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鑑古明今,那就讀讀《史記》

2021-01-13 丁文博易學

《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它保存、整理了自史前傳說的五帝時代到西漢中葉三千年間豐富的歷史資料,為中國歷史學奠定了基礎。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若要從原典上學習和研究中國歷史,就不能不讀《史記》。

《史記》告訴我們:中國是具有五千年輝煌文明的古國,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它不僅博大精深,而且神奇瑰麗,歷久彌新。《史記》詳實、嚴謹而生動地記述了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記述了我們祖先在創造文明過程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讀《史記》,會使我們對已往的歷史、文化和悠久的文明,油然而生敬意。《史記》還告訴我們: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順時代潮流,成一家之言」。

讀《史記》,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許多智慧。使我們明白一個朝代興盛與衰敗的奧秘,知曉中華文明具有無與倫比的包容和再生力,鑑顧明今,尊重歷史就懂得如何選擇前進的方向。《史記》不愧是一部偉大的史學巨著,司馬遷運用高瞻遠矚和敏銳深刻的觀察力和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刻畫出一個個栩栩如生、風採各異的歷史人物,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光輝篇章。這些生動的人物形象中有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家、哲學家、文學家,有貴族、官僚、策士、隱士、商人、醫士,也有刺客、遊俠、佔卜者、優伶,可以說遍及社會的各個階層,甚至還有外國人。項羽的英雄氣概、張良的智慧謀略、李廣的勇武氣概對後世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難怪魯迅先生稱讚《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在世界史學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它保存了許多豐富的史料。司馬遷十分重視生產活動、學術思想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這與同時期的希臘史學名著只重視政治軍事相比,顯然更具有合理性和進步性。全世界都矚目《史記》的成就,它的主要篇章被譯成了俄、法、英、德等文字,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史記.南宋黃善夫刊本
    史上評註《史記》最有影響的是俗稱 「三家注史記」:《集解》(裴駰注)、《索隱》(司馬貞注)和《正義》(張守節注)。此為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最早三家注合刻本),現藏於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室町時代,日本京都建仁寺僧人月舟壽桂及其弟子們將能見到的《史記》古注,抄錄在《史記》黃善夫刊本頁的邊欄外,或抄為另頁,附於每篇之後,使得這些彌足珍貴的古注流傳至今。
  • 當感覺需要換換腦子的時候,來讀讀這5本書吧
    當你感嘆「總覺得最近腦子越來越不靈活了」,不妨來讀讀這本科學哲學讀物。2《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生命是拆不開的摺紙沙灘上散落著石頭和貝殼,哪一個是生物,哪一個又是非生物,想必一眼就能看出,但你可曾想過那一瞬間做出判斷的標準是什麼?人類能繪製出基因圖譜,就能像操控機械一樣掌控生物嗎?薛丁格對生命的詮釋是完全正確的嗎?
  • 同樣都是記錄史實,《竹書紀年》和《史記》誰的可信度更高?
    基本不能這樣比,一部主要寫歷史,一部主要記錄文獻來去,而就真實程度而言,竹書紀年要可靠的多,但可惜的是,這部書到今世已經有太多版本,基本在當今校園裡流傳的都不可採信了。只是在其他流傳下來的文獻中,曾轉載記錄和引用竹書紀年的一些內容,被考證為完全真實的史料,而其本書已完全亡軼,沒有真實版本存世。
  • 《史記》|醴:酒中類人猿,酒的起源
    天降甘露,地出醴泉——漢·司馬遷《史記》《史記》中把醴描述為美好的事物,有「穆生置醴」以示尊重著名典故(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有「五帝獨有俎豆醴進」泰山封禪以醴食眾神的浩瀚之德(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更是有把「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 還是《史記》最嚴謹
    還是《史記》最靠譜,最嚴謹。商鞅的記載見於《史記·商君列傳》。傳記剛開始,司馬遷並不稱呼其為衛鞅,而是公孫鞅。以下為《史記》原文,不喜歡看古文的可以忽略之。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書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
  • 知乎發布讀讀日報:個體推薦人人都是主編
    讀讀日報希望滿足人們變化的需求,做一個有溫度、人性化的好內容推薦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讀讀日報」已經可以在應用商店下載,之前參與到知乎日報3.0β版的所有設置和關注的主題日報也會無縫轉移到「讀讀日報」中。   在「讀讀日報「中,任何一個用戶可 以通過創建主題日報、成為主編並推薦內容。推薦的內容可以是來自網際網路各個領域精選的一切連結,不限來源、不限形式。
  • |楊鵬評點史記人物
    《史記》裡記載的老子老子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是文化名人。古代典籍裡面提到老子的不少,例如《莊子》《列子》《孔子家語》和《禮記》。但是第一個給老子做傳記的,是司馬遷寫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史記》上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苦縣就在今天的河南鹿邑,當時這個地方屬於楚國。老子的生卒年沒有確切的記載,我們只能根據孔子的時間來大致推算。有三個材料能夠讓我們知道老子生活的時間:一是《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二是《史記·孔子世家》,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是《禮記·曾子問》,裡面記載孔子去見老子的時候,遇到一次日食。
  • 《史記》10大名句,充滿智慧,值得收藏
    ——《史記.貨殖列傳》 點評:天下熙熙攘攘,世人擁擠奔忙,絕大多數的人,不過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忙碌。真正為天下利益著想的人,那不是普通人,那是聖賢佛菩薩,難能可貴,少之又少。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點評:德不孤,必有鄰。
  • 來看看《史記》裡怎麼說
    後來秦越人名聲大振,是因為有一回趙簡子生病,這一段司馬遷在《史記》裡也有記載。當晉昭公時,諸大夫強而公族弱。趙簡子為大夫,專國事。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扁鵲入,視病,出。董安於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
  • 為什麼《史記》對惠子隻字未提
    如此知名的人物,司馬遷在皇皇巨著《史記》中竟然隻字未提,真的有些不可思議。以司馬遷的博學,不可能沒讀過關於惠子的記錄。畢竟連莊子這種當時處於社會便於邊緣的人在《史記》中都有記載,論地位惠子是超級大國魏國的宰相,論學問惠子也是"其書五車",又是名家的鼻祖,同時還是最早提出合縱思想的人。對於這種有地位又有才華的人,按常理《史記》不應該不記載。
  • 那就讀讀這本書吧
    如果你也對自己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那麼我覺得你應該讀讀本書,這些問題使得那些晦澀難懂的神話故事簡單了,或者說使得那些淺顯易懂的神話故事高深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神話的智慧》,呂克·費西在這些神話故事裡悟到了什麼智慧呢?簡單點說,可以用刻在希臘德爾斐神廟門前的一句話來解答:認識你自己。
  • 《史記》——齊桓公登場
    《史記·周本紀》記載:十五年,莊王崩,子釐王胡齊立。釐王三年,齊桓公始霸。譯為:十五年,莊王死,其子釐王胡齊即位。釐王三年,齊桓公開始稱霸。 姬胡齊,姬姓,名胡齊,是周莊王姬佗的長子。齊桓公在齊國的北杏(今山東省東阿縣北)大會諸侯,成為諸侯盟主。 這樣一來,齊桓公徵伐諸侯就有了正當的名義和權柄,配上齊國實打實的國力,齊桓公和管仲在世的時候,天下也還太平了一段時間,大周天子的地位也比較穩定。 周釐王二年(魯莊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春天,齊國、陳國、曹國聯軍進攻宋國。齊桓公請求周釐王出兵。同年夏天,周釐王派單伯帶兵和諸侯相會,與宋國講和後回國。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史記》中,司馬遷引經據典,結合人物,創造了許多成語,今天,我們就通過這些成語,來重讀《史記》吧。【酒池肉林】【來源】《史記·殷本紀》:大冣樂戲於沙丘 ,(紂)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 《史記》中的16句經典語錄,放大你的人生格局!
    《史記》,亦稱《太史公書》,開中國紀傳體通史之先河,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1.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出自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出自漢·司馬遷《史記》。應當作出決斷時而不決斷,最後反而給自己招來禍害。3.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出自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飲酒過分了,就會昏亂失禮;行樂過頭了,就會轉化為悲哀,萬事都是如此。4.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
  • 跟著陳正宏教授,發現不一樣的完整《史記》
    《史記》中的《表》和《書》,雖然「不明覺厲」,但即使是文史研究者初次讀通也絕非易事,普通讀者自然更是繞道而行,因此很多普及本《史記》也直接選擇跳過這些內容。缺了《表》和《書》,《史記》確實更像歷史故事集。但是,加上《表》和《書》的完整《史記》會是什麼樣子?《表》和《書》究竟講些什麼內容?這些內容普通讀者能讀懂嗎?
  • 讀《史記》有感,聰以知遠,明以察微
    司馬遷寫《史記》的文章風格與語言技巧一直是歷代作家文人學習的典範。漢代曾有學者稱讚《史記》說:「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唐宋以來的散文家大多熟讀《史記》。大詩人韓愈十分推崇司馬遷,他的雄健文風就是熟讀《史記》學習而來。
  • 《史記》中飽含深意的一句話,藺相如完璧歸趙,但實際上一敗塗地
    大家都知道司馬遷寫的《史記》,作為歷史上最重要的史書之一,它的歷史地位更是無與倫比,在《史記 藺相如列傳》中記載過完璧歸趙這件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鮮為人知的是,藺相如這次事件中可以說是很失敗的,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分析一下。
  • 線上共讀 | 陳正宏教授和你一起讀《史記》
    著有《史記精讀》《東亞漢籍版本學初探》《沈周年譜》《詩畫合璧史叢考》等。在復旦大學多次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史記》精讀」課程,深受學生好評;2018年在喜馬拉雅FM開設線上課程「《 史記》精講」,收穫二百萬收聽量,受到眾多聽眾的由衷喜愛。
  • 新史記 | 霍金傳
    《史記·霍金傳》史蒂芬·威廉·霍金,英格蘭人也,辛巳歲(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彼時,伽利略死三百年矣,至是,霍金生。太初之時,混沌之前,宇宙至微,不過一粒,無內無外,無古無今。一夕之間,微粒忽爆,瞬息大如橙,又瞬息,大如太陽,不過數時辰,則縱橫有數千光年。此混沌時也。
  • 史記中的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在古代更是有人飼養過!
    到底是我們未知的,還是真實存在的呢,史記中記載劉累豢養的龍到底是什麼生物呢?我們就來看一下史記中記載的劉累豢養的兩條龍是什麼生物。史籍記載,劉累豢龍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