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再接近太陽8釐米,就可能成為第二顆金星?

2020-08-27 量子旅行者

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出生命,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功於太陽,如果說沒有太陽輸入給地球源源不斷的能量,那麼地球將會變得冰冷悽涼毫無生機的景象。


有科學家曾經預測過,如果太陽突然消失,那麼在短短的8分鐘後地球就會陷入一片黑暗,因為以太陽光的傳播速度,到達地球需要花費8分鐘的時間,然而在8分鐘之後,地球包括在地球生存的所有生物都會不好受。


如果地球失去太陽,地球的溫度會降低到零下兩百多度,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能夠忍受如此低的溫度,並且存活下來。由此可見,太陽對地球而言是多麼重要。


而除了太陽的存在以外,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也十分關鍵。假如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太遠,那麼地球接收到的能量也會隨之減少,但是這並不代表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越近越好,科學家曾經做過計算。現在太陽和地球的距離可以說是一種十分完美的狀態,不過如果地球再靠近太陽軌道8釐米,那麼整個地區都會被烤焦,海水也會隨之蒸發造成生物大滅絕。


為什麼這樣說呢?太陽的能量來自其內部的核反應,而不是我們所見的「燃燒」現象。太陽的內部核心直徑不到50千米,但是它的溫度達到了1500萬度,並且壓力很大,達到了2500億大氣壓。


在這樣一個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每4個氫原子核在太陽內部結合成一個氦原子核,能量在核聚變過程中以火焰巖漿的形式噴發到地球表面,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燃燒起來」。


那麼太陽發出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呢?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太陽輻射到地球大氣中的能量只有其總輻射能量的22億分之一,高達173,000 TW,但是光是這一輻射就足以照亮和溫暖整個地球。


如果再加上173,000 TW的能量轉換,每秒向地球輻射的能量相當於500萬噸煤,每秒向地球輻射的能量相當於499,400,00,000焦。正因為有如此高的太陽能量,人們才能利用太陽能將其轉化為各種能源,並使之便於人類使用。


按照以上對於太陽能量的計算來看,地球如果再靠近太陽軌道的話,可能真的會有一定的危險。小編認為地球無疑是太陽系中的「幸運兒」,因為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似乎是經過巧妙的計算過的,如果地球離太陽的距離不妥當,太遠或者太近,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而如果地球真的靠近太陽的話,我們只要看看金星和水星就知道結局了。水星是靠近太陽最近的一顆星球,它的表面溫度高達400攝氏度。要是地球再接近太陽的話,地球的溫度可能會在此基礎上再上升50度,那個時候,地球可能會變成「第二個金星」。

相關焦點

  • 它可能是第二個地球!大小溫度接近,還有液態水
    15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說,天文學家很有可能發現了第二個地球。天文學家新發現的這顆行星,集兩個「類地數據」於一身:大小和地球幾乎相同,它的軌道位於恆星的宜居帶,溫度接近地球,這意味著這顆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著液態水。液態水的存在,表明這顆行星可以維持生命。
  • 地球將捕獲第二顆衛星?可能在200年後,對人類禍福難料
    在太陽系中,共有8大行星,天然衛星的數量至少有185顆。除了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以外,其他行星都有或多或少的天然衛星。在整個太陽系裡,沒有行星比地球更特殊,因為地球很「專一」,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
  • 地球將捕獲第二顆衛星?可能在200年後,對人類禍福難料
    在太陽系中,共有8大行星,天然衛星的數量至少有185顆。除了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以外,其他行星都有或多或少的天然衛星。在整個太陽系裡,沒有行星比地球更特殊,因為地球很「專一」,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
  • 如果地球靠近太陽10釐米,會怎麼樣?後果可能人類無法承受
    總的來說,地球的生命發展史是漫長且豐富的,但是地球周圍幾顆星球顯得格外孤獨,因為人類在過去五六十年的探索中並未在這些星球上發現生命,甚至在太陽系之外也還未找到「第二顆地球」。那麼為什麼唯獨地球能夠孕育生命?哪些條件使得地球變得生機勃勃?實際上在飛出地球之前,沒有人會思考這樣的問題,大多數人反而認為宇宙中類似地球這樣的星球比比皆是。
  • 如果地球離太陽再近8釐米,會怎麼樣?科學家:後果太嚴重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地球在太陽系中所處的位置是絕佳的位置,在太陽系中,只有這個位置才能出現這一切。我們知道,在太陽系中有一個宜居帶,什麼叫做宜居帶呢?就是說在那個範圍之內,生命的誕生和發展是最容易的。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共有3顆行星星,它們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那麼為什麼金星和火星上面沒有了生命了?
  • 4120顆系外行星,55顆可能宜居,「第二地球」會是哪個?
    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目前還沒有發現生命。雖然一些天體可能存在生命,例如,木衛二、土衛六,但這些星球與地球相差很大,即便那裡有生命,也將完全不同於人類,我們無法在那種環境中生存。在太陽系中沒有哪個星球類似於地球,不存在「第二地球」。
  • 離地球最近的金星,是否會成為第二個地球?
    因為從表面看來,金星的情況的確非常合適。處在太陽系內宜居帶上,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顆,金星距離地球更近。 它與地球大小、質量、密度都相近,重力加速度也接近,相差都不超過10%,比起火星好太多了。並且。金星體積和質量較大,不像火星那麼小(地球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至於快速冷卻導致能量消失。最關鍵的是, 金星也是個巖石行星,擁有大氣,看起來資源是夠的。
  • 如果地球靠近太陽一點點會發生什麼?太陽系可能會多一個「金星」
    由此可見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如果太陽消失了,那麼地球將會繼續在短暫的八分鐘內享受太陽。等八分鐘一過,地球將陷入無盡的黑暗中,因為太陽光傳播到地球需要八分鐘的時間。曾有研究顯示,如果地球上的太陽光消失了,那麼地球的溫度會驟降兩百多攝氏度,幾乎沒有一種生物能夠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下生存。所以地球一點也不能遠離太陽,那是否能夠靠近太陽呢?科學家表示,即使是靠近幾釐米也是不行的。
  • 百科| 金星火星,誰可能成為「下一個地球」
    考慮到「超級地球」的距離,似乎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而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外,位於宜居帶內的行星還有兩個,即金星和火星。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次之,二者是地球的「左鄰右舍」。統計顯示,人類已經進行了200餘次太陽系探測任務。其中去的最多的是月球,達到110多次,接下來就是金星和火星。對於這兩個「鄰居」,我們到底了解多少?經過適當的改造,它們能否成為「下一個地球」?
  • 如果地球直徑僅1釐米,太陽會有多大?
    若將地球縮小為一顆直徑僅1釐米的小球,太陽有多大?宇宙內其他星體有多大?浩大的銀河系又有多大?
  • 如果把金星推到地球的軌道上,它會不會變成第二個地球?為什麼?
    地球能夠誕生生命,和它所處的位置是息息相關的,首先地球處於一個非常安穩的恆星系中,各顆行星都有著自己的運行軌跡,再加上地球本身的構造以及距離太陽的距離,在各種巧合之下,地球誕生了生命。在太陽系中,有這樣一顆行星,被稱為是地球的姐妹行星,不管是體積還是質量,和地球都相差不大,這顆行星就是金星。
  • 水星比金星更接近太陽,但為什麼溫度比金星低?
    金星表面溫度:465攝氏度-485攝氏度。水星表面溫度:427攝氏度。太陽系最接近太陽的行星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再其次是地球。如果按照距離,越接近太陽的行星溫度也就越高,這是因為太陽輻射中攜帶熱量,而熱量隨著距離變遠損耗也就越大。那麼理論上來說,水星的表面溫度應該比金星要高才對,為什麼事實恰恰相反呢?
  • 如果有一立方釐米的黑洞靠近地球,看看會發生什麼?
    月球雖然沒有地球大,而且還距離地球平均38.4萬千米,但其引潮力對地球產生著巨大影響,如漲潮落潮,板塊運動,大氣環流等等。 一個體積約1cm^3的黑洞雖然很小,但質量已經接近金星,而月球質量只是金星的1/57,且靠近了地球,因此對地球的引潮力作用就完全不是月球可比了,它對地球將形成潮汐瓦解作用。而潮汐瓦解正是黑洞吞噬天體的基本過程。
  • 如果有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靠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月球雖然沒有地球大,而且還距離地球平均38.4萬千米,但其引潮力對地球產生著巨大影響,如漲潮落潮,板塊運動,大氣環流等等。一個體積約1cm^3的黑洞雖然很小,但質量已經接近金星,而月球質量只是金星的1/57,且靠近了地球,因此對地球的引潮力作用就完全不是月球可比了,它對地球將形成潮汐瓦解作用。而潮汐瓦解正是黑洞吞噬天體的基本過程。
  • 科學家發現金星曾存在大量海洋,金星能改造成第二個地球嗎?
    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質量的行星只有金星,然而這顆太陽系唯一逆向自轉的星球卻有著地獄一般的環境,整個星球罩在濃密的硫酸雲層下,大氣中超過96%的二氧化碳濃密產生的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面的溫度高達462°C,然而就這樣一個可怕的行星在數十億年前曾有著與地球相似的氣候,包括一大片鹹水海洋,那麼這顆星球是遭遇了什麼情況變成如今的樣子呢
  • 靠近地球的金星是否存在生命可能?
    金星離地球最近的地方有3800萬公裡遠。這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金星離地球最遠的距離是2.61億公裡。然而,讓我們假設金星在某一時刻變成了地球,並且足夠接近太陽系的「宜居帶」。由於金星是太陽系的第二顆藍色大理石,以下情況最有可能發生:政治和經濟各方面將瘋狂地資助太空組織未來的金星任務。金星是一個潛在的居住地,可以讓人類建立殖民地,可能減少人口過剩現象。
  • 如果地球直徑僅1釐米,太陽會有多大?銀河系又會多大?
    引言:若將地球縮小為一顆直徑僅1釐米的小球,太陽有多大?宇宙內其他星體有多大?浩大的銀河系又有多大?
  •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
    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8月發射,計劃花7年時間繞著太陽飛行,希望能解開關於太陽千古未解的謎團。但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帕克號飛船已經預先計劃執行一個精心設計的軌道,其中包括七次飛越地球的孿生兄弟金星。
  • 宇宙十大行星之最 這顆行星可能有生命
    在距離地球約1435光年外的太空圍繞一顆恆星轉動。它的直徑估計是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1.7倍,體積接近於木星的2倍,表面溫度高達1327攝氏度,是一顆主要由氫氣組成的巨大球體。 正是因為其密度低,這顆行星對其外部大氣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因此一些大氣可能逃逸了出去,形成了彗星狀的拖尾。  不僅如此,這顆星球上可能還是個鬆軟的「棉花球」,無法提供一塊堅硬的表面,一旦重物踏上去可能就有陷進去的危險。追究其原因,連科學家也解釋不出所以然。
  • 木星會成為第二個太陽嗎?
    這並不是想讓你覺得自己微不足道,但當你把圍繞太陽運行的所有物質加起來的時候。地球的質量只是一個能捨入的零頭。一小塊巖石和冰塊(可能是地球質量的5-10倍)形成了一個地核,該地核以最快的速度吸走了周圍所有的氫和氦。20倍對於指數增長來說還不算太多,打個比方,可以看看新的冠狀病毒爆發在幾天內傳播得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