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花餑餑、手工抻面……百餘品牌齊聚2020青島農博會

2020-11-30 湘湘帶你看社會

新鮮的草莓紅豔欲滴,剛拔的蘿蔔清甜脆生,從帶著泥的地頭貨,到包裝精緻的高檔禮盒琳琅滿目,展廳各處人頭攢動,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2020第三屆中國(青島)國際品牌農產品博覽會暨農業『國際客廳』農產品展銷活動」正熱火朝天舉行,雖然今年規模減小,但參展商和觀眾的熱情不減,商家推廣了品牌,消費者也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各色地頭農品十分新鮮。高靜文攝

幫扶農業企業擦亮金字招牌

本屆農博會在青島市農業農村局指導下,由青島國信會展酒店發展有限公司、青島國際會展中心主辦,展覽面積近1萬平方米,近300家企業攜數百種品牌農貨參展,展會從28日至30日持續三天。

「今年農博會規模較往年略小,但參展商和觀眾熱情不減。」青島農業農村局市場信息處處長張正杰告訴記者,在今年疫情形勢下,為拓展質量興農和品牌強農新動能,幫助農民渡過難關,此次展會將為行業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搭建起交流與合作的平臺,讓農產品「產得出來,供得出去」。參展的都是比較優質的農品,用品質滿足消費者的高端需求。從而助推各地優質特色農副產品,實現跨區域流通,擦亮山東農業大省「金字招牌」,為提升「魯字號」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助力添翼。

政府產業「搭臺」農戶專業「唱戲」

「本次屬於農業國際客廳系列活動之一,為農業國際客廳開館儀式進行預熱。」張正杰表示,本次展會一方麵塑造了青島農品品牌,另一方面也幫扶了青島農業企業,為國際客廳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產銷對接環境。

相比往年,今年的展會更「精打細算」:取消了開幕式,給展商節約成本。在現場的品牌推介展示舞臺上,政府也退居幕後,讓農業企業唱主角,16家農業企業代表在三天展會期間陸續上臺為展會參觀者介紹產品。「企業代表對自己產品很熟,相比同行的優勢也更了如指掌,由他們自己上臺來講,更有說服力,更具感染力。」張正杰說道。

造型豐富的花餑餑吸引了不少觀眾拍照。

線上線下相結合也是今年的一大亮點,現場引入網紅團隊直播帶貨,觀眾線上逛展。在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參展商也在展位上擺上直播設備,曉陽春茶除了直播泡茶、品茶,還帶著線上觀眾共逛展廳。

商家吆喝得響市民爭搶得歡

核桃一盆一盆倒入椒鹽中現炒,熱氣騰騰的香味頓時飄散開來,蘿蔔現切成塊,水靈的光澤十分誘人,在現場這樣的商家比比皆是,各種「Live」式叫賣讓展銷會熱鬧如集市,其中馬氏手工抻面的現場製作最為搶眼。師傅將準備好的面綁在兩根棍子上,兩隻手上下翻飛,來回穿梭,眨眼功夫,一掛手工抻面就做好了,引得現場觀眾紛紛掏出手機拍照錄像。

給產品注入高技術,也是不少品牌的亮點。幾家參展商的花式饅頭做工精美,造型多變,是展會產品的「顏值擔當」。剛參加完濰萊高鐵通車儀式的喜我我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遲金豔,又帶著她的花餑餑馬不停蹄來農博會參展。相比銷售,遲金豔更看重面花這一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希望可以將其技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袁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海水稻科技含量十足,依託袁隆平領銜的海水稻研發技術中心團隊,他們引入海水稻種子在鹽鹼地種植,結出少蟲害、多微量元素的大米。

商家的賣力「吆喝」換來觀眾的大力「捧場」,不少市民拖著買菜小車在現場奮力買買買。家住嘉善路的張女士和老伴一早就坐公交從市北區趕來會展中心,是第一批入場觀眾。短短兩個小時,買菜小車已經裝得滿滿當當,「有蘑菇,筍乾,幹海貨。」她打開小車給記者一一展示,張女士說,自己對農品展很關注,有機會就會來逛,「展會上品質有保障,買起來放心。」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高靜文)

【來源:青島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島造」海水稻走向全國 五大類型鹽鹼地試種
    工作人員給海水稻材料播種並搭建拱棚。5月1日,記者從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獲悉,今年的海水稻近日已啟動播種,預計播種約1000份海水稻材料,其中包括約200份從海南三亞南繁基地帶回來的新培育的耐鹽鹼水稻材料。據了解,今年5月底,將在全國五大類型鹽鹼地同時開始海水稻千畝片的大規模試種。
  • 長春農博會獲得全球展覽業協會認證加入國際品牌展會行列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王秋月 延明澤)2020年11月,UFI(全球展覽業協會)發函祝賀:「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簡稱:長春農博會)正式通過UFI認證。長春現代農業示範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其正式會員。
  • 海水稻就是種福田!袁隆平: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本次會議上,袁隆平院士以視頻形式致辭並高度評價海水稻推廣豐收成果袁隆平院士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袁隆平院士曾經說過:「一粒糧食可以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要想做到吃不愁穿不愁,飯碗就要捧在我們自己手裡。」
  • 去農博會感受非洲沙漠風情
    展館內有百餘種原產於非洲沙漠的名貴植物 裴春雷/攝城市晚報訊 在長春也能感受沙漠風情?來農博會就行!本屆農博會首次設立沙漠植物館,整個展館都是用沙子鋪地,還從南方引進各種不同品種的沙漠植物,相信觀眾來本屆農博會一定能領略到異域風情。據了解,沙漠植物園佔地2000平方米,展示原產於非洲沙漠的100餘種名貴植物,以及經過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紅豆杉盆栽。
  • 長春農博會獲得UFI認證加入國際品牌展會行列
    本報訊 王志輝 延明澤 近日,UFI(全球展覽業協會)發函祝賀:「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簡稱:長春農博會)正式通過UFI認證。長春現代農業示範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其正式會員。這標誌著長春農博會正式進入國際性品牌展會行列,並在展覽內容、展會組織、國際化、專業化等方面得到了國際專業機構的認可和肯定。
  • 2020年浙江省農博會11月20日開幕
    11月20日至24日,浙江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將在浙江杭州新農都會展中心舉辦,會期5天。  本屆農博會以「高質量保供、高水平小康」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農業農村發展成果展示、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貿易洽談和品牌農產品宣傳推介等活動
  • 記者直擊海水稻雜交實驗,高溫天裡稻花香
    半島全媒體記者 高芳 谷朝明 通訊員 杜德樂「稻花香裡說豐年」,進入8月中旬,在青島種植的海水稻也迎來了抽穗揚花期。海水稻的選育工作目前正處在雜交育種階段,為了篩選出更耐鹽鹼更優產的種質資源,這也是海水稻非常關鍵重要的選育階段。在國家大力倡導「光碟行動」,厲行節約、珍惜糧食的同時,海水稻研發人員正在頂著高溫天氣在田間勞作,爭分奪秒地向鹽鹼地「要糧食」。
  • 新疆:海水稻喜獲豐收 畝產548.53公斤
    新疆:海水稻喜獲豐收 畝產548.53公斤 2020-09-29 16:26:43   來源:央視網
  • 海峽兩岸農博會·花博會11月在福建漳州舉行
    新華網福州10月20日電(記者宓盈婷)第五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花博會)將於11月18日在福建漳州舉行。本屆「農博會·花博會」由農業部、國臺辦、國家林業局等主辦。截至2012年,「花博會」已舉辦14屆,「農博會」已舉辦4屆,累計參展企業1.2萬多家,展出農林牧漁產品及其加工品7萬多種,參會人數超過600萬人次,籤約投資項目150多億美元。
  • 海水稻是怎麼培育出來的?米飯味道是鹹的嗎?一探究竟
    一探究竟  今年的元旦假期,在海南三亞崖州灣南繁育種基地,來自青島海水稻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依舊繁忙,他們正在進行育種工作。化荒地為良田的「海水稻」究竟是怎麼培育出來呢?總臺央視記者楊濤來到田間,在現場進行觀察。
  • 啥是海水稻?聽聽它的自白:我不長在海裡,而且我不鹹!
    新華社三亞1月15日電(記者陳凱姿 羅江)我是一顆海水稻,也叫抗鹽水稻。因為名為「海水稻」,所以總讓人誤以為我能生長在海水裡。其實,我只是一棵能在鹽鹼地茁壯成長的安靜又可愛的水稻。1月5日,在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田間播種。
  • 長沙新館盛裝迎農博會 八大主體活動精彩紛呈
    據悉,本屆大會堅持「綠色與品牌,交流與合作」的主題,打造一個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現代農業高端平臺和品牌聯盟。以規模更大、規格更高、布展更亮、品牌更優、產業發展更強為目標,全力將本屆農博會辦成中部所有節會中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盛會。
  • 海水稻:種進沙漠的糧食 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那麼什麼是海水稻呢?海水稻又是如何被發現的?近日,各大新聞網站爭相報導,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在江蘇如東栟茶方凌墾區進行測產,「超優千號」耐鹽水稻的平均畝產量達到802.9公斤,專家表示這創下了鹽鹼地水稻高產新紀錄。
  • 新疆喀什:海水稻再獲豐收 畝產超千斤
    央視網消息:經過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連續三年的試驗種植,這兩天,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西緣的300畝海水稻完成收割,再獲豐收。  海水稻也稱耐鹽鹼水稻,是一類能在一定濃度鹽鹼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在新疆喀什地區嶽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的海水稻實驗基地,大型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
  • 海水稻試種成功 形成穩定品種仍需三年 鹹水中種出來的水稻是不是...
    28日,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耐鹽鹼水稻材料評測會專家組組長劉世平教授視頻連線遠在長沙的袁隆平院士。經過153天的精心培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青島試種的我國第一代「海水稻」,於今天下午收割、測產。
  • 海水稻正從試驗田走向餐桌 要高產更要優質
    今年新一季的試驗種植結果出來後,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計劃對部分試驗材料申請品種審定。袁隆平也說,今年是關鍵一年。  袁隆平:「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有苗頭的品種,表現不錯,今年規模比較大一些。我們現在還在試驗階段,有所進展,真正大面積推廣還等兩年再說。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的計劃是可以實現的,在8年實現1億畝鹽鹼地種水稻。」
  • 中國最大沙漠邊緣長出「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該海水稻試驗田試種面積300畝,試種地塊含鹽度高達17‰左右,pH酸鹼度超過8.0,屬重度鹽鹼土地。」10月26日,袁隆平海水稻研發團隊成員王琦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試點田使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的四維改良法,包括要素物聯網、土壤定向調理劑、植物生長調節素及抗逆性水稻(耐鹽鹼水稻)。
  •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將擴大鹽鹼地改良面積
    位於新疆嶽普湖縣耐鹽鹼海水稻實驗基地的海水稻正式開鐮收割。此前,經測產驗收專家的田間測產,畝產達到了548.53公斤。  嶽普湖縣土壤鹽鹼程度高,乾旱少雨,全縣90%的耕地受到鹽鹼化的侵害。自2018年起,袁隆平院士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將嶽普湖縣作為全國首批鹽鹼地稻作改良試驗基地之一,進行海水稻種植試驗。
  • 2016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開幕 五大洲「洋土產」齊亮相
    2016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開幕 五大洲「洋土產」齊亮相 2016向一鵬 攝  本屆農博會堅持「綠色與品牌、交流與合作」的主題,展覽總面積達5.2萬平方米,參展企業數量同比增長40%。設置了國際、臺灣、西藏、中部五省、糧油調味、地方特色、茗茶酒飲等展區,實現了特色農業與地域文化相融合。  在馬來西亞展臺,特別搶眼的是著名的榴槤巧克力和純可可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