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彗星,中文俗稱「掃把星」,是太陽系中小天體之一類。由冰凍物質和塵埃組成。彗星是冰凍物質和塵埃的凝結物,更像是一堆如一座小城大小的髒冰。彗星的主體是彗核,它很難從彗頭中明確地區分出來,直徑也不大,小的才幾百米,或者幾公裡,大的也不過幾十公裡到上百公裡。在它圍繞太陽公轉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它就是這麼一個「其貌不揚」的普普通通的天體。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其中五個彗星。
威斯特彗星,這顆彗星是一顆非周期彗星,被認為是20世紀最漂亮的彗星之一。威斯特彗星於1976年2月25日通過近日點,最大亮度達到了-3等,甚至在白天也能以肉眼觀測到,彗尾呈現扇形,其中帶著淡紅色的塵埃尾長度達到30~35度。 經過觀測發現,1975年3月5日時威斯特彗星的彗核分裂成2塊,經過幾天後,於1975年3月10日至11日彗核又進一步分裂為4塊。3月中旬,亮度2等,彗尾長10度。月底亮度4等,彗尾長5度。1976年4月中旬後,人們無法再以肉眼觀測到威斯特彗星。威斯特彗星的公轉周期估計介於254,000至558,000年之間,甚至也有6,500,000年的數字。
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至少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
池谷-關彗星,是一顆由日本業餘天文學家池谷薰和關勉於1965年9月4日發現的非周期彗星,於1965年10月2日過近日點並預料其光度會大增。到了預定的日子,彗星於日本時間中午通過近日點,一如預期所料,該彗星在空中異常光亮,其視星等達負11等,在白天也能看見它在太陽隔鄰,因此它是近千年來最光亮壯觀的彗星之一。池谷·關彗星屬於克魯茲族彗星,是由一顆大型掠日彗星,因過於接近太陽而分裂出來的多塊碎片之一,它於1106年解體。
海爾-波普彗星,海爾-波普彗星是一顆長周期彗星,1997年4月1日過近日點。1995年7月23日,美國的艾倫·海爾(Alan Hale)和 湯瑪斯·波普分別獨立發現該彗星。它是眾多由業餘天文學家發現的彗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它於木星軌道外被發現。若把哈雷彗星和它放在同一軌道上,海爾-波普彗星的光度比哈雷彗星亮上千倍。通常彗星在木星軌道外會比較不顯眼,但海爾-波普彗星卻是個例外——該彗星過近日點時光度為-1.4等,縱使在城市中亦能以肉眼看見,是自1975年以來最亮的彗星,它也因此成為近二十年來最壯觀的彗星之一。
科胡特克彗星,1975年11月5日歐洲南方天文臺的Richard M. West報告發現了一顆彗星,這是在9月24日1米施密特望遠鏡曝光60分鐘的底片上發現的,亮度14-15等,有10角秒彗尾。反查以前的底片,又在8月10-13日的四張底片上發現了它的蹤影。科胡特克彗星軌道為雙曲線,1973年的回歸將會是唯一的一次進入內太陽系。但是後來彗星並不如預期中的明亮,經過仔細研究後,天文學家才發現科胡特克彗星只是一個古柏帶天體,所以無法達到預期中的亮度。 經後期計算表明,它的軌道接近拋物線,周期長達55萬8千年。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歷史上著名的其中五顆彗星,你們還知道哪些彗星?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文/飛奔的獵豹原創,轉載請註明飛奔的獵豹,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