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鋰離子電池的電壓

2021-01-10 電池世界在線

 電池世界在線,感謝一路有你!

 

電壓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參數,直接決定電池的能量,以及電池包的成組方式。本文對鋰離子電池的電壓進行總結,這也是本人知識梳理與學習的過程,理解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鋰離子電池在充放電測試或者實際使用中,電壓參數主要包括平臺電壓、中值電壓、平均電壓、截止電壓等,典型放電曲線如圖1所示。

 

平臺電壓是指電壓變化最小而容量變化較大時對應的電壓值,磷酸鐵鋰、鈦酸鋰電池具有明顯的平臺電壓,在充放電曲線中可以明確確認電壓平臺。大部分電池的電壓平臺並不明顯,充放電測試時,通過電壓間隔採集數據,然後對電壓曲線做微分,通過dQ/dV的峰值確定平臺電壓。

 

中值電壓是電池容量一半時對應的電壓值,對於平臺比較明顯的材料,如磷酸鐵鋰和鈦酸鋰等,中值電壓一般就是平臺電壓。

 

平均電壓是電壓-容量曲線的有效面積(即電池充/放電能量)除以容量,計算公式為Ü = ∫U(t)*I(t)dt / ∫I(t)dt。在充放電測試數據中,充電或放電能量除以容量數據即為平均電壓。反過來,電池能量密度也是根據電池的平均電壓估算,即能量=容量*平均電壓/電池質量(或體積)。

 

截止電壓是是指電池放電時允許的最低電壓,電池充電時允許的最高電壓。如果電壓低於放電截止電壓後繼續放電,電池正極的電勢持續降低,而負極電勢會迅速上升,形成過度放電,過放電可能造成電極活性物質損傷,失去反應能力,使電池壽命縮短;還會導致負極銅箔分解並在正極析出,存在短路風險。如果充電電壓高於充電截止電壓,電池正極的電勢持續升高,造成正極材料過過度脫鋰,晶體結構破壞失效,電解液分解損耗鋰離子。而負極電勢會持續下降,過度嵌鋰,石墨層狀瓦解,極片表面析鋰等問題。

 

 

圖1  磷酸鐵鋰||石墨電池放電曲線

 

而實際上,電池的電壓U(電池)是由正極的電極電勢E(正極)和負極的電極電勢E(負極)之差確定的,由公式(1)所表示:

U(電池) = E(正極) - E(負極)         (1)

在電池體系中,標準鋰電極普遍作為參考電極,正、負極材料的電極電勢一般都是反應物和產物與參比鋰電極之間反應而產生的電勢。如圖2所示,在充放電過程中,正負極材料脫鋰或嵌鋰,電極電勢發生變化,電池電壓就是兩者之差。

 

 

圖2  三電極電池電流、電壓曲線(來源https://el-cell.com/)

 

因此,認識電池的電壓,首先要了解各種電極材料的電極電勢,了解材料的平衡電極電勢曲線能夠更好理解電池的電壓特性。

 

開路電壓是指電池在非工作狀態下即電路中無電流流過時,電池正負極之間的電勢差。將電極材料與金屬鋰組裝成紐扣半電池,開路電壓即電極材料的平衡電勢。

 

開路電壓測試方法

 

電極材料的平衡電勢測試過程為:電極材料製備成極片,與金屬鋰組裝成紐扣半電池,測得紐扣半電池在不同的SOC狀態下的開路電壓,並採用多項式或高斯擬合等確定開路電壓曲線的數學表達式。開路電壓測試方法主要包括:

 

(1)恆電流間歇滴定技術(galvan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GITT), 基本原理是在某一特定環境下對測量體系施加一恆定電流並持續一段時間後切斷該電流,觀察施加電流段體系電位隨時間的變化以及弛豫後達到平衡的電壓(即開路電壓)。GITT測試舉例如下:(i)在C/50下充電直到電壓達到上限電壓,如4.2 V;(ii)靜置2小時;(iii)1C放電6min,記錄放電容量;(iv)靜置15min,記錄電壓;(v)重複步驟(iii)和(iv)共9次;(vi)在C/50下放電直到電壓達到下限電壓,如3.0V;(vii)將步驟(iii)和(iv)記錄的容量-電壓曲線,歸一化處理,做成SOC-電壓曲線,擬合得到開路電壓曲線的數學表達式。

 

(2)小電流充放電曲線,以特別低的倍率(如0.01C)電流恆流充放電,設置電壓上下限範圍,得到電池小電流充放電曲線,將電量一致的點作為曲線起點,對充放電曲線中的電壓取平均值,將曲線的橫坐標按照理論容量進行歸一化處理,然後利用曲線擬合得到開路電壓曲線。

 

電池極化

 

電流通過電極時,電極偏離平衡電極電勢的現象稱為電池的極化,極化產生過電勢。根據極化產生的原因可以將極化分為歐姆極化、濃差極化和電化學極化,如圖2所示。

 

圖2 電流密度對極化的影響

 

(1)歐姆極化:由電池連接各部分的電阻造成,其壓降值遵循歐姆定律,電流減小,極化立即減小,電流停止後立即消失。

(2)電化學極化:由電極表面電化學反應的遲緩性造成極化。隨著電流變小,在微秒級內顯著降低。

(3)濃差極化:由於溶液中離子擴散過程的遲緩性,造成在一定電流下電極表面與溶液本體濃度差,產生極化。這種極化隨著電流下降,在宏觀的秒級(幾秒到幾十秒)上降低或消失。

 

電池的內阻隨電池放電電流的增大而增大,這主要是由於大的放電電流使得電池的極化趨勢增大,並且放電電流越大,則極化的趨勢就越明顯,如圖2所示。根據歐姆定律:V=E0-I×RT,內部整體電阻RT的增加,則電池電壓達到放電截止電壓所需要的時間也相應減少,故放出的容量也減少。

 

鋰離子電池實質上是一種鋰離子濃差電池,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為鋰離子在正負極的嵌入、脫出的過程。影響鋰離子電池極化的因素包括:

(1)電解液的影響:電解液電導率低是鋰離子電池極化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一般溫度範圍內,鋰離子電池用電解液的電導率一般只有0.01~0.1S/cm,,是水溶液的百分之一。因此,鋰離子電池在大電流放電時,來不及從電解液中補充Li+,會發生極化現象。提高電解液的導電能力是改善鋰離子電池大電流放電能力的關鍵因素。

(2)正負極材料的影響:正負極材料顆粒大鋰離子擴散到表面的通道加長,不利於大倍率放電。

(3)導電劑:導電劑的含量是影響高倍率放電性能的重要因素。如果正極配方中的導電劑含量不足,大電流放電時電子不能及時地轉移,極化內阻迅速增大,使電池的電壓很快降低到放電截止電壓。

(4)極片設計的影響:

極片厚度:大電流放電的情況下,活性物質反應速度很快,要求鋰離子能在材料中迅速的嵌入、脫出,若是極片較厚,鋰離子擴散的路徑增加,極片厚度方向會產生很大的鋰離子濃度梯度。

壓實密度:極片的壓實密度較大,孔隙變得更小,則極片厚度方向鋰離子運動的路徑更長。另外,壓實密度過大,材料與電解液之間接觸面積減小,電極反應場所減少,電池內阻也會增大。

(5)SEI膜的影響:SEI 膜的形成增加了電極/電解液界面的電阻,造成電壓滯後即極化。

 

電池的工作電壓

 

工作電壓又稱端電壓,是指電池在工作狀態下即電路中有電流流過時電池正負極之間的電勢差。在電池放電工作狀態下,當電流流過電池內部時,需克服電池的內阻所造成阻力,會造成歐姆壓降和電極極化,故工作電壓總是低於開路電壓,充電時則與之相反,端電壓總是高於開路電壓。即極化的結果使電池放電時端電壓低於電池的電動勢,電池充電時,電池的端電壓高於電池的電動勢。

 

由於極化現象的存在,會導致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瞬時電壓與實際電壓會產生一定的偏差。充電時,瞬時電壓略高於實際電壓,充電結束後極化消失,電壓回落;放電時,瞬時電壓略低於實際電壓,放電結束後極化消失,電壓回升。

 


圖3 電池電壓的組成及其與工作電流的關係

 

綜合以上所述,電池端電壓的組成如圖3所示,表達式為:

充電:VCH = (E+ - E-)+ VR =(E+0+η+)- (E-0 - η-)+ VR

放電:VD = (E+ - E-)- VR =(E+0-η+)- (E-0 + η-)- VR

 

 

為什麼有些材料具有明顯的電壓平臺而有些沒有?

熱力學中,自由度 F 是當系統為平衡狀態時,在不改變相態的數量情況下,可獨立改變的因素(如溫度和壓力),這些變量的數目叫做自由度數。系統的自由度跟其他變量的關係:

F = C - P + n

其中 F:表示系統的自由度;C :系統的獨立組元數;P :相態數目;n :外界因素,多數取n=2,代表壓力和溫度。

 

針對鋰離子電化學體系,外界因素n=2,分別取電壓和溫度。假定鋰離子電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溫度和壓力恆定不變。在此,我們討論二元系(C=2),如果在一個粒子中含有一個相,即P=1,則F=1,化學勢是一個自由度,隨鋰濃度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固溶體鈷酸鋰,一個相,鋰濃度不斷變化)。

 

如果粒子中包含兩個相,即P=2,則F=0。當兩相共存時,在一個二元系電極材料中存在平坦的電壓平臺(例如磷酸鐵鋰,兩相共存,每個相中鋰濃度是不變的)。

 


圖4  LFP材料電壓曲線及相變過程示意圖

 

參考文獻

[1]王正烈、周亞平. 物理化學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Jokar, A. and M. Désilets, et al. (2018). "Mesoscopic modeling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a lithium-ion battery based on LiFePO4/graphit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379: 84-90.

參會交流請加微信:13672006035,註明參會



第二屆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用新型導電添加劑高峰論壇


2020年4月8-10日   常州香格裡拉大酒店

 

主辦單位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承辦單位

天津智博盛世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電池世界在線


【大會交流內容】(持續補充


9、導電添加劑在改善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性能的研究12、鋰離子電池對新型導電添加劑的需求研究(改善SEI膜、避免過充、提高安全)


 


相關焦點

  • 鋰電池製造商解釋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範圍和鋰電池放電曲線
    鋰電池製造商解釋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範圍和鋰電池放電曲線。電池的理論標準電壓是由正極的標準電極電位與負極的標準電極電位之差確定的;放電曲線是研究電池性能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據放電曲線可以判斷電池性能是否穩定,以及電池穩定工作時的最大允許電流。
  • 汽車達人秀(28) 解讀汽車鋰離子電池
    》我們就聊聊電動車的動力源泉——鋰離子電池,而拋開技術本身,它也是筆大買賣。鳳凰汽車的技術解讀欄目,每周五如期上線 。就像鋰離 子燃料電池,決定其好壞也不能單單看電池容量,它也受能量密度、安全性、熱穩定性、循環壽命等多重因素影響,說到這裡,我們有必要簡單普及一下鋰離子電池的組成。和普通蓄電池的構成相似,一塊鋰離子電池通常也是由外殼、正極材料、負極材料 、隔膜、電解液等物質構成的。
  • 鋰離子電池還能用水做電解液?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鋰離子電池由於高電壓和高能量密度的優勢自上個世紀90年代推出以來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目前已經完全佔領了整個消費電子市場,並且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鋰離子電池的應用領域也開始向動力電池拓展。
  • 關於鋰離子電池,你所不知道的一些事兒
    關於鋰離子電池為什麼可以得諾獎,可以看看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的官方解讀——他們研製出了世界上最強的電池(放心,已經貼心地翻譯成中文了)。但是看一下它的電壓就恍然大悟。這是由6塊容量為2200mAh,電壓為3.6V的電池串並聯而成的,也就是傳說中的6芯鋰離子電池(裡面有6個單體電池)。從這根電池的形狀(長長的)和2200mAh的容量可以看出,這是18650電池(就是電池直徑為18mm,高度為65mm的圓柱電池)。所以,衡量電池的續航能力,還是看能量比較靠譜,自己動手算一算。
  • 鋰離子電池交流阻抗圖譜詳細解讀
    鋰離子電池內部的反應過程主要由電子傳遞、Li+在電解液內擴散、Li+在電極表面發生電荷交換,Li+在正負極活性物質內部擴散等過程構成,不同過程對於電流和電壓變化的響應速度不同,我們稱之為弛豫時間。根據鋰離子電池的這一特性,人們設計了交流阻抗測試設備,給鋰離子電池施加一個從高到低逐漸降低頻率的交流電壓信號,根據獲得的電流反饋信號對鋰離子電池內部的反應過程進行分析,是研究鋰離子電池反應的強有力工具。
  •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安全及電池檢測設計
    延長使用壽命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壓成關鍵    一般來說,鋰離子電池會有電性安全的範圍限制。由於鋰離子電池的特性,當電池電壓在充電時上升到最高設定電壓後,要立即停止充電,避免電池因過充電造成 電池損毀而產生危險;電池供電(放電)時,電池電壓如果降至最低設定電壓以下便要停止放電,避免因過放電而降低使用壽命。
  • 鋰離子電池壽命衰降模擬仿真
    鋰離子電池憑藉著優異的循環壽命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消費電子領域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鋰離子電池超長的使用壽命也使得電池的壽命測試成為了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因此為了能夠快速評估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仿真模擬就成為了最佳的選擇。
  • 鋰離子電池的特點_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前景
    >   鋰離子電池有許多顯著特點,它的優點主要表現為:   1.工作電壓高。鋰離子低昂持工作電壓為3.6V,是鎳氫和鎳鎘電池工作電   壓的3倍。   2.比能量高。鋰離子電池比能量以達到150W·h/kg,是鎳鎘電池的3倍,   鎳氫電池的1.5倍。   3.循環壽命長。目前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已達到1000次以上,在低放電深   度下可達幾萬次,超過了其他幾種二次電池。   4.
  • 航天用鋰離子電池健康狀況監測
    為了降低太空飛行器的發射重量,商業衛星等航天設備已經普遍採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儲能電池。航天用鋰離子電池工作狀況與常規的鋰離子電池的工況具有較大的不同,通常在陰影期進行小深度的放電,放電電流基本維持不變。目前對於常規工況下的鋰離子電池SOH狀態預測已經有了較多的研究,但是對於航天用鋰離子電池的SoH預測的研究還比較少。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的Jie Yang(第一作者)和Geping Yin(通訊作者),以及上海空間電源研究院的Jingying Xie(通訊作者)等針對空間用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工況,提出了一種基於放電曲線的判斷鋰離子電池健康狀態的方法。
  • 鋰亞電池與鋰離子超級電容電池
    優點1.工作電壓較高而且穩定:鋰亞電池標稱電壓3.6V,且在工作期間電壓保持平穩;2.使用溫度範圍廣:工作溫度在-40℃~85℃;3.能量密度高:鋰亞電池是一次電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電池之一;鋰離子超級電容電池 LSC鋰離子超級電容電池是將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的正負極材料通過獨特的方法融合在一起研製出的一種新型鋰離子電化學儲能器件。
  • 鋰離子電池-電芯知識培訓
    Li-ion是一種新型的可充電可攜式電池。它的額定電壓為3.6—3.8V。他的放電電壓會隨放電的深度而逐漸下降。 4、什麼是Li-ion電池? Li-ion是鋰電池發展而來。所以在介紹Li-ion之前,先介紹鋰電池。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是鋰金屬。負極材料是碳材。按照大家習慣上的命名規律,我們稱這種電池為鋰電池。
  • 航模用鋰離子/鋰聚合物電池使用和保養 電池的種類 基礎知識
    3、節(S):鋰電池單體電壓為3.7V,一片單體電芯我們用CELL來稱呼,或者用「S」來表達,如果需要獲得更高電壓,則需要多片單體電池進行串聯疊加,例如2S(3.7+3.7=7.4V),3S(11.1V)……如此類推三、鋰電池的使用方法所有的鋰離子電池,無論是以前的,還是最近這些年的,包括: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磷酸鋰鐵電池等等,都非常害怕電池內部短路、電池外部短路
  • 海軍工程大學作者特稿:準確估算鋰離子電池健康狀態的新方法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文從容量的角度定義鋰離子電池SOH,並將鋰離子電池恆流-恆壓充電過程中的電壓、電流、溫度曲線作為輸入,提出採用一維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實現鋰離子電池容量估算以獲取SOH。研究背景鋰離子電池憑藉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壽命長、自放電率低和清潔可靠等優點,已經被廣泛應用。
  • EES | 高電壓穩定的氟代碸電解液,有望用於5V鋰離子電池
    在電動汽車領域中,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受限於其安全性、價格、以及能量密度無法滿足續航需求。為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一種方法是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另一種策略是提高工作電壓至 5V。這類材料包括橄欖石型 LiNiPO4 和 LiCoPO4,以及尖晶石型 LiNi0.5Mn1.5O4  (LNMO)  和  LiCoMnO4。
  • 鋰離子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有什麼區別?工作原理詳細概述
    與其他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平均輸出電壓高、充電效率高、自放電效率低、安全性能好、循環和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超級電容器一般主要由電極、電解液、集電體和隔膜等組成,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鋰離子電容器相比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所具有的優勢容量、電壓、自放電的比較鋰離子電容器的能量密度小於鋰離子電池,但輸出密度高;單體體積的能量密度為10~15Wh/L,較雙電層電容器的2~8Wh/L的容量大得多,是後者的二倍。
  • 鋰離子電池的優缺點
    本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的優缺點,根據鋰離子電池的這些特點,在使用鋰離子電池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自己做一些保護措施,比如不要過充過放電,不要是鋰離子電池溫度過高等
  • 鋰離子電池的八大參數指標及正負極材料分析
    電壓  鋰離子電池的電壓,有開路電壓、工作電壓、充電截止電壓、放電截止電壓等一些參數,本文不再分開一一論述,而是集中做個解釋。  開路電壓,顧名思義,就是電池外部不接任何負載或電源,測量電池正負極之間的電位差,此即為電池的開路電壓。
  • 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性能指標有哪些?快來學習吧
    那麼,鋰離子電池都有哪些性能指標呢?本文系統的給大家做個歸納,有需要的朋友可要收藏好了。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指標可分為常規性能指標和可靠性性能指標。常規性能指標包括:容量、內阻、能量密度、充放電倍率;可靠性性能指標包括:循環壽命、自放電率、放電深度。接下來我們對這些指標做詳細解析。
  • 四種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組的充電方法比較
    Key words: high voltage; lithium ion battery pack; series charging; parallel charging  鋰離子電池由於工作電壓高、體積小、質量輕、無記憶效應、無汙染、自放電小、循環壽命長,是一種理想電源。在實際使用中,為了獲得更高的放電電壓,一般將至少兩隻單體鋰離子電池串聯組成鋰離子電池組使用。
  • 鋰離子電池鼓脹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鋰離子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體積小的優點[1],近年來,隨著4G的普及,5G的到來,對於鋰離子電池的要求更加苛刻,鋰離子電池朝著更高能量密度、更快的充電速度發展。2.2 過放模擬分析如圖3所示,常溫下正常電池過放至3、2、1、0.5、0.2、0 V後電壓會迅速反彈,放電截止電壓越低反彈後的電壓越低,過放截止電壓大於0.2 V的電池均未發生明顯產氣現象,過放至0 V的電芯出現了明顯的產氣現象。當過放截止電壓高於0.2 V時,鋰離子從負極脫嵌,而過放至0 V時,負極中已經沒有足夠的鋰離子脫嵌形成氧化電流,SEI膜開始分解,導致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