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8日電據英國BBC英倫網報導,隨著留英中國學生數量屢創新高,形形色色的華人「英文論文代寫」公司,儼如一項新的產業般「茁壯成長起來」。在一向以治學嚴謹聞名的英國,中國學生鋌而走險選擇「捷徑」,英國高校是否真的束手無策?
英國高等院校在杜絕考試舞弊、論文剽竊及論文代寫方面,一向毫不手軟,學生在考試或論文中一旦涉嫌舞弊行為,將可能面臨開除學籍、取消學位等非常嚴厲的懲罰。
早在2006年,考文垂大學(University of Coventry)就曾經通過「Turn itin」網上檢索系統,發現237名學生涉嫌網絡剽竊的嚴重事件。
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年3月公布的針對英國80所高校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英國大學生作弊等欺騙現象比4年前增加了至少50%。
愈演愈烈
針對學生論文舞弊特別是論文代寫的現狀以及各高校的應對舉措等問題,筆者向英國12所大學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
曼徹斯特大學的新聞官員JonKeighren在回復時表示,曼大曆來強烈反對各種論文抄襲和代寫行為,學校目前使用的「Turn itin」反抄襲系統非常強大,學生剽竊論文被抓到的風險相當高。
2010年底,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Manchester)在紐卡斯爾舉行的第四屆國際論文抄襲問題會議上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90名大學本科生中,用於支付購買論文的費用,最高可達2500英鎊。
另外,東安格利亞大學、巴斯大學和埃塞克斯大學回復BBC英倫網的問卷調查時也表示,學校會將學生論文輸入「Turn itin」反抄襲系統進行檢測,一旦發現論文剽竊則將給予學生極其嚴厲的懲罰,甚至取消學位。
不過,相對於論文抄襲的問題,各大學在發現論文代寫上也有不少實際困難,因為在目前的程序中,大部分學生在提交論文後根本不用就論文進行答辯,所以老師也很難判定論文是否出自學生之手。
追根溯源
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講師丹·裡格比(DanRigby)認為論文代寫的問題也反映了大學越來越產業化的普遍現象,他在第四屆國際論文抄襲問題會議上表示:「也許可以把這種態度(學生購買論文)歸根於當今大學把學生越來越多視為顧客。學生自我定位為消費者,很自然就會追求經濟效益。就此說來,也許把部分作業承包出去也就被視為明智消費的理性反應吧!」
不久之前,英國議會大學事務小組委員會針對學生抄襲問題發布報告稱,抄襲問題由於網際網路上資料不斷增多而變得日趨嚴重。而令他們更感到震驚的是,許多大學生都說至少知道一個近期內曾經作弊的同學,而且他們認為論文剽竊以及購買論文並不是什麼不道德的事情。
解決方法
或許越來越多的學生都視購買論文為完全正常行為的態度,也的確反映了有關問題的嚴重性,而有關方面也應尋找有關問題的深層原因以及目前體制上出現的漏洞,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堵塞漏洞。
同時如何制定明確透明的懲罰機制並加大懲罰力度,對鋌而走險購買論文的學生起到足夠的阻嚇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
其實如果導師和學生平時接觸緊密、經常探討學術,了解學生文風,自然會在非原創的學生論文中發現抄襲或者代寫的蛛絲馬跡。
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無論多麼完善的機制也不能完全杜絕論文代寫的現象。所以,歸根結底還得靠學生們「自覺」。
對此。布魯內爾大學的國際學生官員吳毅勇通過BBC英倫網對留英的中國同學們說:「來英國讀書,用非母語寫論文,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父母花這麼多的勤苦錢送你們出來讀書,如果連論文都寫不好,還能學到什麼呢?其實,對於聰明的中國同學來說,努力學習、認真讀書,自己克服了這個困難才是最大的收穫。」(希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