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表面溫度:465攝氏度-485攝氏度。
水星表面溫度:427攝氏度。
太陽系最接近太陽的行星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再其次是地球。如果按照距離,越接近太陽的行星溫度也就越高,這是因為太陽輻射中攜帶熱量,而熱量隨著距離變遠損耗也就越大。那麼理論上來說,水星的表面溫度應該比金星要高才對,為什麼事實恰恰相反呢?
大氣層差異
金星濃厚的大氣可以保存更多熱量。
最大的原因是大氣層,金星擁有濃厚的大氣,而水星只有稀薄的大氣。金星大氣層有數千米厚,其中90%以上都是二氧化碳,層層保護就仿佛一套棉被披在了金星表面,來自太陽的熱量進來後就不容易散出。可以說金星就是溫室效應的「重災區」,其大氣層就是罪魁禍首。
水星就不同了,雖然水星也有大氣,但實在太過稀薄。究其原因,第一點是水星引力只有地球的40%,這樣小引力無法大量抓住氣體分子。另外水星離太陽實在太近了,只有大概4千多萬公裡,在這個距離之下,水星受到的太陽輻射也就最多。
大氣層正是阻擋太陽輻射的最佳幫手。
據科學家分析,水星曾經是擁有過濃厚大氣的,只是由於水星受到的輻射量太多。慢慢地,水星大氣最終被太陽輻射「消耗」一空。即使水星與太陽親近,卻根本無法保存太多熱量,水星大氣也同樣是水星晝夜溫差過大的原因之一。
活躍程度不同
金星內核比水星更加活躍。
如果要評選整個太陽系中火山最多的行星,恐怕這個稱號非金星莫屬了。距今已發現的大型火山數量就超過1600多處,此外還有遍布金星各地的小火山,預計數量超過100萬。如果說太陽輻射是金星溫度高的外因,那這些火山就是導致溫度高的內因。
我們說過金星大氣中存在巨量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證實這些火山。這樣一外一內因素下,使得金星大氣層變得更厚,溫度也變得更高。不過現在的金星溫度已經比很久以前低了,其內核也變得更加穩定,如果是數億年前,金星的溫度可能還要高一些。
稀薄的大氣層幫助水星「活了下來」。
水星沒有大氣實際上是件好事,想像一下如果水星也擁有厚厚的大氣層,溫度一定非常高,這對於一顆行星的存活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極高的溫度也會導致水星的壽命並不會很長,稀薄的大氣恰好幫助了水星的散熱,也正是因為水星稀薄的大氣,水星才得以「活」到現在。
對我們的啟示。
從金星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溫室效應的後果並不是我們想要的。如果人類繼續做向海中排放汙水,亂砍亂伐等危害環境的事情,即使不會出現類似金星環境那樣極端的後果,但溫室效應也一定會讓地球溫度升高,人類也一定會得到最終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