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納米片材料導電性可控制

2020-11-24 環球網

創新連線·日本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和筑波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具備導電性的新納米片材料,僅由硼和氫構成。材料中的氫原子呈特殊排列方式,這種結構會引起分子吸附,從而改變導電性。這種新材料重量輕、柔韌性好,而且其導電性可控制,有望應用於可穿戴電子器件及新機理的傳感器等。

研究成果表明,可通過有機分子的吸附控制導電性,這被認為是硼化氫納米片的主要特徵之一。利用該特點,有望實現導電性納米片材料在器件領域的全新應用,比如分子響應性傳感器材料和催化劑材料等。

相關焦點

  • 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
    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2017-01-15 10:33 來源: 科技日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合成出層狀2D結構的電子晶體,從而將這一新興材料帶入納米材料新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志》上。電子晶體屬於由正負離子組成的離子化合物,但其負電「離子」完全由電子取代,這些電子質量很小且不會呆在某個固定位置,而是到處游離,偶爾與其他電子交換位置,行為表現更像電子氣體。這種特性賦予電子晶體高度電子移動和快速導電等性能。
  • 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有望用於研製透明導體
    原標題:納米新材料導電性「秒殺」石墨烯:有望用於研製透明導體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11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首次合成出層狀2D結構的電子晶體,從而將這一新興材料帶入納米材料「陣營」。
  • 納米孿晶純銅的強度和導電性研究
    眾所周知,工業應用中的導電材料絕大多數是各種金屬和合金材料。強度和導電性是導體金屬材料的兩個至關重要性能,在工業應用中往往需要導體材料同時具有高強度和高導電性。例如導電磁鐵線圈中的導線既要承受巨大的電磁作用力,又要保持較低電阻以降低電流導致的溫度升高。
  • 蘇州納米所&喬治亞理工大學:獲得高負載的MnO2納米片材料
    設計並製備出鋅摻雜氧化銅納米線(Zn-CuO)三維陣列結構,為電化學活性物質MnO2提供導電支架,獲得高負載的MnO2納米片材料。將生長在銅線表面的Zn-CuO@MnO2材料用於同軸非對稱纖維型超級電容器正極材料,獲得了高的比容量及寬的工作電壓窗口。同軸非對稱纖維型器件具有體積小、便攜、工作窗口大等優勢,被認為在未來柔性可穿戴及微型的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同軸非對稱纖維器件仍存在能量密度低、電極材料及結構設計的局限性等問題,這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
  • AFM:基於仿貽貝二維PEDOT納米片的自黏附水凝膠生物柔性電子
    導電納米片和水凝膠的複合材料被認為是可用於下一代柔性生物電子中的有希望的候選材料。其中導電高分子聚(3,4-亞乙二氧基噻吩)(PEDOT)因為其高導電性和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被認為是一種理想的柔性電子導電材料。然而,由於PEDOT的疏水性和剛性的化學結構,PEDOT納米片的製備以及其在水凝膠基體中均勻分散是具有挑戰性的難題。
  • 超輕石墨烯和陶瓷超材料具有高強度導電性和隔熱性能
    一種新型的輕量級,阻燃和超彈性的「超材料」已被證明具有高強度,導電性和隔熱性能,表明從建築物到航空航天的潛在應用。該複合材料將稱為氧化鋁的陶瓷納米層與石墨烯結合在一起,石墨烯是極薄的碳片。儘管陶瓷和石墨烯都很脆,但是這種新型超材料具有蜂窩狀微觀結構,可提供超彈性和結構堅固性。超材料具有納米級或十億分之一米級的特徵,圖案或元素,可為各種潛在應用提供新的特性。石墨烯在暴露於高溫下通常會降解,但是陶瓷具有很高的耐熱性和阻燃性,這些特性可用作飛機的隔熱罩。
  • 高校合成錫硫族化合物納米片,可顯著提升鋰離子電池容量
    汽車氪獲悉,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的研究人員合成了一種新型鋰離子陽極材料—錫硫族化合物(SnSe0.5S0.5)納米片,可顯著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容量。
  • 金屬所研製出超高強度高導電性納米孿晶純銅
    工業中應用的導電材料絕大多數是各種金屬和合金材料,強度和導電性是導體金屬材料的兩個至關重要性能,在工業應用中往往需要導體材料同時具有高強度和高導電性。例如導電磁鐵線圈中的導線既要承受巨大的電磁作用力,又要保持較低電阻以降低電流導致的溫度升高。高強度高導電性是超導磁鐵中導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性能。
  • 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MoS2)納米片製備及其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二硫化鉬納米片具有少數層結構層和超小的晶粒尺寸,可在層之間快速可逆地插入電解質離子,這可以貢獻一部分嵌入的贗電容。此外,由於HCNB和MoS2納米片之間的協同作用,在HCNB內部生長的MoS2納米片可以與碳納米碗內部的上下碳殼形成連續的導電性碳-二硫化鉬-碳(C-MoS2-C)網絡通道。該類材料是電化學雙層電容器的理想材料。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碳納米管是性能優異、具有巨大應用潛力的新材料碳納米管:性能穩定的高分子納米材料碳納米管最突出的結構特徵是它由單層或多層石墨片圍繞同一中心捲曲而成。碳納米管根據不同的特徵分為不同的類別,商業化角度通常按管壁的層數和導電性對其進行分類。按照碳管的層數,碳納米管可以分成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碳納米管;就其導電性而言,碳納米管可以是金屬性的,也可以是半導體性的,甚至在同一根碳納米管上的不同部位也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導電性。因而根據導電性質的差異可將其分為金屬型碳納米管和半導體型碳納米管。
  • 納米半導體摻雜鋁大大提高導電性
    納米電子學又前進了一步。一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微結構物理學研究所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可以用來製作具有非常強導電性矽納米線的效應:利用鋁作為催化劑生成這類納米線。科學家們發現,矽在這一過程中吸收的鋁,大大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 美國研發強度大/導電性強的碳納米管纖維 可用於汽車/航空航天
    萊斯大學化學和生物分子實驗室工程師Matteo Pasquali表示,已經研發出迄今為止強度最大、導電性最強的纖維,而且通過採用溼法紡絲工藝由長碳納米管制成。(圖片來源:萊斯大學)在該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指出,溼法紡絲製成的碳納米管纖維可以給醫療和材料應用等帶來突破。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碳納米管是性能優異、具有巨大應用潛力的新材料碳納米管:性能穩定的高分子納米材料碳納米管最突出的結構特徵是它由單層或多層石墨片圍繞同一中心捲曲而成按照碳管的層數,碳納米管可以分成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 碳納米管;就其導電性而言,碳納米管可以是金屬性的,也可以是半導體性的,甚 至在同一根碳納米管上的不同部位也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導電性。因而根據導電 性質的差異可將其分為金屬型碳納米管和半導體型碳納米管。
  • 日本產綜研開發出金納米材料的簡易合成法
    只需在適當的溫度下混合金離子溶液和琥珀酸衍生物溶液即可形成金納米片(圖1)。例如,混合金離子水溶液(四氯金(III)酸,2mmol/L)和琥珀酸衍生物十二烯基琥珀酸(DSA)的水溶液(約0.3 mol/L)並保持53℃溫度,溶液顏色便開始發生變化,約15分鐘後會出現金納米材料的特徵性酒紅色。約1.5小時後即可獲得圖2a所示的金納米片。
  • 納米科學:穩定的,高導電的氮化硼納米片!
    氮化硼納米片通常是親水的,並且團隊在過濾過程中使用了解溶液中納米片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允許納米片自組裝成水溶液中的特殊結構。ANSTO儀器科學家Chris Garvey和來自迪肯大學的AINSE研究生研究獎獲得者,在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上使用小角度X射線散射(SAXS)作為探測材料和表徵乾燥和納米流體通道的結構工具。完全水合的氮化硼膜。
  • 上海交大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石墨烯和二維材料是一類新穎的儲能材料,基於石墨烯的超級電容器的理論比容量高達21 uF/cm2。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2D TMDC),例如層狀二硫化鉬(MoS2),在場效應電晶體、光電探測器、光伏、可充電鋰電池、太陽能熱能收集等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
  • 碳納米材料取得突破 工業化製成廉價自感材料有望
    這是一個多階段項目的一部分,最終目標是創造可利用現有工業製造路線整合和生產的自感材料。隨著全世界內對聚合物複合材料性能要求逐年提高,碳納米顆粒受到了越發廣泛的關注。研究表明,少量添加這種物質,就可以讓材料機械性能大幅提高,並使其自然具備壓阻導電性。然而,碳納米顆粒的大規模生產仍受限制,需要密集的設備升級。
  • 納米纖維素:即將引起全世界關注的納米新材料
    納米纖維素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納米材料,近年來在儲能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除了儲量豐富、循環可再生的天然優勢外,納米纖維素還具有精細的納米結構、良好的力學強度和較低的熱膨脹係數等優點。在失水狀態下,納米纖維素可在氫鍵、範德華力或靜電力等非價鍵力作用下自發形成自組裝薄膜,這種新型膜材料具有離子擴散快、耐高溫等性能優勢,在金屬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儲能器件用隔膜和電極材料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納米纖維素還可通過凝膠化形成 三維網絡多孔結構,與無機納米子、金屬離子及其氧化物、碳材料、導電高分子等光電材料複合可形成具有導電和儲能效應的多功能複合材料。
  • 納米材料是什麼 納米材料能做面料嗎 納米材料的應用
    例如納米材料在軍事、醫藥、電子計算機及電子工業、信息材料、生物、家電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紡織領域,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抗紫外線,吸收可見光和紅外線,抗老化,高強度和韌性,良好的導電和靜電屏蔽效應,較強的抗菌消臭功能以及吸附能力等,因此,通過把具有這些特殊功能的納米材料與紡織原料進行複合,可以製備具有各種功能的織物和紡織新材料。
  • 俞書宏教授:MoS2納米片組裝於碳纖維上助力提升鋰離子電池性能
    解決上述二硫化鉬問題的方法很多,實驗證明,原子層間較寬的距離有利於鋰離子的形成轉移到形式在二硫化鉬上的硫化鋰,加速了鋰化/脫硫化過程,減少了二硫化鉬納米結構在充放電過程中的破壞。此外,將MoS2與石墨烯、碳納米管、碳納米球等碳基材料進行複合,以增強其導電性和可逆能力,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因此,合理設計MoS2 @碳基材料(晶體類型、尺寸和組裝)有可能提高電化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