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南宋黃善夫刊本

2020-12-08 騰訊網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以寫人物為中心,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史上評註《史記》最有影響的是俗稱 「三家注史記」:《集解》(裴駰注)、《索隱》(司馬貞注)和《正義》(張守節注)。此為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最早三家注合刻本),現藏於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室町時代,日本京都建仁寺僧人月舟壽桂及其弟子們將能見到的《史記》古注,抄錄在《史記》黃善夫刊本頁的邊欄外,或抄為另頁,附於每篇之後,使得這些彌足珍貴的古注流傳至今。這些古注,字體行草相兼,中國、日本漢字混合使用,注文排列,或橫或縱,雜亂無序。而且所引古籍或簡稱其書名,或以作者名代指書名,或刪節,或增益。

此本最初藏於日本妙心寺的南化玄興處,後經直江兼績轉入米澤上杉家,現藏於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日本學者多稱之為 「南化本」,共九十冊。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 「二十四史」 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 3000 多年的歷史。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卷(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目錄、史記集解序:南朝·裴駰、補史記序: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序:唐·司馬貞、史記正義序: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論例諡法解:唐·張守節

三皇本紀:唐·司馬貞

卷一:五帝本紀第一

卷二:夏本紀第二

卷三:殷本紀第三

卷四:周本紀第四

卷五:秦本紀第五

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卷九:呂后本紀第九

卷十:孝文本紀第十

卷十一:孝景本紀第十一

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

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卷十五:六國表第三

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年表第五

卷十八:高祖功臣侯年表第六

卷十九: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卷二十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卷二十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卷二十三:禮書第一

卷二十四:樂書第二

卷二十五:律書第三

卷二十六:曆書第四

卷二十七:天官書第五

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

卷二十九:河渠書第七

卷三十:平準書第八

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

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

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

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

卷三十六:陳杞世家第六

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第七

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

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

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

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

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卷五十一: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卷五十二: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卷五十四:曹參世家第二十四

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

卷六十一:老子伯夷列傳第一

卷六十二:管晏列傳第二

卷六十三:申不害韓非列傳第三

卷六十四: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第六

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

卷六十九:蘇秦列傳第九

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

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卷七十二:穰矦列傳第十二

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卷七十七:信陵君列傳第十七

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卷七十九:範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卷八十:樂毅列傳第二十

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卷八十二: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卷八十五: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卷九十一: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卷九十二:淮陰矦列傳第三十二

卷九十三:韓王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卷九十四: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卷九十六: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卷一百零一: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卷一百零二: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卷一百零三: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卷一百零四: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卷一百零五: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卷一百零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卷一百零七: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卷一百零八: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卷一百零九: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卷一百十:匈奴列傳第五十

卷一百一十一: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尉佗列傳第五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第六十

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史記索隱後序

牌記:建安黃善夫刊 於家塾之敬室

司馬遷,字子長,龍門人,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所撰寫的《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首創的紀傳體撰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又因曾任太史令,故自稱太史公。

裴駰(yin),字龍駒,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南朝著名史學家,與父親裴松之、孫子裴子野,並稱 「史學三裴」。

司馬貞,字子正,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代史學家,開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館學士,主管編纂、撰述和起草詔令等。著《史記索隱》三十卷,世號 「小司馬」。

張守節,唐朝歷史學家。生活在武則天時期,生平事跡不詳。潛心研究《史記》數十年,著有《史記正義》三十卷,為舊注史記三大家之一。

黃善夫,南宋時期福建建安人,其事跡史無記載,以刻書聞名於後世。

刊印信息:南宋(慶元年間)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少量補抄)

行款版式:九十冊,半葉框 20.1×13.2 釐米,十行十八字,小字雙行二十三字,細黑口,左右雙邊,雙黑魚尾

每頁末行框外有耳題,標本卷名。每卷末記本卷史計若干字,注若干字,有的卷不計字數

序文印記

史記集解序:南朝·裴駰撰

補史記序、史記索隱序:唐·司馬貞撰

史記正義序、史記正義論例諡法解:唐·張守節撰

史記索隱後序

印記:「興學亭印」(朱方印)、「水光邱青」(黒印/朱印/青印)

收藏來源:此為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本

相關焦點

  • 南宋博物館開建,《南宋》組曲先來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丁言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以杭州為都城,稱臨安。臨安作為南宋的政治中心,存在了一百餘年。期間,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稱讚臨安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日前,杭州擬在中河高架東側,河坊街南側,建國南路西側,望江路北側建設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區除汪宅)工程,並有望在2022年前建成。杭州本土樂團——禾樂坊樂團近日原創了一部《南宋》的音樂組曲,音樂主要描寫和展現的就是南宋的興衰史。
  • 想鑑古明今,那就讀讀《史記》
    《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它保存、整理了自史前傳說的五帝時代到西漢中葉三千年間豐富的歷史資料,為中國歷史學奠定了基礎。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若要從原典上學習和研究中國歷史,就不能不讀《史記》。
  • 為什麼《史記》對惠子隻字未提
    如此知名的人物,司馬遷在皇皇巨著《史記》中竟然隻字未提,真的有些不可思議。以司馬遷的博學,不可能沒讀過關於惠子的記錄。畢竟連莊子這種當時處於社會便於邊緣的人在《史記》中都有記載,論地位惠子是超級大國魏國的宰相,論學問惠子也是"其書五車",又是名家的鼻祖,同時還是最早提出合縱思想的人。對於這種有地位又有才華的人,按常理《史記》不應該不記載。
  • 跟著陳正宏教授,發現不一樣的完整《史記》
    《史記》中的《表》和《書》,雖然「不明覺厲」,但即使是文史研究者初次讀通也絕非易事,普通讀者自然更是繞道而行,因此很多普及本《史記》也直接選擇跳過這些內容。缺了《表》和《書》,《史記》確實更像歷史故事集。但是,加上《表》和《書》的完整《史記》會是什麼樣子?《表》和《書》究竟講些什麼內容?這些內容普通讀者能讀懂嗎?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史記》中,司馬遷引經據典,結合人物,創造了許多成語,今天,我們就通過這些成語,來重讀《史記》吧。【酒池肉林】【來源】《史記·殷本紀》:大冣樂戲於沙丘 ,(紂)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 《史記》10大名句,充滿智慧,值得收藏
    ——《史記.貨殖列傳》 點評:天下熙熙攘攘,世人擁擠奔忙,絕大多數的人,不過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忙碌。真正為天下利益著想的人,那不是普通人,那是聖賢佛菩薩,難能可貴,少之又少。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點評:德不孤,必有鄰。
  • 南宋《山茶蝴蝶圖》之蝶舞花叢
    南宋 佚名《山茶蝴蝶圖》宋代繪畫講究對物象的具體描繪,並加入意境的渲染,被稱為丹青畫作的一座高峰。每當我們打開宋畫欣賞的時候,都仿佛回到了那個充滿詩意的年代,就像是在與宋人對話。南宋 佚名《山茶蝴蝶圖》(局部)有一幅佚名的宋代花鳥畫《山茶蝴蝶圖》極具特色,此畫描繪了蝴蝶與花叢的故事,也可以理解為一幅田園小景。一隻豔麗的黑色蝴蝶振翅飛舞於畫面的上半部,兩朵嬌豔的山茶花盛開在畫面正中。
  • 讀《史記》有感,聰以知遠,明以察微
    司馬遷寫《史記》的文章風格與語言技巧一直是歷代作家文人學習的典範。漢代曾有學者稱讚《史記》說:「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唐宋以來的散文家大多熟讀《史記》。大詩人韓愈十分推崇司馬遷,他的雄健文風就是熟讀《史記》學習而來。
  • 宋人追求極致釉色之美的瓷器-南宋粉青釉
    粉青釉色首創於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創燒之初就風行一時,風靡了1000多年,成為龍泉青釉瓷器的代表而經久不衰。南宋龍泉窯粉青釉折沿洗南宋龍泉窯粉青釉折沿洗洗口呈圓形板沿,腹較深,坦底。內外施青釉,光素無紋。龍泉窯是中國青瓷史上的瑰寶,自宋代一經興起,就憑藉其肥美的釉汁和優雅的形態稱絕於世。
  • 《史記》中的16句經典語錄,放大你的人生格局!
    《史記》,亦稱《太史公書》,開中國紀傳體通史之先河,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1.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出自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出自漢·司馬遷《史記》。應當作出決斷時而不決斷,最後反而給自己招來禍害。3.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出自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飲酒過分了,就會昏亂失禮;行樂過頭了,就會轉化為悲哀,萬事都是如此。4.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
  • 線上共讀 | 陳正宏教授和你一起讀《史記》
    著有《史記精讀》《東亞漢籍版本學初探》《沈周年譜》《詩畫合璧史叢考》等。在復旦大學多次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史記》精讀」課程,深受學生好評;2018年在喜馬拉雅FM開設線上課程「《 史記》精講」,收穫二百萬收聽量,受到眾多聽眾的由衷喜愛。
  • 南宋黃裳《天文圖》
    為最早的二十八宿天文圖,出生於南宋的劍閣人黃裳被英國人稱為「著名天文科學家」 裝裱後的《天文圖》碑刻拓片 說起廣元的歷史名人,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武則天、李榕之外,還有著名天文學家黃裳。
  • 還是《史記》最嚴謹
    還是《史記》最靠譜,最嚴謹。商鞅的記載見於《史記·商君列傳》。傳記剛開始,司馬遷並不稱呼其為衛鞅,而是公孫鞅。以下為《史記》原文,不喜歡看古文的可以忽略之。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書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
  • 黃寬重:人際關係與南宋士人的生前身後名
    臺灣長庚大學宋史學者黃寬重先生「習史近五十年」,尤「眷戀南宋」,2019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其新著《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係》,這本書南宋時代士大夫的仕宦、文學交流、人際交往為議題,討論了他們的文學作品即人際關係中所反映出的士人的文化生活、南宋一朝之政治發展和社會文化。
  • 《史記》|醴:酒中類人猿,酒的起源
    天降甘露,地出醴泉——漢·司馬遷《史記》《史記》中把醴描述為美好的事物,有「穆生置醴」以示尊重著名典故(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有「五帝獨有俎豆醴進」泰山封禪以醴食眾神的浩瀚之德(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更是有把「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 |楊鵬評點史記人物
    但是第一個給老子做傳記的,是司馬遷寫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史記》裡記載的老子老子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是文化名人。古代典籍裡面提到老子的不少,例如《莊子》《列子》《孔子家語》和《禮記》。但是第一個給老子做傳記的,是司馬遷寫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 歷史上的兩個南宋實力相差不大,為何存活時間卻相差近百年?
    在中國歷史上,存在著兩個「南宋」王朝,這兩個「南宋」相比,領土面積可以理解成大致相等,但是存在的年代卻相差很大,後者要比前者少存在百年的時間,這其中的差別在哪裡?圖片:南宋宮廷劇照一、兩個「南宋」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宋朝,很多人會想起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但是,實際上在南北朝時期存在另外一個宋朝,這個宋朝就是劉宋。
  • 據險死守:擊潰10萬金軍以少爭奪,南宋護國神器名揚天下
    而戰勝方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有一定的因素就在於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南宋護國神器——神臂弓。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金國集結十多萬軍隊,兵鋒直指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企圖破關入蜀,進而從長江上遊,發起對南宋的新一輪進攻。
  • 《史記》的文章風格和語言藝術:風格多樣 優美
    風格多樣,是《史記》文章的一大特點。文者氣之形。太史公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傑遊,故其文章疏蕩,頗有奇氣,然未嘗役以學為如此之文也。氣衝乎其中而動乎其言也,譬顏魯公性忠烈,故雖字畫亦剛勁,類其為人,皆未可求之筆墨蹊徑間也。(宋祁《餘師錄》卷一)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