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健康促進中心提醒廣大市民牢記六點個人防護: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衛生、謹記食品衛生、定時開窗通風、做好健康監測。一旦出現不適應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及哨點診室就診。
■各單位和物業主動做好員工健康管理,落實進門前體溫檢測;辦公室和會議室定時開窗通風;做好公共區域、公共物品的清潔消毒;確保洗手液、肥皂供應,有條件的可在公共區域提供免洗手消毒劑。
面對冬季疫情防控中出現的零星散發病例,上海「公共衛生網底」正在發揮作用。
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全市117家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猶如「崗前哨兵」發揮著重要的篩查作用;深入社區的200家發熱哨點診室,則是最靈敏的觸角,對發熱患者開展篩查、甄別、治療和轉診,整個流程環環相扣,形成閉環管理。此外,上海日均核酸檢測量可達62.1萬,可有效保障檢測需求。
關注發熱門診和核酸採樣點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偌大的醫院內秩序井然,絕大多數就診病人自覺佩戴口罩。
冬季防疫如何確保沒有疏漏、院感管理怎樣萬無一失?中山醫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長高曉東說,疫情期間留下的醫院感染防控事項沒有顯著增加,但落實抓得更緊了。醫院重點關注院感風險較高的發熱門診、核酸採樣點等。發熱門診汙染區和清潔區嚴格分開,注重環境通風基礎上使用高水平消毒劑進行物品表面清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中山醫院還研發了一款「正壓核酸檢測採樣屋」,並申請了專利。據介紹,待採集者屋外檢測、保證通風,採樣人員坐在屋內,屋內氣壓比屋外常壓略高,且僅有兩個孔供採樣人員伸手操作,可有效避免飛沫噴濺汙染。
「萬檢」及方艙可助社區防疫
目前,中山醫院要求對所有發熱患者、住院患者和陪護家屬均進行核酸檢測;而有意願做核酸檢測的市民,可通過手機預約檢測和查詢檢測結果,非常便利。記者在核酸檢測採樣現場觀察到,雖然等候隊伍排了約有20米,但採樣流程很快,等候時間並不長。數據顯示,如今每天前往中山醫院做核酸檢測人員有數千人,比10月增長50%以上;但院方未雨綢繆,按照國家要求加強實驗室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從今年8月開始籌建「萬檢實驗室」,9月下旬啟動建設,目前已投用。所謂「萬檢實驗室」,是指有能力在24小時內完成核酸檢測單管單人次1萬份的實驗室。記者獲悉,目前上海共有4家「萬檢實驗室」項目。中山醫院還在院區設置移動方艙實驗室,可像房車一樣隨時支援社區。
門診排查流程細緻及時清晰
昨天下午,記者到達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監測點時,發熱門診護士長蔡虹正在窗口採樣。「昨天核酸檢測人數翻倍。」蔡虹嗓音有些沙啞。記者體驗了華東醫院門診流程:進門診後,護士先詢問是否發熱、是否經過中高危風險地區。如是發燒患者,則先掃行程碼,再測體溫,隨後在獨立空間內完成後續流程。普通患者只需攜帶社保卡、身份證和病歷卡,前往門診掛號,按流程完成查血、核酸檢測、CT等檢查。有需要急診手術的,急診室還專設核酸檢測綠色通道,採樣後,樣本90分鐘即可抵達手術室,正常兩個小時就能出結果。蔡虹透露,常規核酸檢測一般四至六小時出結果,但具體出報告時間段會有所不同,下午3時前的報告可當日取,3時後的則要次日領取。 (見習記者 侍佳妮 莊晰童 記者 顧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