讒殺白起的範雎,被雲夢秦簡道出真正結局,比《史記》裡慘的多

2020-11-29 歷史花布雨

一般來說,人們都會認為秦國能最終攻滅六國,其主要歸功於使秦地上下風氣為之一新,使秦人怯於私鬥唯務耕戰,使秦國經濟實力、軍隊戰鬥力大為增強的商鞅變法。然而,秦法雖強,也要能夠堅守,才能發揮其作用,秦國能自孝公而至始皇,代代堅守秦法,不改其志更是殊為難得。這除了因為七世秦王的堅守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自秦孝公發布《求賢令》以來,秦國幾乎代代而出的名相、名將,如商鞅、張儀、司馬錯、樗裡疾、魏冉、白起、範雎、呂不韋、王翦、李斯等等。

在秦國的眾多名相之中,爭議最多的恐怕就是提出「遠交近攻」大策的範雎了。就拿他以言語相激,幫助秦昭襄王免去魏冉相位,走出宣太后羽翼,成為獨當一面的君王這件事來說,一方面有如李斯等人認為「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另一方面有如司馬光等人認為「若雎者,亦非能為秦忠謀,直欲得穰侯之處,故搤其吭而奪之耳。遂使秦王絕母子之義,失舅甥之恩」。至於究竟他的功績是否能超過他的前任魏冉,歷代更是爭議不休。然而真正給應侯範雎招來諸多非議的,還是因為他因嫉妒之心,讒殺了秦國柱石白起,喪失了長平一鼓作氣滅趙的戰機,間接導致了邯鄲之戰秦國的喪師失地,延緩了秦國走向一統的步伐。

公元260年,經過三年苦戰秦國終於在長平之戰中慘勝,使趙國驚懼,諸侯震恐,正是再戰而滅趙的戰機。然則,丞相範雎害怕白起功高,壓過自己,遂以秦軍疲勞應休整為由,向昭襄王建議同意韓、趙割地議和。然而,秦趙撤兵之後,趙國並未按照約定將六城送與秦國,反而當成了合縱伐秦之資,簡直如同當年張儀以「商於之地六裡」欺騙楚懷王的翻版。一樣的,秦昭王一如當年的楚懷王,再次舉大軍伐趙,然而此時,邯鄲已做好與秦一戰之準備,其餘諸侯也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不再坐視趙國滅亡,滅趙之機早已失去。果然,邯鄲之戰慘敗,秦國喪師三十萬,失地三郡數十城,傷筋動骨,極大地拖緩了了攻滅六國的步伐。

邯鄲之戰中,秦王屢次請白起為將,然白起已然看出秦國絕無勝機,而且因長平殺降,趙人恨白起入骨,若再次掛帥,引來的必是趙國的殊死抵抗,因此勸諫秦昭王退兵,不願掛帥出徵。範雎因不願讓人覺得因自己的私心讓白起撤軍,成為秦國喪失戰機的主因,因而,力勸秦昭王攻趙,乃至不惜以「武安君謀反」之罪誣之。直到白起被貶出鹹陽,害怕其死灰復燃的範雎,已然窮追不捨,向秦昭王進言「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最終一代將星,隕落在了唇槍舌劍之下。

關於範雎的結局,據《史記》記載,因他舉薦的鄭安平率部投降了趙國,他舉薦的河西郡守王稽「三年不上計」,再加上長平、邯鄲之戰中所犯下的過失,尤其是讒殺了秦國柱石白起,他深感有罪於秦,因此主動辭相離秦,讓蔡澤代替他。然而,秦法嚴苛,舉薦非人是要「以其罪罪之」的,鄭安平、王稽之罪,皆當誅族,範雎真能抽身而出麼?在1975年出土的雲夢秦簡《編年紀》中記載「五十二年,王稽、張祿死」。張祿是範雎在秦國的名字,可見範雎最終沒能逃脫秦法制裁,結局比《史記》中悲慘的多。

相關焦點

  • 白起生死仇敵範雎,最終結局如何?雲夢秦簡揭開秘密!
    根據史書記載,範雎舉薦失誤、讒殺白起等問題,所以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然而,犯下一連串錯誤的範雎,真的能夠抽身而去,秦王真的能放過他?在湖南雲夢睡虎地,考古專家挖出一批秦簡,揭開白起仇敵範雎的最終下場之謎。
  • 白起臨終時,他說他知道自己因何而死,但是他錯了
    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杜郵後,曾仰天長嘆:「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才又徐徐吐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白起的死,對老秦人而言打擊頗大,認為他死而非其罪,憐之。甚至有人直接遺恨於應侯範雎,因為畢竟白起是直接因範雎而死!
  • 範雎恩怨分明,逼迫魏齊自盡,借秦王之手害死白起,晚年結局如何
    範雎原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但是範雎這時的時運非常不濟,他被人懷疑成勾結齊國,出賣魏國利益。 範雎被懷疑之後,差點就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這時的範雎名聲也臭了,自然沒人願意幫助他。但是卻有一個人向範雎伸出了雙手,這個人便是鄭安平,在他的幫助下,範雎易名張祿。 範雎在改頭換面之後,就跟隨秦國使者王稽到了秦國。
  • 名門貴族、秦國戰神白起,在《羋月傳》中為什麼被寫成狼孩?
    歷史上的白起,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生傳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裡…… 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記載,西楚霸王項羽對敵軍相當殘忍,對方投降後,依然將對方兵士全部活埋,但是,相比較項羽而言,白起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手段之殘忍,殺人數量之多,令人髮指。 所以在《羋月傳》中,作者將身世顯赫的白起塑造為「狼孩」,是不是在暗示他「沒人性」的性格特點?
  • 戰國後期,對秦國統一貢獻最大的人不是昭襄王和範雎,而是魏冉!
    魏冉對於嬴稷的登基起著重大的作用,嬴稷登基後,宣太后與魏冉的聯合下,剿殺了反對秦昭襄王的各種勢力,從而穩定秦國的政權。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魏冉也大力扶持自己的勢力,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白起,白起出身平民,以他的身份想要在當時已經強大起來的秦國幹一番事業是十分困難的,正是魏冉主持推廣軍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保舉了白起,才讓白起有了一個平臺。 還是那句話,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從永錄屍骨坑看戰神白起的長平之戰
    據記載,白起於永錄坑這個天然大坑掩埋的屍骨就有40萬人,於骷髏廟所殺趙國降俘,是投降的俘虜哦,就有整整20萬人。荒嶺上的頭骨堆成了臺子都被稱為了「白起臺」。歷史愛好者有些喜歡稱白起為戰神,另外一些人喜歡稱他為死神。那麼白起到底因為什麼屠殺盡了趙國軍卒,甚至連降俘都不放過呢?白起又是為什麼因此事與範雎產生了間隙呢?
  • 被扔到廁所中羞辱,最後裝死逃生,看範雎如何成就傳奇宰相!
    本來當上了皇帝的秦昭王就是一個空有虛名的皇帝,秦國真正的權力都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宣太后還重用了自己的弟弟們和兒子們,可以說秦國的政治和軍事全全掌握在了這一羋月為首的眾人手中。在外戚的嚴重幹政之下,秦昭王其實還是很憋屈的。
  • 史記.南宋黃善夫刊本
    此本最初藏於日本妙心寺的南化玄興處,後經直江兼績轉入米澤上杉家,現藏於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日本學者多稱之為 「南化本」,共九十冊。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 卷六十九:蘇秦列傳第九 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 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卷七十二:穰矦列傳第十二 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 藺相如耍小聰明帶走和氏璧,秦國故意不加防備,趙國成了真正輸家
    在《史記·廉頗》列傳中,藺相如被塑造成了一個聰明聰明的人,他把原本驕傲輕視趙國的秦昭襄王逼得步步為營。大家都知道司馬遷寫的《史記》帶有個人情感色彩,漢朝建立後對前朝「暴秦」的好感並不高,動不動就罵它不如禽獸之國,賈誼就這樣做了,所以司馬遷偏袒藺相如的寫法也值得認真研究,難道秦昭襄王真拿藺相如無計可施,只為了色厲內荏想耍外交威風?
  • 秦國名相範雎,在魏國被冤枉受辱後,是如何死裡逃生?
    說起秦相範雎,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要說起他向秦昭襄王提出的「遠交近攻」的戰略,可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可又有誰知道,這麼一位極具戰略頭腦和眼光的人才曾經是魏國的一位門客。齊襄王田法章一聽原來魏國使團裡還有這麼一號人物呢,很是意外,心裡也不由暗暗佩服,於是賜給他十斤黃金和其他一些財物。範雎考慮自己是魏國使節之一,私自接受別國國君的賞賜,於理不合、於國不忠就婉言謝絕了,同時也將此事向使團帶隊須賈做了詳實全面的口頭匯報。
  • 戀與製作人:白起和周棋洛的靈魂互換?白起形象完全被破壞了!
    日夜如梭,光陰似箭,不知不覺一天天的過去了,在漫畫的世界中越來越多的故事正在發生,在無聊的時刻、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一下漫畫,可以給小夥伴們帶來許多的笑容哦!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戀與製作人:白起和周棋洛的靈魂互換?白起形象完全被破壞了!
  • 如果巨鹿之戰的秦軍將領換成白起,歷史會改變嗎?
    有人說可能性為零,白起不會給項羽機會。另外,覺得這時候的秦軍不一樣了其實是種誤區,才短短十來年,秦軍還是當初那隻鐵軍。巨鹿之戰中仍然有極多參與過統一戰爭的秦軍老兵。有人說秦軍只會比以前更強,因為在一年多時間裡,章邯的秦軍連續打了多次大戰,戰鬥強度和頻率遠遠超過任何時期的秦軍,實戰鍛鍊出來的戰鬥力大大激增,相反王離的秦軍由於沒有經歷這一年多高強度作戰,一上來一敗劉邦於成武,二敗項羽於巨鹿,還沒適應兩下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