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裡的雷射劍是雷射做的?都被騙了-星球大戰,雷射劍...

2021-01-20 快科技

最近什麼電影比較火?

當然是充滿原力與覺醒的《星球大戰》了!

日前正在北美上映的《星球大戰7》一騎絕塵,以勢如破竹之力橫掃各大票房紀錄。電影中讓粉絲心心念念的莫過於那把威力無比、能夠置敵人於死地的光劍。擁有這樣一把寶劍想必也是所有鐵粉夢寐以求的事情

據說,儘管官方一再解釋「光劍(lightsaber)」是一團等離子體,受到很強的磁場作用被束縛成劍的形狀,但仍無法制止大批粉絲瘋狂購買「雷射劍」cosplay。

等一下,星戰裡的光劍,居然不是用雷射做的?

是的,你不僅被騙了,而且被蒙在鼓裡很多年……

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雷射。

大部分人都知道雷射的英文名稱是LASER。它是英文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翻譯過來就是: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的縮寫。所以,如果光劍是用雷射做的,那它應該叫Lasersaber。

這裡,我們又要搬出無比聰明的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因為雷射的基礎源於他所提出的理論。

雷射原理

1917年,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術理論:光與物質相互作用。

大家都知道,物質由原子分子組成。

原子分子也帶有電子。這些粒子都有不同的能量狀態(能級)。

這一理論是說:在組成物質的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粒子(電子),它們都在不同的能級上。有的能級高,有的能級低。

在高能級上的粒子受到外界某種光子的激發,會從高能級(E2)跳到低能級(E1)上。這時將會輻射(emission)出能量為ΔE的光,輻射出來的光與激發它的光恰巧有著相同的頻率和方向。在某種狀態下,我們還能通過一個弱光激發出一個強光。這種現象就叫做「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簡稱雷射。

光子的能量是用E=hv來計算的,其中h為普朗克常量,v為頻率。

由此可知,頻率越高,能量越高。

雷射能夠製作雷射劍嗎?

我們知道了雷射產生的原理,那麼問題來了,用雷射到底能不能做出一把狂拽炫酷的雷射劍???

首先,你常見的雷射長這樣:

這種雷射筆,能量只有1~5毫瓦。好像不夠炫酷啊,but,注視這種光束幾秒鐘會對視網膜造成傷害。所以,只要不是鈦合氪金眼,這種雷射筆照射到眼睛還是很危險的!

能量再高一點的雷射能幹啥?

5~10毫瓦的雷射就可以做CD的光碟驅動器了。

100毫瓦的雷射可以應用在高速CD-RW刻錄機上,再大一些的250毫瓦左右的雷射器常應用在DVD上,而400 毫瓦的雷射穿透裝有光碟的光碟盒只需要4秒鐘。

通常情況下,雷射光束被完全封閉的,例如被封閉在CD或DVD播放器內,所以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咳咳,好吧,讓我們繼續說劍的事兒。

既然是劍,那必須要做到一點:能砍能劈能割肉。雷射能做啥?雷射能夠把光能轉換為熱能,1~20 瓦雷射一般在微電子領域廣泛應用,當功率達到30~100 瓦就可以應用到外科雷射手術了,比如美白。

當雷射功率達到100~3000 瓦,就可以普遍應用在工業切割上。

唉喲,不錯哦,(電影裡)這麼小的雷射器可以割斷鐵網,那麼做一把削鐵如泥的雷射劍是不是也快要成功了呢?

削鐵如泥的雷射切割機也是有的,只不過,它們的體積堪比車床……

什麼情況?!說好的手持式呢?如此龐大,怎麼揮舞得起來!其實,這是因為雷射切割機,不僅需要高功率雷射發射器,還需要考慮到散熱冷卻等問題。意思就是,光有一個雷射發射器不行,還要帶上一個冷卻散熱的傢伙,才能保證它自己不被熱爆!所以手持式神馬的,也就切切1毫米的鋁片玩玩吧!

不過在這個功率下,即使散射的雷射(200瓦以上)也會對眼睛和皮膚造成傷害。所以,一些公司利用雷射的熱能,製造新型的烹飪工具。然而,在實驗室裡,如果不小心被雷射打到衣服上,就立馬能聞到酸爽的糊味兒。

哎呀,不要灰心嘛,看看人家技術宅是怎麼cosplay的。

之前,YouTube 上一個超級熱愛科(luan)學(gao)發(po)明(huai)的up主就展示過一把外形霸氣側漏的自製40瓦雷射槍。據悉,這把雷射槍的尾端掛載了鋰電池,扣下扳機之後,雷射槍發出的8束(每束5瓦)雷射會通過一個凸透鏡匯聚起來,使得能量疊加,然後射向對應目標。最後,他成功地點燃了木頭,打爆了氣球。

既然奧特曼可以用雷射打怪,那Geek也可以用雷射打蚊子。

某微軟前工程師Nathan Myhrvold創辦了一個叫做Intellectual Ventures Laboratory的創新實驗室。他最近的壯舉就是發明了一個神奇的雷射炮,用來打蚊子。此炮名曰Photonic Fence,在一秒鐘之內消滅數十隻蚊子毫無壓力,據說在30米的範圍內百發百中。

能不能行啦!弄半天,你就給我打了只蚊子……

別激動,別激動,高能預警來了,你要的雷射武器送到。

雷射武器

雷射的能量和功率達到一定程度上,便可做成武器。雷射武器是一種利用定向發射的雷射束直接破壞目標的定向能武器。目前,美英兩國海軍正在合作研發實際裝備海上大型艦艇的電磁炮和雷射武器。從前期的裝備展上我們看到,中國已經展示了可以打擊低空無人機的小型雷射武器裝備。而德國也已經使用這一技術在兩年前進行了打擊試驗並取得成功。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研發的雷射系統(上圖)可擊落小型飛行器(上圖)圖片來源:新浪軍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研發的雷射系統(上圖)可擊落小型飛行器(上圖)圖片來源:新浪軍事


中國雷射武器的研製最早始於1964年3月,但取得較大的進展則是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於1986年3月啟動實施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而雷射技術則是863計劃中的科目之一。近日,來自上海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光學快報》雙周刊上撰文稱,他們創造了迄今為止最強大的雷射,今後可能廣泛應用於核物理和高科技武器等領域。這種雷射的峰值功率為5.13拍瓦(千萬億瓦),持續時間30飛秒(1飛秒等於一千萬億分之一秒)。

由星戰說開去,原理簡單的雷射居然有如此廣泛的應用。下次再走進電影院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火爆的電影道具背後的物理知識呢?

說了那麼多,雷射劍到底能不能做成??

咳咳,其實答案很簡單,你試試兩束光相交,它們會像鐵劍一樣碰撞麼?不僅不會,如果沒有遇到障礙物(不透明的物體)的話,兩束強雷射還能穿越天際,根本不會在空中只保持一米多的長度

其實光劍和雷射根本沒關係。等離子體是神馬,我們以後再聊。但是小編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像星戰裡那樣狂拽炫酷的光劍只靠雷射是做不出來的。所以下回再看星戰的時候,可千萬別再說「雷射劍」了哦!

相關焦點

  • 全日空「星球大戰」主題客機內部曝光 空中小姐雷射劍?
    《星球大戰》系列的第七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將於今年12月18日北美上映。為了給電影造勢,全日空航空公司(ANA)與迪士尼合作推出三款星戰塗裝飛機。
  • 星球大戰歸來!
    星球大戰作為全世界最歡迎的科幻電影。在長達38年的時間中還有著自己的忠實粉絲。其實很多人對宇宙及未來的認知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作為科幻片的鼻祖,雷射劍、宇宙飛船、各種外星人、黑衣武士以及原力,給我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最新版星戰即將上映,我們來看看歪果仁如何迎接這個時刻的!
  • 《星球大戰8》中那些彩蛋,帶你回顧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星球大戰8彩蛋介紹《星戰8》故事緊接《星球大戰7:原力覺悟》。與《星戰7》根本復刻《星球大戰:新期望》套路情節不同,萊恩·詹森自編自導的《星戰8》在故事上儘管也有不少問候乃至沿襲前作的元素,但整個劇情走的卻是時下最盛行的「迴轉」風格,每個重要情節都要「迴轉再迴轉」,再加上很多「榜首帝國」與「反派軍」的太空交火戲碼,整個觀影過程猶如坐過山車般影響。
  • 雷射劍能否從科幻走進現實:玩具現在已可傷人
    在電影《星球大戰》中,雷射劍作為絕地武士的主要武器,其擁有的超能量和絢麗的效果讓無數星戰影迷夢寐以求。身為學生的石錚就是這無數星戰迷中的一名,當提到有人成功自製出雷射劍時,她難掩心情的激動,「真的好想擁有一把雷射劍!雖然我們並不需要將光劍作為維護和平的武器,但擁有它是一種特殊的情結,也算是圓了我們兒時的夢想。」
  • 《星球大戰7》劇情及新載具曝光 盧克斷臂引迷霧
    Abrams)導演的《星球大戰7》(Star Wars: Episode VII)的劇情故事概要以及電影載具,雖然未經證實,但讓人感覺十分靠譜。曝光載具視頻:以下內容來自badassdigest.com的爆料,雖未經證實,但可能含有劇透:  《星球大戰7》和該系列其他電影一樣開始於一段標誌性黃色的字幕,字幕滾動結束後,鏡頭搖向太空,這時一段殘臂飛上銀幕,手裡還握著一把絕地武士的雷射劍。
  • 《星球大戰OL》公布10大高等級進階職業
    騰訊遊戲訊 8月20日最新消息 BoiWare透露了其網遊新作《星球大戰:舊共和國》的兩大職業-絕地武士守衛(Guardian)和絕地武士近衛(Sentinel)。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也就只有這麼一丁點兒消息。在今天的科隆遊戲展上,Bioware公布了10個高級等級進階職業的名稱和粗略描述。
  • 簡單解析《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預告片,劇情可能是這樣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星球大戰》系列幾乎是每個80後90後的美國男孩子都追崇的童年夢想,就像我們小時候想變成奧特曼去打怪獸拯救地球一樣,那些美國男孩也夢想著能向星球大戰的主角一樣,用敢地拿起自己的雷射劍,擺出日本武士備戰的姿態,去對抗邪惡的銀河帝國。
  • 星球大戰系列到底有多牛? 1100萬美元打造400億帝國
    六部票房均列百強】「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星系……」如果說一部真正的經典系列能夠影響接下來幾十年間電影工業的發展軌跡,那麼《星球大戰》算是當之無愧,從標誌性的開頭到早已被玩壞的雷射劍,即便沒有看過《星球大戰》的人,也會或多或少在生活中觸碰到星戰文化。而對於星戰迷來說,《星球大戰》則早已跳脫出電影的意義,成為一種類似宗教信仰的存在。
  • 美國少年自製高功率雷射劍
    關於雷射劍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香港一家名為 Wicked Lasers 的公司專門生產手持雷射發射器,以及流明高得可以烤火雞的手電筒。兩年前,《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向 Wicked Lasers 發函,要求後者下架一款雷射發射器,因為這觸犯了他在《星球大戰》中所設計 「光劍」 的智慧財產權。不過如果你自製一把雷射劍,應該不算侵犯智慧財產權吧。
  • 《星球大戰》系列中最喜歡哪個角色?
    茫茫宇宙,除了人類可以想像到的,可以看到的,滿天星鬥,無邊無際的空間,宇宙中未知的一切都領人類充滿了好奇!而《星球大戰》系列以「星球」之間的戰爭為主題,飛船,外星人,絕地武士,星際武器,蟲洞,雷射劍等元素無疑是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
  • 《星球大戰》裡的星球有現實版嗎
    在《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有著一系列環境狀況各異的星球,這些星球僅僅是出自編劇們的腦洞,還是在現實中真的有與之環境類似的原型星球呢?  對於《星球大戰》系列電影骨灰粉來說,尚未等到《星球大戰8》上映,卻聽到的一個悲傷的消息:《星球大戰》中「萊婭公主」的扮演者凱莉·費雪,因嚴重心臟病於近日去世,享年60歲。「公主」的去世無疑又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到《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上。
  • 《星球大戰》中的 絕地武士關係圖
    2、梅斯·溫杜(Mace Windu)梅斯·溫杜(Mace Windu),系列電影《星球大戰》中的人物,是絕地最高委員會中一位受人尊重的資深委員。他智略過人,閱歷豐富,雷厲風行,一言九鼎。溫杜是絕地中光劍劍術最高超的鬥士之一,掌握了絕地武士的最高技藝——七式劍法。溫杜大師在科洛桑的絕地聖殿裡邊度過了他的大部分時間。
  • 盤點《星球大戰》電影裡出現過的星球
    斯卡裡夫(Scarif)是星球大戰外傳中的星球,也是銀河帝國秘密儲存原始死星藍圖的地方,一併存有其它帝國秘密資料,登場於電影《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這顆行星完全被能量護盾所包裹;在這顆行星的衛星軌道上有一個被稱為"護盾門"(Shield Gate)的輪形太空站,那是帝國飛船進出行星大氣層的唯一入口。
  • 變形金剛終結者星球大戰越拍越差!除了情懷這3點迪士尼都玩脫了
    《星戰9》,票房破2億都難。同樣票房稀爛的,還有前不久上映的《終結者》。其實無論變形金剛,終結者,還是星球大戰,自從版權被迪士尼拿下,越拍越越差的原因,有以下3點。第一點,卡梅隆也好,麥可貝也好,原來的大導演都不導了,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想像力就無法延續。
  • 草根評《星球大戰9》:視效絢麗 致敬前作
    星球大戰的特效也非常精彩,場面宏大,尤其還是在IMAX廳,畫面非常震撼,尤其是最後一站的時候。喜歡片中一句話,大體意思就是敵人就是要讓你覺得自己孤立無援,而不得不放棄,但實際上你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羨慕現場能夠拿到雷射劍的小夥伴,有時間可以把前面的也看看。
  • 星球大戰黑科技:光劍有依據 原力靠想像
    摘要: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海報。女主角蕾伊儘管原力很強,但未學會使用前戰鬥力一般。雖然距離《星球大戰》第一部上映已經過去了整整38年,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帶來的魔力再度引燃觀眾的熱情。同樣,熟諳原力者也可以藉由獲得的原力抬高巖石或是讓機器人做特定動作。因此,不管是生命體還是非生命體,都接受著原力的影響。絕地武士並不能壟斷原力,他們只是最為人所知的原力使用者,可以感知並操作帶有原力的物體。絕地武士們還對「原力」進行了哲學和科學方面的研究。
  • 《星球大戰》的N個科學錯誤!這片兒沒法看了
    如果《星球大戰》裡的千年隼號飛船要花費1萬年才能從塔圖因星球飛到奧德蘭星球,那麼將是多麼無趣的事情。於是,《星球大戰》使用了「超空間」。在普通空間裡速度的上限是光速,而在超空間裡就沒有這種限制了,飛船可以使用「超引擎」進入超空間,並超越光速。這樣的超空間在理論上也許有可能存在,不過這裡還是有個問題。
  • 與《毀滅戰士》比肩的「星球大戰」遊戲(上)
    但他沒有想到,若干年後,他會製作出《鈦戰機》(TIE Fighter)這樣一款具有開創性,並對「星球大戰」產生深遠影響的飛行模擬遊戲。1994年的DOS遊戲《鈦戰機》《鈦戰機》DOS版於1994年7月上市,距離這個系列的首部作品《X翼戰機》(X-Wings)發布大約17個月。這是第一款玩家能做壞人,扮演帝國艦隊普通飛行員的「星球大戰」遊戲。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卻是一部完美的星戰
    想想我86的時候去電影院看18D的IMAX星戰18拿著把雷射劍大喊我和星戰永遠18的樣子,咳咳。有些電影是要講情懷的,比如星球大戰。 誕生於70年代的星球大戰,如同歐美科幻60年代的黃金一代盛行的太空歌劇如出一轍,你甚至能很清晰看出《基地》《沙丘》等科幻聖經所投射的影子,是這些名著的集大成者。由這個系列所開創的太空歌劇也從此奠定了主基調,成為後來者的一個最優秀的範本。
  • 《星球大戰》正史介紹
    所說,要碼一篇「星球大戰」。2020很多選擇,深受星戰原力理論的影響。2021新春伊始,難得空閒,開始向內探索。其中兩個命題,我的內在本質是什麼?我熱愛什麼?目前結論:我首先是法律人,本質是文科生;文學、寫作是我的熱愛。這段空閒日子,會用公眾號記錄下我的熱愛!謹以此文開始記錄 星戰文學設定。首批推文將以星球大戰中文網站長「南方戰士」原創文章為基礎,加入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