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有望用於研製透明導體

2020-12-05 人民網通信頻道

原標題: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有望用於研製透明導體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11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合成出層狀2D結構的電子晶體,從而將這一新興材料帶入納米材料「陣營」。研究人員表示,合成層狀電子晶體導電性能甚至優於石墨烯,有望用於研製透明導體、電池電極、電子發射裝置以及化學催化劑等諸多領域。新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志》上。

  電子晶體屬於由正負離子組成的離子化合物,但其負電「離子」完全由電子取代,這些電子質量很小且不會呆在某個固定位置,而是到處游離,偶爾與其他電子交換位置,行為表現更像電子氣體。這種特性賦予電子晶體高度電子移動和快速導電等性能。但科學家們通過理論推測認為,2D電子晶體容易與空氣和水發生化學反應,只能在真空中才能穩定存在並保持其強導電性,因此很難在實驗室合成。

  在新研究中,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應用物理和化學副教授斯科特·沃倫帶領團隊,用氮化二鈣分子合成出只有幾個納米薄的2D單層電子晶體,還利用液體剝離技術設法讓大量納米單層電子晶體懸浮在溶液中,其中一種溶劑甚至能讓氮化二鈣納米單層穩定懸浮一個月之久仍能維持很好的電學特性。「我們克服了電子晶體從多層結構過渡到單層結構的技術難點,證明在合適的化學環境下,2D電子晶體能長時間保持結構和性能穩定。」沃倫解釋說。

  沃倫團隊還通過實驗證明,新2D納米單層電子晶體具有與金屬鋁相當的導電性;透明度也很高,10納米厚氮化二鈣薄膜的透光率達到97%;其表面結也達到現有電子晶體中最高值。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特性將導致新材料在諸多領域的應用,比如開發高透明性導電薄膜;沃倫還在與本田公司合作,用這類新材料研製高級電池。

  沃倫表示,他們會繼續開發電子晶體的應用潛力,並解決實用過程中的各種挑戰,比如尋找合適塗層,讓電子晶體在空氣中也能保持穩定。

(責編:張歌、李彤)

相關焦點

  • 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
    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2017-01-15 10:33 來源: 科技日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合成出層狀2D結構的電子晶體,從而將這一新興材料帶入納米材料研究人員表示,合成層狀電子晶體導電性能甚至優於石墨烯,有望用於研製透明導體、電池電極、電子發射裝置以及化學催化劑等諸多領域。新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志》上。電子晶體屬於由正負離子組成的離子化合物,但其負電「離子」完全由電子取代,這些電子質量很小且不會呆在某個固定位置,而是到處游離,偶爾與其他電子交換位置,行為表現更像電子氣體。這種特性賦予電子晶體高度電子移動和快速導電等性能。
  • 科學家首次合成層狀2D結構電子晶體:導電性「秒殺」石墨烯
    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合成出層狀2D結構的電子晶體,從而將這一新興材料帶入納米材料「陣營」。研究人員表示,合成層狀電子晶體導電性能甚至優於石墨烯,有望用於研製透明導體、電池電極、電子發射裝置以及化學催化劑等諸多領域。新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志》上。
  • 中國科大成功研製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研究組圍繞如何高效宏量組裝納米導電基元,特別是銀納米線,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成功研製了基於納米線組裝體的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為今後規模化製備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彈性導體提供了新的製備技術。
  • 石墨烯材料的應用
    石墨烯是一種革命性的材料,其應用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不斷拓展。1柔性石墨烯電晶體石墨烯電晶體是一種單電子納米器件。然而現階段鋰電池還存在一定局限,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將石墨烯整合到不同電池框架的正極和負極中,以增強電池效能,並提高充放電循環速率。4石墨烯透明導體透明導體是觸控螢幕、發光二極體和太陽能電池等對表面電阻和高透明度要求較高的器件的核心部分。用作電極時,設備必須滿足光的輸入/輸出的條件。
  • 納米專項課題「石墨烯透明導電膜」實現與產業對接
    近日,國家納米中心與江蘇生美工業集團籤訂了「石墨烯基智能窗器件研發」技術開發協議,雙方將在北京市科委支持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製的基礎上,在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註冊成立項目公司,集中推進石墨烯基智能窗器件研發和產業化工作
  • 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一方面利用農廢產品加工變廢為寶,減少了秸稈焚燒對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解決了用於紡織的石墨烯大規模生產問題。李景虹多年從事化學、材料學研究。以他為第一完成人的「石墨烯的電分析化學和生物分析化學研究」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石墨烯材料用於紡織品,意味著這種「新材料之王」走進了百姓生活。  石墨烯是什麼?
  • 淺析石墨烯行業產業的發展
    有業內人士有如此評價,如果說20年是矽的世紀,那麼,石墨烯則開創了21世紀的新材料紀元,將給世界帶來實質性的變化。石墨烯特殊的結構形態,使其具備目前世界上最硬、最薄的特質,同時也具有很強的韌性、導電性、導熱性。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發展優勢
    傳統的透明導電材料,如ITO,價格昂貴,易碎,不靈活。儘管碳納米管、多晶石墨烯和金屬納米線等替代網絡已經被提出,但這些材料的透明導電性能使它們不適用於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現代可攜式和家用電子產品的激動人心的特點都是由光電子器件驅動的,它廣泛地使用透明導電薄膜,如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有機光電池和有機發光二極體。由於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光學透明性和力學性能,因此被認為是取代現有的昂貴的銦錫氧化物(ITO)作為透明導電膜的理想材料。石墨烯氧化物以膠體懸浮液的形式,不僅可用於低成本的大批量生產,而且與基於柔性基體的新興技術相兼容。
  • 金屬所研製出超高強度高導電性納米孿晶純銅
    工業中應用的導電材料絕大多數是各種金屬和合金材料,強度和導電性是導體金屬材料的兩個至關重要性能,在工業應用中往往需要導體材料同時具有高強度和高導電性。例如導電磁鐵線圈中的導線既要承受巨大的電磁作用力,又要保持較低電阻以降低電流導致的溫度升高。高強度高導電性是超導磁鐵中導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性能。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超高導電材料,電導率是石墨烯一千倍
    央視新聞客戶端3月19日消息,3月19日,材料領域國際頂級期刊《自然·材料》,發表復旦大學修發賢團隊最新研究論文,《外爾半金屬砷化鈮納米帶中的超高電導率》,製備出二維體系中具有目前已知最高導電率的外爾半金屬材料-砷化鈮納米帶。
  • 新納米片材料導電性可控制
    創新連線·日本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和筑波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具備導電性的新納米片材料,僅由硼和氫構成。材料中的氫原子呈特殊排列方式,這種結構會引起分子吸附,從而改變導電性。這種新材料重量輕、柔韌性好,而且其導電性可控制,有望應用於可穿戴電子器件及新機理的傳感器等。 研究成果表明,可通過有機分子的吸附控制導電性,這被認為是硼化氫納米片的主要特徵之一。利用該特點,有望實現導電性納米片材料在器件領域的全新應用,比如分子響應性傳感器材料和催化劑材料等。
  • 一文帶你了解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
    與此同時,許多世界級企業如美國IBM、德國BASF、韓國三星等紛紛投入巨資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以期在這一新材料開發領域佔據有利位置。三星公司更是宣布在不久的將來要將石墨烯透明導電膜商品化。
  • 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趕上「發展快車」
    因此,在產業趨勢的影響下,具有可撓性、高透光性、高導電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成為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國內企業看到柔性電子崛起的契機,想搶先在柔性電子產業布局中佔領一席之地,掌握柔性電子龐大的市場應用契機。眾所周知,光電產品需要光的穿透與電的傳導,因此透明導電膜是光電產品的基礎,市場上常見的產品都會用到透明導電膜。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銀納米材料作為透明導體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
    第一章 產業概述  1.1 銀納米材料作為透明導體定義    1.1.1 銀納米材料作為透明導體定義    1.1.2 銀納米材料作為透明導體產品參數  1.2 銀納米材料作為透明導體分類  1.3 銀納米材料作為透明導體應用領域  1.4 銀納米材料作為透明導體產業鏈結構
  • 新技術使塑料更加透明,同時增加了導電性
    為了改進大型觸控螢幕、LED光板和窗式紅外太陽能電池的性能,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使塑料導電的同時使其更加透明。他們提出了一個方法,通過創造一個三層防反射表面,幫助其他研究人員找到導電性和透明度之間的最佳平衡點。導電金屬層夾在兩種 "介電 "材料之間,讓光線輕鬆通過。介質可以減少它們之間的塑料層和金屬層的反射。
  • 新的設計使氧化銦透明塗層的導電性增加一倍
    利物浦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NSG集團和鑽石光源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設計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用於塗覆觸控螢幕及其他設備的關鍵材料的性能。錫摻雜的氧化銦 (ITO)是用於觸控螢幕、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的玻璃或透明塑料塗層中的主要材料。
  • 新研究發現:磁性石墨烯能在絕緣體和導體之間切換!
    ,這一現象可能會用於下一代電子產品和存儲設備的開發。由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理解這種有時被稱為磁性石墨烯的材料的電子和結構特性之間的動態關係,並可能代表一種製造二維材料的新方法。磁性石墨烯,或鐵三硫代次磷酸鹽(FePS3),是一種被稱為範德華材料的材料家族,首次合成是在20世紀60年代。
  • 碳基晶片研發突破,採用石墨烯電晶體,被稱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
    從人類發明電以來,對超導體的研究一直沒間斷過,從我們的生活應用的電纜線,到微觀的晶片電晶體材料上,優良的導體不光能減少能量的損耗,還能提升傳輸的性能。尤其是最近的晶片領域,在矽基晶片的納米工藝或即將達到瓶頸,全球科學人員都在研究下一代的電晶體製作材料,以便晶片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在下一代晶片領域的競爭中取得優先權。
  • 21世紀的神奇材料石墨烯,曾是製作碳基晶片原料,為何沒有普及
    從人類發明電以來,對超導體的研究一直沒間斷過,從我們的生活應用的電纜線,到微觀的晶片電晶體材料上,優良的導體不光能減少能量的損耗,還能提升傳輸的性能。尤其是最近的晶片領域,在矽基晶片的納米工藝或即將達到瓶頸,全球科學人員都在研究下一代的電晶體製作材料,以便晶片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在下一代晶片領域的競爭中取得優先權。
  • 迄今最小加速傳感器問世,有望用於手機導航和疾病監測系統
    這款加速傳感器可用於手機導航等多種設備。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KTH)的研究人員利用高導電性納米材料石墨烯,研製出了迄今最小的加速傳感器。這一設備有望促進人體傳感器和導航技術的發展,用於研製心血管疾病監測系統、超靈敏的可穿戴設備和可攜式運動捕捉系統等。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電子學》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幾十年來,微機電系統(MEMS)一直是醫療技術等領域創新的基礎。現在,這些系統正開始進入下一階段——納米機電系統(N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