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研究人員解決複合材料介電常數提升難題---中國科學院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汪正平、孫蓉帶領的先進材料研究中心團隊成功找到了一種可以大幅度提高複合材料介電常數的方法,同時在介電儲能方面也有突出的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能源與環境科學》。

  石化能源的快速消耗,催生了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各種儲能技術的發展。電介質儲能技術具有能量轉換速率異常快、工作時間長以及環境友好等特點,已經在現代電子電力工業如可穿戴電子、混合動力汽車、武器系統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電子器件向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方向的發展,迫切需要具有高儲能密度的電介質材料。

  深圳先進院電子功能材料小組於淑會、羅遂斌等人通過對複合材料的結構和製備方法進行設計,在聚合物體系中構建三維高介電網絡,成功解決了聚合物複合材料介電常數難以提升的難題,在陶瓷填料含量僅為30vol%時,介電常數突破200,同時儲能密度亦得到大幅提升。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7-01-10 第4版 綜合)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汪正平、孫蓉帶領的先進材料研究中心團隊成功找到了一種可以大幅度提高複合材料介電常數的方法,同時在介電儲能方面也有突出的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能源與環境科學》。
  石化能源的快速消耗,催生了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各種儲能技術的發展。電介質儲能技術具有能量轉換速率異常快、工作時間長以及環境友好等特點,已經在現代電子電力工業如可穿戴電子、混合動力汽車、武器系統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電子器件向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方向的發展,迫切需要具有高儲能密度的電介質材料。
  深圳先進院電子功能材料小組於淑會、羅遂斌等人通過對複合材料的結構和製備方法進行設計,在聚合物體系中構建三維高介電網絡,成功解決了聚合物複合材料介電常數難以提升的難題,在陶瓷填料含量僅為30vol%時,介電常數突破200,同時儲能密度亦得到大幅提升。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7-01-10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解決複合材料介電常數提升難題
    本報訊 (見習記者丁寧寧)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汪正平、孫蓉帶領的先進材料研究中心團隊成功找到了一種可以大幅度提高複合材料介電常數的方法
  • 研究人員開發高導熱三維氮化硼複合材料
    然而,傳統方法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尋求將二維氮化硼組裝成三維結構的簡單、高效方法就成了亟待攻克的難題。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電子學院汪宏教授課題組與南方科技大學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等機構合作,以碳酸氫銨為犧牲材料,用簡便且通用的方法構造三維氮化硼泡沫(3D-BN),通過環氧樹脂填充3D-BN獲得縱向熱導率最高可達6.11Wm-1K-1複合材料。
  • 【中國科學報】介電襯底長出「高」「大」石墨烯---中國科學院
    研究人員通過巧妙控制碳源的通入量和實驗溫度,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直接觀測到石墨烯生長初期的前驅體單元,以及前驅體單元在石墨烯成核階段形成的鏈狀結構。課題負責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杜世萱向《中國科學報》表示:「前驅體的發現表明,可以考慮通過控制碳源的通入來影響前驅體的產生,進而實現高質量、大面積石墨烯的可控生長。」
  • 【中國科學報】金屬基複合材料的國產化之路
    一個多月前,高分十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發的金屬基複合材料發揮了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太空飛行器對材料的要求十分苛刻,比如輕量化就是其中一項指標,金屬基複合材料恰好符合需求。金屬所研究員馬宗義帶領團隊,致力於高性能金屬基複合材料的研究,近5年來,為遙感、風雲、高分、嫦娥、北鬥、東風、天宮、龍舟等十幾個關鍵型號,提供複合材料產品百餘批次、萬餘件。
  • 高介電常數紡織材料的開發現狀
    高介電常數紡織材料的開發現狀 發表時間:2017/9/11 文 | 牛旋  肖紅  範傑
  • 吐故納新:弗洛裡光電材料推出低介電常數、低CTE、透明的納米級UV膠
    弗洛裡光電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低介電常數、低CET、透明的納米級UV膠,該專利產品已通過國家電子計算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綜合可靠性測試,實現了技術的創新和突破。 基於高分子材料的組合物目前被廣泛地應用於粘接或封裝半導體器件、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如LCD/OLED顯示屏、LED半導體發光元件等)。
  • 【學會動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介電高分子複合材料與應用專業委員...
    【學會動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介電高分子複合材料與應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第四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2020-11-10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空氣的介電常數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查詢
    空氣的介電常數是多少 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查詢   空氣的相對介電常數為1,幹空氣是良好的電介質,並被用在可變電容器以及某些類型的傳輸線。   最小的,一般近似等於真空的介電常數,近似值為1,其他都大於1。   什麼是介電常數,介電常數單位是什麼?
  • 上海交大張強等:氧化鋁@鈦酸銅鈣/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複合材料的製備與介電性能研究
    從圖3 可以看出,CCTO NW的高長徑比特徵在複合材料中得以保持。經過包覆後的鈦酸銅鈣在聚合物基體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這是由於鈦酸銅鈣表面的一層緻密氧化鋁薄膜可能會限制鈦酸銅鈣之間發生團聚,從而有利於提升材料的介電性能。
  • 介電常數定義是什麼_介電常數單位是什麼
    介電常數 介質在外加電場時會產生感應電荷而削弱電場,介質中的電場減小與原外加電場(真空中)的比值即為相對介電常數(relative permittivity或dielectric constant),又稱誘電率,與頻率相關。
  • 一文了解介電常數
    介質在外加電場時會產生感應電荷而削弱電場,原外加電場(真空中)與介質中的電場比值即為相對介電常數(relative permittivity或dielectric constant),又稱誘電率,與頻率相關。介電常數是相對介電常數與真空中絕對介電常數乘積。如果有高介電常數的材料放在電場中,電場的強度會在電介質內有可觀的下降。
  • 樹脂基結構/透波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採用國產空心石英纖維為增強材料,研製的改性氰酸酯樹脂基結構/透波複合材料在8.0GHz~40GHz頻帶內介電常數低於3.0,與普通的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相比,密度降低約15%,具有輕質高強低介電的特性,適用於寬頻、多頻段高透波要求的雷達罩製造。
  • 空氣的介電常數是多少 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查詢
    本文為您提供空氣的介電常數值,常見物質的介電常數表查詢。   空氣的介電常數是多少?   空氣的相對介電常數為1,幹空氣是良好的電介質,並被用在可變電容器以及某些類型的傳輸線。   最小的,一般近似等於真空的介電常數,近似值為1,其他都大於1。   什麼是介電常數,介電常數單位是什麼?
  • 效應:Permittivity(介電常數)
    在電磁學中,介電常數或絕對介電常數是在介質中形成電場時遇到的電阻的量度。換句話說,介電常數是一種測量電場如何影響,以及如何受介電介質的影響的方法。介質的介電常數描述了介質中每單位電荷「產生」多少電場(更準確地說,是通量)。由於極化效應,在低介電常數(單位電荷)的介質中存在更多的電通量。介電常數與電介質的極化率直接相關,而極化率是衡量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極化的容易程度。
  • 高壓電橋介電常數測試儀功能特點
    高壓電橋介電常數測試儀功能特點  介電常數介質損耗測試儀的創新設計,無疑為高頻元器件的阻抗測量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它給從事高頻電子設計的工程師、科研人員介質在外加電場時會產生感應電荷而削弱電場,原外加電場(真空中)與終介質中電場比值即為介電常數。其表示電介質在電場中貯存靜電能的相對能力,例如一個電容板中充入介電常數為ε的物質後可使其電容變大ε倍。介電常數愈小絕緣性愈好。如果有高介電常數的材料放在電場中,場的強度會在電介質內有可觀的下降。介電常數還用來表示介質的極化程度,宏觀的介電常數的大小,反應了微觀的極化現象的強弱。
  • 奧斯馬尼亞大學--硫化銅和還原氧化石墨烯封裝的硫化銅納米複合材料中電導率和介電行為的溫度和頻率依賴性研究
    製備的CuS和rGO封裝的CuS納米複合材料已通過各種物理化學技術進行了表徵,以觀察其形狀、形態和結構。它揭示了具有六邊形結構的合成樣品的平均尺寸在10–30 nm範圍內。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暴露了CuS的強吸收峰,並且在NIR範圍內觀察到了rGO封裝的CuS複合材料。合成的樣品在很寬的頻率範圍內(102-106 Hz)顯示出高介電常數和電導率。
  • 中科院高介電常數薄膜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兩種材料優異性能的發現,由摩託羅拉中國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學共同研究取得;它們將作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器件一種新的柵介質(絕緣層)獲得應用。  眾所周知,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發展,以器件尺寸越來越小為顯著趨勢。但電晶體器件尺寸縮小到亞微米級(小於0.1微米)之後,二氧化矽這一傳統材料不可避免地達到了自身物理極限。
  • 太赫茲波段三維漸變介電常數陣列天線
    2 三維漸變介電常數陶瓷基板  三維漸變介電常數陶瓷基板是一種全新結構的陶瓷介質基板,其介電常數可以沿著基板長、寬、高三維逐漸變化,結構如圖2所示,圖中數字表示某塊小陶瓷塊的介電常數。在陣列天線設計中使用這種新型基板後,每個陣元天線的介質基板參數都不相同,因此每個陣元天線的諧振頻點不同。
  • 江陰工頻介電常數試驗儀選型
    江陰工頻介電常數試驗儀選型確定規章制度的適用性,這是本標準用戶自已的責任。'木標準巾ASTM複合材料委員會D-30審定,並由結構試驗方法專業委員會D30.05直接負責。現行版木於2007年101「I批准,於2007年!1月發布。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升鋰硫電池循環穩定性---中國科學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瑞虎課題組和溫州大學教授楊植合作,實現了大幅提高鋰硫電池穩定性的同時,增加其大功率放電性能。  這項成果有效解決了鋰硫電池商業化應用方面面臨的一些技術挑戰。如固體硫化物的絕緣性、可溶性長鏈多硫化物的穿梭效應以及充放電期間硫的體積巨變,這些問題通常導致硫的利用率低、循環壽命差,甚至引起一系列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