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的衛星:僅有14億年的壽命,它就是45億公裡之外的海衛一

2020-12-28 暢遊快訊

太陽系最冷的天體,同時也是海王星所有衛星中最大的一顆,它就是海衛一,同時也被稱為最悲慘的衛星,如今僅有14億年的壽命,距離我們45億公裡之外,它身上到底經歷了什麼,竟然被認定為最悲慘的衛星!

1946年10月10日,威廉·拉塞爾通過自己的儀器發現了「海衛一」,這一天是發現海王星後的第17天,與此同時威廉·拉塞爾還發現海王星上有一個環,雖然這個環被證明真實存在,但是關於威廉·拉塞爾的發現存在一定的質疑,畢竟真實的海王星十分昏暗,單憑威廉·拉塞爾自己簡單的儀器設備是難以發現的!但是「海衛一」的被發現是毋庸置疑的,國際上便以希臘海神「崔頓」為其命名。

當海衛一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們就開始對其進行觀測,在日積月累的探索中發現,海衛一的軌道十分特別,和其他大衛星不同的是它擁有一個逆行軌道,也就是軌道公轉方向和其他行星自轉的方向截然相反。可是逆行的衛星是不可能和其母星同時在太陽星雲中產生,很有可能是被海王星捕獲的柯伊伯帶天體!因為海衛一的軌道本來就與海王星相近,再加上這個逆行軌道,會繼續受到潮汐的作用。科學家們猜測大約在14到36億年內它會達到一個洛希極限,最後海衛一很可能會和海王星大氣層相互碰撞,又或者進行分裂從而形成一個環。

海衛一地質比較活躍,仔細觀察海衛一的表面比較年輕且複雜,而且海衛一的大小、密度以及化學組成和冥王星很相似。通過旅行者2號對海衛一的觀察可以確定海衛一上有一層冰作為地殼,而下面則是一個很大的核,而這個核的質量佔海衛一質量的三分之二!而海衛一的表面則是有凍結的氮組成,也含有乾冰、水冰、一氧化碳以及甲烷的成分。而海衛一的南極地區則是被大量凍結的氮以及甲烷覆蓋,也偶爾會出現撞擊坑以及噴泉!

海衛一的出現,科學家們都有相同的問題:是否有生命的存在!根據上面的描述來看,海衛一應該是不會有生命的跡象的。因為海衛一的大氣主要是由氮以及甲烷組成,雖然地球上的大氣層也有氮氣,但是二者並不是同一個概念,上面還說道海衛一是最冷的天體,所以海衛一的表面十分寒冷,擁有大量甲烷的地方是不會有生命存在的!所以對海衛一的探測僅限於生命之外的秘密,都知道甲烷是一種致命的氣體,就像地球的南北極凍土層下面都埋藏著大量的甲烷,如果這些甲烷被完全釋放,地球上的人類以及其他生命將全部消失,生機不再,而海衛一就是一種充滿「甲烷」病毒的天體。

海衛一不僅距離我們很遙遠,就連它的壽命僅有14億年,而導致它壽命短暫的原因之一和它的軌道有很大的關係,不過目前海衛一對人類的研究價值不是太大,14億年的時間也足夠人類對其進行研究!

相關焦點

  • 海衛一崔頓:太陽系第七大衛星,可能是一個被海王星俘獲的衛星
    海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為遙遠的一顆行星,距離太陽大約3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距離為1.5億千米),和木星、土星、天王星一樣,海王星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由於海王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人類對它的研究還不十分深入,迄今為止只有旅行者2號探測器到訪過海王星。
  • 金星、木衛一,還是海衛一?-虎嗅網
    PS:旗艦級除了深空探測項目之外,還有天文等其他領域的探測任務,但新疆界和發現級任務都只有深空探測項目(圖片來源:作者自製)是的,Discovery項目主打成本低、周期短、見效快的小型項目,目前通常每個任務的預算不超過4.5億美元,設計壽命不超過36個月,探測目標精簡明確。通俗來說就是:更快、更好、更便宜,有生之年還能再看幾十個。
  • 盤點神秘的海王衛星大家族!海衛一竟是被俘獲的,竟還軌道逆行
    目前太陽系內已知的衛星數量,總共為205顆。其中地球的衛星最少,只有月球這一顆衛星。接下來就是火星,擁有兩顆衛星。海王星擁有14顆衛星,天王星約有27顆衛星。目前擁有79顆衛星。以及極為先進的宇宙探測設備,這一記錄就被土星打敗了。如今人們發現土星擁有82顆衛星,成功的創造了新的記錄。而且是記錄有可能被打破!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海王星的衛星大家族。海王星的14個衛星,是一個奇怪的組合。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冰和石頭組成的土豆狀星體。這些衛星有的離海王星遠,得需要29年才能環繞一周。
  • 海衛八「普羅秋斯」:海王星第二大衛星,也是太陽系最暗天體之一
    海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海王星距離太陽大約45億千米,大約是地球距離太陽距離的30倍,所以海王星是一顆溫度很低的行星,其表面溫度大約為-214℃。海王星也是太陽系體積第四大,質量第三大的行星,是一顆氣態行星。
  • 不應該存在的恆星,宇宙僅有138億歲,它卻有144.6億年的壽命!
    在聖經當中有一個活了969年的人物叫做瑪士撒拉,在西方國家中,它通常來形容一些長壽者。在太空當中也有這樣一顆星球,叫做瑪士撒拉星。言外之意就是這個星球的壽命也是非常長久的,它的存在完全打破了科學家對於恆星的認知。甚至認為這顆恆星本不應該在宇宙中存在著,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顆恆星究竟存在了多少年呢?
  • 65億公裡之外!探索「天涯海角」的新地平線號發現了一個奇怪事情
    距離太陽65億公裡之外的幽暗太空中,NASA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正在駛向柯伊伯帶一顆代號為2014 MU69的冰凍小行星,這一距離比冥王星還要遠16億公裡!科學家將這顆小行星形象地命名為Ultima Thule(天涯海角)。
  • 卡戎的秘密,60億千米之外的神秘天體,它究竟是衛星還是伴星
    曾經有人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邊緣,後來科學家們又給出了一個定義,以太陽的引力範圍作為邊界的區分。真實的邊界究竟在哪裡,也許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給出的定義會越來越準確。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柯伊伯帶是狹義的太陽系邊界。在狹義的太陽系邊緣地帶,這裡只有黑暗,寒冷與孤獨,這裡是一片寂靜的死亡之地,這裡就是「柯伊伯帶」。
  • 這艘飛船在14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號衛星發射升空,拉開了我們人類航天的序幕,在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飛行了一周,事實證明,我們人類是可以邁向太空的。事實上,我們人類確實是看到過一些在上億公裡外拍攝到的地球畫面。其中一張就是在2013年7月19日「卡西尼」號無人飛船在距離我們地球大約14.4億公裡外拍攝到的地球。
  • 「闖入者」海衛一打破海王星衛星隊列—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Mark Garlick/Science Photo Library 它的到來就像一顆落錘球。海王星有著太陽系中最奇特的衛星之一,原因都來自海衛一。這顆行星的最大衛星很可能闖入了海王星的衛星系統,而在它來臨之前那裡很平靜,它的到來讓一切變得不再同步。 行星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懷疑,巨大的海衛一是海王星系統之外的一個「闖入者」。
  • 222億公裡之外,孤獨的旅行者1號繼續前行著,它的目標會在哪裡?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突然而來的天災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從此稱霸地球1.6億年恐龍時代結束了。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演化,終於在數百萬前誕生人類。人類誕生之後,又花費了數百萬年的時間走進了文明時代,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
  • NASA「三叉戟」任務將訪問海衛一
    圖像顯示,海衛一的冰封地表相對比較年輕,並已被噴出的新物質一遍又一遍地覆蓋重塑。這些物質究竟是什麼,又是來自哪裡呢? 這樣一顆距離太陽比木星還要遠6倍的古老衛星怎麼可能現在還仍舊活躍呢?它的內部是否有什麼物質溫度足夠高以至於能夠驅動這項地質活動?
  • 宇宙中的巨無霸,可以裝45億個太陽,相比之下地球類就是一粒塵埃
    宇宙中的巨無霸,可以裝下45億個太陽,相比之下地球類似於一粒塵埃。下邊這張圖片就是旅行者一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之外所拍攝的,地球在這張圖片中僅僅佔據了大約0.12個像素點,就像是一粒塵埃。人類這個物種是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但是目前最遠的足跡已經到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了,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也已經飛到了220億公裡之外。
  • 新發現海王星的小衛星,其實來自海衛八?
    這個名為「海馬」(Hippocamp)的小衛星與海王星另一個更大的衛星異常接近,這顆大衛星就是我們熟知的海衛八(Proteus)。通常情況下,像海衛八這樣的衛星會對自己的運行軌道進行「清理」,利用引力的作用將較小的衛星掃到一邊或是直接吞併。那麼,為什麼海馬這顆小衛星卻會存在呢?
  •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那麼地球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今也有45億年的歷史了。事物的壽命說到這兒,可能有些人覺得,壽命有什麼好講的。確實,對於人一個人來說,人的壽命就是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這段時間。單個生命體從誕生到死亡,這一整個周期就是生物的壽命。對於非生命體,顯然,我們需要重新思索壽命這個概念。比如一個玻璃杯,從製造成型,再到支離破碎,這便是我們認為的一個玻璃杯的一生。對於地球而言,地球從誕生到毀滅,這便是它的一生,所經歷的時間便是壽命。誕生和毀滅,其實是物質從一種存在狀態轉變成了另一種狀態。這麼看來,事物的壽命就是其在某一變化階段所經歷的時間。
  • 海王星的14顆衛星中,這顆居然環軌道「逆行」,科學家這樣解釋的
    眾所周知,在我們人類家園地球所在的恆星系統太陽系,它曾經擁有9大行星,在2006年天文國際大會上,人類把冥王星降級了,降為了矮行星,從此只有8大行星了。在這八大行星中,有兩顆行星無疑是最孤獨的,那就是水星和金星。為什麼這麼說呢?
  • 14億公裡外一張照片被傳回,到底有何內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但是人力的進化史從智人算起,也就是二十多萬年而已。但是目前我們已經初具規模,不僅上了天,竟然還登上了月球,38萬公裡外暫時是人類最遠的足跡。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人類可能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的壯舉,屆時最遠的足跡可能變成了5500萬公裡甚至是4億公裡,這就是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 獨特海衛一自然環境:一個完整季節周期為688年,包含164年子周期
    海衛一是海王星最大的衛星,直徑為2706千米。它的外殼布滿冰,但密度又很大,證明內部有一個堅實的巖石核心。旅行者2號在1989年飛過海衛一時,發現了海衛一凍結的氮冰極冠。以前在地球上用光譜法也探測到過這個氮冰極冠。就像火星極地冰冠中的二氧化碳一樣,這些冰冠在夏天可能會因為升華(而不是融化)而收縮,從而將其中的氮添加到海衛一稀薄但還算可觀的大氣中。
  • 太陽壽命還有50億年,人類最多卻撐不過1億年,這是為什麼?
    太陽滅亡過程其實不用杞人憂天,科學家預測,太陽的壽命有100億年,如今才過50億年,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因此人類完全可以用50億年時間發展成為宇宙七級文明,從而在宇宙中找到新的家園進行星際移民,從而延續人類文明;科學家同時還表示,雖然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但是並不代表人類還有50億年的時間,確切的來說,人類只剩下不到
  • 一星一世界,細說太陽系衛星深處的大千世界
    太陽系內層行星示意圖綜上,45億年的時光中,水星和金星孤獨地運行著,沒有伴侶。地球地球的衛星月球,直徑3476千米,是地球的27.2%,對於一顆天然衛星來說,這個尺寸是很大的。很多人認為,它來自於30多億年,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與地球發生的驚天碰撞。今天,月亮距離地球約38萬千米,且已經被地球潮汐鎖定,永遠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 10年的緊追不捨,飛行64億公裡,獲得7萬張照片,它看見了什麼?
    自「冷戰」開始,太空中的各種衛星,飛行器,飛船已經數不清有多少,也可以說是冷戰開闢了太空這一新領域。目前旅行者1號即將飛出太陽系,這已經是了不起的壯舉,但是還有一個十分了不起的無人飛船,緊追不捨10年,飛行64億公裡,並獲得7萬張照片,那它看見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