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女工慘遭卡車碾壓急需輸血,危機時刻醫護人員的做法太暖心

2020-12-05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張成誠 通訊員 李娜

60歲女工工地突發意外急需大量輸血。事發突然,血庫裡的血液都是低溫冷藏,為儘快讓血液熱起來,醫護人員輪流用體溫給患者暖血袋。同事用手機拍下了這暖心的一幕。

【意外】60歲患者遭卡車碾壓,已出現失血性休克

10月17日,鄭州市第十五人民醫院普外科護士站的鈴聲突然響起「我是急診,馬上送一個腹部閉合傷的病人,請做好搶救準備。」接到電話的安峰銳護士長立馬安排人鋪床、準備好監護儀和吸氧裝置,隨時準備接待病人。

沒過多久,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呼喊聲傳來,急診科的醫生和護士推著病人走出電梯,值班大夫牟廣華和衛海威放下手裡的工作奔向搶救室。

據了解,病人是一位年齡約60歲的女士,一小時前在工地上被大卡車碾壓,此時患者鼻部出血,身體多處骨折和胸腔積液並且已經出現意識模糊。

護士長李娜回憶到,當時患者的血壓和血紅蛋白含量已經非常低,已經出現了失血性休克的症狀。

【搶救】病人急需輸血,他把低溫血摟在懷裡

由於病人病情危重,無法移到病床上,牟廣華、衛海威和護士們就在平車上對患者進行搶救,並迅速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

患者的液體換了一瓶又一瓶,但根據病情,需要立刻輸血才能維持生命。

為了保證質量,血漿需要在血庫中4℃低溫存儲,從血庫冰箱取出的後要求在後半小時內要把血液輸入患者體內。患者需要的2袋紅細胞壓積和4袋低溫血漿此時卻成了醫生護士手裡「燙手的山藥」。

「正常情況下,這種溫度低的血漿輸入到病人體內每分鐘滴速不能超過60滴/分鐘,否則患者可能因為血液溫度太低出現其他併發症。」李娜護士長介紹說。

為了抓緊搶救時間,衛海威和同事把6袋血漿袋捂在腋下、胸口升溫,一時間,搶救人員每個人的腋下都多了一袋血漿,直到和自己的體溫接近才將溫暖的血液輸入病人的體內。

為了儘早讓病人擺脫休克,血漿掛在輸液架上後,衛海威還把雙手捂在血漿上,繼續給血漿升溫,他的手變涼了,救人的血熱了。

在醫生和護士的搶救和完美配合下,病人的病情得到了好轉,血壓升到112/75mmHg,血氧飽和度也逐漸升高,生命體徵逐漸平穩。

隨後,患者被轉院接受進一步治療。隨車醫生在看到患者血壓平穩時不禁驚訝到:「能短時間把這麼重傷的病人血壓穩定的這麼好真是不容易!」

(編輯 吉倩倩 見習編輯 劉夢鴿)

相關焦點

  • 暖心!徐州90歲老人拿著放大鏡給醫護人員寫感謝信
    新華社南京1月5日電(記者鄭生竹)近日,一封病人的感謝信讓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感到格外暖心。這位90歲高齡、罹患眼疾的老人,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筆一字一句落成。「今天上班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感謝老人家和家人對我們的信任和鼓勵。」
  • 誰說醫護人員不獻血?青島市無償獻血「狀元」就是一名醫生
    半島網4月17日訊  很多人都認為醫務人員只向大眾宣傳無償獻血,自己卻不獻血。1月份丁香園曾面向醫護群體做了一個調查,共有5689人參與調查,其中4306位醫生,1383位護士。調查結果顯示,醫護人員是獻血率最高的行業群體。
  • 被醫護人員感動 90歲老人手拿放大鏡寫感謝信
    近日,一封病人的感謝信讓江蘇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感到格外暖心。這封信啊是由一位90歲高齡、罹患眼疾的老人,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筆,一字一句寫成的。那麼老人在信裡,到底寫了什麼內容呢?「感謝神經內科一病區的醫護工作者,首先感謝韓主任,很快了解病情,工作效率之快,我衷心感謝」。寫這封感謝信的老人名叫黃廷幹,2019年12月20日,老人因頭暈來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韓獻軍是其主診醫生。老人告訴記者,他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他的照料極為耐心細緻,這讓他很是感動。
  • 熊貓血患者急需輸血
    本報訊(記者 盧琛)昨日,有市民向本報求助,稱親屬是稀有「熊貓血」血型,因突發性消化道出血,現於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科住院,急需輸血。記者隨即聯繫當事人直系親屬了解情況,並聯繫市中心血站相關工作人員,了解目前血庫情況。
  • 14歲少年突然失血休克大慶市人力資源 醫護人員與死神競速他們
    接診的值班醫生喬慧和其他醫護人員,立即投入到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戰鬥」中。 據了解,小剛間斷性黑便1個月,後來突然加重,直至失血性休克…… 此時,經過搶救,患者血壓已升至126/65mmHg、心率106次/分,意識逐漸轉清。 醫生正在緊張手術。
  • LNG慘遭TES人機般碾壓!網友:投了吧 太受氣了
    此戰過後,TES夏季賽之旅仍舊未嘗一敗,但更為恐怖的還是屬於TES強大的團隊實力了,在與LNG一戰中三路均打出了碾壓的姿態,再加上打野卡薩對全局的節奏以及野區資源的掌控,LNG只能全場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 日熊本地震避難所衛生狀況堪憂 急需調遣醫護人員
    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急需醫療支援,災區自治體請求派遣日本各地的醫護人員前往災區支援。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及熊本縣消息,目前被派往災區的醫療小組主要是隸屬於日本醫師會的災害醫療對(JMAT)、災害派遣醫療隊(DMAT)以及紅十字會醫院的救護班等。在熊本市內的避難所巡診的JMAT醫師永田高志接受採訪說:「有些避難所的衛生狀況很差,避難群眾中甚至有患哮喘的小孩。」
  • B亞血型患者輸入異型紅細胞,這輸血過程管控值得分享
    摘要:輸血是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1]。因誤輸入異型血所導致的不良事件時刻警醒著臨床護士。臨床工作中,護士只遵循ABO/RH同型相合型原則,罕見輸注不同血型的成分血。現有1例因病情需要,血型檢測為B亞型的患者,遵醫囑輸入O型洗滌紅細胞,無輸血反應發生,現報告如下。
  • 醫護專業如何選?除了護理,這個專業也急需專業人才!
    想入行本財年最受移民局青睞的醫護專業?除了護士,還有這個隱藏選項! 9月的EOI官報已經發布,可以說在疫情期間除了醫護類專業,大部分的專業都進入了寒冬期。 那麼說到醫護類專業,大家會想到哪些對口的專業呢?最先進入腦海的可能就是護理專業了!
  • 打翻「化骨水」噴濺後腿 工廠女工雙腿腐蝕慘死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苗慄縣竹南科學園區內的一家科技廠昨天(28日)發生意外,一名29歲菲律賓籍女工,在工作時不慎打翻有「化骨水」之稱的氫氟酸強酸溶液,噴濺到雙腿上,造成皮膚大面積化學灼傷。第一時間業者雖以葡萄糖酸鈣凝膠中和,但傷者還是痛苦難耐,緊急送往臺北榮總醫院急救後仍宣告不治。
  • 無償獻血,為什麼輸血不是免費的?醫生告訴你實情
    獻血之後一段時間,有人會感覺一定的疲倦和頭暈,這是因為人體的血液因為被抽出去一部分,供應有點不太及時,是正常的反應,等到血液再生的時候自然就恢復了,這時可以補充一點糖分,休息一會。只要符合獻血的條件和標準一般不會有問題,但有的人有隱性疾病,在此之前並不知曉自己的條件不適合獻血,在獻血之後就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 機器人能多大程度替代醫護人員
    打開APP 機器人能多大程度替代醫護人員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0-03-08 14:16:24 該機器人身高1.5米,進退轉彎自如,可以全自動完成病區消毒、醫療物品配送等工作,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還減小交叉感染的風險。 據了解,該機器人搭載的消毒箱頂部共有7個噴頭,不停地噴出霧化消毒液。噴霧消毒結束後,機器人駛回準備區,自動換上裝有藥品、醫療器械等物品的配送箱,每到一個護士站,機器人自動停下,醫護人員打開配送箱上的小櫃門,拿出所需的醫療用品。
  • 朋友圈急尋「熊貓血」 銅仁一小孩手術急需輸血 市民紛紛來到醫院
    9月18日晚,「3歲頭部外傷小孩急需O型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救助」的消息,在銅仁微信朋友圈熱傳
  • 「60分貝暖心」醫生江學慶去世 武漢市中心醫院同事:45天還是沒挺...
    封面新聞記者 田雪皎 3月1日上午,武漢市中心醫院發布公告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該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黨支部書記、主任、主任醫師、中國醫師獎獲得者江學慶醫生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1日凌晨5點32分在武漢市肺科醫院去世,享年55歲。
  • 走近修水縣中醫院防控一線的第二批醫護人員
    來源:修水縣中醫院 2月7日,我院第二批發熱隔離留觀治療區醫護人員程先耀、袁魁星、盧偉凡、吳玲、梁婧、饒紅霞、吳敏娜、樊雅新8人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撤離隔離病區。
  • 醫護人員都「罷工」了,官員居然還說出這種話
    英國醫護人員資料圖,圖源:太陽報據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報導,包括英國國家衛生服務(NHS)聯盟、英國醫學協會在內的多個機構,出現大批醫護人員抗議防疫物資短缺,他們聲稱,如果物資不能及時補足,他們將拒絕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
  • 新生寶寶嚴重溶血變「小黃人」,揚州醫護奮戰多日「全身換血」
    治療無效急需換血  寶寶血液配型卻遇到難題   當天下午,醫生給寶寶進行了靜脈丙種球蛋白阻斷溶血,繼續強藍光照射降低膽紅素,但患兒經過強藍光治療後,膽紅素沒有下降,反而急劇上升。醫生發現,通過阻斷及光療效果不太理想,且貧血、黃疸較前期嚴重,提示光療效果差,且隨時有發生膽紅素腦病危險,這種疾病可能會留下智力低下、聽覺障礙、腦癱等神經系統後遺症。「需要緊急給寶寶換血!」醫生在徵得家屬同意後,開始準備換血治療。
  • 救命時刻!女子是O型血,怎麼就輸不了O型血?原來……
    我院患者手術急需「黃金血」消化內科毛建山主任醫師介紹,急需手術的是一位36歲消化道出血的董女士,如果不實施手術,會有生命危險,患者血紅蛋白低,自體輸血條件也不具備。患者是O型血,在我院血液配型時,發現醫院準備的O型血都與她的血液發生凝集。
  • 36歲產婦遭遇羊水栓塞,50餘位專家生死大搶救
    面對如此兇險的病情,很多從醫20多年的醫護人員都沒見過,即便是曾經遇到過類似病情的醫生,也沒有搶救成功的經驗。 產婦和家屬以及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 泉州一黑狗被打傷急需狗血續命 狗也有血型之分
    閩南網(微博)4月21日訊 狗狗也有血型之分,而且有8種之多,狗狗生命危急時刻,還可以輸血治療,這樣的冷知識,你知道嗎?昨天救助的狗狗由於肺部出血過多,現在急需輸血,求泉州朋友救命!」前日,@反對虐殺的這則微博引起了眾多網友關注。聽過給人輸血獻血的,給狗狗輸血獻血還是比較少聽說。進入@反對虐殺的微博,記者看到了這名遠在四川成都的網友與泉州愛狗人士(化名小英)聯合救狗的微博直播,昨日記者聯繫上小英,了解了事情的詳細經過。