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陽系內飛行叫航天,那出了太陽系叫什麼?錢學森早已取好名字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航天這個名字是錢學森給命名的,它的英文原文是Space,英文已是是空間,但是這樣的解釋給人感覺空洞洞的,讓人無法將其與太空遨遊相聯繫起來,於是錢學森提出,將其解釋為航天。很快,有關於「航天」一詞就在世界科研界流傳開來。
-
在太陽系裡飛行叫航天,飛出太陽系後叫什麼?錢學森已取好了名詞
在成立大會上,一位在委員會沒有任何職務的科學巨擎發表講話,要求科技名詞定名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是炎黃子孫,取名要遵守漢語習慣,要有中國味」,他就是錢學森。錢學森不但是我國航天之父,還為我國科學界貢獻了多個精彩的科學名詞,如「雷射」、「航空」、「航天」、「工效」等等,不知道後世那些取名光想著崇洋媚外的人會不會汗顏。
-
雷射、航天這些詞都是錢學森取的,對黑洞一詞提出質疑卻未被接受
在成立大會上,一位在委員會沒有任何職務的科學巨擎發表講話,要求科技名詞定名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是炎黃子孫,取名要遵守漢語習慣,要有中國味」,他就是錢學森。錢學森不但是我國航天之父,還為我為科學界貢獻了多個精彩的科學名詞,如「雷射」、「航空」、「航天」、「工效」等等,不知道後世那些取名光想著崇洋媚外的人會不會汗顏。
-
多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而他早已飛越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在過去近9年時間內,美國一度喪失了載人航天的能力,因為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只有一款太空梭能夠將太空人送上太空,而太空梭在2011年退役了。在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太空人進入太空需要乘坐俄羅斯的載人飛船。
-
航空、航天、臨近空間 如何區分, 你用對了嗎?
航空、航天、臨近空間……最近幾年,這些詞語頻頻出現在報刊雜誌、網絡媒體上,它們的發展日新月異,時不時就能看到相關報導。但若問什麼叫航天?什麼叫航空?什麼叫「臨近空間」? 好了,現在大家對「航空」「航天」「臨近空間」這幾個概念有大致了解了吧?希望大家正確區分,以後不要再用錯了哦。 太空飛行器在大氣層外飛行,運行軌道的近地點高度至少在100km以上。航空器在稠密大氣層中飛行,飛行高度有限,我們把這一點歸為「飛行環境」因素吧,除了「飛行環境」不同,航空與航天還有哪些不同呢? 【航空、航天還有哪些區別?】
-
錢學森同志講話摘要
錢學森同志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摘要錢學森(1985年4月22日)我根據毛主席「巡天遙看一千河」詩句:建議把它訂為「航天」;連同「太空梭」,一般被接受了。我考慮在太陽系飛行叫「航天」,在空氣中飛行叫「航空」,在銀河星系以及大宇宙中飛行可叫「航宇」。 但也有不成功的。在航天工業部支持下,有個學會叫「宇航學會」,我提了意見請他們改叫「航天學會」,但不接受,這失敗了。
-
為什麼太陽系七大行星都叫「星」,唯獨地球叫「球」?
最先叫「地球」的應該是中國人,畢竟「地球」是中國人的稱呼。 諸子百家那時的中國先人們的宇宙觀主要是蓋天說,主張「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即所謂天圓地方,是完全直觀的產物。《周髀算經》說大地是一個正方形,每邊81萬裡,天頂的高度是8萬裡。這就是「地方」的由來。蓋天說的缺點是只承認半個球,破壞了宇宙的和諧,對稱。
-
太陽的中心就是太陽系的中心嗎?科學家:太陽系中心叫太陽系質心
太陽中心和太陽系的中心不是一個意思,太陽系中心叫質心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統治者,它擁有著太陽系中全部天體總質量的99.86%,這就可以看出太陽到底是多麼可怕的一個龐然大物了。面對太陽,太陽系的其他星球,都是毫不起眼的存在。
-
人類深空宇宙飛行探測器最遠飛到什麼地方?飛出太陽系了麼?
作為人類航天歷史上意義重大的時刻,當年阿姆斯特朗等三人登陸月球以後,人類便開始了在地球之外的探索,真的是人類一小步,科學一大步。從此以後各個國家開始了人類的登月計劃並付諸了實際的行動,取得了驚人的科學成果。在探索深空宇宙奧秘方面,美國早早的就以強大科技做後盾,對人類認知宇宙,了解宇宙,尤其是對太陽系內的各大行星的探索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
-
太陽系中各行星的名字原來是這麼來的,有內涵
它們的名字有什麼含義呢?原來西方國家對行星的命名一直沿用著古羅馬神話中人物的名字。咱們先從木星的名字的由來開始吧!古人給木星取了最霸氣的名字朱庇特(Jupiter)——古羅馬神話中眾神之王。可能大多數人還是古希臘神話了解的更多一些。眾神之王朱庇特在古希臘神話中稱為宙斯,覺得這個名字更霸氣的可以點個讚哦!
-
錢學森:要根據漢語習慣定名,要讓人一看就有中國味
錢學森院士未曾擔任過全國科技名詞委的任何職務,但他在名詞工作方面貢獻頗多。他的名詞工作體現出他熾熱的愛國情懷、嚴謹的科學精神和豐富的學術思想。錢學森先生通曉中西文化,博覽群書,這使得他在給科學技術名詞定中文名時既能表達原文概念的要義,又能展現漢字的靈韻。
-
難道無法逃離太陽系?旅行者2號飛行43年,仍看不到太陽系盡頭
,主要是因為它的飛行軌跡與旅行者1號不同,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完成對木星、土星的探索以後,就朝著太陽系外飛去,而旅行者2號探測器不僅僅對木星、土星進行了探索,還對天王星、海王星這兩顆氣態行星也進行了飛越。
-
旅行者1號飛行43年,在太空遇到什麼?究竟有沒有飛出太陽系?
現在是不是已經飛出太陽系了呢? 太陽系中八大行星運行軌道並不相同,旅行者一號逐一造訪它們,那工作量會不會相當巨大呢? 有人說,現如今的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太陽系,正在飛向別的恆星,也有人說「旅行者一號」是首個衝出太陽系的人類製造飛行器,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截止到現在,旅行者1號剛剛飛出太陽層頂,如果要離開太陽系,必須穿越太陽系最後一道屏障
-
人類難道被「囚禁」在太陽系了嗎?人類何時能飛出太陽系?
所以我們的科學技術水平還是有限的,也只能飛到月球上去一探究竟,就算是飛行器也難以脫離太陽系的束縛,難以飛出太陽繫到廣袤的銀河系去一探究竟。那麼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究竟需要什麼呢?難道要被永遠囚禁在太陽系嗎?
-
大班科學教案:太陽系九大行星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太陽系九大行星 設計構想:隨著神舟五號的順利登空,吸引著世界各國的關注目光,楊利偉,這個本來陌生的名字,現已變得耳熟能詳
-
從太陽出發,以光速飛行,多久能飛出太陽系?途中會看到哪些場景
上一期,咱們介紹了從太陽表面進入到太陽核心的旅程,今天咱們從內而外,來一次穿越太陽系的航行。和太陽不到140萬公裡的直徑相比,太陽系就要大得多了。太陽系內除了太陽之外的其他所有天體加在一起,質量之和也只有木星的40%。
-
所有故事的開始——「你叫什麼名字?」
其中「梓晴」第五年榮登榜首 為了給孩子取好名字,父母們也是煞費苦心。如何取一個好名字?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好事多磨考科目二看到的,38號車「門傳雨」和52號車「時月風」,我那一瞬間真的腦補出了一場武俠時代柔美悽厲的愛情故事……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什麼太空飛行器不向上或者向下發射飛出太陽系?
從各種圖片及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太陽系的星體幾乎都處於同一個平面上,也就是說太陽系是扁平的,上下區域幾乎都是空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都是在扁平空間內飛行,而不向上或者向下飛行,那樣不是更加容易飛出太陽系嗎?
-
旅行者1號飛不出太陽系
,但並不意味已經飛出太陽系,目前公認的太陽系半徑約1光年,按照旅行者1號的飛行速度,還需要3萬年才能飛出太陽系。太陽系邊界距離太陽9.46萬億公裡,旅行者1號目前150億公裡 太陽系外層有一個很厚的殼,外面進不來,裡面出不去,
-
難道無法逃離太陽系?這艘飛船飛行48年,仍然看不到太陽系盡頭
但是在課本上,曾經有一張關於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探測器的照片,那就是下面這一張男女和地球位置的先驅者鍍金鋁板。大家想起來了吧?是否似曾相識?這個探測器的初衷正如它的名字「先驅者」,是為了研究探測器在飛越小行星帶等區域時探測器是否會受到小行星等碎片的破壞,是一個先行者,為後續的旅行者1號、2號探測器探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先驅者10、11號探測器和旅行者1、2號探測器飛行路徑是高度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