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安全角度反思美國封殺華為、中興事件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近期,中國網絡通信運營商華為、中興遭到美國眾議院封殺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理由依舊是陳詞濫調——「可能對美國帶來安全威脅」。雖然美國政治和經濟上的真正動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不得不承認美國拿「國家網絡安全」說事,顯得冠冕堂皇。

  在資訊時代,信息網絡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其重要性得到了全世界各國的公認。長期以來,美國也確實從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出發,對試圖進入本國市場的信息網絡企業進行嚴格控制,而不惜背上「貿易保護主義」的壞名聲。美國安全市場,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各個企業,採用的信息安全產品大多是本土貨,包括華為、中興在內的所有外國企業,只要是和信息網絡安全沾邊,要想進入美國市場,比登天還難。

  與華為、中興在美國遭到封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信息網絡公司卻在多國長驅直入,就是在中國也是攻城掠地,佔據了大半江山。這不得不引起對我國信息安全現狀的反思和憂慮。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信息基礎設施進一步擴展,信息系統、通信網絡應用日益普及,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部門、機構越來越依賴於信息網絡系統。但當前全球網絡空間的關鍵基礎設施、主要軟硬體服務和內容提供服務,基本都掌握在美國手中。

  首先看看思科。這個華為曾經的協作夥伴,作為全球最大的路由器、交換機骨幹網絡設備製造商,其產品存在漏洞及安全後門事件最近幾年不斷遭到媒體的披露。思科承載政府、公安、海關、營運等敏感部門的網絡,然而其核心安全算法完全由自己掌握,這無疑會對他國信息安全形成巨大威脅。

  再看看微軟。數據顯示,微軟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達95%。2008年的「黑屏」事件還記憶猶新,微軟用黑屏的行為來維護智慧財產權的同時,也讓人們清醒地認識到,只要需要微軟會毫不猶豫地讓中國的電腦「死機」。

  再來分析一下強大的政治引擎谷歌。作為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用戶每次輸入的內容、時間,以及IP位址和Cookie ID(能夠識別用戶身份)都將被記錄。國家安全信息、企業商業活動、社會思想動態等,都可以被獲取分析,這對他國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個人隱私構成潛在威脅。

  還有「誘惑」卻「致命」的蘋果公司。有專家稱,具有「雲服務」功能的iPhone智慧型手機,其作業系統由國外企業壟斷,且操作平臺伺服器設在國外,這就意味著使用者大量信息可能被上傳到這些平臺並處於其監控之下。蘋果手機之前已經出現了「追蹤門」事件,即使把定位功能關掉,系統依然會追蹤並記錄用戶的蹤跡。

  資訊時代,信息網絡空間正在成為國家安全的新領域、新邊疆和新戰場,沒有信息安全,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就無從談起。也正是打著信息安全的幌子,美國才得以堂而皇之地封殺華為、中興。

  技術上受制於人,可能是中國面臨的最大信息安全威脅,然而更嚴重的還不僅如此。西方大型企業向來具有很強的政治傾向傳統,一旦成為政治勢力角逐的工具,威脅將無比巨大。谷歌等網絡公司已經在西亞北非政局動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旦爆發危機,這些大型信息網絡企業,便會以一種更隱蔽、更具威脅的方式,成為殺人不見血的利器。

  然而我國很多政府機構和企業對當前信息網絡領域安全問題的認識嚴重滯後,而且相關法規制度缺失,管理體系不健全、網絡安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還普遍存在。

  特別是有些機構和企業,貪圖一時的高效快捷和經濟效益,而忽視國家長遠的安全利益,在網絡設計、構建以及管理上,完全交與外國企業,並讓其發揮主導作用,從而為信息安全埋下了重大隱患。技術上的落後也許不是最要命的,而思想上的麻痺和管理上的遲滯才是信息安全面臨的更深層次,也是更為嚴重的威脅。

  從長遠角度看,加強信息安全只能靠我們自己。要進一步發展信息安全政策,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監管體制機制,研發自主的信息安全產品等等,這是確保我國信息安全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和必然選擇。

  同時,還要認識到在全球化的今天,全面杜絕外國的信息安全產品,不可能也沒必要,重要的是增強信息安全意識。美國對中國網絡企業層層設防,我們對美國網絡企業不能毫無戒心。

  一直以開放包容姿態向外國企業敞開大門的中國市場,也許是時候重新考慮衡量尺度了。這並不是說要進行政治上的報復和「貿易戰」,但在信息安全問題上,不要怕被扣上貿易保護主義的帽子。不能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犧牲安全利益、為了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信息安全與自由貿易無關,與國家和企業的安危休戚相關。加大對在華國外網絡企業的安全審查和監管力度,也許應該成為當前加強我國信息安全的一項緊迫任務。

(責任編輯:周姍姍)

相關焦點

  • 中興事件出現重大轉機:罰款或成為最終解決方案
    7年之內不得向中興通訊出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一紙封殺令,便將中興通訊推向了無以為繼的死亡邊緣。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起貿易戰在封殺令宣布後將近一個月的時候,卻突然出現了轉機,讓人看到了復活的希望。
  • 中興事件之後,發生的一些故事,讓更多的人知道又何妨!
    眾所周知,中興事件,讓國人再一次產生高度警惕,讓國人更清楚的認知,民族企業在手機行業中,部分科技領域的缺失,就中興手機而言,產業中50%的零配件來自美國,晶片這一塊更是完全依賴高通。雖然提倡經濟共享,但真的能做到完全共享嗎?
  • 中興事件始末
    事件起因已經路人皆知,中興為違反美國禁止向伊朗出口商品的禁令,在長期和美國政府談判後妥協,接受8.9億美元的處罰並承諾開除4名高管及追究其他35名涉案員工的經濟責任。2018年2月份美國商務部接到指定律師的調查報告,要求中興提供履行處罰員工承諾的證明,中興承認除開除4名高管以外未按承諾處罰其他涉案員工。
  • 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制裁只能證明牛頓第三定律的可靠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此舉一出世界譁然。所謂的「實體名單」,是指美國以國家安全因素為由,禁止美國企業對美國政府認定的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企業提供技術和購買其產品。其真實目的是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對某些企業進行打壓企圖從產業鏈上下遊一起發力,將其根基斬斷。
  • 美國的稜鏡門明明那麼嚴重,卻說華為設備不安全,網友:賊喊捉賊
    當時的美國以華為的設備不安全,存在後門為由,將華為列入了「實體清單」,但是事到如今,180天過去了,如今的美國依然沒有拿出華為設備存在安全問題的證據,反而是美國的一些設備被歐盟檢測出了後門,可以說華為設備不安全的理由完全是美國找的一個藉口。
  • 5G前夜的定點清除:美國「圍獵」華為始末
    當這些國家的核心成員國——尤其是美國發出全面禁止的口號後,在川普政府「America First(美國優先)」的外交思想下,美國擔心其建立起來的遊戲規則及控制權被打破,因而進一步加速封殺力度與加大封鎖範圍。第二,國際資本。
  • FCC駁回中興要求重新考慮其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請願
    (FCC)本周二表示,該機構已駁回中興通訊要求其重新考慮將這家中國公司列為通信網絡美國國家安全威脅的請願書。FCC今年6月份宣布正式將中國的華為和中興通訊公司指定為國家安全威脅,這一聲明將禁止美國企業利用83億美元政府資金從這些公司購買設備。中興通訊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上周,FCC表示,它將把回應華為請願書的期限延長至12月11日,「以充分考慮大量記錄」。
  • 中興事件下的所暴露的軟肋敲響中國半導體行業乃至整個國家的警鐘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中興事件就此爆發。而引發這場事件的原因是中興違反了美國的制裁條款,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
  •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全面封殺華為將給產業帶來嚴重破壞
    對於華為來說,現在可能真的到了庫存用完,就沒有晶片可以用的地步了。按照最新規定,美國擴大了對38家跟華為相關企業的封殺,將其加入實體清單,從而對所有受出口管理條例(EAR)約束的項目都規定了許可證要求,而這些新進的企業,如果涉及商務出口管制管轄範圍內的項目的任何交易,均需要許可證。
  • 從孟晚舟事件看華為崛起,與教育反思
    作為一個老師,我想從教育角度談一談這件事給我的啟示。01 關於孟晚舟被捕事件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溫哥華國際機場被加拿大警方抓捕。加拿大是按照美國的要求逮捕孟女士並準備引渡到美國的。理由是華為「隱瞞華為和伊朗的業務往來」和「對滙豐銀行欺詐」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實際上,美國是預謀已久,早就在監視孟晚舟的行蹤。美國沒有任何證據,就是亂扣的一個莫須有的帽子。美國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打壓華為,限制中國科技發展。
  • 「封殺華為的首席打手」即將離職,川普計劃再禁四家中國企業
    「封殺華為的首席打手」即將離職,川普計劃再禁四家中國企業;2.Arm 兩大關鍵戰役,翻轉英特爾獨霸地位;3.雷軍、齊向東等 31 人提名突出貢獻中關村獎;4.中興通訊徐子陽:做數字經濟築路者,夯實產業升級之路;5.三星Note 20 Ultra是今年9月全球最暢銷的5G機型;6.成套家電漸成生活剛需,海信推出璀璨套系產品
  • 【交戰】FCC封殺華為設備,回應:所言不實;美國的阻撓無法阻止華為...
    1.美國封殺華為設備 華為:所言不實 將傷害美國消費者2.美國的阻撓無法阻止華為強大3.川普若打響貿易戰 蘋果手機大盤雞不答應4.中日美三國AI人才爭奪之戰愈演愈烈美國封殺華為設備 華為:所言不實 將傷害美國消費者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4日上午消息,上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宣布了一個計劃,他們將基於國家安全因素,阻止美國運營商購買華為的產品或服務。
  • 選擇華為和中興是一個巨大的錯誤,FCC將投票做出最終決定
    華為在美國的命運似乎被轉到了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周五,FCC將決定是否阻止美國公司使用聯邦資金從不受信任的公司(著重指華為和中興通訊)購買設備,這兩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電信設備和手機製造商。他們認為,選擇應該顯而易見:讓中興和華為公司從根本上建設美國的無線網絡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從戰術上講,禁止美國公司動用聯邦資金購買華為和中興製造的技術設備是明智的。
  • 倪光南院士:中興事件不能僥倖 必有頭部核心技術
    中興遭受美國制裁一事引發巨大風波,也讓國人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才能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尤其是美國不斷變本加厲,有報導稱還在調查華為,並計劃禁售中興和華為手機。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結構和算法專家倪光南點評稱,對於中興事件絕對不能存在僥倖心理,我們要堅決發展自己的頭部核心技術。
  • 國家正式「出手」!華為中興喜從天降?美科技界:不能讓他們成功
    ,所以美國晶片企業有三成的收入來自於中國。可是這一切從美國開始針對我國的科技企業中興和華為開始,我國對於美國晶片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 同樣美國的做法也是非常心狠手辣的,為了限制華為在晶片領域的發展,要求臺積電等採用了美國技術的企業對其進行斷供處理
  • 剛剛,華為向世界拿出三項裡程碑式的成果
    突然以莫須有的罪名,封殺中興,既禁止國內企業向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又或不允許中興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都知道川普無賴,沒想居然能夠無賴到這般田地!然而,川普的胃口,遠不止於此!中興事件,只是川普扼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一個開端。
  • 做國產自主可控的CAE軟體,這家企業想解除中興、華為的困境
    以讓中興、華為栽跟鬥的EDA軟體為例,東興證券數據顯示,2018年整個EDA市場規模還不足百億美元,相對幾千億美金的集成電路產業,不值一提。但如果缺少了這個產品,全球所有的晶片設計公司都得停擺。藉助這個軟體,工程師們可以在電腦上驗證模擬晶片設計。
  • 毫無武德,華為繼續被封殺
    隨著美國總務管理局正式鬆口,美國各個要職部門如國防部、國務院,紛紛表態開始對接拜登團隊。隨著拜登接手白宮,全球外交的新變局也由此拉開。昨日,拜登在介紹他的外交和國家安全團隊成員時稱,美國「已歸來」,並且已準備好重新「領導世界」。拜登打算如何重新領導世界呢?是完全推翻川普的做法?
  • 跳過5G,美國組建6G聯盟!成員名單公布,沒有華為和中興
    華為5G技術因為大幅領先友商,一度讓美國感到自己的科技霸主地位受到威脅。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國才不斷對華為5G技術進行詆毀,試圖拖緩華為公司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美國也在加快速度主導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研究。
  • 思科華為是兩大生態系統之爭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0月8日發布報告稱華為和中興「可能對美國帶來安全威脅」。但報告中沒有提供任何有關證據證明華為、中興事實上有威脅國家安全的行為,只是美方單純的懷疑和假設。美國國會的這次調查到底是出於政治目的還是經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