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海衛一自然環境:一個完整季節周期為688年,包含164年子周期

2020-12-05 無名狂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海衛一是海王星最大的衛星,直徑為2706千米。它的外殼布滿冰,但密度又很大,證明內部有一個堅實的巖石核心。旅行者2號在1989年飛過海衛一時,發現了海衛一凍結的氮冰極冠。以前在地球上用光譜法也探測到過這個氮冰極冠。就像火星極地冰冠中的二氧化碳一樣,這些冰冠在夏天可能會因為升華(而不是融化)而收縮,從而將其中的氮添加到海衛一稀薄但還算可觀的大氣中。

海衛一的大氣主要由氮構成。形成其地殼穩定的「基巖」冰似乎是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的混合物,也有可能有氨,但氨在光譜探測中幾乎是不可見的。 海衛一的最佳圖像解析度約為每像素400米,它們揭示了極地冰冠之外複雜的地質表面,包括了可能是由冰火山形成的各種地貌。在海衛一的表面,隕石坑隨處可見,但數量並不多,而且很有可能大部分表面隕石坑的歷史都不到10億年。

海衛一另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是,它擁有從極地冰冠噴發出來的間歇泉,能夠噴出高約8千米的黑色粒子。海衛一有些由氮晶體組成的高空雲,類似於我們大氣層中的捲雲。 旅行者2號只能看到海衛一南極的冰冠,因為在旅行者2號飛過海衛一時,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處於黑暗之中。海衛一上的季節很奇特,這是海王星29.6°的自轉軸傾角加上海衛一21°的軌道傾角共同作用的結果。此外,海衛一的軌道平面圍繞海王星的軸進動,因此,海衛一的一個完整季節周期並不等於海王星164年的軌道周期。

海衛一的一個完整季節周期為688年,其中包含164年的子周期。在整個季節周期中,海衛一上的太陽可以垂直照射的緯度範圍在北緯50°到南緯50°之間。旅行者2號飛越海衛一時,海衛一正巧接近南極的夏至,太陽垂直照射南緯50°。因此海衛一北半球大部分地區正處於黑暗之中,無法被觀測到。旅行者號觀測到,在陽光照射下,海衛一的南極冰冠正在消退。

1997年從地球上的觀測證實了海衛一南極冰冠會升華為氣體的事實,表明自旅行者號與海衛一相遇以來,海衛一的大氣壓力在八年內增加了一倍。與此同時,看不見的北極冰蓋可能正在生長,因為大氣中的氮凝結在北極寒冷的表面上。

相關焦點

  • 元素周期表仍為完結?科學家正在開啟第八周期元素世界的大門!
    任何額外的元素預計將包含超過第七周期較大的元素的數目,因為他們的計算有一個額外的所謂的標準,至少包含18種元素的部分填充g-orbitals各周期。表外第八周期元素是由Glenn T. Seaborg在1969年提出的。
  • NASA「三叉戟」任務將訪問海衛一
    一石三鳥 旅行者2號在海衛一上發現的那些神秘羽狀噴射物非常耐人尋味。土衛二上發現的羽狀噴射物,以及可能存在於木衛二上的羽流,均被認為是由來自星球內部的水透過厚厚的表面冰層噴發而出所導致。如果海衛一上的羽狀物來源於海洋,這一發現則將為科學家們提供關於海衛一內部海洋形成的新線索。
  • 「沙羅周期」是一個天文術語
    這個「Nordical」周期幾乎跟沙羅周期期間的一個太陰月(223 x 29.53 天= 6,585.19 天)的整數相等。因為沙羅周期的真正長度是6585.32天,因此你必須等三個沙羅周期,才能在地球上的相同地點看到日食再次發生。世界各地在沙羅周期中的連續食,有三分之一的是通過這種方式發生的,在3個沙羅周期後,即54年零33天後,日食幾乎又在相同的地理位置出現。
  • 美科學家認為海衛一是海王星的「俘虜」
    海王星有顆名為海衛一的奇特衛星。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逆行衛星,運行軌道獨特。美國科研人員認為,它可能是海王星從一個雙星系統中俘獲的。  海衛一大小與冥王星相仿,圍繞海王星旋轉的方向和海王星自轉的方向相反,所處的位置恰好在海王星的內層衛星和外層衛星軌道之間。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也有逆行衛星,但大小都比不上海衛一,軌道也沒這麼獨特。因此,海衛一的來源成為一個謎。   美國天文學家10日報告說,海衛一很可能原先是圍繞太陽旋轉的一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遇到海王星後被其俘獲。這一觀點發表在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 波塞冬之子——你所不知道的海衛一
    海衛一獨特的軌道海衛一作為大型衛星因其逆行軌道而成為了一個相當奇特的存在。圖源NASA海衛一在每141個小時繞海王星一圈的同時也自轉一圈,所以它總是用同一面朝著海王星。海衛一的獨特在於它是唯一逆行公轉的大型衛星,也就是說,它在與行星旋轉方向相反的軌道上運行。有許多逆行軌道上的小型衛星因被探測到而聲名大振,其中就有海王星的另一個衛星海衛二。
  • 【招商宏觀謝亞軒】美元周期究竟是什麼性質的周期——關於美元的...
    問:美元周期的時長是多少年?   答:16至18年。為什麼?確定周期時長的方法很多,有些可能非常複雜,不過大道至簡,一個簡單的方法是看拐點。,分別是在1978年10月,1995年7月和2011年7月,其周期時長分別為17.8年和16年。
  • 金星、木衛一,還是海衛一?-虎嗅網
    海衛一:猶抱琵琶半遮面1846年10月10日,僅僅在德國天文學家約翰·伽勒發現海王星的17天後,英國天文學家威廉·拉塞爾發現了海王星最大的衛星——直徑2700公裡的海衛一。在太陽系的所有大衛星裡,海衛一其實挺特別的。
  • 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圈,難道地球就要毀滅一次?一個周期多長?
    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圈,難道地球就要毀滅一次?一個周期多長?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圈是不是地球生命就毀滅一次,而不是地球毀滅一次,畢竟地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之久,談不上毀滅!那麼,即使說地球生命毀滅一次也沒有證據證明這點!
  • 植物對光周期反應的不同與其原產地生長季節的日照長度有很大關係
    不同緯度地球表面一年中光周期的變化存在著差別。讓我們看看我國所處的北半球的情況。北半球不同緯度地區晝夜長度的季節性變化如圖10-1。在一年中的不同季節裡,日照長度變化幅度隨緯度而異。從春分到秋分,緯度越高的地區,日照越長。從秋分到春分,日長變化的情況則相反。
  • 【廣發宏觀郭磊】庫茲涅茨周期、朱格拉周期、庫存周期的三期疊加
    第二,庫茲涅茨周期(20年長度的房地產驅動周期)正處下行期後段。第三,由於人口自然周期斷檔,中國下一個庫茲涅茨周期並無承接,可能會非常弱。第四,朱格拉周期(8-10年的設備更替和資本投資驅動周期)處新一輪周期前段。
  • 周期規律與上古神仙
    筆者從科學角度出發破解神仙現象,並取得一些有價值的成果,發現神仙現象與周期規律有一定關係,今著文供大家參考。一、自然周期四柱又稱為八字,就是年月日時分別用天幹地支來表述形成的四組幹支。通過四柱信息預測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件稱為四柱預測學,是易經預測的一個分支。
  • Science | 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全腦突觸圖譜
    人類大腦皮層中包含超過100萬億個突觸【1】,每個突觸本身又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由數千種不同而相互協作的信號轉導蛋白組成的實體【2】(圖1)。Grant研究組在Science發表文章A brainwide atlas of synapses across the mouse life span,揭開了小鼠整個生命周期中動態變化的突觸全腦圖譜,為大腦中突觸的時空結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 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天。那太陽繞什麼公轉呢?周期又為多少?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由近到遠處於第三的位置,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365天。離太陽越近,公轉周期就會越短,像離太陽最近(大約距離太陽5970萬千米)的水星,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88天。而離太陽最遠(大約距離45億千米太陽)的海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164年。
  •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元素嗎?
    不同元素的區別在於質子數的不同,例如,氫包含一個質子,氧包含8個質子,鐵包含26個質子。人類對於化學元素的正確認識始於門捷列夫,他找到了元素的周期規律,並製作出了能夠預測未知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此後,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元素,逐漸填補了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在自然界中,人類可以找到從1號元素氫到98號元素鉲。
  • 【新財富周期系列】「看得見」的朱格拉周期及其驅動因素
    1990年、1999年和2009年,時間跨度均為9-10年。由於這三項指標呈現出同樣的變化趨勢且具有大致相同的周期,可以推斷從1981年至2011年我國經歷了三輪經濟周期。因此,根據朱格拉周期的定義,我們依據GDP增速以「谷-谷」劃分法劃分出這三個周期:第一輪周期為1981年至1990年,第二輪周期為1990年至1999年,第三輪周期為1999 年至2011 年,2011年後進入第四周期。
  • 海衛八「普羅秋斯」:海王星第二大衛星,也是太陽系最暗天體之一
    海王星衛星中,個頭最大的衛星是在1846年發現的「海衛一」,直徑為2705千米,也是太陽系第七大衛星。除了海衛一之外,海王星的其他衛星個頭都比較小,直徑都沒有超過500千米。海王星的衛星海衛八的運行軌道距離海王星大約為11.8萬千米,大約是月球到地球距離的三分之一多,是海王星「內衛星」(包括海衛三至海衛八等6顆衛星)中個頭最大的衛星。
  • 如何計算用戶生命周期天數?
    1、 完整生命周期法取值的用戶對象必須在一個完整生命周期內,計算它們第一天到最後一天的消費天數,取平均值。在這裡我們將用戶的流失天數定位365天,也就是一個用戶>=365天未產生回購,我們默認她成為流失客戶,這時她度過了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那麼她第一次與最後一次的消費時間差則為她的生命周期天數。
  • 萬有引力常數變化周期為5.9年
    現在,科學家發現G值隨時間每5.9年有一個振蕩周期,他們認為G值變化跟測量本身沒有關係,一定還有別的因素在影響著測量結果。   到底「別的因素」是什麼?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加州理工學院退休科學家約翰·安德森與合作者在最近一期《歐洲物理快報》上發表了G值與一種叫做「每天時長」(簡寫LOD)之間關係的論文,其主要觀點是,G值測量能在可預測的方式下變化。
  • 一文詳解互金用戶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方法論
    ,以陸金所、壹錢包、借貸寶、360你財富等各大平臺為例 提供一張完整的用戶全生命周期運營策略表 作為中小型平臺的運營經理,看完本文你需要問自己的六個問題 Part1  用戶生命周期分析的前置條件 基於用戶生命周期的運營策略,最忌諱的就是一上來就對周期分段
  • 元素周期表150歲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完整 化學元素周期表順口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9日在總部巴黎啟動「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活動,將在今年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紀念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編制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俄羅斯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長米哈伊爾·科秋科夫和法國科學院院長皮埃爾·科爾沃等當天為啟動儀式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