思路決定出路!電焊工小夥一年消耗50噸廢輪胎做雕塑,收入20萬
夫妻用廢舊輪胎做雕塑
創意又環保
這對夫妻,丈夫名叫白鷗,33歲,妻子名叫張娟,他們的工作室位於山東省淄博市郊外的一處民房大院內。白天,吃苦耐勞的張娟將一車從車行收來的廢舊輪胎放在水池邊,用高壓洗車噴槍將廢舊輪胎表面的泥灰衝洗掉,然後用鍘刀將輪胎皮裁切成不同形狀。丈夫白鷗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張娟粗加工過的輪胎皮進行精細切割,然後用射釘槍,一槍一槍地將原材料固定起來。一塊塊廢舊輪胎就像泥塑大師手裡的泥坯,哪裡需要就往哪裡粘上去。記者了解到,白鷗以廢舊輪胎做成創意雕塑,全靠眼力和想像力,無需任何圖紙。在這處面積大約600平方米的院子裡,白鷗用輪胎做出狼、霸王龍、盤旋龍、火烈鳥以及仙鶴等形象,栩栩如生。
張娟和黑猩猩雕塑的合影
到了下午,張娟忙完切割的活之後,便將工作重心轉入家中,因為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白鷗則獨自一人在這處院子裡忙活著,除了給作品塑形,還要上色,晾乾後再簡單包裝一下,等候客戶提貨。
在妻子張娟的眼裡,白鷗是很顧家的男人,雖然學歷不高,但他能鑽研,悟性很高。「他沒學過美術,也沒學過設計,但做動物雕塑,點子很多,他在玩具店裡買恐龍、金剛、火烈鳥回來,然後通過觀察玩具的骨骼、肌肉、線條、羽毛紋理,再復刻到輪胎創意雕塑上。」張娟說。
白鷗在製作輪胎雕塑
白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做的第一件作品是一隻霸王龍。「沒有美術功底,剛開始製作比較困難,就拿恐龍的頭部來說,我做了拆,拆了再做,反覆不下五六次。眼窩要麼做得太凹,要麼表情不到位,後來分析原因是比例不協調,於是反覆觀察買回來的玩具,觀察每一個細節,把恐龍的骨骼線條熟記於心,然後憑記憶製作。」白鷗說:「熟能生巧,經過反覆琢磨,第一件作品做了出來,那種喜悅無以言表!」
隨後,他通過老本行,用鍍鋅管焊接動物的大致構架,還製作了劍龍、雷龍、狼、獅子、金剛、火烈鳥以及仙鶴,做好之後,給在作品用環保塗料上色。比如給火烈鳥上色用的顏色很正,逼真自然。熟練之後,白鷗的作品都能一次成型,無需返工,而且線條尺寸比例很協調,他漸漸地像大師一樣,創作時憑著感覺走,但越做越生動。
創業之初的辛酸
兩年沒賣出一件作品
說起自己的創業之路,白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和妻子文化程度都不高,初中畢業後就沒有再上學。「十年前我學的是電焊手藝,在當地一家服裝企業裡幹了半年,最大的收穫是討了一個好媳婦張娟。」白鷗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和張娟從服裝廠出來後就從事鐵藝花架製作,由於鐵藝花架的噴漆烘乾是有汙染的,家庭作坊沒法達到環保要求,隨著政府部門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他們的作坊也失去了生存空間。
「既然從事的鐵藝花架行業不環保導致了飯碗保不住,那我要再走一條路的話,一定要是環保的,所以我在網上搜索到底該做什麼,我一個電焊工能做什麼呢?我看到資料說每年大量廢舊輪胎處理起來很難,我就琢磨著如何把廢舊輪胎再利用,既能生存又能為環保出一份力。」白鷗說,一次在公園裡看到別人用廢舊輪胎做卡通人物,讓自己有了思路,就開始琢磨用輪胎做創意雕塑。
但剛開始,創業並不順利,從2017年到2019年5月之前,白鷗做了不少作品,但一件都沒有賣出去,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銷路在哪裡,周邊人看熱鬧的多,真正買回家的人很少。而那時候,白鷗家裡買的商品房貸款還沒有還清,還有兩個孩子要養活,有時還要向姐姐借錢過日子。家人朋友都勸白鷗放棄做雕塑,找一份工作,但白鷗還是堅持做雕塑,難能可貴的是,妻子張娟也頂著壓力默默支持著他。
被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相中
開始打開銷路
2019年,白鷗給自己下了最後通牒,要是5月還賣不出一件作品,自己就重新找出路。在此期間,張娟開始研究社交媒體,她通過微信、抖音發布丈夫的作品以及製作過程,之後很幸運地引發關注。同年5月,他們迎來了第一單生意,這單買主並非本地,而是陝西省一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相中了白鷗的火烈鳥和白鶴。這筆訂單總額1萬元,十幾隻火烈鳥和白鶴雕塑通過物流運往陝西後,白鷗喜獲1萬元。
白鷗做的火烈鳥和仙鶴
「當時,興奮啊,那天我請老媽、姐姐、妻子一大家在飯店吃了一頓!」白鷗回憶當時的愉快心情時仍然很興奮。此後,張娟利用微信和抖音,幫丈夫接了不少訂單,存貨也相繼售光。在此期間,白鷗還製作了長達6.8米,重達1.5噸的霸王龍。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叉車起吊到大貨車上運往外地,白鷗感覺到滿滿的期盼。如今,白鷗的作品遠銷廣東。他說,向他訂購輪胎雕塑的有景點、幼兒園、農莊等等,而白鶴與火烈鳥最受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青睞。
白鷗做的輪胎雕塑栩栩如生
未來想做更高端產品
宣傳環保理念
白鷗說,從去年5月到現在,一年半時間,銷售額達50萬元,成本主要是人工,輪胎基本上是車行贈送的,所以物料成本很低,以此計算夫妻二人創造的年淨利潤大概20多萬元。他說,改行闖出這條路是離不開張娟的鼎力支持的,自己也越來越愛這一行。
9月15日,白鷗展示了一件剛剛完成的作品盤旋龍——紅色的柱子金色的龍。「我是屬龍的,每一塊鱗片,都是我妻子用鍘刀一刀一刀切出來的,裡面也是一層一層的,不計其數,我們耗時3個月才做成,消耗了1000多條廢舊電動車輪胎。」白鷗說,這也是他最精緻最得意的作品。他說,未來的目標並非為了要掙多少錢,而是要精益求精,希望作品能做得更高端一些,將來能進行展覽,以優秀的作品向孩子們展示廢物利用的環保理念,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亮色。
白鷗最近完成的一件作品盤旋龍
紫牛新聞記者| 任國勇
編輯| 張冰晶
剪輯| 萬惠娟
主編| 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供圖
【來源:揚子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