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助眠,選對「聽什麼」和「怎麼聽」都很重要

2020-12-05 菠蘿愛說

在我們的童年回憶裡,不少人最印象深刻的是媽媽在床邊輕聲哼唱的搖籃曲,溫柔的聲音,舒緩的節奏,總是讓我們很快入睡。

所以當我們長大以後,由於生活、工作壓力等因素,在靜夜降臨時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時,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了媽媽的搖籃曲。

事實上,音樂確實是一種睡眠觸發機制,熟悉的聲音會更容易讓人睡著。在一項睡眠的研究中發現,在被調查的1339名失眠患者中,有95%的人表示聽音樂是幫助睡眠的最佳輔助方式。

而在另一項針對學習壓力大的學生的調查研究也表明,與平時沒有睡前聽音樂的學生相比,經常聽著音樂睡覺的學生在播放音樂的環境裡入睡速度也會更快,並且覺醒後的精神狀況也更好。

施力普睡眠研究中心的專家認為,聽音樂是人們比較容易建立並執行的睡前儀式,而睡眠儀式本身其實就是順應人類尋求安全保護的天性。

但什麼樣的音樂會幫助我們更快入睡,真正起到助眠效果呢?

其實不一定非要選媽媽的搖籃曲,或者莫扎特的輕音樂,專家認為,每個人對於音樂助眠的效果是有局限性的,或者可以更直接認為就是因人而異。

但我們還是可以簡單梳理一下「聽什麼」能實實在在幫助我們快速入眠的。

首先,選擇的音樂應該是我們熟悉的,施力普睡眠研究中心在一項測試中發現,在已經入睡的實驗對象播放一些他平時沒有接觸過的音樂時,大腦活動頻率會明顯提升,甚至會讓他提前醒來。這其實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自我保護機制所導致的,反倒是吵鬧的風聲、雷鳴聲等這些我們所熟知的自然聲響會更低概率把人「吵」醒。

其次,變化幅度較小的中低頻會讓我們更容易入睡,相反尖銳的高頻則會讓人變得清醒。這是因為人體的腦電波基本可以按照頻率的高低依次劃分為γ波(伽馬波,30-80Hz)、β波(貝塔波,14-30Hz)、α波(阿爾法波8-13Hz)、θ波(西塔波,4-7Hz)、δ波(德爾塔波,1-3Hz)。頻率越高,我們的身體越是精神去集中思考運算,反之頻率越低,大腦意識會越放鬆模糊。而音樂中的高頻實際上會導致β波甚至γ波的增加,起到讓我們清醒的反效果。

說個冷知識,女性會較男性更容易受高頻影響而難以入睡,或在睡夢中被吵醒,這是因為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負責生育後代的女性會對嬰兒啼哭時發出的高頻信號更加敏感,從而能夠及時覺察的緣故。

當我們知道要「聽什麼」之後,接下來就要想想「怎麼聽」了。

首先,多數人會在躺下後的5分鐘到半小時內睡著,而且在整晚睡眠的前半段裡,我們大多數時間都處於修復機能、鞏固記憶的深度睡眠狀態中,這時整個睡眠環境應該保持穩定、安靜,以便確保有足夠時長的深度睡眠。因此,在使用音樂助眠時,音樂播放時長最好控制在30分鐘以內。

其次,播放音樂的音量要比平常白天更低一些,專家建議最好控制在40-50分貝以內。在深夜時,即便身處喧鬧的大都市,周圍環境的背景噪聲也會從日間的40分貝左右降低至30分貝甚至更低,這時播放的音樂不僅會讓你覺得吵,甚至可能對他人構成滋擾。

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會選擇用耳機來作為睡前聽音樂的工具。但耳機也有它自身的注意點,特別對於採用有線連接的耳機來說,當你睡著以後,耳機線可能會在你翻身過程中發生意外纏頸而導致窒息的風險。當然,也有人會因此而考慮選用藍牙無線耳機,但這類耳機因為需要內置電池,因此較大的體積可以能翻蓋我們側睡,甚至因為異物感而讓我們睡得更加不好。

新近在京東眾籌上線的施力普智能天籟枕無限版,就為我們提供另一種更加便捷、安全的聽音樂方式。

這款枕頭獨特的地方在於內嵌三星、諾基亞等知名手機採用的外放揚聲器,47.8 MGOe*釹鐵硼磁體與高分子鈦晶振膜,不僅保證了HiFi級別的好音質,而且還省卻了用耳機的麻煩及隱患。而且相比上一代產品,施力普智能天籟枕無限版還採用高通旗下CSR低功耗雙模藍牙4.0晶片,不僅安全低輻射,而且充滿一次電,可以連續使用超過30天。

此外,枕頭本身採用7區3D立體護頸設計,配合施力普獨有的親水性智慧棉,能自動化解頭頸每個接觸壓迫點的壓力,而且一直保持低於人的體表2度,帶給你冬暖夏涼的至愛享受。而且施力普親水性智慧棉是目前少數採用歐洲第四代MDI發泡工藝,採用生物提取酵素取代傳統苯類催化劑,讓你睡得更加健康。

目前,施力普智能天籟枕無限版已登陸京東眾籌,並以199元的眾籌優惠價發售,想要音樂助眠的朋友,不妨考慮入手一個試試。

相關焦點

  • 聽「白噪音」,能助眠?--中國數字科技館
    > 《家庭醫生》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家庭醫生》創刊於1983年,由中山大學主辦,是一本面向大眾的健康科普類讀物,始終以「科學普及、健康教育」為宗旨,從1986年至今,連續30年月發行量超過百萬,在民眾和行業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響力
  • 失眠怎麼辦,眾多助眠神器睡眠儀怎麼選?
    那麼,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助眠神器,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層出不窮的睡眠儀該怎麼選現在治療失眠除藥物外,比較流行的方法是物理療法,沒有藥物殘餘的副作用和耐藥性,從神經層面解決人類睡眠障礙問題,提高睡眠質量。小編帶來的這4款睡眠儀都是宣傳採用CES療法,來改善睡眠,但是哪款才更有效果,小編幾款產品各用了四天的使用反饋。
  • 性生活時聽什麼音樂,才能提高戰鬥力?
    都知道Ming姐我閱男無數,姐今天就先講講提高性生活質量最直接的外部因素:音樂。性生活令人愉悅的原因,無非是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腦內啡,達到高潮和快感。音樂同樣能刺激大腦多巴胺、腦內啡的分泌量,所以音樂助性是有科學依據的。事實也如此,很多人性生活時對音樂都有要求,甚至是怪癖,有人必須聽英文,有人必須調到75%音量。
  • 助眠音樂|《失重》,傳說中最強的催眠神曲
    很多失眠的人都希望可以有一個神奇的按鈕,只要一按就能立馬入睡。但很可惜,現實生活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按鈕。於是,大家開始絞盡腦汁,嘗試著各種各樣的助眠方法。其中,聽音樂無疑是每個人都試過的途徑之一。當我們處於過度焦慮或壓抑時,聽音樂是最放鬆、最解壓,也是最無副作用的一種方式。
  • 西湖邊的人都在聽什麼?
    因為歌裡唱著歲月 因為曲裡藏著故事 近日蝦米音樂宣布2月5日將正式關停 許多人的音樂記憶又被喚醒 圈圈踏上了尋訪的路 問問西湖邊的人都在聽什麼
  • 專家:長期聽高頻聲波或損傷聽力
    記者親自體驗了一下,聽了視頻中播放的聲音,並無特別的感覺。在評論區,有的網友表示,聽聽特定的聲音就能健腦,這些聲波不可能這麼神奇;也有人表示,這些說法是有依據的;還有很多人在懷孕時把播放音樂作為胎教的重要內容。那麼大腦與外界的聲波究竟存在什麼樣的聯繫?過了一定年齡,是否有些聲波我們就聽不到了?
  • 聽一聽音樂,放空自己
    音樂的魅力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我感覺音樂可以治癒所有的不開心,靜靜地聽著喜歡的音樂,把所有的煩惱拋之腦後,在音樂中放空自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自己獨居的做晚飯感覺身體被掏空,什麼都不想幹只想躺在床上休息一下,這時候放一首音樂讓自己放鬆下來,還可以有助於自己的睡眠。
  • 聽舒緩音樂寫作業同時鍛鍊左右腦
    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寫作業時聽一些節奏舒緩、分貝低、沒有歌詞的音樂,能使左右腦同時得到訓練,也不會影響功課。但大考之前,應該停止邊聽音樂邊寫作業,讓大腦適應考試的模式。  小孩喜歡戴著耳機做作業,一般家長都會制止,理由是「這樣會分心!」但也有家長發現,孩子雖然聽著音樂,作業也完成得不錯,到底該不該讓他繼續邊聽音樂邊寫作業呢?
  • 貓聽的音樂長啥樣?
    這種聽感喜好上的差異,本質上體現在大腦的差異。人類與恆河猴的聽皮質組織並不一樣,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語音和音樂對人類具有獨特的重要性。也許拿人類的音樂給貓聽,就像你餵貓吃酸黃瓜,它只會覺得噁心到想吐。所以,貓不是不愛聽音樂,只是不喜歡聽你喜歡聽的音樂。那麼,貓到底喜歡什麼音樂呢?
  • 十首催眠音樂,失眠就聽它
    偶爾失眠可以聽輕音樂來舒緩情緒,讓血壓和脈搏舒張,緩解緊張的心情,能夠助你入睡,甚至有音樂療法來催眠。接下來,給你介紹世界上最能催眠的十首神曲,看看你能堅持多久?自然雨的輕喃落雨敲在窗沿,心情隨著雨滴漸漸下沉,直到徹底的放鬆,沒有人聲,沒有器樂,焦慮消散,眼皮落幕,是快速進入淺層次睡眠的腦波音樂,這世上沒有什麼自然的聲音比下雨更讓人舒心坦然了。
  • 經驗分享:給孩子聽每分鐘60節拍的音樂
    益智音樂,除了大名鼎鼎的莫扎特,還有我喜歡的巴洛克音樂。巴洛克原意指形狀不規則的珍珠,是一種藝術形式,由於這種藝術風格的盛行後人稱之為巴洛克時期。這個時期出產的音樂作品就稱為巴洛克音樂。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維瓦爾第和亨德爾。
  • 九月的街頭,是聽世界音樂最好的地方
    橫跨五大洲22個國家的30組音樂家將在今年的天地世界音樂節登場。今年的陣容沒有那麼「根源」,幾乎每位/組音樂家都樂於在本民族的音樂基礎上做融合的實驗。或許我們可以以另一種眼光看待民族音樂的融合——他們生活在當下,音樂裡除了祖先的聲音,現代生活中的聲音亦是非常合理的存在。 選了五組音樂家作推薦。
  • 聽古典音樂 大腦更年輕
    核心提示:聽古典音樂提高了「有音樂體驗」的參與者大腦內涉及多巴胺分泌和運輸、突觸神經傳輸、學習和記憶的基因活動。不僅如此,聽音樂還能調節與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的基因,因此,聽音樂能夠幫助保持大腦健康。   聽古典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經常聆聽古典音樂能夠促進大腦中掌管記憶和學習部位的基因活性,同時還能抑制一個同帕金森氏症相關聯的風險基因活性。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聆聽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協奏曲K216(G大調),這首曲子的長度大約為20分鐘。
  • 抖音瑪卡巴卡是什麼歌 抖音蹦迪音樂瑪卡巴卡BGM在哪聽
    抖音瑪卡巴卡是什麼歌? 抖音最可愛的蹦迪BGM叫什麼名字?首歌是來自於動畫影視《花園寶寶》裡面的一段歌曲,這一段是非常有模型的,而且比較短。抖音瑪卡巴卡是什麼歌?抖音上最近有一首非常可愛的蹦迪歌曲,很多人都在問名字,因為真的很熟悉啊,好像在哪裡見過,其實小編想說的是這個音樂是花園寶寶的音樂啊,哈哈哈是不是一點都不違和。下面就來欣賞一下吧!
  • 音樂軟體是如何收費的?網友抱怨:再不改收費規則,歌都聽不起了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聽音樂,音樂不分年齡,不分國界,只需一段旋律就能把你帶到另一層空間。很多年輕人為了舒緩生活的壓力,會選擇聽音樂,失眠的人也會聽音樂。總而言之,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音樂開始了收費,讓很多聽眾不能像以前那樣免費聆聽。
  • 聽說聽這些音樂還可以提高智商?
    想必大家都希望有一個高智商的大腦吧,一個智商高的人具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生活當中也經常能及時的發現問題,那麼,大家可能認為一個人的智商高不高是天生的,後天提升智商這個觀點看起來不太現實,其實這種看法也不完全錯誤,只是理解不同,我們不妨把提高智商這一詞改為提高智力,這樣一來就好理解的多,那麼,真的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提高智力嗎?小鍾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提高智力的方法,據說很管用。
  • 寫作業聽點啥
    眼瞅著大過年的,誰家孩子還不得看書寫作業呢,奈何貧窮家庭房子太小,自己的閾值又太低,高頻噪聲濾波性能太差,稍微聽到一點人聲就會被吸引過去,生怕錯過什麼重要情報
  • 安利一首助眠神曲:「我上個月聽完這首歌,今天才醒」
    由於跨文化音樂巨大的多樣性,很難有一首音樂對所有人都起到普遍作用。 擁有億級付費用戶的音樂流媒體Spotify曾披露,在他們的用戶所創建的「助眠歌單」裡,最常出現的歌曲其實是crooner Ed Sheeran的《Thinking Out Loud》。
  • 英文外刊,聽著音樂開著刀,部分人不知道手術室裡的這些真相
    在英國喜劇短劇《哈裡與保羅》裡,查爾斯和謝裡登這兩位外科醫生正在試圖決定他們手術時要聽些什麼。Such a scene is not that unusual in an operating theatre.
  • 聽古典音樂讓你變聰明?「莫扎特效應」是真的嗎?
    測驗結果顯示,聆聽莫扎特音樂的那組學生,比聽放鬆指令或是什麼都沒做的學生,成績都要來得好,而進步的幅度,相當於比他們原本的智商高出了八或九分──這對他們來說可是很有用的。在這項測驗中,學生們要看一些經過折迭裁剪的紙張上面的圖形,並猜測這張紙在沒有折過前是什麼樣子。這裡有一個類似的例子:你能看出下圖的紙張,在經過折迭和裁剪後,會變成圖A到E中的哪個形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