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出生命,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功於太陽,如果說沒有太陽輸入給地球源源不斷的能量,那麼地球將會變得冰冷悽涼毫無生機的景象。
有科學家曾經預測過,如果太陽突然消失,那麼在短短的8分鐘後地球就會陷入一片黑暗,因為以太陽光的傳播速度,到達地球需要花費8分鐘的時間,然而在8分鐘之後,地球包括在地球生存的所有生物都會不好受。
如果地球失去太陽,地球的溫度會降低到零下兩百多度,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能夠忍受如此低的溫度,並且存活下來。由此可見,太陽對地球而言是多麼重要。
而除了太陽的存在以外,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也十分關鍵。假如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太遠,那麼地球接收到的能量也會隨之減少,但是這並不代表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越近越好,科學家曾經做過計算。現在太陽和地球的距離可以說是一種十分完美的狀態,不過如果地球再靠近太陽軌道8釐米,那麼整個地區都會被烤焦,海水也會隨之蒸發造成生物大滅絕。
為什麼這樣說呢?太陽的能量來自其內部的核反應,而不是我們所見的「燃燒」現象。太陽的內部核心直徑不到50千米,但是它的溫度達到了1500萬度,並且壓力很大,達到了2500億大氣壓。
在這樣一個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每4個氫原子核在太陽內部結合成一個氦原子核,能量在核聚變過程中以火焰巖漿的形式噴發到地球表面,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燃燒起來」。
那麼太陽發出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呢?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太陽輻射到地球大氣中的能量只有其總輻射能量的22億分之一,高達173,000 TW,但是光是這一輻射就足以照亮和溫暖整個地球。
如果再加上173,000 TW的能量轉換,每秒向地球輻射的能量相當於500萬噸煤,每秒向地球輻射的能量相當於499,400,00,000焦。正因為有如此高的太陽能量,人們才能利用太陽能將其轉化為各種能源,並使之便於人類使用。
按照以上對於太陽能量的計算來看,地球如果再靠近太陽軌道的話,可能真的會有一定的危險。小編認為地球無疑是太陽系中的「幸運兒」,因為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似乎是經過巧妙的計算過的,如果地球離太陽的距離不妥當,太遠或者太近,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而如果地球真的靠近太陽的話,我們只要看看金星和水星就知道結局了。水星是靠近太陽最近的一顆星球,它的表面溫度高達400攝氏度。要是地球再接近太陽的話,地球的溫度可能會在此基礎上再上升50度,那個時候,地球可能會變成「第二個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