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冬奧而火熱的人生:成為14億人中僅有的20個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因冬奧而火熱的人生:成為14億人中僅有的20個

  新華社記者張驍、沈楠、牛夢彤

  他們從未想過參與北京冬奧會籌辦,直到進駐北京延慶小海陀山,成為「14億人中僅有的20個」。他們腳踩冰爪、攥緊冰刀,將長1975米、零下10攝氏度的冰道打磨成中國首條雪車雪橇賽道。他們背後印著5個醒目的粗體字:中國製冰師。

  一次從零開始的探索

  2017年,湖北襄陽。李開順第一次和家人說起要去北京修冬奧賽道、幹之前要先培訓時,家人滿是狐疑。「我老婆說『這是傳銷吧?你幹施工這麼多年了,還要培訓?』」

  那年李開順47歲,精通木工、瓦工、鋼筋作業。他問工友,幹過雪車雪橇賽道嗎?工友問:什麼是雪車雪橇?

  時間回撥到2015年夏天,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但那時,國內還沒有雪車雪橇賽道。建賽道,成為一次從零開始但力求極致的探索,也改變了李開順等人的命運。

  雪車雪橇被稱為冰雪「F1」。北京的賽道長1975米,設16個角度、傾斜度不同的彎道。運動員奮力推動雪車或雪橇衝下冰道,極速超過每小時130公裡。每一處曲面、角度都關乎競技,更關乎生命。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因此成為冬奧工程中設計難度最大、施工難度最大、認證最為複雜的新建場館之一。特殊的建設需求催生了新的技術和隊伍。

  為建設這條三維扭曲、能夠承受反複製冷和融化的混凝土管道,中國研發了全新的混凝土材料;為確保混凝土以毫米級精度精準澆築,項目招募高水平人工噴射手,確保賽道一次性澆築成功。

  經過數千名建設者夜以繼日的努力,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開始了「從建築到體育場館」的關鍵變身——製冰。中國首個雪車雪橇賽道製冰師團隊應運而生。

  他們,也是一支國家隊。

  一次必須勝利的認證

  通過嚴酷的選拔和體能測試,一隊人馬脫穎而出,有的是像李開順這樣,作為出色的混凝土噴射手留下來,還有些是新招募的。他們中有工人、有銷售、有保安、有退伍軍人……過去職業不同,但現在,他們有了統一的身份和使命。

  2019年11月,隊伍骨幹赴韓國平昌,在國際製冰師帶領下,初次體驗了4項冰上工作。

  ——製冰,是用水管噴頭,在賽道製冷單元上進行上千次水霧噴灑,確保賽道整體製冰成型。

  ——補冰,是用特製抹刀,將冰水混合物填補至賽車進彎、出彎及冰易脫落處等關鍵位置,待凍結後緩慢灑水保護,與周邊冰面形成整體。

  ——修冰,是手持20斤重的特製冰刀,均勻用力,在賽道上持續修出成型的滑行曲面。

  ——日常清掃,是進行冰面養護巡查,清理賽道冰坨和雪霜。

  每一項工作,都是體力、技術和意志的綜合考驗。

  2020年春節,小海陀下萬家燈火,不遠處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成為北京市唯一不停工的項目工地。製冰師團隊正趕在賽道正式製冷前,在國際製冰師帶領下利用自然溫度晝夜練習。然而,疫情突然襲來,場地預認證「換檔」10月。

  按照國際單項組織規定,新建場地在舉辦國際比賽前,要經過運動員實際滑行和技術官員現場考察認證。北京冬奧組委結合疫情防控與國際單項組織多次協商,採用由中國國家雪車隊、鋼架雪車隊和雪橇隊擔負部分滑行測試任務的辦法。對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來說,這次場地預認證必須拿下。

  酷暑8月,製冰師們加練體能,每天上午、下午各跑5公裡。9月18日,場館氨製冷系統再次啟動。製冷成功後,10月初,場館迎來賽道主角。

  這是長期在外租借場地訓練的中國隊第一次踏上自己國家的賽道。製冰師們同樣興奮,場館運行的首次「大考」就此掀開序章。

  一段為冬奧燃燒的歲月

  「我們要同時保障三支國家隊訓練,這意味著每人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

  「如果在賽道裡忘了東西,那相當危險,我們要提前20分鐘向塔臺報告,已完成,可以滑行!」

  山谷幽邃、賽道冰封,但人心火熱。

  國家隊上午9點上冰,製冰師們凌晨5點就到崗了。10月初,室外氣溫比較高,山區夜間空氣溼重,賽道表面結出厚霜,清晨除霜就要兩個多小時。冰面低至零下10攝氏度,隊員們卻熱得穿短袖幹活。從清晨到晚上,他們守候到最後一批國家隊隊員離開。這時,更為徹底的冰面檢查和修補才剛剛開始……

  11月中旬,國際奧委會在官網發布消息,北京冬奧會的雪車雪橇場地認證成功。國際雪橇聯合會、國際雪車聯合會的主席和相關專家不吝讚美,說這是準備出色的賽道,是最出色的認證。

  外方專家來認證賽道那天,李開順守了一夜。領導凌晨3點半問他,老李,有沒有問題?他說,95分。後來外方專家打分:98分。

  受聘前來指導和幫助的國際製冰師馬丁說:「(製冰)我已經做了12年。你很難在幾個月甚至一兩年裡完全掌握,但他們非常努力,每一天都在進步,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在這裡工作。」

  從保安隊長轉行來的劉福喜有次聽中國隊員說起在國外訓練時要看人臉色,他當即說,現在在咱自己家,隨便滑!「所以,幹這份工作挺驕傲的,14億人裡就我們20個,對不對?」

  這是因冬奧而火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的「日程表」為何頻現冬奧元素?
    (近觀中國)習近平的「日程表」為何頻現冬奧元素?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題:習近平的「日程表」為何頻現冬奧元素?  作者 鍾三屏  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芬蘭總統尼尼斯託在北京共同出席「2019中芬冬季運動年」啟動儀式,正式開啟兩國的「冰雪之約」。
  • 「繼承」與「創新」成為冬奧組委關鍵詞,這五年,「冬奧人」是這樣...
    takefoto供圖北京冬奧組委媒體運行部部長 徐濟成經驗為基礎 奇思配妙想從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之日起就參與其中的媒體運行部部長徐濟成認為,「繼承」與「創新」是過去5年北京冬奧組委工作的關鍵詞。我們參與到了整個奧林匹克的創新當中,這需要眼界,而我們國家這麼多年來所經歷的一切,讓我們成為了世界體育推廣、體育賽事管理和運行的新生力量。」 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冰壺項目競賽主任 王冰玉角色轉變快 事事都精細「當運動員的時候我只需要了解冰壺的技戰術就可以,現在更多的是要知道如何舉辦一場成功的賽事。」
  • 中國14億人口,3.5億個家庭,能拿出40萬存款的家庭有多少
    家庭平均存款不超20萬眾所周知,中國人口超過14億人,按照這個數據計算,那麼中國的家庭數量大概為3.5億個。根據往年國內儲戶存款餘額74萬億元來計算,那麼平均每個中國家庭的存款為5萬元。如果每個家庭按照3~4口人來計算,那麼單個家庭的存款在15~20萬元之間。
  • 全球78億人,14個國家人口超1億:亞洲7個,美洲3個
    對於這個常識性問題,估計有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60億」,因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很多的文章和作品中,都使用了了「全球60億人」的說法,甚至於至今仍有不少人還這麼說。實際上,全球60億人早就成為過去式了,1999年10月12日全球第60億位居民在塞拉耶佛誕生,標誌著全球人口進入60億大關,這在當時也算是世紀之交的一個小熱點話題。
  • 上海有個北京冬奧「補給站」,楊揚5年創業培養冰雪人才
    上海有個北京冬奧「補給站」,楊揚5年創業培養冰雪人才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18-07-19 14:06 來源:澎湃新聞
  • 《遊戲人生》連環絕殺包空前火熱
    被玩家譽為《遊戲人生》中的「搶包山」行動——「連環絕殺包」發號已經在9月22日火熱揭幕,無論是MM還是GG都顧不得儀態一哄而上,大家早就知曉這是《遊戲人生》中最有料的新手包,誰都怕錯過,搶包行動一開始,隨即引來玩家們的火熱哄搶。
  • 悲慘的衛星:僅有14億年的壽命,它就是45億公裡之外的海衛一
    太陽系最冷的天體,同時也是海王星所有衛星中最大的一顆,它就是海衛一,同時也被稱為最悲慘的衛星,如今僅有14億年的壽命,距離我們45億公裡之外,它身上到底經歷了什麼,竟然被認定為最悲慘的衛星科學家們猜測大約在14到36億年內它會達到一個洛希極限,最後海衛一很可能會和海王星大氣層相互碰撞,又或者進行分裂從而形成一個環。
  • 中國14億人你第3,全球74億人你第135!
    中國14億人你第3,全球74億人你第135! 體育運動中,有些成績常常被當成一道坎,並不是說你跨入這道坎,你就能拿冠軍,而是跨入這道坎,你就是全世界頂級!比如百米跑進10秒內!
  • 「冰墩墩」「雪容融」躍然機上,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飛
    中航集團總經理、國航總裁宋志勇表示,隨著北京成為國際上唯一舉辦夏奧和冬奧會的「雙奧城」,國航再次牽手奧運,成為「雙奧企業」。國航「冬奧冰雪號」承載著冬奧吉祥物的美好寓意,承載著對北京冬奧盛會的美好期待,向世界傳遞來自中國的真誠邀約。
  • 冬奧首架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航
    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周音)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下稱「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5日正式首航北京至成都;2022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倒計時500天系列活動拉開序幕。國航「冬奧冰雪號」主題彩繪飛機得名源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各取首字「冰」「雪」既體現了冬奧會冰雪運動特點,又緊扣「純潔的冰雪激情的約會」美好願景。
  • 今早,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飛貴陽
    9月18日09時19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緩緩降落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首次亮相築城。 「 我就是特意買的這一班航班飛貴陽,打卡冬奧主題機。」 旅客馮女士告訴記者。貴賓休息室、登機口、機坪為「冬奧冰雪號」飛機首飛貴陽開展迎接活動。
  • 首架北京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正式亮相
    9月5日,北京冬奧組委同國航聯合設計噴塗的首架北京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正式亮相。5日上午,該飛機從北京飛到成都,標誌著2022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倒計時500天系列活動拉開帷幕。此外,在「冬奧冰雪號」從北京飛往成都的路上,國航機組人員還向機上的乘客們普及了部分冰雪知識,花滑世界冠軍龐清和
  • 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廣州
    央廣網廣州9月7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張菁)9月7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亮相廣州。這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組委」)攜手航空客運服務合作夥伴國航設計噴塗的首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主題彩繪飛機。
  • 冬奧森林公園亮相 延慶賽區已呈現「最美冬奧城」
    ■感受自然  30餘萬株喬灌木環抱賽區  小海陀山腳下、距離冬奧延慶賽區核心區8公裡,冬奧森林公園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這座公園佔地22公頃,在公園內不僅可以觀賞到海陀山的優美風光,還可以感受森林自然步道,了解冬奧相關知識,公園內還有300多棵從賽區核心區移栽下來的珍貴樹種。  不僅僅是冬奧森林公園。
  • 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上海
    國航「冬奧冰雪號」主題彩繪飛機穿越水門。 殷立勤 攝國航「冬奧冰雪號」主題彩繪飛機穿越水門。殷立勤 攝中新網上海9月9日電 (記者 殷立勤)9月9日11時許,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簡稱「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平穩降落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機徐徐穿過「水門」,接受民航界以最高禮遇向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舉辦送去的祝福。
  • 北京冬奧首個改造場館完工!
    據市重大項目辦介紹,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11月27日正式完工,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一個實現完工的改造場館。目前,場館比賽大廳內已開始新一輪的場地轉換結構搭建,全新的冰面將於年底前完成。該場館在2019年首次完成遊泳池與冰場的轉換,成為世界首座完成「冰水轉換」的場館,實現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當年12月,場館成功舉辦了中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並完成了賽道認證,成為第一個開啟了高規格冰上賽事、並率先進入實戰測試階段的冬奧場館。根據改造方案,「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結構、防水、膜維修等工程領域,約70個獨立施工區,50000平方米的改造面積。
  • 國航「冬奧冰雪號」主題彩繪飛機亮相杭州
    [video: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杭州]《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趙瑜 報導:9月14日,國航「冬奧冰雪號」主題彩繪飛機亮相杭城。隨著北京成為國際上唯一舉辦夏奧和冬奧會的「雙奧城」,國航再次牽手奧運,成為「雙奧企業」。國航「冬奧冰雪號」承載著冬奧吉祥物的美好寓意,承載著對北京冬奧盛會的美好期待,向世界傳遞來自中國的真誠邀約。國航將堅決貫徹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堅決履行企業責任,不斷提升冬奧服務保障能力,用心用情助力辦出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
  • 別具一格 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杭城
    9月14日13時50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簡稱「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首次亮相杭城。該飛機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簡稱「北京冬奧組委」)攜手航空客運服務合作夥伴國航設計噴塗的首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主題彩繪飛機,機型為波音737-800。
  • 冬奧新航程 一起500天 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亮相山城
    今日(11日)中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簡稱「國航」)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亮相山城。此次彩繪飛機的串飛工作,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飛機局部細節隨著北京成為國際上唯一舉辦夏奧和冬奧會的「雙奧城」,國航再次牽手奧運,成為「雙奧企業
  • 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來上海了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9月9日報導: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今天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亮相。飛機徐徐穿過「水門」,接受民航界以最高禮遇向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舉辦送去的祝福。東方網記者了解到,國航「冬奧冰雪號」主題彩繪飛機得名源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