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contradiction
揭示事物矛盾存在的狀況、矛盾的共性和個性及其相互關係的一對哲學範疇。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的絕對性、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指事物矛盾的差別性、個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從宇宙總體來考察,矛盾的普遍性包括兩重含義:其一是說,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在中國古代哲學和古希臘哲學中,曾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萬物皆有矛盾的思想。這種樸素的矛盾觀是對客觀世界直觀的結果,帶有猜測的性質。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在思辨唯心主義哲學的基礎上總結了近代科學發展的成果,闡發了矛盾為一切事物所固有的學說,並將其貫穿於自己建構的理論體系之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地繼承了以往哲學關於矛盾的思想,科學地闡明了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一切現象和過程都包含著矛盾,矛盾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絕對性、無條件性已為人類社會實踐和全部科學發展的歷史所證實。矛盾的普遍性除了指矛盾存在的絕對性、無條件性外,也指一定場合、一定範圍的矛盾的共性。
人們認識事物,就是認識事物的矛盾。科學的認識在於研究客觀對象所固有的矛盾。堅持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堅持矛盾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認識和解決一切問題的基本前提,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著重論述了矛盾的特殊性問題,建構了一個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嚴密的邏輯體系。矛盾的特殊性可以從幾種情形去研究。第一,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正是這種特殊性決定了不同運動形式、不同事物相互區別的特殊本質。第二,事物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正是這種特殊性使事物的發展區分為不同過程,並在同一過程中區分為不同階段。第三,每一事物中的多種矛盾和每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在性質和地位上各有其特殊性。每一事物中的多種矛盾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區別,每一矛盾的兩個方面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區別。矛盾的特殊性是人們認識一切事物的基礎,是區別和認識千差萬別事物的內在依據。堅持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要對於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用不同質的方法解決不同質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聯繫的。每一事物內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矛盾的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在個性中包含著共性。因事物場合、範圍的不同,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共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變為特殊性、個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要求我們,研究一定事物的時候應當去發現事物內部的特殊性、個性和普遍性、共性兩方面及其相互聯結,而不能忽視其中的某一個方面,不能將這二者割裂開來。毛澤東指出:「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係的原理,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一思想原則的重要哲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