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Monsters》讓人百聽不厭
一首《Monsters》讓人百聽不厭 現如今網際網路科技十分發達,各種it產品不斷誕生,很多用戶喜歡在業餘時間沉浸於網絡世界裡。當下各種應用軟體功能都豐富,因此大夥的減壓方式也更多了。很多人一刷抖音就停不下來了,數據顯示 原標題:抖音我愛你三千遍是誰唱的什麼歌?
-
中外「指尖」交流 IFSGF國際指彈吉他音樂節曝嘉賓陣容
杭州MAO Livehouse供圖 攝 中新網杭州7月28日電(胡小麗董薰)「靠在窗前,抱著吉他,給心愛的人唱一首情歌……」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夢。吉他作為主要樂器之一,已頻繁出現在流行、搖滾、藍調等眾多音樂領域。而指彈吉他(Fingerstyleguitar)作為音樂界新興的音樂演奏形式,近幾年也開始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
90年代最好聽的100首歌,首首經典,百聽不厭
1990年到1999年,十年之間,湧現出無數深入人心的音樂。寫詞人寫的是自己的故事,聽歌人聽到的,卻是自己的曾經。人好像總是如此。到了無法挽留,才想起ta的溫柔。可這時候開始後悔,又有何用。「明明白白我的心,渴望一份真感情」,這句話,只會唱給最愛的人聽。
-
百聽不厭:讓世界落淚的大提琴曲——《殤》 傑奎琳·杜普蕾
她的琴聲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強大的感染力讓人無法不佇足傾聽,將我們帶入另一個精神世界,感受至純的美麗與悲愁。正因為如此,在她過世了20多年後,依然為世人聆聽和懷念。 傑奎琳·杜普蕾,她是一個把生命託付給大提琴的人,生命在世上僅停留了42年,她的絕響卻在世間流傳,有她悽婉的傾訴、寂廖的守望,還有至死不渝的款款深情...
-
音樂為何讓人快樂?奧秘在於……
法媒稱,音樂為何讓人快樂?研究人員給出的答案是,奧秘在於不確定和出其不意。 據法新社報導,科研團隊統計分析了1958到1991年間美國「公告牌」音樂榜單上745首熱門歌曲的數千組和弦(不考慮旋律和歌詞),包括甲殼蟲樂隊的《Ob-La-Di,Ob-La-Da》、UB40樂隊的《Red red wine》和ABBA樂隊的《Knowing me,knowing you》。
-
名曲欣賞:風流樂器——薩克斯名曲《回家》,美妙絕倫,百聽不厭
家是永不消竭的力量源泉,家是真情澎湃的情感海洋,家是人生最美的擁有,對家的那份忠愛與牽掛,總是那麼刻骨銘心……在超市裡,在公司裡,還有其它地方,很多的場所打烊時就放薩克斯名曲《回家》,讓人立刻想到自己溫馨的家,健步如飛。
-
孩子最近喜歡聽流行音樂,我該怎麼辦?
我的許多學生家長向我反映,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越來越喜歡聽流行歌曲,但是孩子正在學習的是古典樂器,他們就很著急,害怕聽多了流行歌曲會對孩子學習音樂造成影響。國內還有位音樂人叫丁薇,她小時候學的是二胡,進了音樂學院附中以後學作曲,但她一直都很重視鋼琴。民樂的曲庫,相較鋼琴是比較簡單、好學,有天賦的、十四五歲的孩子,二胡的水平有可能已經到了「好得不能再好」的境界了!老師能傳授的技巧也都教給他了,這時候,改學鋼琴就成為不少人的選擇,特別是想成為全方位音樂人的學生,通常都會把鋼琴學得很好。
-
「百杏」把重要事說給百姓聽
庫車市「百杏」微宣講團在村民家中宣講。 庫車市「百杏」微宣講團正在田間地頭宣講。 以「微」著稱 以小見大 11月24日,庫車市烏尊鎮庫木艾熱克村,聽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自治區宣講團老師的宣講,庫車市「百杏」微宣講團團員米熱古麗·吾守爾抓緊時間向老師請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談到創新,怎樣才能讓老百姓懂得創新的重要性?
-
死亡金屬音樂欣賞,一般人都不敢聽
「死亡金屬」是一種興起於激流金屬之後的極端音樂,可以劃為嚴肅音樂。它不僅用噪音、先鋒古典音樂拼命地刮你已起繭的鼓膜,還用放大器把它們放大,用一種絞肉機般的力量怒吼出來。「死亡金屬」是一種興起於激流金屬之後的極端音樂,所有純粹的金屬音樂都可以劃分為嚴肅音樂,欣賞嚴肅音樂的特點是非大眾、非通俗,藝術性、思想性較強。創作者、演奏者、欣賞者都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與音樂素養。當然金屬音樂也屬於極端音樂。在具備上述條件之後你還需要有一顆極端的心。
-
抖音最火的4首歌:《I Do》第4,《最美的期待》第2,第1百聽不厭
第1:《情話微甜》是李朝王聖鋒2017年9月28日發行的一首單曲,由朱賀,宋曉傑填詞作曲,《情話微甜》中刻畫的情感既是如此,讓人羨慕、嚮往。這首歌讓人百聽不厭
-
聽古典音樂 大腦更年輕
核心提示:聽古典音樂提高了「有音樂體驗」的參與者大腦內涉及多巴胺分泌和運輸、突觸神經傳輸、學習和記憶的基因活動。不僅如此,聽音樂還能調節與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的基因,因此,聽音樂能夠幫助保持大腦健康。 聽古典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經常聆聽古典音樂能夠促進大腦中掌管記憶和學習部位的基因活性,同時還能抑制一個同帕金森氏症相關聯的風險基因活性。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聆聽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協奏曲K216(G大調),這首曲子的長度大約為20分鐘。
-
聽一聽音樂,放空自己
音樂的魅力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我感覺音樂可以治癒所有的不開心,靜靜地聽著喜歡的音樂,把所有的煩惱拋之腦後,在音樂中放空自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自己獨居的做晚飯感覺身體被掏空,什麼都不想幹只想躺在床上休息一下,這時候放一首音樂讓自己放鬆下來,還可以有助於自己的睡眠。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蝦米目前擁有包括五月天、EXO等在內的部分歌手的獨家版權,一眾粉絲擔憂,"聽不到偶像的歌了"。也有不少網友為蝦米"撐腰","蝦米是最像音樂App的音樂App"、"蝦米不要關"。而在蝦米音樂官微12點所發布的"新歌首發"動態評論區中,依舊不乏呼喚"蝦米挺住"的聲音,甚至有用戶表示,願意參與眾籌或單獨買蝦米會員,無法面對沒有蝦米的未來。
-
草原本是歌舞鄉 為何卻聽不到歌聲嘹亮……
灑奶敬天的額吉呵 眉宇間為何流露出悲傷 啊呼! 不怕瘟疫逞風狂 我們有愛的正能量 眾志成城支援武漢 誓把冠狀肺炎消滅光 草原本是歌舞之鄉 為何聽不到歌聲嘹亮 和諧安寧的社會
-
十首催眠音樂,失眠就聽它
最東西 田藝苗的田2020/2/2每個人都會失眠,只是程度不同。偶爾失眠可以聽輕音樂來舒緩情緒,讓血壓和脈搏舒張,緩解緊張的心情,能夠助你入睡,甚至有音樂療法來催眠。接下來,給你介紹世界上最能催眠的十首神曲,看看你能堅持多久?
-
貓聽的音樂長啥樣?
有結論表明不同物種可能喜歡不同類型的音樂,也有結論表明,動物不但對人類的音樂不感興趣,甚至有時候討厭人類的音樂,更喜歡安安靜靜的待著。但仔細想想,你可能會有這樣問題:不管動物是否喜歡聽音樂,它們都會對音樂做出反應,這是為什麼?不同動物和人類的聽覺範圍是有差異的。
-
2019走近獨立音樂人光澤 品鑑好音樂
2019年,華語樂壇中風起雲湧,各大音樂才子紛紛為夢想發聲,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回報廣大歌迷們。其中,作為華語樂壇實力派歌手,同時又有著「創作鬼才」之稱的音樂人光澤,也在2019年裡帶給我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先是憑藉著單曲《陪伴》一舉霸佔華語音樂榜榜首,然後又被廣大主流媒體爭相報導,評價極高。
-
其實,大多數喜歡聽純音樂的人,是真正孤獨的人
1.其實,大多數喜歡聽純音樂的人,很多都是有抑鬱症或自卑或真正孤獨的人。他們喜歡在純音樂中獨自品味這常人根本無法忍受的孤獨,他們喜歡在喜歡的純音樂中回憶過去種種的美好,你可能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員,路過的陌生人祝你幸福!
-
音樂助眠,選對「聽什麼」和「怎麼聽」都很重要
事實上,音樂確實是一種睡眠觸發機制,熟悉的聲音會更容易讓人睡著。在一項睡眠的研究中發現,在被調查的1339名失眠患者中,有95%的人表示聽音樂是幫助睡眠的最佳輔助方式。而在另一項針對學習壓力大的學生的調查研究也表明,與平時沒有睡前聽音樂的學生相比,經常聽著音樂睡覺的學生在播放音樂的環境裡入睡速度也會更快,並且覺醒後的精神狀況也更好。
-
聽快節奏音樂 讓鍛鍊更輕鬆
不少人喜歡一邊鍛鍊一邊聽音樂,義大利研究顯示,快節奏音樂可能有助於降低疲倦感、增強鍛鍊效果。圖說: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開幕音樂會。志願者隨機分為4組,運動時要麼不聽任何音樂,要麼分別聽慢節奏、中節奏、快節奏音樂。研究人員評估志願者多項參數,包括運動時心率和自我感覺完成運動需要耗費的體力。結果顯示,與不聽音樂者相比,運動時聽快節奏音樂即每分鐘超過170拍音樂的志願者心率最快,自我感覺耗費體力最少。這意味著運動對她們而言沒有那麼費力,但在提高身體素質方面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