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助理:工程院發了一季度津貼15000,袁老:發到哪兒啊

2020-11-08 弋說歷史吧

袁隆平傳》中這樣寫道:「他有兩大願望:一是把雜交水稻推向全世界,二是把超級雜交水稻搞成功,以造福全人類。」

民以食為天的道理亙古不變,糧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物質基礎。在古代乃至近代社會中,人們或多或少為糧食而發愁,而在如今的社會中,卻很少再有人擔心糧食不夠吃的問題了。前者到後者的轉變,離不開一個人,那便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為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做出的貢獻家喻戶曉,而這樣一位國人皆知的科學家卻在金錢上有過不少的傳言,諸如「身價千億」、「生活奢侈」……事實上,他是精神上的首富,卻是物質上的「貧民」。

一、故事雖短,卻透露出他的「可愛」

近年來,袁隆平的新聞很多,可這些新聞中卻多了許多負面的,諸如有關他生活奢侈的新聞。但這些新聞卻大多是根據一些圖片來解讀的,是帶著嘲諷的解讀。

關於袁隆平是不是生活奢侈,其實單從幾件事就能夠看得出來。他曾經在第五屆中國雜交粳稻科技創新論壇上透露:他每月工資6000多元;他最喜歡的衣服是15元一件的襯衫;坐飛機是經濟艙……

而在近日網絡上所流傳的袁隆平與助理的一段對話也不難看出他一點也不奢侈。

「袁老師,工程院給您發了2019年第一個季度的津貼。」

袁隆平:「2000塊錢?」

助理:「那不止,不止,一萬五。」

袁隆平:「五萬啊!」

助理:「一萬五,一季度!」

袁隆平:「什麼度?」

助理:「一季度。」

袁隆平:「發到哪兒啊?」

助理:「發到你的卡呀~」

袁隆平:「哪個卡?」

助理:「農行記帳卡!」

一個季度一萬五的津貼,對於一位為我國養活上億人的科學家來說,多嗎?我想,是不多的。而在這段簡短的對話中,袁隆平的直率也是過於可愛了。

事實上,袁隆平一早便坦承自己的財富觀:「錢是要的,因為要生活,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是拿來用的,該用則用,不揮霍不浪費,不小氣不吝嗇。」

此風度,當如範仲淹所寫:「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故而,袁老之風日久可見,無需他人三言兩語判定,他對於我國的貢獻早已讓許多人深知這位科學家的赤子之心了。

二、袁隆平:為國家和人民種糧食

20世紀50年代,原本從事紅薯育種研究教學的袁隆平因為國家糧食非常短缺的現狀,他開始從事研究水稻育種。

「作為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我下定決心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挨餓。」這是袁隆平立下的目標,而這個目標他用了一生的時間去完成。

1956年開始,袁隆平帶領學生開始進行農學實驗。起初的幾年時間裡,水稻的培育一直無法達到預期目標,使得袁隆平一度很苦惱。幸好,在經過不懈的努力,袁隆平終於發現了水稻中雜交組合存在優勢的情況,他將雜交水稻的組合視為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

1966年時,經過大量實驗的袁隆平發表了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是這篇論文的發表正式拉開了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年時,在袁隆平為代表的研究人員不斷努力和實驗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法」成功誕生了,實現了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的歷史性突破。

而這個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糧食的難題。

1981年時,為雜交水稻培育做出了重大貢獻的袁隆平被授予了新中國首個,亦是唯一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次年,國際水稻研究所學術會公認中國科學家袁隆平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1996年後,我國農業部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劃。此後從2000年到2016年的這十幾年中,袁隆平團隊先後實現了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067公斤的超級稻目標。

在大多數的印象中,科學家是在實驗室進行研究的,但袁隆平的「實驗室」是特別的。在他幾十年的水稻生涯中,他從沒有離開過田間,儘管年過八旬,依舊「繼續加油幹」。

三、矢志不渝,繼續加油幹

中國科技評獎委員會這樣評價他:「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誠然,當袁隆平成為舉世矚目的科學家,當他名滿天下時,他依舊一頭扎進了田地中,繼續奮鬥自己的目標。

「追求高產、更高產、超高產,是我們持之以恆的目的。」這是袁隆平一生的寫照。他每天的工作是循環往復的,早早便到田地裡,而一待便是日落西山。

數十年來,日復一日,不曾錯過,為不曾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他的工作強度。可以說,袁隆平一生的時間裡,有80%的時間是在農田中,與水稻一起度過的。

也是在這裡,他提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震驚的目標,這些目標仿佛天方夜譚,卻又一一實現了。

「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稻米為主食,特別是中國有超過60%的人以稻米為主食,因此提高水稻產量,對保護世界糧食安全有重要作用。」這是袁隆平數十年來堅持提高水稻產量的原因。

我國雖然國土面積廣闊,但人口眾多,耕地面積少,能夠用於耕地的土地並不多,糧食安全是存在隱患的。

為了解決糧食的隱患問題,2016年的10月14日,30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的正式在膠州灣北部成立了,由袁隆平擔任主任和首席科學家,開始了海水稻的種植研究。

2019年9月18日時,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在我國最寒冷的黑龍江省鐵力市成立國內首個「海水稻」寒地育種工作站,並在3個月後,種植出了畝產400公斤的耐鹽鹼稻。

2020年的10月份,在世界糧食安全日這一天,袁隆平團隊對外宣布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海水稻研發所取得了最新階段性成果,即「平均畝產1149.02公斤」,這個數值再度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以及最高紀錄。

這樣的成功依舊無法讓袁隆平滿足,11月時,袁隆平提出了一個更高的目標——「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周年畝產突破3000斤的目標,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我們的遠期目標是雜交水稻一季稻畝產達到2400斤,雙季稻達到4000斤。」

而說出這句話的袁隆平已經90歲了,一個本該在家頤養天年的高齡,他卻告訴所有人:「我做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我身體還可以,腦瓜子還清楚,可以繼續做對國家、對社會有意義的工作。我會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從『90』後一直搞到『100後』。」

90歲幹到100歲的願望背後是這位偉大科學家矢志不渝的初心,也是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

小結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袁隆平始終為提高糧食產量而奮鬥著,他的夢想是簡單的——解決吃飯問題,可也是偉大的——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為了這個簡單而偉大的夢想,如今90歲的袁隆平還在廣袤的土地之上,繼續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

袁隆平的身體力行讓我們一次次地領略到了科學家的風採,堅持理想、為國貢獻,是他為我們樹立的良好典範,亦是帶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正是在如袁隆平一樣的科研工作者們的帶領下,中國創造出了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奇蹟,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是值得尊重和致敬的人物,又怎能以物質的財富去衡量科學家的貢獻呢?

參考資料:《袁隆平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袁隆平為何被中國科學院拒之門外,就是不授予袁老院士
    袁隆平是中國現代、當代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中餐不僅解決了問題,同時也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福音,袁隆平已經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是世界上一個偉大的人,聯合國世界糧食獎授予他,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第一次會議的國家最高元科技獎項有資格老,在11年前的宮殿,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授予他榮譽
  • 敢拿14億人的衣食父母袁隆平院士開玩笑,這禍惹得不小啊
    敢拿14億人的衣食父母袁隆平院士開玩笑,這禍惹得不小啊!今天在很多網絡平臺上被這樣的一張圖片刷屏了:名為「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的抖音號,受到粉絲們的狂熱追捧,在未發一個作品的情況下,短短數個小時的時間粉絲量就突破了1000萬!
  • 袁隆平等為何評不上科學院院士?又如何促成中國工程院成立?
    而袁老的主要貢獻在於找到了「野敗」(即雄性不育株),並將其與普通水稻雜交。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袁老等科學家是不符合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標準的。袁老但讓一些德才兼備,在工程技術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研人員在院士門外徘徊,又是對學術的一種不尊重。
  • 國家的脊梁袁隆平院士,不發一言,粉絲突破千萬,網友:這在追心
    最近幾天,一位90歲高齡的老者,在網上不發一言,卻爆紅網絡,3天時間粉絲數量就達到1600萬。 袁老抖音號 通過這些認證,可以肯定是袁隆平本人無疑,被自媒體發現後,出現瘋狂的追捧,在袁隆平不發一言的情況下,粉絲蹭蹭往上漲,粉絲的增長速度
  • 袁老的三千斤目標成功在即,卻有人雞蛋挑骨,他評不上中科院院士
    四年之後,剛剛畢業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湖南安江農校擔任青年老師。因為早已經功成名就的袁隆平老先生,直到現在還心存著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何負負可以得正。實際上,從大學開始,袁隆平老先生的數學成績就不好,他因此還曾經找過他的大學同學、另外一位工程院院士、衛星領域專家林華寶給他補課。
  • 袁隆平16年光顧長沙同一家理髮小店,店主:袁老生活很簡樸
    ……每次到店理髮,袁隆平都親切地跟曹小平拉家常,沒有一點架子。「袁爹都是走那個小門進來理髮的,一直如此。」曹小平告訴記者。2店主:「我也要學他低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十幾平方米的地方,只放得下一張剪髮椅,洗髮和燙髮設備都齊備。來店裡的多是老顧客,大家信得過曹小平的手藝。
  • 主播:我和袁隆平院士有個「約會」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我說:「誰要是想『約會』袁隆平院士,前提必須是得愛國愛家愛人民,愛專業愛生活愛小動物。」小夥伴們聽了,捂嘴笑了,「這不就是袁院士嘛」。袁院士一直喜歡貓,那隻他笑眯眯在寵物店挑的小奶貓小花已經長大了。我問:「這就是那隻小奶貓嗎?「「嗯,小懶貓。「辛主任回答。
  • 中國工程院為何成立?袁隆平等科學家為何第二輪才得以入選?
    如美國的國家科學院和工程院、德國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和工程院以及澳大利亞科學技術與工程院等。參照世界通行標準,我國在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代為行使管理全國科學研究事業的職能,並任命郭沫若為第一任院長。並在1955年6月成立了學部,準備遴選院士。
  • 袁隆平:記者眼中的明星
    ■ 人物檔案   袁隆平我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
  • 袁隆平入駐抖音是真是假?回應來了
    雖然一條動態未發,但截至1月11日17時30分,袁隆平的抖音粉絲數量已達到1629.2萬,並還在持續漲粉中。記者了解到,未來袁隆平及其團隊將在抖音與網友分享農業知識、先進種植理念,助力「三農」發展,並將於近期在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開啟首場直播。袁隆平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因在雜交水稻研究和應用領域貢獻卓越,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院士住院時說了一句想剪頭髮,她立刻坐飛機前來為袁老理髮
    她與袁隆平院士又有怎樣的緣分?這一切還要從長沙的一間理髮店說起。袁隆平院士年輕的時候是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工作的,由於工作繁忙,袁隆平院士經常連飯都忘了吃,自然也就顧不上注意外表了。為了節省時間,袁隆平院士就選擇了離工作單位最近的一家理髮店理髮,而這家理髮店的老闆就是小曹。小曹跟很多開理髮店的人一樣,不是什麼大牌的理髮師,手藝也算不上出眾,但她很開朗健談。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提到袁隆平老先生,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認可他做出的巨大貢獻,而且袁老還是我國首位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得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拿獎拿到手軟。早在1995年,袁老就當選了中國工程院的院士,但袁老卻遲遲沒有成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是高級科學人才,而工程院的院士則是高級技術人才。
  • 袁隆平家內實景曝光!「梗王」又上線!袁老:我有「十個螺」……
    袁隆平補辦身份證:我有十個「螺」近日,湖南長沙@芙蓉公安 民警走訪雜交水稻中心時,得知袁隆平院士身份證損壞。28日上午,民警帶著辦證設備來到袁隆平家裡,為他辦理身份證相關業務。11月28日上午, 人口與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肖調選、民警周汭一行帶著辦證設備來到袁隆平院士家裡,民警為袁隆平院士整理著裝、擺正姿勢。「來,坐上點,面帶笑容,你看,很好看吧。」看著相機裡的自己,袁隆平院士開心地笑。
  • 袁隆平再飈英語!陪伴了袁老五十餘年的雜交水稻用英文怎麼說?
    上周,袁老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接受媒體採訪。袁老表示,退休對他來說是不存在的,只要腦袋還行,就會一直工作下去。他還寄語年輕人:要有高雅理想,應該賺對社會、百姓有益的錢。袁爺爺的別名可不能忘記了哦~今年,從7月初的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到共和國勳章授予,再到這次採訪,關於袁老的熱搜一個接一個:這個乾瘦、黝黑,常年留著小平頭的近90歲的老人好像再次出現在了大眾的視線中。
  •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56年的耕耘與禾下乘涼夢
    經常會有記者採訪袁老師問道,你的夢想是什麼?袁老總能脫口而出:希望有生之年實現「禾下乘涼夢。」那麼,袁老的「禾下乘涼夢」究竟是怎樣一個夢?對此袁老有一個美好的闡釋:我們的水稻有高粱那麼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籽粒有花生米那麼大,我看著好高興,坐到稻穗下乘涼」。禾下乘涼夢是袁老對雜交水稻高產的一個理想追求,即是袁隆平的中國夢,也是中國人的糧食夢。
  • 今天才注意到,袁隆平居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而非中國科學院
    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九,是袁隆平90歲生日。昨天的時候,老爺子自己去理了個頭髮,還說自己理髮後,直接年輕了5歲,呵呵,好可愛的老爺子。剛剛特意去百度百科查了下袁隆平介紹,老早就知道老爺子是院士,查了才知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而非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農民最敬佩的人是袁隆平,沒有袁隆平就沒有我們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發明協會會士,湖南農業大學譽名校長。
  • 袁隆平:三次落選中科院 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以前曾經三次申報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均落選,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後,湖南省第四次推薦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最終當選。袁隆平曾經不止一次地表達了他的擔憂:害怕別人把他寫成一個典型的學術大師,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談學術永遠都是義正辭嚴。  顯然,辛業芸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她的朋友頭一天拿到書,挑燈夜讀到凌晨三點,第二天興衝衝地給她打電話:「關於袁老師的傳記,你寫的這本算是翹楚了,原來有的書把袁老師寫得都太『馬列主義』了,又有很多誇張和杜撰,你的則是一個真實和鮮活的袁隆平。」
  • 袁隆平院士入駐抖音?本人不知情!抖音拿出了一份授權書
    袁隆平入駐抖音一條消息 未發粉絲破千萬 然後這兩天事情發生了大反轉 袁隆平本人回應稱並不知道此事
  • 袁隆平的三位孫女曝光,從樸素的穿搭和言談舉止間,盡顯袁老家風
    其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在受訪者的行列,在大家了解袁老的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在無意之中見到了袁老的三位孫女的真容。而袁老在從小帶大的三個孫女面前,袁老竟展現出了自己幽默風趣的「老頑童」形象,被網友稱為:寶藏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