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SEAL陪您看的第 76 部電影
《翠絲》
上映時間:2018/10/28
導演:李駿碩
主演:姜皓文
惠英紅
豆瓣評分:6.5
關鍵詞:跨性別人群
LGBTQ人群:包含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跨性別者(Transgender)、酷兒(Queer)和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泛指所有非異性戀者。
昨天,亞洲電影大獎頒出,惠英紅憑藉《翠絲》獲得最佳女配角,也令這部此前始終半遮半掩的話題影片浮出水面。
近來,LGBTQ的優秀影片並不在少數。去年在金馬獎上大放異彩的《誰先愛上他的》於同妻角度揭開G人群的生存現狀。另一部臺系小清新《海吉拉》則指向Q人群的艱難蛻變。而在坎城電影節受到廣泛關注的《女孩》講述了T人群的涅槃重生。
而《翠絲》似乎融合了上述影片的矛盾點,以更為龐大的體系展現著一幕幕的觸目驚心。
影片開始時打出的片名只有翠絲兩個字的左半部。壓抑感跟隨著未完成的片名席捲而來。有人說,這部片子男主角的演技完全被惠英紅吊打,壓制的喘不過氣。但我認為,於這個故事,男主角大雄的人物設定本身就是理智與內心衝突隱忍下的矛盾體。他與《女孩》不同,《女孩》轉變的外在壓力是芭蕾學校這個小社會,於家庭,她有全力支持她的父親和尚在懵懂期的弟弟,阻力體量並不顯著。而大雄擁有完整的家庭、成熟的社會定位及圈子,年過半百的他若想跨越性別需要承受的壓力不言而明。
所以,在故事接近三分之二的時間裡,大雄都處於極度隱忍中,表面看是一種成熟的理性,實則是逃避的懦弱。影片將重心放在了大雄自身的心理轉變、防線突破上。當大雄於回憶與離別中一次次被刺痛時,內心的真相才一層層的被掀開。
三次離別
故事開篇即離別。好友阿正的離世牽出一連串的回憶,這代表最初意識覺醒符號的猝然消失令大雄安然於世的生活起了波瀾。
第二次離別是伴隨多年的狗狗的離世。狗的名字正是當年他同阿正共同埋葬的狗的名字。這代表著他與阿正唯一的牽扯也中斷了。無所寄託的浮萍也因此孵化了革命的前奏。
最後一次離別亦是令大雄突破防線的致命一擊。也帶出了全片的第一個高潮。這一次離別,打鈴哥以內心渴望的真實模樣猝然但也安然離世。這次意外令大雄終於鼓起勇氣在有生之年做回自己。
多樣的男性配角
片中對於大雄身邊男性友人的設定非常用心良苦。
阿正的同婚夥伴阿邦是故事中始終牽引大雄走向光明的角色。每一次於迷霧中的衝破都是在阿邦的誘導之下。
而打鈴哥則是大雄的鏡子。相似的心路歷程令兩人惺惺相惜,也因此打鈴哥的離世可以對大雄產生如此巨大的觸動。
阿俊,大雄多年的好友,也是大雄身邊男性友人中唯一的異性戀者。這個角色在開始時代表了我們中大多數的態度,具體表現在得知阿正為gay時的反應。但在阿邦的鼓勵下,大雄對阿俊袒露心扉時,阿俊則更多的從情感角度出發,他沒有責怪大雄,而是埋怨自己太笨,竟然這麼多年未曾覺察。阿俊的支持是大雄得以最終完成蛻變強有力的後盾。
家庭的矛盾性
飾演妻子的惠英紅在片中的戲份並不多。但每一場都令人印象深刻,也乾淨利落的交代了人物屬性。她阻撓女兒同出軌的女婿離婚、擔心家中傭人談戀愛會染病,種種跡象均能看出妻子是一個傳統觀念極強,可以為維護家庭表面的完整性犧牲所有的人。正是如此極端的屬性才在高潮矛盾爆發時帶來更多的電光火石。
兒子,始終反感母親的舊式思想,鼓勵姐姐離婚,卻在發現父親的真相後瞬間崩潰。原來,思想先進的青年只是紙上談兵,一旦觸及自身利益,又有幾個人可以真正接受。然而真相卻促成了他與母親的和解,這未嘗不是一種安慰。
女兒,有孕在身的女兒想同出軌丈夫離婚,卻始終被母親打壓。當故事高潮,她於家中碰到女裝的父親時,她掩面未曾發出的哭聲才真正證實了她堅強的一面。故事的最後,她的孩子出世,故事雖未明確交代,但看得出,這已然是一位勇敢而樂觀的單親媽媽。
片中每一位有血有肉又極具功能性的人物讓大雄這個一度隱藏於暗處的主角在高潮來臨時頃刻洩洪。那種中年人本不該有的不管不顧在那一刻完全合理化了。而妻子,卻仍不願於自我營造的這個幻境中醒來。
這一幕,是《誰先愛上他的》未曾敢觸及的真相。今天,《翠絲》將它暴屍荒野。打破與重塑本就是一段鮮血淋漓的旅程,謊言瞞得越久,真相到來的那刻也就越痛。然而值得慶幸的是,當真相來臨的時候,大雄沒有退縮,而是高昂著頭與大雄揮別,微笑著走向翠絲。
真相後的善後影片並未詳述,甚至大雄再未有與妻子面對面的機會。倔強的妻子仍未離婚,但正如兒子所說,當父親徹底完成轉變,身份證變為女性的時候他們的婚姻也便自然失效了。這位妻子以不離婚挽留了她最後的尊嚴。但當街頭志願者宣傳「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傳統家庭觀念時,妻子卻最終沒有籤下她的名字。原來於內心,她已然原諒傳統之外的感情形式。
最後的最後,大雄的母親說:不管你是男是女,都是我生的。影片結束,再次浮現的片名終於浮現了「翠絲」的右半部。一個人,得以完整。
然而,這卻不是大雄一個人的蛻變之旅,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於最終完成了與自我的一部分和解。人生漫長,誰又不是在不斷探索中認清自己原本的模樣。命運這回事,本就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相關影片傳送門
《女孩》
《誰先愛上他的》
《海吉拉》
可是我也知道,生活不是電影
然而
我仍願
你是電影中
最真實的自己
End
時光自有積少成多的力量
在某個轉角給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