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NASA「新發現」,俄媒說蘇聯上個世紀就發現過……
從「預告」到正式宣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項「大發現」賺足了外界目光,然而剛一公布,就被俄媒澆來一盆冷水……當地時間26日,NASA宣布「首次」在有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外媒的報導緊隨而至,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卻有些不同。
-
美國宇航局公布月球重大發現:在陽光照射的月球表面發現水?!
這一發現表明,水可能分布在月球表面,而不僅限於寒冷、陰暗的地方。」↓其實宇航局之前也對月球做過探測,但先前只發現過某種形式的氫(H),但無法區分出水及其化學上的近親羥基(OH)。這個發現對科學界來說意義重大。NASA科學探索司天體物理學部門主任保羅•赫茲說,「這一發現對我們對月球表面的理解構成挑戰,也提出了有關探索深空資源的有趣問題。」比如一旦人類夢想成真地移民到月球上,月球上要是有水就會給新移民帶來諸多方便。當然這一發現也給人類提出了新問題,即水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是如何在嚴酷、無空氣的月球表面持續存在的。
-
俄媒又曝光「外星人」:四臂UFO吸太陽能量(圖)
俄媒又曝光「外星人」:四臂UFO吸太陽能量(圖) 原標題: 最近,有網友公布了一組能證明UFO和外星人存在的「鐵證」照片,而這些照片都是由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共同研製的太空船所拍攝的。消息一公布,ET粉立刻炸開了鍋。這次,是否真的如他們所願,揭開「天外飛仙」的神秘面紗?
-
未來20年美國宇航局太空探測的重大項目
過去一年,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了一系列太空探索計劃,包括讓人類重返月球和利用核動力直升機在土衛六搜尋生命跡象。除了這兩項任務,未來10年宇航局還將實施其它一系列任務,其中包括探測一顆死亡行星的金屬核心,搜尋木衛二地下海洋的生命和拍攝大爆炸。這些任務將耗資數十億美元,橫跨數百萬英裡。就像宇宙不斷膨脹一樣,宇航局的探索觸角也在不斷延伸。
-
美國宇航局早在1978年就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
美國宇航局早在1978年就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9月中旬,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論文引發了廣泛關注,科學家使用望遠鏡在金星濃密的大氣層上檢測到了磷化氫,這種化合物可能來自有機過程,被認為是金星存在生物的一個重要證據。
-
CNN,我們知道你這幾年使了多少壞!
這些年,CNN欠下世界一堆帳。 「做人不要太CNN!」11年前中國網民耳熟能詳的這句話,如今又要熱了起來。因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欠39個在英國遇難者的家屬一個道歉,更欠中國人一個道歉,「儘管其身上的欠帳已足夠多」。梳理CNN這些年在對華報導上的表現,可以發現,它並非是簡單扮演西方媒體詆毀中國的「刺頭」,而是在根本上對中國的發展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
給我們留一塊吧!美國宇航局的「紅色星球」著陸器發現,火星的地殼...
美國宇航局的「紅色星球」著陸器發現,火星的地殼就像一個三層蛋糕 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為研究火星外殼下麵包房狀的組成提供了數據,該著陸器為科學家們發回了除地球外另一顆行星的首次地質解剖。 「洞察號」探測器發現,火星由三層地殼組成,由不同類型的巖石疊層而成,就像一個宇宙生日蛋糕。這些發現將有助於天文學家、行星地質學家和航空航天工程師了解更多關於這顆紅色行星起源和進化的歷史。
-
丁肇中:1976年物理學獎 發現全新基本粒子
《丁肇中:1976年物理學獎 發現全新基本粒子》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丁肇中:1976年物理學獎 發現全新基本粒子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祖籍山東日照,美國人,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
為何美國登月能直播,嫦娥五號卻沒有?難道我們還落後50年嗎
要知道這已經過去51年了,難道半個世紀的發展,人類的直播技術反倒下降了了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為什麼當時的阿波羅登月是彩色的視頻和照片,而嫦娥五號的卻是黑白的圖片呢?是有人造假?還是我們的技術落後了半個世紀?第一個問題,阿波羅計劃的真假?
-
俄媒:2016年氣溫反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的增強有關
(原標題:俄媒:2016年氣溫反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的增強有關) 中國網
-
美國宇航局詳細說明了2024年將花費280億美元重返月球
「近幾個月來,隨著我們鞏固了更多的勘探計劃,我們繼續完善預算和架構。我們要返回月球進行科學發現和經濟效益。月球服預算約5.18億美元;「地面後勤」預算5.52億美元;探測技術預算12億美元,月球發現與探測計劃19億美元,被描述為美國宇航局探測戰略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其中包括「建立登月運輸服務的商業合同」布裡登斯汀在介紹該計劃時寫道:「我們通過公私合作來促進美國太空經濟的工作,使我們能夠實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的成就。」
-
俄副總理:俄坦克製造業發展領先歐美15至20年
中新網5月25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4日報導,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認為,俄羅斯坦克製造工業領先別國15至20年,其他國家的專家很難製造出俄羅斯「阿瑪塔」的現代坦克。羅戈津在被詢問有關德國和法國使用「阿瑪塔」底盤平臺製造類似坦克的計劃時稱,這些計劃「當然是現實的」,從其自身強大的設計能力和傳統來看,這些都是高科技國家。
-
俄媒:美國間諜衛星在近地軌道非常活躍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據俄羅斯衛星網6日報導稱,美國智庫「安全世界基金會」(Secure World Foundation)近日發布的關於世界反太空防禦系統報告指出,美國「同步空間態勢感知項目」(GSSAP)軍事間諜衛星多次秘密靠近俄羅斯和中國的軍用、民用太空飛行器,並對其進行偵察。
-
美國俄羅斯日本均有重大發現
美國確認月球存在水,俄專家補刀:太陽系可能有外星生命 地球人類是宇宙當中唯一的智能生命嗎?太陽繫到底有沒有外星生命?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科學家。最近,美國日本俄羅斯科學家均有了重大發現。或許,上述問題將會很快揭開。
-
(俄媒看中國)「仙女」回家嘍 俄羅斯:真是太棒了
(圖片來源:中新社/央視新聞截圖)「嫦娥五號」順利返回 俄媒回溯中國探月工程歷史《生意人報》報導,蘇聯在1976年由「月球24號」探測器採集月壤並帶回地球。中國科學家採用了蘇聯探測器收集和運送月壤的方法。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後44年來首個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
-
美國宇航局喊話 理性看待天災病毒 攻破陰謀論者的謠言
該理論是建立在1581年公曆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反映著地球繞太陽公轉所需的時間,因此,被強調損失了11天。在過去的286年裡,每年都損失了11天,如果把這11天加起來,那麼,其實我們目前應該身處在2012年裡,2020年6月21日應該是2012年12月21日。
-
俄媒:中國2022年發射空間站 並向外國太空人開放
原標題: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俄媒:航天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俄媒稱,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天宮預計將遵循與國際空間站類似的設計標準,並向外國太空人打開大門。
-
第一次重大登月競賽已過去了近50年
1969年7月16日上午9點30分,土星5號火箭離開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A座39號發射臺,與阿波羅11號機組人員一起向月球表面進發。美國宇航局正在建造一枚類似的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 SLS),用於將人類帶到月球和火星。
-
1976年美國「阿波羅20號」太空人登月時曾有驚人發現
1976年,美國航天局曾計劃實施「阿波羅20號」登月計劃,但官方消息稱,該計劃後來由於「資金問題」被迫取消。但現年78歲的前美國空軍僱員威廉姆·勞德裡奇聲稱,該計劃是被秘密實施的。另外,「阿波羅20號」上的太空人們還有驚人發現! 太空人們在拍攝月面照片時,意外拍到了一個巨大的「宇宙飛船殘骸」。據稱,這個龐然大物長達4千米,高達500米!
-
美國宇航局:小行星可能在2068年撞擊地球,你準備好了麼?
地球在其發展歷程中一直受到來自外太空巖石的「襲擊」,但讓我們感到慶幸的是,最近並沒有較大的太空巖石撞擊地球。不過對於天文學家們來說可並沒有絲毫懈怠,他們每天都會對天空進行仔細觀察,以期可以提前發現那些距離地球足夠遙遠的潛在撞擊物,進而能夠使我們提早採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