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臺顯微鏡誕生以來,在專家的研究下,它就不斷給世界人民帶來很大的幫助與貢獻。
而人們通過顯微鏡的幫助,使得、科學、醫學、生物、工業等領域更加發達,使得學者得到解惑,並且不斷取得創新研究成果。
可以說顯微鏡是全球的偉大發明之一,那麼大家知道它的發展史的怎麼樣的嗎?以及它給我們帶來了那些作用?
01
1595年的荷蘭,有一個叫詹森的小夥子,為人對物理較為喜歡,整天就喜歡搗鼓一些小發明。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詹森把兩塊形狀不一的凸透鏡重疊了起來,然後通過對兩塊鏡片的拉伸距離,進行觀察,接著意外發現可以把鏡子裡的微小物質放大許多倍。
小夥子出於好奇就把這個發現告訴了爸爸,之後兩人就開始搗弄出第一把複式的顯微鏡,雖說放大倍率只有9倍,但也等於是揭開人類認識顯微鏡的第一段裡程碑。
後來科學家在詹森的雛形原理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又發明出「光學生物顯微鏡」。
到了公元1648,顯微鏡逐漸傳入義大利,當地又有一個叫馬爾比基的青年,他從小喜歡研究各種小動物,並且對物理很沉迷。
當馬爾比基畢業進入社會後,他選擇了生物類的工作,之後把顯微鏡應用到對各種小動物的研究上面。
在工作中,馬爾比基受到靈感啟發,採用顯微鏡來觀察小青蛙的肺腎,並取得了不少的收穫。
後來馬爾比基一發不可收拾,繼續用顯微鏡研究雞蛋、蠶卵、蝴蝶、蜜蜂巢等等,最終就慢慢研發出了法布裡修斯跟哈維的胚胎學。
而這些都無疑少不了顯微鏡的功勞。
02
後來英國的物理專家胡克,開始更加的重視顯微鏡的使用範圍,他幾乎每一項研究工作都缺不了該工具的幫忙。
1665年,胡克終於以自己的學識創造出一架採用2塊凸透鏡從上至下形成的複式顯微鏡,並且用它來研究樹皮裡的薄層,還以此寫出了針對植物細胞的學術報告。
然而胡克在細察蜜蜂巢的時候,還特地給這些動物小窩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cellar」。
不過胡克的貢獻不止這些,他還用顯微鏡發現了纖維中存在細胞壁,以此推算出裡面不是完整的活細胞。
而此次學術貢獻,給顯微鏡定下了後來的發展道路。
通過胡克編寫的《微觀畫集》,我們還可以了解到,用顯微鏡能夠觀察到各類昆蟲器官的清晰細微的結構。
後來,胡克總結出自己對顯微鏡的使用經驗以及相關研究,還發表了最早的一些學術論文,充分的把顯微鏡的用途分享給更多學者。
然而還有不少國家的專家們曾為顯微鏡作出了不少貢獻。
荷蘭的一位半路出道的科學家列文虎克,是個布匹商人,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對科學擁有十分狂熱的態度,其在接觸到顯微鏡之後,如獲至寶。
他也是第一個看到微生物的人,他利用玻璃、寶石、鑽石做材料。
據統計,他一生中親自磨製了500多個透鏡,製作了儀態可以放大270倍的顯微鏡。
1665年,列文先生開始把一塊約有0.3釐米的小型透鏡固定在鐵架中,並且在下方安裝了一小塊銅板,還在中間鑽出一個小孔洞,而當光線從上面照射的時候,該設備就會反射出正在觀察的物質。
因此顯微鏡在列文虎克的創造下,得到了更高的改良,並且可以稱做是成功了。
不久之後,列文先生再接再厲,對該升級版的顯微鏡再一次進行調整,最終使得那時的顯微鏡性功能可以放大到300倍左右。
隨著名氣逐漸越來越大,許多人慕名而來,一探究竟。
這天有個記者前來採訪,「晴雯列文虎克先生,您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面對這句話,列文虎克沉默片刻,伸出自己的雙手。
記者發現這雙手布滿了老繭和裂紋,這正是因為長期磨製透鏡所造成的,這個舉動,讓世人對列文虎克更加崇敬。
列文虎克雖然一開始想隱瞞自己的成果,不願和其他人分享,直到臨終前,他對好友說了一句話「將桌子上的兩封信翻譯成拉丁文,並連同包裹送往倫敦皇家學會……」。
1723年,列文虎克去世,收到包裹的倫敦皇家學會,打開之後發現,裡面詳細介紹了顯微鏡的製作方法,並留下製作最完美的顯微鏡贈送給了皇家學會,裡面有共計26臺顯微鏡和數百個放大鏡。
他臨終前的做法讓當世人敬佩不已,即使放在今時今日,同樣被世人所推崇。
作為一個首次看見微生物,發現精子、也是最早記錄肌纖維和微血管中血流的人,被銘記在人類的歷史中。
03
自列文虎克之後,經過各個專家的貢獻跟修改,顯微鏡又得到了很大的完善。
其放大倍數、解析度、清晰度更性能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醫學、物理學、植物、生物都開始廣泛使用,因此需求越來越多,從而形成了批量生產出售。
19世紀之後,專家又對顯微鏡的微細結構升級,使得能力大幅高漲。
1873年,左右,德國有一個物理專家阿貝,通過自己的研究得出光學顯微鏡的一套理論,因此使得鏡頭客按照預先的科學計算起來。
後來,德國化學家肖特先生,把顯微鏡用到更多的光學實驗中,並為了更好的提高光學清晰度,自己就創造出一款優良透鏡光學玻璃,該新型顯微鏡誕生後,受到各方學者的歡迎。
因此肖特為了把該產品推廣起來,就經過朋友介紹結識了德國的顯微鏡廠商名字叫卡爾·蔡司。
兩人通過一番商談,很快達成合作關係,並且創立了當時的蔡司光學儀器廠。
1886年,該製造廠推出了一款接近現代光學的顯微鏡,內具復消色差油性鏡頭,從此邁到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超高限度。
這些貢獻都給後來的世界顯微鏡製造業提供了很大的技術支持與啟發。
時間來到20世紀初期,在世界專家的共同研究跟努力之下,顯微鏡終於被應用到更多更廣的領域。
其中依照各種原理的優勢,以及用途,更多性能的顯微鏡逐漸被創造出來並且進行生產出售。
諸如有:相差度顯微鏡、螢光顯微鏡、偏光度顯微鏡、暗視場顯微鏡、還有CLSM雷射顯微鏡、電子智能顯微鏡以及STM款顯微鏡等等。
這些新型的顯微鏡的誕生,於是著人類的各種領域都得到了空前的大發展,而通過顯微鏡,學者們發現了很多未知原理跟知識,因此說明顯微鏡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