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童年回憶裡,不少人最印象深刻的是媽媽在床邊輕聲哼唱的搖籃曲,溫柔的聲音,舒緩的節奏,總是讓我們很快入睡。
所以當我們長大以後,由於生活、工作壓力等因素,在靜夜降臨時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時,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了媽媽的搖籃曲。
事實上,音樂確實是一種睡眠觸發機制,熟悉的聲音會更容易讓人睡著。在一項睡眠的研究中發現,在被調查的1339名失眠患者中,有95%的人表示聽音樂是幫助睡眠的最佳輔助方式。
而在另一項針對學習壓力大的學生的調查研究也表明,與平時沒有睡前聽音樂的學生相比,經常聽著音樂睡覺的學生在播放音樂的環境裡入睡速度也會更快,並且覺醒後的精神狀況也更好。
施力普睡眠研究中心的專家認為,聽音樂是人們比較容易建立並執行的睡前儀式,而睡眠儀式本身其實就是順應人類尋求安全保護的天性。
但什麼樣的音樂會幫助我們更快入睡,真正起到助眠效果呢?
其實不一定非要選媽媽的搖籃曲,或者莫扎特的輕音樂,專家認為,每個人對於音樂助眠的效果是有局限性的,或者可以更直接認為就是因人而異。
但我們還是可以簡單梳理一下「聽什麼」能實實在在幫助我們快速入眠的。
首先,選擇的音樂應該是我們熟悉的,施力普睡眠研究中心在一項測試中發現,在已經入睡的實驗對象播放一些他平時沒有接觸過的音樂時,大腦活動頻率會明顯提升,甚至會讓他提前醒來。這其實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自我保護機制所導致的,反倒是吵鬧的風聲、雷鳴聲等這些我們所熟知的自然聲響會更低概率把人「吵」醒。
其次,變化幅度較小的中低頻會讓我們更容易入睡,相反尖銳的高頻則會讓人變得清醒。這是因為人體的腦電波基本可以按照頻率的高低依次劃分為γ波(伽馬波,30-80Hz)、β波(貝塔波,14-30Hz)、α波(阿爾法波8-13Hz)、θ波(西塔波,4-7Hz)、δ波(德爾塔波,1-3Hz)。頻率越高,我們的身體越是精神去集中思考運算,反之頻率越低,大腦意識會越放鬆模糊。而音樂中的高頻實際上會導致β波甚至γ波的增加,起到讓我們清醒的反效果。
說個冷知識,女性會較男性更容易受高頻影響而難以入睡,或在睡夢中被吵醒,這是因為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負責生育後代的女性會對嬰兒啼哭時發出的高頻信號更加敏感,從而能夠及時覺察的緣故。
當我們知道要「聽什麼」之後,接下來就要想想「怎麼聽」了。
首先,多數人會在躺下後的5分鐘到半小時內睡著,而且在整晚睡眠的前半段裡,我們大多數時間都處於修復機能、鞏固記憶的深度睡眠狀態中,這時整個睡眠環境應該保持穩定、安靜,以便確保有足夠時長的深度睡眠。因此,在使用音樂助眠時,音樂播放時長最好控制在30分鐘以內。
其次,播放音樂的音量要比平常白天更低一些,專家建議最好控制在40-50分貝以內。在深夜時,即便身處喧鬧的大都市,周圍環境的背景噪聲也會從日間的40分貝左右降低至30分貝甚至更低,這時播放的音樂不僅會讓你覺得吵,甚至可能對他人構成滋擾。
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會選擇用耳機來作為睡前聽音樂的工具。但耳機也有它自身的注意點,特別對於採用有線連接的耳機來說,當你睡著以後,耳機線可能會在你翻身過程中發生意外纏頸而導致窒息的風險。當然,也有人會因此而考慮選用藍牙無線耳機,但這類耳機因為需要內置電池,因此較大的體積可以能翻蓋我們側睡,甚至因為異物感而讓我們睡得更加不好。
新近在京東眾籌上線的施力普智能天籟枕無限版,就為我們提供另一種更加便捷、安全的聽音樂方式。
這款枕頭獨特的地方在於內嵌三星、諾基亞等知名手機採用的外放揚聲器,47.8 MGOe*釹鐵硼磁體與高分子鈦晶振膜,不僅保證了HiFi級別的好音質,而且還省卻了用耳機的麻煩及隱患。而且相比上一代產品,施力普智能天籟枕無限版還採用高通旗下CSR低功耗雙模藍牙4.0晶片,不僅安全低輻射,而且充滿一次電,可以連續使用超過30天。
此外,枕頭本身採用7區3D立體護頸設計,配合施力普獨有的親水性智慧棉,能自動化解頭頸每個接觸壓迫點的壓力,而且一直保持低於人的體表2度,帶給你冬暖夏涼的至愛享受。而且施力普親水性智慧棉是目前少數採用歐洲第四代MDI發泡工藝,採用生物提取酵素取代傳統苯類催化劑,讓你睡得更加健康。
目前,施力普智能天籟枕無限版已登陸京東眾籌,並以199元的眾籌優惠價發售,想要音樂助眠的朋友,不妨考慮入手一個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