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頻」是一個偽概念嗎

2021-01-10 澎湃新聞

航通社首發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博:@航通社 | 微信搜一搜:航通社

2020年 第33期

文 / 書航 2020.10.22

在 10 月 20 日的西瓜視頻年度活動上,今年初才從抖音轉過來的任利鋒提出了「中視頻」的定義和卡位,並提出 20 億元補貼計劃。西瓜視頻和抖音在「中視頻」的內容、搜索服務方面將增加聯動,併合力扶持創作者。

任利鋒描述的「中視頻」是時長在 1-30 分鐘的視頻內容。與短視頻相比,「中視頻」絕大部分是橫屏,專業團隊製作的 PGC 多於普通用戶隨手拍的 UGC,需要創作者投入更多精力專門製作。

跟我們熟悉的短視頻相比,「中視頻」是一個現在還讓人覺得陌生的概念,即使它所闡述的內涵本身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多年。

如航通社此前文章所指出的,很多廠商都喜歡用自己生造一個新概念的辦法,來讓人們覺得它的產品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那麼,這次的「中視頻」也會是西瓜視頻的一次生造概念,或者說「偽概念」嗎?

「中視頻」並非無中生有

簡單地說,「中視頻」這個名詞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生造出來的,它是對視頻行業發展歷史和現狀的一個總結。不管誰提出和定義「中視頻」,「1-30 分鐘」這個時間長度的視頻生態蓬勃發展,是事實存在的。

短視頻可以很短,抖音最開始的普遍設定是 15 秒,微信視頻動態原本只能發 10 秒,後來延長到 15 秒;長視頻可以很長,大型周播綜藝節目單集片長可達 1.5-2 小時,經常要拆上下集。

而夾在它們之間的長度適中的視頻,觀眾們都有著強烈的主動獲取的需求。所以,各大視頻網站都提供按時長篩選搜索結果的選項。這就能看出平臺們各自心中對「中視頻」的定義。

在 YouTube,視頻時長有「短(小於 4 分鐘)」和「長(大於 20 分鐘)」兩項。B 站的搜索顆粒度是 0-10 分鐘,10-30 分鐘,30-60 分鐘及以上四種。西瓜視頻進一步將 10 分鐘以內的視頻拆成 3 分鐘以下,3-5 分鐘和 5-10 分鐘。

以 YouTube 的「中視頻」定義即 5-20 分鐘計算,觀察 B 站近期的各分類排行榜,絕大多數熱門視頻均落在這個時間段內。如果採用任利鋒「1-30 分鐘」的定義,能包含的就更多了,會引入一些搞笑段子、鬼畜等更接近抖音的較短內容。

根據 Statista 2018 年 12 月統計,當時 YouTube 全站平均的內容時長按不同類別算,都位於 5-20 分鐘的時段之內。

雖然沒有什麼人集中提出和推廣過,但事實上大家已經做了很久的「中視頻」。

自從家庭錄像機在 70 年代開始普及,普通人有機會錄製較完整的家庭視頻時,出片時長就最有可能落在 5-30 分鐘這個範圍內。早期優酷和土豆(合併之前)上傳的很多家庭視頻都是如此,當然現在不一定還能挖的出來。

80 年代流行的 VHS 錄像帶一卷時長為 2-4 小時,此後 V8 和 MiniDV 等手持小型攝像機的時長都在 1-2 小時之間。這類錄像機在所屬的任何一個時代,都是絕對的高級消費品,錄像帶也是耗材,得省著用。所以一卷帶子常見的做法是錄完就暫停,分成幾段到十幾段錄製,也就讓每一小段的長度落在 5-30 分鐘以內。

與之相對,前網絡視頻時代的電視節目,也普遍是這個長度。規整的電視時段以 15 分鐘左右為單位,30 分鐘包含 2 節,60 分鐘則為 4 節。不計廣告時長,每節在 10-12 分鐘左右。90 年代的德國之聲電視臺,每個小時都被切成兩半,整點有新聞,半點是專題節目。而新聞當中又按照頭條、簡訊、財經、體育、天氣等分成 5 分鐘的小塊。

電視臺就是最早的 PGC,所以現在專業的視頻創作團隊也完全沿襲了這個時長的傳統。當以巫師財經、觀察者網等為代表的媒體轉戰視頻,它們不管是製作圖文解說,還是訪談類、講座類,基本都是這個長度。美妝、廚藝、旅遊、街頭採訪等等類型的視頻,也主要是半小時以內的長度。

回顧「中視頻」的歷史沿革,可以得出結論:5 分鐘、10 分鐘、30 分鐘這些中等長度,是內容創作者經過實驗得出的,最適宜傳播一整段信息或講完一整個故事的時長。

「中視頻」能否定義平臺的調性

在任利鋒接受媒體群訪的時候,有人提問說「中視頻」這個定位比較模糊,比如 B 站年輕人多這樣的概括才更能反映一個平臺的調性。

就著這個「中視頻不足以定義西瓜視頻」的提問,任利鋒反問道:「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可以想一個問題:抖音可不可以定義短視頻?」

——答案顯而易見。就像你無法說 YouTube 到底針對什麼年齡段,什麼地域或什麼消費水平的觀眾一樣,對每個視頻平臺都要找一個用戶畫像出來,多少有點兒「手裡握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定勢。

這還是基於研究 B 站繞不過它跟年輕人的強綁定,研究快手繞不過它跟「老鐵」的強綁定這種經驗。但對於更通用,更普適的平臺而言,並不存在這樣的一種定位;相反,與過去調性的強綁定還可能在平臺長大以後,困住它們轉型發展的腳步,是要被突破和顛覆的。

如果真的想弄明白現階段「中視頻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比任利鋒更早描繪「中視頻」概念的中信證券一份研究報告似乎更有幫助。這份報告撰寫於 2019 年 12 月,它的核心觀點是:「中視頻」是短視頻升級和長視頻下沉合二為一的產物。

報告寫道,隨著 5G 帶來更便捷和穩定的視頻供給,「短視頻平臺將不斷增加內容縱深,而長視頻平臺則不斷豐富內容形式,拓展內容適配場景,拓展目標用戶受眾。」

抖音和快手都開放了 5-10 分鐘或更長的視頻時長,其中快手是一次性放開,抖音則是根據流量有序分配。相應地,長視頻為主的平臺試水短內容「講故事」,深耕低線市場。優愛騰芒在製作自製劇和綜藝的同時,將花絮、直播等邊角料設定為付費增值內容,拓展主節目之外的縱深;又製作了專門的豎屏短劇、情景微劇形態,並將它們跟面向低配機型的極速版相結合。

特別是,通過長視頻平臺將大段綜藝精編成中等長度,我們可以看出——中視頻可以是長視頻裡的「短視頻」。比如講「法外狂徒張三」出名的法考視頻,或者上古的老羅語錄等等,講一節課的全程很長,但可以生產出 6-10 分鐘的金句集錦,達到爆款傳播的效果。

由此可見,「中視頻」概念定型之前,實際上早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目前幾乎所有大的內容平臺(還不只是說視頻平臺)都包含中視頻。進入 2020 年,微博、百度、知乎都針對長度適中的視頻而翻新原有 App、推出扶持計劃,以及將視頻內容放在更醒目的位置。就連微信也對視頻號開放了更多的能力,上傳視頻的時長允許超過 1 分鐘,並增加了彈幕功能等等。

既然任利鋒提出的「中視頻」概念本身只是對視頻行業發展狀況的一個總結,那麼西瓜視頻宣傳其發力「中視頻」,也就不是那種說要指定二次元、財經、歷史等等垂類的戰略,而是重申了平臺面向的普適性。

對於平臺普適性有多重要,B 站和快手應該深有體會。一段時間以來,它們總想著怎麼突破自己過去在人心中形成的刻板印象。相比之下,西瓜視頻的用戶群體就沒有多大的「歷史包袱」。

怎麼用好20億的「中視頻」補貼

除了打出「中視頻」概念,會上西瓜視頻提出的 20 億元補貼計劃同樣引人注目。這些補貼措施落實之後,西瓜視頻在業內的影響力,向不同年齡層的滲透率,可能會有多大的提升呢?

補貼政策收效如何,與視頻創作者是否積極響應有很大的關係。一些創作者只是在分發到所有平臺的時候同步到西瓜視頻上,並沒有下力氣運營。有人擔心,如果成熟的創作者由別處轉到西瓜上活動,會失去其發展的「源頭活水」。

這次宣布「中視頻」概念的場合——「西瓜 PLAY」大會,就起到打消人們這種顧慮的作用。

每年的「西瓜 PLAY 好奇心大會」都是平臺生態內優秀代表集中展示和發布平臺統計數據的時間。今年主推的西瓜原生播主,就包括「阿木爺爺」「模型師老原兒」以及航拍武漢封城景觀走紅的「林晨同學」。雖然林晨同學的視頻被海內外媒體大量引用是截取自抖音,但實際上抖音和西瓜的橫屏「中視頻」資源處在一個共同的池子裡。

今年西瓜還重點推了「活字計劃」,這是讓原本擅長寫圖文內容的科技財經自媒體作者,通過培訓和資源扶持遷移到視頻領域的專項計劃。溫義飛和三表都是「活字計劃」孵化的成功案例。

在比較 B 站和西瓜的觀眾互動時,任利鋒以記錄航海生活的「李船長筆記」為例說,評論裡會有相關專業學生和從業者詢問如貨輪貨櫃吊裝技術、貨櫃上的編碼是什麼意思等問題。李船長則會根據大家提供的選題方向做後續的節目。

「你會發現這些對話很有價值,一些非常深度的信息點被激發出來,無論在評論中還是後續的視頻生產中都可能去延續這樣的信息探索。」

在西瓜視頻上流動的內容兼容性強,而不是專注於「年輕」、「城市/農村」這些排他的標籤。雖然青年用戶比較頻繁參與了互動,但壯年乃至中老年用戶也可以各取所需,有他們各自活躍的小型閉環。

任利鋒在群訪中提到,西瓜產品能觸達的用戶人群更加泛化,意味著平臺可以湧現出多樣化的優質視頻。西瓜並不認為內容品類有高低之分,會「更加的去做多樣化、普適化人群」。

他說,「西瓜視頻受眾年齡更大一些,背後積累了更多的社會閱歷、工作經歷,各行各業分布的人非常廣。當這群人和他們喜歡的創作人去交流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對話很『match』,不僅是熱鬧『共鳴』,還有很多『共振』的價值。」

不是所有的燒錢補貼都會奏效,字節跳動本身的補貼戰也有過不太成功的例子。不過,至少在運營視頻平臺方面,它有非常多的成功經驗。

當海外媒體分析 TikTok 相對於競品的優勢時候,它們發現除了推薦機制之外,其達人和 MCN 運營經驗更是難以複製的。

TechCrunch 寫道,扎克伯格誤判了 TikTok 的巨大吸引力,以為單純做個克隆版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它必須為構建生態而招募創作者,甚至直接挖走頂級的網紅。此前它為 Instagram 做的長視頻分支 IGTV 正是因為作者們的商業化前景黯淡而失敗的。

所以,只要西瓜有決心做長期投入,它的補貼大戰將很可能是性價比很高的,也有可能就此改變現有的視頻產業格局,乃至讓「中視頻」真的變成一個約定俗成的行業名詞。

我們對國內視頻行業的分類,本來就是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的。一開始只有優酷和土豆,後來變成自製節目的優愛騰芒一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一組,B站似乎是單獨一組。西瓜這次提出「中視頻」以後,最直接的就是要加入和 B 站的直接競爭。

「中視頻」的玩家裡面,現在已經有了原本的短視頻和長視頻平臺們,或上升,或下沉。自然,今後也不會有隻做「中視頻」的平臺,到最後估計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轉載本文 / 商務合作請諮詢

航通社助理微信號:hangtongshe

或郵箱:coop#http://lishuhang.me

相關焦點

  • 智慧社區背後的「真生活」與「偽概念」
    你了解真正的智慧社區嗎? 什麼是你心目中理想的智能生活? 住在智慧社區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帶著這些問題,36氪隨機採訪了幾位路人,來聽一聽他們眼中那些智慧社區背後的「真生活」與「假概念」。 真智慧 vs 偽概念 「聽說過,但沒住過」 「很多人吐槽很雞肋,就是偽智慧」 「智慧社區我不知道,智能家居我有很多」 我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智慧社區的某些概念,新風除霾、智慧安防、人臉識別、智能溫控…… 住在「智慧社區」的王女士,最開始就是被這些概念所吸引的。
  • 「寫實」本來就是一個偽概念
    這種人物和意象之間曖昧的相似性,有沒有什麼深意,或者是生活中是否有實際的體會?趙:因為這篇小說採取的是多線的敘述,既有主人公的自我浮想、聯想、幻想或是胡思亂想,也有某個並不能完全確定身份的人物的QQ 聊天記錄、郵件,以及此人對另外一個人物的言行的轉述等等。
  • 偽科技要當心:以尖端科技概念為噱頭 包裝商品騙人
    你被「偽科技」產品忽悠過嗎?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3%的受訪者感覺現在「偽科技」產品多,86.3%的受訪者稱身邊有人被「偽科技」產品忽悠過。
  • 巨頭殺入的「中視頻」是偽賽道還是新戰場?
    愛奇藝、西瓜、騰訊爭相殺入 中視頻正成各平臺標配 所謂中視頻,就是指中等時長的視頻內容,介於傳統的長視頻和近年來大熱的短視頻之間。一般而言,中視頻是一個1分鐘到30分鐘之間的視頻形式。
  • 「腦洞」有多大,「概念」就有多新——「最偽科技」蹭概念營銷榜單
    新華社上海4月1日電 題:「腦洞」有多大,「概念」就有多新——「最偽科技」蹭概念營銷榜單  新華社記者周琳、蔣芳  甩一甩暗物質洗髮水洗出的「濃密」秀髮,穿上能「修復鬆弛」的石墨烯內衣內褲,坐在「想瘦哪裡瘦哪裡」的納米按摩椅上——是不是很享受?
  • 無知專家們編造的偽概念!
    二、地中海與「環地中海文明區」    「環地中海文明區」,當然是生造出來的一個概念。為了生造這樣的概念,有人聲稱:地中海海面總是如鏡子般的風平浪靜,便於海上航行,所以,地中海邊的人們很早便養成了在海上討生活的習慣。隨著海上貿易繁榮,導致了持續數千年的海上殖民徵服、文明傳播,終於,西方世界圍繞地中海,形成了一個「環地中海文明區」。
  • 量子養生衣、防引力波輻射服……你被偽科技產品忽悠過嗎?
    「偽科技」產品看似漏洞百出,卻總有不明就裡的人為之埋單。總有些讓人慾罷不能的噱頭,觸動你心頭的那根弦。那麼,你曾經被「偽科技」產品忽悠過嗎?我家就有一個磁療水杯,是爸媽的朋友送的」。  「我奶奶買過頸椎治療儀,說是戴在脖子上可以治療頸椎病,我感覺就是一個環加一個發光二極體,她用了兩天感覺沒有任何效果也就不用了,那個東西現在還丟在家裡的地下室。」
  • 「最偽科技」蹭概念營銷榜單揭曉:暗物質洗髮水、石墨烯內衣褲
    新華社上海4月1日電  題:「腦洞」有多大,「概念」就有多新——「最偽科技」蹭概念營銷榜單新華社記者周琳、蔣芳甩一甩暗物質洗髮水洗出的「濃密」秀髮,穿上能「修復鬆弛」的石墨烯內衣內褲,坐在「想瘦哪裡瘦哪裡」的納米按摩椅上——是不是很享受?
  • 宇宙是否處於偽真空狀態?
    但是,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宇宙可能處於偽真空狀態,它會發生真空衰變,產生最終的宇宙災難。偽真空的概念事實上,偽真空是量子場論中的一個概念。但是,目前理論上還是無法排除偽真空的狀態。偽真空具有有限的壽命,它可能比宇宙年齡更長,因此目前我們還無法探測到真空衰變的證據。
  • 宇宙是否處於偽真空狀態?
    但是,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宇宙可能處於偽真空狀態,它會發生真空衰變,產生最終的宇宙災難。 偽真空的概念 事實上,偽真空是量子場論中的一個概念。
  • 量子養生衣、石墨烯內衣褲、能量自然療法……這些「偽科技」,一定...
    你被「偽科技」產品忽悠過嗎?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3%的受訪者感覺現在「偽科技」產品多,86.3%的受訪者稱身邊有人被「偽科技」產品忽悠過。
  • 日本自創「偽中文」爆紅,中國人真的能看懂嗎?
    日語中存在大量的「漢字」,不過其中很多漢字的意思和我們的漢語中的漢字的意思有出入。就比如說日語中的「大丈夫」是「沒關係」的意思,而漢語中的「大丈夫」卻是「男子漢」的意思。還有「切手」,在日語中是「郵票」的意思。
  • 業內人:壓根兒就是個偽概念
    請問中介說的對嗎?回答:1、 其實哪有什麼板塔結合,壓根就是開發商和中介們故意編造出來的偽概念。板樓就是板樓,塔樓就是塔樓,各有各的特點,根本就不可能結合。但如果把兩樣攪合在一塊兒吃,還非說這叫「面飯結合」,能好吃嗎?2、 什麼是板樓,簡單說就是樓體呈長方,一梯兩戶能做到所有戶型南北通透的。優點是公攤小,通風採光好,戶型容易設計。缺點是佔地較多。什麼是塔樓,就是樓體呈點狀、蝶狀等形式,一個單元在四戶以上。優點是佔地相對少,能節約土地面積。
  • 【和諧的社會需要理性】「動物權利」是個偽概念——論貓粉狗粉的非理性行為
    「動物權利」聽起來冠冕堂皇,實際上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概念。稍微懂點邏輯的人都知道交換律:A=B,必然意味著B=A。如果動物應該被當作人同等看待,那麼必然得出「狗命=人命,且人命=狗命」的結論。然而,按照這種荒誕想法構建出來的社會,不僅不美好,反而非常恐怖:假如 狗命=人命,倘若狗主人給寵物狗餵了不衛生的食物,導致寵物狗病死,法院是否應該以「過失致死罪」給狗主人判幾年徒刑?
  • 偽基站剋星 新型手機如何從硬體端預防偽基站
    另外,以10086、95533等官方號碼給你發簡訊,提示可兌換現金或個人信息異常,然後附帶一個偽官方網站,這些都是來自偽基站的詐騙簡訊。 偽基站工作原理 偽基站只對GSM有意義,在2G網絡時代,網絡僅對終端採取單向鑑權機制,簡單來說就是網絡能對手機身份進行識別認證,但手機卻無法識別網絡身份的合法性,在這一過程中偽基站容易得知答案從而發送詐騙簡訊。
  • 偽虎鯨你真的了解嗎?偽虎鯨知識科普
    偽虎鯨,學名為Pseudorca crassidens,英文名false killer whale,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鯨目、海豚科的一種動物。偽虎鯨,體形似虎鯨而較小,體長約5米,體重約665千克。
  • 偽正能量,正在毀掉多少人的人生?
    這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確實很有道理的」正能量「的話中,其中一部分人,就是我們身邊,」偽正能量「人群。  一個人剛失戀,要是也打了雞血一樣,「成功和情感不可兼得,更美的總在遠方——埃爾克·莫拉斯基」,再配上一張完美的45度角自拍,一個V字手出現在你的朋友圈,你會喜歡嗎?  如果朋友被炒了魷魚,他們有些人可能需要的是安慰,有些人可能需要的是你和他幹一斤白酒,有些人可能需要的是你講講笑話。  非一層不變的」偽正能量「。
  • 「最偽科技」營銷榜單揭曉 石墨烯內衣、量子杯均系蹭概念
    央廣網北京4月3日消息(湖北臺記者張瑞芳)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生活中,您有沒有碰到過這樣一些「高科技」商品?比如打著暗物質旗號的洗髮水、暗物質功能飲料,或者是石墨烯內衣、智能發熱馬甲,量子杯、量子襪等。
  • 用博物館供著、用「偽中國語」聊天
    ▲這是個「伏」字,看出來了嗎? 日本網友把日語中的平假名、片假名去除,只保留漢字,可謂極其簡練。例如—— 這種交流方式被使用者揶揄為「偽中國話」。 部分設備無法播放視頻請點擊這裡觀看 腳癢似火解讀:曾侯乙編鐘敲打的音符比現代鋼琴只少一個音節。
  • 專家:生態治理中存在「偽生態」行為(圖)
    中國林科院1989年引入「城市森林」概念,2004年國家林業局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在剛剛閉幕的中央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森林城市」被確定為未來我國城市生態建設的重要方向。攝影/章軻  城鎮化中的不和諧  第一財經日報:中央把森林城市作為國家戰略提出來,在你看來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各地在推進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建設發展與生態環境存在哪些問題?  王成:生態建設也是百年大計。這次中央把森林城市作為國家戰略提出來,本身就是針對城市發展需求和順應世界城市生態建設潮流做出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