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太空常識對還是錯?

2020-10-18 大科技

常識1錯:太空人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

在太空中的失重作用會給人一種太空人不受地球引力影響的錯覺,但實際上,空間站裡的太空人受到的引力只比在地球表面小了10%。當你搭乘電梯下樓,在電梯開始向下移動的瞬間,你是不是有種失重的感覺?太空人的失重狀態也與之類似。那麼,為什麼空間站裡的太空人可以懸空做出各種各樣的「雜技」,而不會摔倒在地?

空間站既受到地球引力的牽引,又以每小時28000千米的高速向前飛行,引力無法完全將空間站這部「大電梯」拉下來,只能使空間站和太空人像月球般繞地球打轉,而永遠不會砸到地球上。另一方面,如果太空人和空間站不受地球引力作用的話,他們就不再繞著地球旋轉,而會與地球分道揚鑣。

常識2錯:如果人直接暴露在太空中,身體會爆裂

許多太空電影都告訴我們,在沒有空氣的宇宙真空中,壓力非常低,如果沒有太空衣的保護,人們會當場爆開。實際上,人體皮膚具有很好的彈性和韌性,能夠充當保護層,使太空人不會爆開;但如果不能及時恢復壓力和氧氣供應,他還是無法存活。

人暴露在太空中會發生什麼?

①紫外線將皮膚曬傷。

②氣體在體內膨脹,皮膚被拉伸,身體腫成原來的兩倍大。

③眼睛和嘴裡的液體開始氣化,血液中產生氣泡,造成血管堵塞。

④太空人因大腦缺氧而昏迷。

⑤90~180秒後,太空人窒息死亡。

雖然太空中溫度非常低,但如果人直接暴露在太空,他並不會被冰凍。因為太空中沒有可以導熱的介質(如空氣、水、金屬等),所以人體的熱量很難散發出去,不僅如此,強烈的紫外線還可能把人「烤熟」。

常識3對:在太空中犧牲的太空人很少

真正在太空中犧牲的人確實很少。國際上規定,超過地球上空100千米高的地方才是太空,儘管有許多人因航天事故不幸遇難,但事故大都發生在地球上空100千米以下的區域,甚至地面。

嚴格來說,在太空中犧牲的太空人只有「聯盟11號」的三人。1971年,蘇聯「聯盟11號」太空艙的三名太空人圓滿完成任務,返回地球,但當地面人員打開太空艙時,卻發現他們都已死亡。原來,在太空艙與空間站分離時,壓力閥被震開了,艙內的空氣在一瞬間迅速洩露,太空人們還來不及反應便因缺氧窒息而死。

常識4對:老式電視裡可能藏著宇宙信號

老式電視機可以接收無線電波,如果它的天線足夠靈敏,並調到特定的頻率,屏幕上會出現白茫茫的雪花「噪音」;在這些雪花中,可能有1%就來自宇宙。

1964年,兩位工程師製造了一臺大型天線,這臺天線每時每刻都會收到一個特定噪音。他們排查了各種原因,連天線裡的鳥屎都清除乾淨了,可這個噪音信號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工程師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向天文學家請教,這對後者而言,卻是一個很大的驚喜。

137億年前,一個含有極高能量的緻密小點發生爆炸,它迅速膨脹,形成了宇宙,此次事件被稱為「大爆炸」。剛誕生的宇宙像一鍋滾燙的濃湯潑到了地上,它在擴散的同時也慢慢冷卻;時至今日,這鍋湯已無限寬廣,也變得十分冰冷。天文學家們絞盡腦汁,都沒能找到宇宙湯的蛛絲馬跡,而工程師製造的天線卻像一支靈敏的溫度計,測到了宇宙湯現在的溫度:3K(約為-270.15℃)。

常識5錯:北極星永遠不變

隨著地球自轉,星星會在天空中緩緩轉動,形成一個大轉盤。而北極星則處在轉盤的中心,移動幅度最小,它總是位於北半球天空的北方,所以古代的航海家們常常通過觀察北極星來辨識方向。

不過,北極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位置之所以相對固定,是因為它位於地球自轉軸的延長線附近,而地球自轉軸存在周期性的緩慢擺動,指向的位置會發生變化,因此北極星的名號也會不斷易主。4000年以前的北極星是天龍座α星;從明清時期開始,小熊座α星成為現在的北極星;在公元3300~4400年,仙王座γ星將接管北極星的位置;公元13500年開始,織女星將成為新一任北極星……

常識6對:在太空中,相同的金屬會自動「合體」

金屬是一種化學性質十分活潑的物質,在地球上,它的表面往往會被氧氣腐蝕,形成一層氧化物,這層氧化物可以讓內部的金屬與外界隔絕,不被繼續腐蝕。但在沒有氧氣的宇宙中,金屬不會自己生成氧化物,如果兩塊裸露的同種金屬互相貼合,之間沒有其他物質隔開,由於金屬原子非常活潑,金屬會由於原子間的吸引力而自動「合體」,像是被焊接在了一起,這種現象被稱為「冷焊」。

這個常識看似無足輕重,卻給航天事業帶來過很大的麻煩。

1989年,美國宇航局的「伽利略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旨在前往木星附近進行觀測。科學家們為它設計了複雜的航線、安裝了巨大的數據傳輸天線,耗資高達十幾億美元。然而,在歷時一年多、探測器終於到達預定位置後,數據傳輸天線卻打不開了。原來,科學家們忽略了冷焊現象,天線的骨架和其他金屬部件牢牢粘在一起,幾經嘗試都無法展開。所幸,還有一個備用小天線,這才讓探測器免於報廢,但小天線的功能遠遠沒有主天線那麼強大,本次探測任務的成果也就因此大打折扣了。

相關焦點

  • 【科普】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科普】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2020-11-25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
  •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科技日報 | 2020-10-23 09:33:27 近年來,雖然媒體對黃麴黴素的科普宣傳不少,但很多人對它仍存在種種誤解,一些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黃麴黴素「常識」其實都是錯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錯誤的「常識」。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
  • 科普:地衣共生的「常識」錯了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常識」可能錯了,許多地衣是三物種共生體,而不是通常認為的兩物種共生。 地衣。
  • 為啥星球都懸浮在太空中不墜落?究竟誰錯了?
    為啥星球都懸浮在太空中不墜落?究竟誰錯了?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在自然界,許多物體會向下墜落,如下雨、降雪、墜馬、落英等等。這是咱們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識。當然,也是古代哲人告訴咱們老百姓的。墜落即下落、掉下。同時,咱們老百姓也知道:在地球上,上是地球之外的天空,下是地球的中心。人很容易往下掉,卻很難騰飛。
  • 太空中明明有太陽,為什麼還是漆黑一片,原因很多人都沒想到
    看過有關太空資料的人都知道,太空一眼望去都是無盡的黑暗,對此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太空中明明就有能發出光芒的太陽,而且就連地球表面都能看到熾熱的陽光,可為什麼太空中卻還是漆黑一片呢,對於大家心中的疑惑就有專家給出了相應的解釋。
  • 太空中漂浮的屍體會腐爛,還是永恆?
    人類踏上星辰大海至今,事故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回家或還沒出門的路上,尚未發生遺體孤獨漂浮在太空中的情況。未來如果有「太空葬禮」記得給夠錢,否則會變成「火葬」。太空科幻片中,太空人失事脫離飛船的橋段常有,綠幕特技與特效下的太空「演員」常把屍體演得「生龍活虎」,更有宇航頭盔破裂,直接「爆漿」的,這些都是煞費苦心、腦洞大開的電影人為了打造螢屏效果。接下來把這些統統忘掉,我們來聊聊「太空屍體」的正確打開方式與歸宿。在太空中漂浮的屍體會腐爛嗎?
  • 伊朗太空猴上天被疑造假 官員稱媒體報導用錯照片
    伊朗官方媒體此前報導稱伊朗向太空發射一個載有猴子的太空艙,並隨後在地面成功取回該太空艙,但日前西方媒體紛紛對伊朗是否執行過此次發射或者是否發射成功進行質疑,伊朗相關專家回應稱伊朗確實發射了載有猴子的太空艙,稱伊媒體報導時用錯猴子照片。   質疑   上天和「下地」的猴子不是同一隻?
  • 在太空長高9釐米?日本太空人道歉:不好意思,量錯了
    海外網1月10日電 日本太空人金井宣茂9日在推特上發文,驚訝地宣稱自己身處太空期間長高了9釐米,引發熱議。但十幾個小時後,他再次發推,承認自己鬧了一場烏龍:「量錯了,我只長高了2釐米。」並向外界道歉。>金井宣茂據臺媒10日報導,金井宣茂去年12月前往太空站執行為期6個月的任務,昨日(9日)他在推特上發文,驚訝地表示自己身處太空期間竟然長高了
  • 《地心引力》遭理科生挑刺:男主角之死有違常識
    《地心引力》遭理科生挑刺:男主角之死有違常識 導演阿方索·卡隆從《哈勃望遠鏡》中研究學習太空船和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太空人在宇宙中移動的方式等,又將這些成果在《地心引力》中體現。  影片在3D視效方面的成就被認為會跟《阿凡達》一樣載入電影史冊,它完美地將CG特效和真人拍攝相結合,毫無瑕疵,3D鼻祖卡梅隆都盛讚該片:「我驚呆了,被打倒了。我覺得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太空電影。」
  • 煤氣罐漏氣,女子竟點打火機查看:又一個犯了常識的錯
    但忽然一想,對於當下人們爭論的常識問題,這豈不是活生生的教材?煤氣罐漏氣,是自然偶發現象,一般情況下,不少人都知道,天然氣作為易燃氣體不能見明火,否則,就會引發煤氣罐爆炸或者火災。這應該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但江蘇淮安市漣水縣陽光新寓小區的這個女住戶,卻忽略了這個常識,居然自稱要用打火機點亮亮光,查看漏氣的地方。
  • 堅信常識科學擁抱人性良知,遠離宣傳的欺瞞和謊言
    在充斥著各類宣傳機器與各種欺瞞謊言的社會裡,只有堅信常識科學並擁抱人性良知,才能遠離這些烏煙瘴氣的欺瞞和謊言,並保留做人的最後一點點底色。常言道: 每當你認識那類人多一點,你的人性就少一點。所謂常識科學就是人類社會數千年來在自然科學上和社會科學上已被無數的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反覆證明了的普通知識。
  • 為何所有星球都懸浮在太空中?它們不會掉下去嗎?其實都理解錯了
    為何所有星球都懸浮在太空中?它們不會掉下去嗎?其實都理解錯了儘管大多數人都沒有像太空人一樣行走在外太空中,但是卻可以通過衛星和探測器等多種太空儀器裝備,知道自己大約是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在宇宙當中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 是看材質還是外觀?一旦選錯傷害家人身體健康
    是看材質還是外觀?一旦選錯傷害家人身體健康家裡邊進行裝修的時候有樣配件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五金配件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到五金配件的地方,可謂是非常多的,在廚房和衛生間裡面是最多的。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五金配件一定要買最好的材質,因為五金配件一般都和最關鍵的東西有關,例如在廚房的五金配件就有水龍頭,洗碗槽等等。
  • 常識|如果地球停止轉動會怎麼樣?
    此外,之前還充當地球保護層的大氣層也會由於慣性繼續運動,這些氣流不斷相互作用,將在空中形成超級無敵大颱風。這些氣象災害的破壞力將遠遠超出人類歷史上所經歷過的任何一場氣象災害,破壞力將是無法想像。(3)如果地球停止了自轉,而公轉並沒有停止,這將會導致地球的一面將面臨半年的白天,而另一面將面臨半年的黑夜。
  • 扒一扒「禮炮7號」事件,太空超自然現象還是太空人幻覺?
    儘管一直以來圍繞著這件事充滿了許多觀點,有人認為是太空人的幻覺所致,也有人認為是太空人遇到了神,但無論怎樣這無疑是人類探索太空時要面臨的一個嚴肅問題。然而在太空呆了幾年後「禮炮7號」開始出現一連串系統故障,但由於這些故障並不會造成致命危險,所以太空人們還是決定堅持繼續執行任務。1984年7月12日,「禮炮7號」上的3名太空人通過舷窗看到周圍突然籠罩著一團火焰般的橙色雲彩。起初,他們認為是發生了爆炸,但不久後整個太空站裡便充滿著柔和的亮光,而此時所有人也看到太空站外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天使形態景象。
  • 在今天,為什麼反常識才是新的常識?
    反常識不是事事反常識在譯者呂琳媛看來,反常識更注重於思維模式和認知層面。「常識即平常我們日常生活中,勞作和學習中總結積累下來的一些顯而易見的基本知識,顯然這些知識是受到大眾認可的,所以我們認為它是常識。」
  • 為什麼所有星球都懸浮在太空中不墜落?科學家:其實我們理解錯了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從一開始的天圓地方再到現在的宇宙論,我們人類的認知也處於不斷的進步當中,但是這時卻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什麼所有星球都懸浮在太空中不墜落呢?對此有科學家表示:其實我們理解錯了。
  • 一片羽毛從太空扔下, 它是會被燒毀, 還是慢悠悠飄到地上?
    從太空跳傘回到地球的電影可不在少數,近的有布拉德·皮特的《星際探索》,遠一點的有《太空一號》,當然還有前些年從太空邊緣跳傘安全回地球的那些大神!這些情節無疑都被嚴重吐槽,認為這些情節都不可能,那麼假如從太空丟下一片輕飄飄的羽毛,它能安全回到地球嗎?
  • 水溫和魚,這些都屬於基礎常識,想釣魚就不得不了解
    因為釣魚這個事,1分靠技術,8分靠運氣,還有一分就得靠經驗和常識了;運氣來了,多菜的菜鳥都能連竿爆護,還別管用什麼餌,運氣不好,任你是國家級大師還是什麼國際咖位的大師,沒魚就是沒魚,所謂屁股決定漁獲,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釣魚的常識,主要指的哪些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