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也能串燒?毫不相關的兩句連在一起,居然還有幾分味道?

2021-01-09 90秒文史說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大家唱一些歌曲串燒,在熟悉的旋律中,自然而然地切換到下一首歌,歌曲自然流轉,毫無違和感。

不僅歌曲能串燒,最近有網友竟然都玩起了詩詞串燒,將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句,隨意串燒起來,你別說,還真有那麼幾分味道。

1

紅酥手,黃縢酒,兩個黃鸝鳴翠柳。

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

原詩句一: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遊《釵頭鳳·紅酥手》原詩句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原詩句三: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送別》

2

車轔轔,馬蕭蕭,二月春風似剪刀。

天蒼蒼,野茫茫,一樹梨花壓海棠。

原詩句一: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車行》原詩句二: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原詩句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原詩句四: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軾《戲張先》

3

路漫漫其修遠兮,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原詩句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原詩句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易水歌》

4

夜深忽夢少年事,惟夢閒人不夢君。

原詩句一: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白居易《琵琶行》原詩句二: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5

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別西風又一年。

原詩句一: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原詩句二: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紅樓夢》

6

踏破鐵鞋無覓處,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原詩句一: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夏元鼎《絕句》原詩句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7

問君能有幾多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原詩句一: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原詩句二: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其實,要說這「詩詞串燒」,還要屬咱們的老祖宗。據史料記載,最早在宋代,就有詩人從已有的不同詩文中選出句子重新組合一首新詩或對聯,被稱為「集句詩」,像王安石、蘇東坡、文天祥、辛棄疾、黃庭堅、晁補之、楊冠卿等詩詞家都有大量的集句詩作。

雖然詩句是前人所作,但由於不同風格的詩句只要被創作者遵循詩詞的"啟、承、轉、合"的相關原則重新組合,做到狀物抒懷、渾然一體,給人一氣呵成的藝術美感,那麼便是上好之作,讓人耳目一新。所以,在宋代,集句詩頗為流行。

不過,要想寫好集句詩,除了要博聞強記之外,還要講究格律、平仄、用韻、音調、主旨等,其實,難度的話,可能要比直接寫一首詩要更大啦。

在作者看來,我們還是應以「娛樂」的心態看待詩詞混搭,畢竟詩詞的一字一句都是經過歲月沉澱的,有著很深的情感在裡面。

讀者們,關於「詩詞串燒」,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後兩句也很經典,卻鮮為人知
    這首詩前兩句簡單通俗,花兒即使凋謝,第二年又能再次盛開,而人卻只有一次少年時光,過去了便不會重來。告誡人們一定要珍惜美好時光,一旦把青春浪費了,少年時光就一去不復返了!後兩句的意思是,既然親朋好友見了面,就要痛飲一番,無需準備豐盛的菜餚,也能非常盡興很歡樂。
  • 老街味道 賀鑄的四不堪及讀古詩詞要學習的幾個方面
    和心上人分別之後,羈宦天涯,連互通音問,也無法實現,這是一「 不堪」。二不堪:第二句「 難」字,是客觀影響。「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一個人獨對青燈,百無聊賴,長夜中自感慨 。這是二「不堪」。三不堪:第三句「小窗風雨」是耳邊所聞 。令人人肝腸俱碎。「碎」字境界全出 。四不堪:回到眼前,羈旅愁思 、孤舟寒枕。這是四「不堪」。
  • 有哪兩句本毫不相干的詩句,但拼在一起卻天衣無縫?
    畫面感太強,有點上頭……哈哈哈講真,這兩句串在一起真的毫無違和感!接下來,一起看看「背串詩」的正確打開方式吧~1. 有朋自遠方來,雖遠必誅。問君能有幾多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原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16. 而今才道當時錯,當時只道是尋常。
  • 吳其堯︱古詩詞中「處」字的理解與英譯
    不安的是,我當年居然那麼魯莽!平心而論,翻譯老師是十分值得尊敬的,他中英文功底紮實,自己從事過大量的文學翻譯,經驗豐富,善於表達,講課對他而言並非什麼難事。事實上他的課講得確實也是異常生動,常能激發學生思考,就某些譯法和他爭得面紅耳赤。關於這位翻譯老師有機會將另文再敘,這裡略過不表,總之他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
  • 紅燒鰻魚,鰻魚肉丸湯,味道堪比飯店,毫不遜色!
    由百家號作者《美食記錄你的胃》發布紅燒鰻魚,鰻魚肉丸湯,味道堪比飯店,毫不遜色!【一】還能為大腦提供,必要的營養素,鰻魚中所含的DNA,能促進青少年大腦發育,增強記憶力,也有助於老年人預防大腦功能衰退,以及老年痴呆症,醫學專家還發現,鰻魚兼有魚油和植物油的有益成分,是補充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胺基酸的理想食品,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紅燒鰻魚的製作方法,首先我們需要食材主料鰻魚500克,都是兩花生油適量,姜適量,水適量,輔料鹽適量,料酒適量
  • 盧照鄰的一首詞,對方曾因此而入獄,如今其中兩句成為電視名句
    這句話的原型其實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的兩句詩演變過來的,這兩句話就是「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和電視劇中這句話要表達的一樣,這兩句詩反映的也是對完美愛情的嚮往,曾讓不少不少互相相愛的男女為之落淚,而盧照鄰會在自己詩中寫上這兩句話,與他的個人經歷不無關係。
  • 寄託於中秋節的古詩詞,蘇東坡寫出了希望,眾人皆可賞月
    而中秋節又是我們合家團圓的日子,而古代的詩人們在這一天,看著月亮時不時來兩句符合當時意境的詩句,雙雙對飲豈不快哉。那你們知道有哪一些詩詞是詩人寫出紀念中秋節古的嗎?反正小編最為喜歡的莫過於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了,因為這一首詩詞小編在中學時期就已經是背得滾瓜爛熟的。
  • 2020高考語文知識點:古詩詞寓意順口溜
    考試大綱對詩詞鑑賞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鑑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並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題多以主觀題形式出現。  古詩詞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麼,意象又是什麼呢?簡而言之,詩人在客觀之物上加上主觀之意,便創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詩詞的創作和發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特定的場景和寓意。
  • 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夜雨寄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夜雨寄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8首:白居易《池上》
    小詩很有敘事性,你看,詩作的前兩句「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寫一個小孩子趁成人不注意,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去採蓮歸來。僅僅十個字,人們就恍如親眼看見小孩因心虛或者自鳴得意,一邊撐船,一邊左顧右盼的淘氣樣兒。甚至也看見了成人——更可能是詩人藏在一處看著小孩偷偷壞笑的樣子。詩作的語言足夠淺白,詩作的意蘊卻絕不淺白。
  • 居然一份能賣100元
    居然一份能賣100元中餐,一直是世界上最複雜同時也是最講究的菜系,也有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稱號。除了在中國有大批的粉絲外,在國外的粉絲更是不少的。而且毫不誇張的說,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美食,飲食文化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我們中餐的影響。有沒有覺得很自豪呢?
  • 「我們吃串燒/烤肉串」用英語怎麼說?
    「我們吃串燒/烤肉串」用英語怎麼說?「串燒/烤肉串」你只會說skewered meat or kabob嗎?一、用中文學英語是為了有機會能用上如果你學了英語真的有機會能把所學用上,那麼,你儘管可以用中文學英語,並且用中文理解和記憶所學英語,反正你有大把機會用英語,所以用中文學不會造成不良影響。1.
  • 近10年期間雲南中考語文真題試卷考過的古詩詞彙總(含答案)
    (8)噴薄而出的朝陽,緩緩西沉的落日,總能引發詩人無限感慨。請寫出古詩詞中含有「日」字的連續兩句: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清。2016年(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2)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3)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 將知識點「串燒」成歌曲、詩詞 江科大的生物化學課如此有趣
    自編自唱生化歌曲,將知識點轉化成「歌曲、詩詞」變成「串燒」……這樣的生物化學課你上過嗎?「胺基酸的味道,蛋白質知道/在肽鍵眼中,剛性平面真好/變換的二面角,不停地喧囂……」這是學生楊學鈞、周美、張晴晴自編的生化歌曲《酶妙妙》,生物技術學院屠潔博士在《酶妙妙》悠揚的旋律中,完成《蛋白質與酶化學》中知識點的「串燒」和講解。「生物化學的學習需要記憶的內容比較多,要讓同學們愉快地接受知識,就需要創新方式方法。」屠潔說,通過編制生化歌曲和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讓大家更快記憶。
  • 最奇怪的寫雨古詩,全文無一「雨」字,前兩句還在極言天氣晴好
    詩歌的前兩句都是鋪墊,「一夜滿林星月白,且無雲氣亦無雷」,整個晚上,林子裡都灑滿了星月的輝光;天上沒有一絲雲,也沒聽見有雷震響。其實所蘊含的意思就是,到處都是星星,都是月亮,一絲絲的白雲都不見,更沒有聽到雷聲隆隆。這樣的天氣狀況下怎麼會下雨呢?「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後面的詩句,體現出了詩人的獨具匠心。
  • 四年級語文下冊的第一課《古詩詞三首》:這個字,很多人讀錯了
    四年級語文下冊的第一課《古詩詞三首》課文解析+同步測試題跟我學課文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是南宋範大成的代表作,描寫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的前兩句寫出了梅子金黃,杏子肥,蕎麥花白,菜花稀,是靜態的美。
  • 人死後把臉蓋上並不只是迷信,真正原因竟有幾分科學的味道
    翻看古代的一些資料,竟然發現當時古人蓋上黃表紙竟然有幾分科學的味道。我們一起看一看就知道了。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在現在的醫學中,人體死亡的判定是腦死亡。即便是身體和心跳依舊在,但是認定腦死亡之後,這個人百分之百是活不過來了。那麼古人是如何判定死亡的呢?我們從一些記載可以看到,古人的醫術高明,但是對於死亡的判定還是有些簡單的。所以並不能百分之百判定中。
  • 終於知道孟婆的真實身份是誰了,說出來就連女媧都要尊敬幾分!
    終於知道孟婆的真實身份是誰了,說出來就連女媧都要尊敬幾分! 最早天地還是一片蒼茫的時候,那時候三界還沒有形成,盤古還在睡夢中沒有醒來,世間萬物就已經有一位特殊的存在,她就是孟婆。沒有人知道她從哪裡來,也沒人關心她從哪裡去,她到底屬於三界之中哪一派?這一切其實都不可知。
  • 古詩詞裡的菊花不都是黃色的,盤點五首描寫各種顏色菊花的古詩詞
    秋天是賞菊的季節,各種菊花五彩繽紛,我們去看菊展的時候,也會看到不同的品種,我們會認為這些是之後培育或者引進的新品種,其實在古代,這些品種早就有了,不信,來看看古詩詞裡的各色菊花。黃菊九月十二日折菊這首詩是詠黃菊的,陸遊說,黃色的菊花盛開的時候又香又美,為什麼要和茱萸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